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里有方向,这一生就不是流浪

一千年前,年迈的苏轼被贬谪到南方边陲,耗尽了自己人生最后的烛火,将儋州治理地井井有条,并留下了“海南万古是吾乡”的感叹。一千年后,又一位耄耋之龄的老人来到这里,用孤寂和坚守续写着振兴南国的篇章。只不过,他所守望的,是比海南岛还要远至千里的孤岛——美济礁。


这座岛位于中国的最南端的海洋边界,与世隔绝,岛上的数十位岛民常年在此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我们的故事便是从当年领着大家来到这里的那位老人开始说起。在海面上惬意地漂着的老者就是故事的主角,他叫林载亮,今年已有82岁高龄。


当初,他和12名渔民来到美济礁,成为这里的第一批居民。在这座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林爷爷和他带领的渔民们每隔半年才能见到一次亲人,两三个月才能得到一次补给,海上的风暴更是随时毫不留情地随时袭来。




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满腔坚定地说,“说那里是我们的领土,可是如果那里没有我们的人,那怎么能叫我们的领土!” 代价是沉重的,2007年那场百年不遇的16级台风,噩梦般地摧毁了他们苦心经营的一切。那次海难,不仅使得网箱渔排全毁,还夺走了九个人的生命。其中之一是林爷爷的亲侄儿。


在美丽的美济礁潟湖边上,随着潮起潮落就会显现出一些礁盘,其中一处礁石上立着一块石碑,默默纪念着这些献出了生命的勇者们。纪念碑正面面向南海南端,背面的人名朝着北方祖国家乡的方向。


苦难终将过去,新的希望正在生长。如今,美济礁已经成了“美济村”,当年的十二勇士,现在已经变成五十多人。湛蓝的潟湖中央,停着“琼富华01号”渔船,美济村的村民们便以此为家,在风雨无常的海上再次扎下了根。

南海浩荡,屯海戍边,一转眼竟已有了八年光景。


当年幸存的岛民如今讲起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像是把死亡当做一个久违的老友,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没有生离死别的遗憾,倒是多了几分看破世间的从容。


在海水中泡得腐烂而留下大量的疤痕,像是一枚枚顽强生命的勋章,铭刻着他们守护祖国边疆的信仰。是的,那片他们当做信仰的海域曾毫不留情地夺取了他们亲友的生命,但是他们依然爱这片汪洋爱得深沉。

都说经历过海洋的洗礼才是真正的男儿,死在海洋怀抱里的是不被遗忘的勇士。82岁的林爷爷和岛民们更是始终坚信,这片深不可测的海洋除了能够带给他们生活的希望,更值得他们用一生去守护。

这天,林爷爷又一次踏上给美济礁送补给的征程。海上的风浪总是不近人情,林爷爷照例在出发前给两个儿子留下书信。一个八旬老人如此坚定地要去和海上的暴风一搏,一个不小心,这些一笔一划刻在白纸上的黑字就会成为绝笔。

做好了一切出海的准备,最后一件最重要的事,是向已经离世的妻子烧香告别。


对于林爷爷来说,她从未离开。他嘴角挂着笑意地看着妻子的照片,却依然没有及时掩藏住眼角不断滑落的眼泪。一个与大海相爱相斗了多年的勇士,就这么猝不及防的在谈及爱人的时候哭了起来。他望向照片的眼神仿佛穿透了一切,穿过了汪洋大海,穿过了珊瑚岛礁,去到了他们曾一起走过的路,回到了他们一起相爱着的地方。
大海上的夜,除了风浪拍打着船只,静谧无边。也许我们被这艰苦的场景和经历震撼而数次抹泪,可是这样的日子却是那群日夜坚守在南海的渔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

或许,除了微不足道的被感动,对于在南海戍边的林爷爷和他带领的渔民们,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敬佩,为那与海洋殊死搏斗的勇气,为那戍边南海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毅,也为了林爷爷对那片汪洋海水的大爱和守护祖国边疆的决心。



一千年前,苏轼也曾在孤岛上吟出这样的诗句:“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谁不在岛者?”

这么想着,也许,我们全都是漂浮在世界上的孤岛吧。

(来源:阅读社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6平方公里岛礁,我国已经成功收回,现在完全实际控制中
中国南沙群岛第一村三沙市美济村|美济礁|南沙群岛|三沙市
南海十大自然岛和三大人工岛
渚碧礁、曾母暗沙中国的中国的夏威夷和关岛军事基地
南沙群岛美济礁的渔民(图)
海南渔老大张东海:孤独的南沙牧鱼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