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如何理解?又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传习录)书评

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被传的很神,其实道理非常非常简单,但你如果说,它指的就是实践出真知,未免过于简单。既然要学习「知行合一」[1],那就要清楚,这是谁提出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提出来的,提出来的初衷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它,建议去看书。

不过在这里,先放上结论:知行合一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既不是方法论,也不是什么技巧。所谓知行合一指的是,你自身的认知会影响你行动,而你的行动反过来也会影响你的认知。当你正在学习理论,不妨配合一点实践加深理解;当你正在实践,不妨去学习一下相关理论,提升效率。

「知行合一」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提出来的

1506年,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王阳明)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施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驿丞。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语言是个奇妙的工具,它作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是承载的信息有限,同样一句话,不同人理解会有所不同。虽然这个世界存在客观规律,但是我们所了解的这个世界很大程度是根据我们自身所获取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后的解释。

王阳明早年曾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这让他开始怀疑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的正确性。

在理解「知行合一」的时候,就不能过于纠结这四个字的释义,而是去体会其中的道理,文字所要表达的信息。我们是根据自我来认知这个世界的,客观事物是不会因为你认知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王阳明才会认识到: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并提出「心即理」。

能够悟道正是因为他已经经过了一连串的实践,且他本身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学习和研究。他认为朱熹正是搞错了顺序,才弄错了「格物致知」想要表达的意思。

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心为格物致知,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区别在什么地方呢?朱熹认为的是「性即理」,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唯心主义,即道理因为我的认知而存在。所以可以通过「格物」(朱熹自认为的格物)其实就是将知和行分开来了。

「致良知」正是我们该做的事情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就比如我们生来就会吃饭,我们知道吃饭是什么意思,并且也会吃饭,这便是知行合一,谓之「真知」。「致良知,而后知行合一。」想向我们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把知识真正的学起来达到知行合一的程度,并将这一理念推行到事物的方方面面。

你有没有发现,这就是很有道理的废话?

不,你并不知道,正如人饿了就会去找吃的,而你不知如何做,又怎么能够说你懂的知行合一?就如《传习录》里,王阳明对学生所说:

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一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我来翻译一下这段话大致意思:本来学习就是知行合一的事情,但是有一类人太懒,只揣摸个大概就放一边不去实行,圣人不得已才把知行分成两种说法,苦口婆心告诉你做完了「知」(某些人自以为是的知),还要去做「行」。可是这不符合学习的规律啊,有的人一错再错,想要等到获得「真知」再去实行,这就反着来了,学了一辈子还是什么都没学会。如果里明白其中的道理,就算说知行是不合一的也没关系,如果你不懂,也只能说是空谈知行合一,还是只停留在你所谓的「知」(某些人自以为是的知)。结果还是「You know nothing」。

为什么会这样?你还是不懂?

本来很简单的道理,还要再去解释就会很复杂,更何况是没有亲身去做过的,就比如,让你去想象这个世界不存在的事物,你是无法想象出来的,如果有,那多半都能在现实世界找到痕迹。学习是同样道理的,光凭臆测,学不了什么的。

不要迷信心学

「格物致知」最早出自于《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个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众说纷纭,王阳明认为此「格物」是只在身心上做进行研究探索。可见其局限性。

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明显是不科学的。不可证伪。

我本人比较相信的版本是,格字译为探究,「格物致知」是指通过不断探究事物原理来获得认知这样的说法。这是一个过程,可长可短,我们要经历一个过程。探究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学习,边学习边实践。这就是学习的原貌,即知行合一,没有捷径。

来自「知行合一」的启发

为什么知行是合一的?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认知失调理论[2]。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认知和行为是会保持一致性的。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态度与行为。 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如做了与态度(认知上)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知(认知)影响行(行为)这个很好理解,当你认为一件事情不能够去做,如果去做的话违背你的道德观,你就会潜移默化的在行动中展现出来,哪怕你自己没有意识到。

例如:你很讨厌一个人,却要在他面前表现出很喜欢他的样子,对方其实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察觉出你对他的讨厌。

行为又是如何改变认知的呢?因为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你不断的违背着你的认知,你做了违背你道德的事情,你为了让自己解除心理上的紧张,你就会自己跟自己解释,告诉自己这么做是有理由的,渐渐的,这种想法会变成你的认知,这个你是无意识的自我。

例如:一个讨厌你的人,却一直做着本该是喜欢你的人才会做的事情,最后他会慢慢变得对你产生好感,反之亦然。

同样的可以运用在身份认同,即,当你觉得你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的时候,你的行为就会潜移默化的去符合你的认知,也就是说,如果你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哪怕你并不是,但是由于外界给予你的信息,让你产生了那样的认知,久而久之,你的行为举止都会表现出一副内向者的样子。

你想要改变错误的认知,是需要积累的,是需要时间的,这并不容易,当你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你的很多行为可能是由于你对自我认知产生的影响,那么改变将无从谈起。

这个世界原本是没有对错的,「知行合一」对于我的意义在于,让我不断反思我现在的处境与作为,真的是如世人说评价的那样吗?


原文:谢玉城:「我」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参考

  1. ^《传习录》

  2.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阳明心学:龙场悟道悟出的圣人之学,全社会都在学
王阳明的心学和程朱理学的区别
浅谈王阳明心学,最适合奋斗者的入世的哲学
王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释读中国历史310:实现“人生三不朽”的两个半人之一,王阳明告诉你圣人是这么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