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乒乓球练球日记------极其有用的心得体会85条
一: 先用正手攻球来练蹬转迎前的动作再结合两点打一点的步伐训练, 效率远高于直接从正手拉球练起,事半功倍 ! 

二: 动作框架正确动作熟练后, 要尽快进行走动中击球的练习,应该早于定点的发力练习.

三: 学弧圈球要先转后冲. 先不要管速度、弧线, 先管好吃球摩擦,动作求舒展、顺畅,然后慢慢加力,能拉多转就拉多转。如果动作方法正确, 只要把发力线慢慢改变往前多些控制好弧线, 就能拉出前冲弧圈.

四: 击球时的发力顺序是由下到上, 学习发力的顺序却要由上到下. 学习放松的顺序 也要从上到下,循序渐进.

五: 击球时持拍那腿的膝盖若没有屈-蹬-伸的过程,就谈不上用重心打球,没有重心交换的过程,就不可能练的好步伐. 右膝必须保持弹性, 一但僵硬就不可拥有好的步伐, 只能靠上肢发死力. 

六: 步伐训练主要是练脚,不是练手。脚没到位,胡乱发力的结果:动作很容易变形走样.

七: 练基本功不能只偏重某样的技术练习, 容易"营养不良" . 比如定点练太多, 或者 只练斜线不练直线, 或者 只练正手位 不练反手位, 或者 只练相持 不练前三板 , 只会起下旋 不会拉上旋 ,只练攻击不练防守跟控制, .... 

八: 拉攻球要有重心转移 以腰带手, 发球也是如此.

九: 什么是迎前? 简单来说 就是在出手挥拍之前, 用腿跟腰的蹬转动作 使得身体先靠近较佳的击球位置, 而不是在原地等球逼近身体,失去了发力的空间. 

十: 怎样可以放松? 简单来说,就是用手臂的重量去打球,而不是用手的肌肉在打球. 

十一: 攻球抽打是撞中带磨, 拉球是摩擦带撞. 攻球下网通常是往上摩擦过多往前撞击力量不足, 拉球下网通常是往前撞击过多往上摩擦不足. 

十二: 如何正确用腕? 击球时,腕要先固定放松,随小臂运动方向而动再顺势摆动, 而不是主动发力. 发球,搓球,挑打, 拨球,拉球 皆是如此. 如在击球前先有个外展(正手)或者后摆(反手) 会更好, 击球瞬间再顺着发力方向顺势摆正(手指突然紧抓有个制动动作) 即可. 与其说是用"腕力",倒不如说是用指力 . 与其击球时腕才内收,倒不如引拍时先行外展.(更多内容请看-- [原创]如何正确用腕 )

十三: 想提高接发球的能力,要先能学会"控制" ,再求抢拉. 每失误一球就要静下心来想,为什么. 是动作错误,还是看错旋转 ? 

十四: 每次发球前,都要想好对方有可能怎么回球,想好第三板. 如果您适合上旋球相持,就不应该老是发短下旋. 反之亦然.

十五: 接发球时,不必要 动不动就侧身,避免意图明显让对方先行控制. 一但决定要侧身, 就不能犹豫. 侧身后发现位置不好, 宁愿拉的转而不要勉强拉冲, 打好落点而不是勉强发力. 

十六: 直拍反手推挡弹是肘高于拍, 而横拍反手拨弹大都是肘低于拍. 所以直拍推挡弹重心要高,而横拍推弹是重心要低. 

十七: 拉球引拍时 右肩的下沉, 不能只是靠上半身的下弯, 还要用右膝的屈缩来降低高度 -- 尤其是起重下旋. 正手拉球是右肩往右下沉,反手拉是右肩往左下沉. 

十八: 正手挑球必须右脚先往台内踩住有了支撑才出手. 挑打也要注意要有引拍动作,而不是伸过去就打.

十九: 我以前定点攻球练太多--错了. 现在基本上只要定点打顺了感觉对了 先不急着练发力, 就会开始练习两点等走动中击球的练习. 正手位练完再换反手位, 再练正反手衔接. 但多不发力,纯粹是 练步伐 跟衔接 解决重心到位的问题. 接着再练拉球, 依此类推. 

二十: 练拉球, 绝不能在练定点时 一打顺就想发力, 应该是先练两点 三点 左推右攻 反手推拨后侧身 等练习. 中中老师也这么说过, 走动中击球的问题解决了, 再回头练发力, 事半功倍 ! 这阵子我也感同身受 , 那是种跳跃性的进步呢.

二十一:走动中击球的练习刚开始时,动作一定会变形走样, 所以最好有多球训练的辅助, 没有进球率的压力, 先顾步伐到位 再求动作顺畅不变形, 之后再求进球率与落点控制, 最后才是力量. 通过多球练习后再进行单球练习 往往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二十二:多球只是辅助, 不能只练多球而不练单球(一挡一攻) . 多球练过的内容, 也要在单球的练习再实践过才行.

二十三:杀高球的技巧在于-- 引拍时拍子要比击球点高 ! 迎前要充分,运用身体重量来打而不是发死力. 

二十四:发不出重下旋的主要原因: 1.没有吃住球,并非摩擦越薄越好. 2.摩擦部位不对 3. 摩擦方向不同于击球方向而产生过多侧旋,力量分散. 4. 摩擦速度过于均匀--跟拉球一样,触球瞬间要加速摩擦. 记住! 是吃住球再加速! 

二十五:发短球第一落点要近网 击球点稍高, 发长球第一落点要靠近端线 击球点稍低. 接发球的判断也是如此推估.

二十六:高明的发球不是你能把球发的有多转, 因为再转的球高手都能够抢拉或者主动控制. 有效的发球在于"迷惑性" 以及 旋转的变化要够大, 再配合 事先预设好的第三板抢攻套路. 

二十七:任何技术动作都要还原-- 除了攻击技术, 搓摆挑 发球 都是如此. 还原不只是手的还原 还有重心的还原, 要多运用"垫步"及"小碎步" .

二十八:盯球的两个重点 1. 对手击球触板瞬间 球拍与球的相互作用 (力量大小 撞摩比例 作用方向 ) 2. 球落台后弹起 到触球瞬间.

二十九:对于近台短下旋来球 拉起后, 要立刻还原重心高度 并且稍微后退一步,因为挡回来的一定是较长较高的上旋来球. 

三十: 横拍反手快拨绝对是反手拉球的重要基础. 练好反手拨与反手拉的关键不在于腕,而在于 肩肘的前领再加上小臂与肘之间的杠杆运动.

三十一: 近台相持讲求出手要快 动作要精简 摆速要快, 而中远台相持的关键才是力量跟旋转. 

三十二: 拉半出台短球容易失误的原因-- 手后拉 重心过于后仰 击球时机太晚. 纠正方法就是,引拍时肘关节保持在身前, 身体保持前倾 主动迎前(因为球不大往前跑), 尽量在高点或者高点末期击球.

三十三: (延续三十二) 肘在身前,其中"身前"的定义不是两脚连线之前,而是两肩连线之前. 正确来说,正手拉攻的动作, 引拍时都应该保持肘在身前 ,这样就能确保是用身体引拍,而不是手后拉来引拍.

三十四: 被对手调动去扑正手时, 如果移动幅度过大,拉球时最好回击到对手正手大角把角度加大,还可以特意加上侧拐, 这样可以防止对手回球到你的反手大角. 

三十五: 击球节奏很重要. 正确的拉球节奏-- 从引拍结束,出手击球,还原到准备姿势(重心还原手放下) 占三分一时间,剩下时间拿来引拍. 马凯旋老师也在 弧圈球十六个不等式提到了 慢引拍,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业余的都是快引拍,原因是手停在空中"做造型" 停顿过久,对手都已经触球球过来了 手才放下, 直接引拍 造成引拍过于从容. 所谓的慢引拍不是故意放慢 而是时间匆裕更可以根据来球的情况做出调整.假设挥拍动作是1, 还原是2 , 引拍是3 . 节奏应该是 12, 3-- , 12, 3-- .... 而不是 123, 123, 123 , 最差的是 13,13,13,13 ....>

三十六延续三十五) 所谓的"快还原 慢引拍" 不是故意放慢, 指的是有充分的引拍时间. 一般业余朋友都快引拍,因为还原太慢, 收拍停顿过久, 无法快速放松, 只好匆促引拍. 引拍的好坏,大大影响击球的质量. 

三十七:与长胶对战最忌讳心浮气躁, 搞不清楚旋转就 多过渡 等待机会. 因为长胶回球的旋转大都是被动的,难以主动制造旋转, 就像一面镜子会把旋转"反射"回来. 所以, 应付长胶的基本打法就是先学会让自己不要制造旋转, 不搓也不拉 平送过渡,免的搞乱自己. 等时机好再发力一板过. (只谈基本打法) 

三十八: 接发球时的准备离台不能太近, 要有点距离. 因为长球快 短球慢, 前进容易后退难.

三十九: 接发球的预动--在对手出手前 先行把重心稍稍提起, 这会有利于后续的快速移动. 

四十: 前倾的具体表现 -- 重心不在屁股 而是落在前脚掌. 头部往地上的垂直投影在两腿连线之前,眼睛注视的高度降低. 

四十一: 鞭打效应不是形容球拍与球的作用形式, 指的是身体的发力形式. 所谓的小臂二次加速就是甩鞭(鞭打)发力的表现. 拉球时的小臂加速不是主动发力,而是顺着蹬转的力量,先甩后收. 正确来说, 腿腰手(腕)由下往上的力量传递都是甩鞭发力的表现.

四十二: 迎前发力与放松的具体表现是-- 肩比臂先行. 右肩的迎前, 并非肩关节扭甩的结果, 而是引拍先有屈膝的准备,击球时有蹬腿-伸膝(挺膝) 带动右髋前挺, 在由右髋骨间接带动右肩前迎的结果.

四十三: 吃球(吃住球)的定义: 一般都说,吃球是使"球再拍子停留久一点", 简单来说就是"停球"的感觉. 其实用"时间"来描述吃球现象不是很正确的, 更精确的说法是, 触球后球跟拍子一起运行的"距离"拉长 . 差别在哪? 各位可以深入探讨. (拉球的摩擦是静摩擦)

四十四: 为何横拍反手比正手来的好练? (指一般正规学球的经验) 因为反手引拍时,肘只能身前,而正手因为活动空间大太灵活容易发大力不好受控制反而影响了学习. 所以业余朋友们不管是直拍横拍, 正手技术想要打好根基 "肘不后拉保持在身前" 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这里的身前 指的是 两肩连线之前) 随时提醒自己吧 会有收获的.

四十五: 大家都知道击球完毕要立刻"动作"要还原,但是却忘了手臂要立刻放松. 从收拍还原 回到准备动作 从引拍 蹬腿迎前 以腰带臂等过程, 手臂都要保持放松状态. 而"还原"必须是放松的开始. 如果还原忘了放松而持续紧绷,那么下一球的质量就会因手臂的僵硬而受影响. 

四十六: 拉球引拍时不要急着把手臂打直, 因为那样容易把手臂弄僵. 如果手臂放的够松, 在蹬腿迎前转腰带臂的初期, 在右肩前挺的保证之下, 手臂自然就会拉直. (延续 四十二: 肩比臂先行)

四十七: 练球像在存钱, 比赛就像在花钱. 宁愿不打, 也不要乱打. 要打,就必先坚守练球时的原则,别为了赢球而破坏原则. 

四十八: 用身体找球不要用手找球. 用身体找球的具体形式就是用右脚找球. 引拍时,要用身体去引拍而不是用手引拍(手后拉) . 椭圆形引拍法不是故意去划圈, 而是手放松还原再用身体引拍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现象. (更多内容请看--椭圆形路径还原引拍击球法(柳承敏王励勤示范) )

四十九: 正手弧圈的发力的各种环节之中, 我认为最重要也是最难练的是正确的蹬腿动作. 因为蹬腿必须配合上肢的发力的需求(向前 向左 向上的多寡),所以在扭腰发力与上肢发力尚未正确掌握之前, 蹬腿的动作也就很难跟着正确. 也因如此,学习发力的顺序也无法由下到上, 所以正手弧圈的发力如果先从蹬腿开始练起, 就会显得别扭而不协调. 而且没有足够的步伐训练也很难把蹬腿的动作养成习惯且做得确实,很容易就疏忽而变形走样. 反过来说, 学不会蹬腿 学不会用重心来打球 , 依旧习惯用上肢来发力, 再好的步伐也没用. 

五十: 指的发力顺序-- 在触球之前,切记手指不可先行紧抓球拍, 因为手指一发力, 腕就无法灵活摆动 影响力量的传递, 尤其是引拍时, 切忌紧抓球拍. **** 以上要领可以适用在 拉球 发球 攻球 拨球 挑球 等技术范围. 

五十一: 所谓的 "腕要放松固定", 并非要你刻意去"使力"让腕固定不动, 其用意在于告诫球友们,不要在小臂力量传达到腕之前 "主动"发动腕力, 放松随臂摆动是正确的. (要注意腕的动作是随着小臂的挥动轨迹而动) . **** 以上要领可以适用在 拉球 发球 攻球 拨球 挑球 等技术范围. 

五十二: "步法练习不能单纯理解为是下肢训练的问题,它与上肢,与腰(髋关节)有直接的联系。尤其是在与腰的关系上更显密切。因为腰在身体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连接作用,是身体运动的中枢。因此,解决步法问题,就要解决腰与下肢的问题,而不能单纯的只考虑脚底下的问题。" (内容详见 戴老师的 文章-- [原创]谈步法的一些辅助性练习 ) 以上是戴老师的总结, 经过我自己学球一年多来的亲身体验, 我感同身受 非常认同. 更多内容请看-- 谈步伐训练的五个层次与训练方法 )

五十三: 拉球出界的可能原因有: 1. 击球时机过晚 2. 引拍太低 3. 摩擦球的部位过低 4. 旋转判断错误 

五十四: 横板握拍食拇指置放位置的要领-- 食拇指的"施力点"应该要对称.

五十五: 奉劝拉球一直无法入门的朋友, 先进行 中远台正手对攻 的训练, 再过渡到把球"挂"起来的阶段. 先挂后磨,先远后近, 先转(吊)后冲, 先上后下(先练习拉上旋来球) **** 请参考 戴老师的文章内容-- [原创]从打到拉的必由之路 

五十六: 给直转横的朋友--右臂肘尖不要外翘(去除直拍抬肘习惯), 肘尖向下压些, 肘离身近些. **** 这是当初 戴老师 给我的重大提示 受益不浅) 我也发现,这样纠正之后, 就大大地去除了直拍影子 打起来较为舒展好看, 更能发挥横拍的优势, 连带 中路追身球 也比较好衔接正手.

五十七: 正手拉球:起正手位半出台短球应该上右腿 而不是上左腿. 台内挑,搓也是如此. 击球后迅速还原的方法是--靠右腿前脚掌"点"回 带动重心还原. 而不是退左脚带动右脚. 

五十八: 扑正手步伐关键在最后一步, 要领是 单步结合侧跳步. 并不是跳起来才打-- 右腿蹬转动作完成之前 右腿仍然触地吃力. 请参考 柳橙敏三点拉一点 的视频. 

五十九: 拉球不转的原因很多, 其中一大原因是"收臂过早" (反手拉则是展臂过早) . 纠正方法是尽量把力量集中在触球瞬间才爆发开来, 摩擦的关键在于击球瞬间的"加速度" , 其要领是 "先甩后收". ****更多内容请看 [原创]谈拉弧圈球之收臂(附图解) 

六十: 如何放松? 走路大家都会吧, 也很放松. 注意自己走路时, 两臂的摆荡是不是不需要"发力" ? 是不是放的很松? 小臂还有点"顺势而收"的动作 ? 原因就是走路时两臂 肩膀 都放的很松, 用手臂的"重量"在摆荡 而不用"肌力" . 打球也可以如此, 试试看 . 

六十一: 要特别注意, 进行走动中击球练习时 光是步伐到位是没用的, 还要把腿跟腰的关系联系起来,脚到位后务必要把重心压在右腿(以正手攻拉为例), 击球前先要有个蹬迎的动作. 不只是手要有一松一紧的变化, 腿也要保持松紧的弹性(屈蹬伸).

六十二: 什麼是击球前的停顿? 就是步伐到位后,蹬迎到出手间的时间差. 如果步伐没到位,重心无法事先压在右脚, 被迫只用上肢力量来击球的情况下 就不可能有这种停顿感. (更多内容请看--[原创]拉弧圈球时一个转腰击球前的停顿 )

六十三: 前冲与高吊加转弧圈的差别就在於弧线与球速,但这只是表象. 加转弧圈并非为了制造较高的弧线, 高弧线只是向上发力摩擦的因素所致, 其内涵就是制造强烈的旋转, 以旋转来压制对方的进攻强度 以转来达到主动控制之目的. 如果加转弧圈掌握的正确, 只要 引拍稍高 击球时机稍微提早改变摩擦之发力方向, 就能拉出像样的前冲弧圈 . 如果您只能掌握其中一种, 代表您的拉球方式仍有待改善. 

六十四: 很多人以为拉球拉的不好,是因为板型控制的缘故,其实不然. 我心中从无板型之分. 刻意去控制板型是不对的, 因为板型的决定来自几个因素 1. 引拍高低 2. 击球时机 3. 摩擦方向(往上与往前的多寡分配) 4. 击球部位 . 这些因素必须根据来球的情况而定,想拉冲还是想拉加转, 板型其实是这些因素决定后的结果. 所以就算拍型对了, 但这四个因素的调配错了 结果可想而知 .

六十五: 大家都知道拉球时必须有个二次加速的收臂现象(是顺势收臂 不是主动收臂). 但真正要达到高质量弧圈, 必须要有三段式加速 -- 蹬迎阶段,扭腰带臂阶段, 顺势收臂 等三个阶段. 蹬腿转腰有人看成一体的,这没错, 但蹬跟扭腰发力之间 事实上是有个"时间差"的. 腰的发力必须保留在触球之前一刻才爆发出来, 不能过早加速 以免触球时 力量已经溃散而无法集中. (更多内容请看-- [原创]谈拉弧圈球之收臂(附图解) )

六十六: 如何练反拉弧圈? 反拉的步伐要求很高, 重心调整要快. 撞击不能过多 不能借力去撞, 要主动去磨, 引拍高些 摩擦球的部位高些, 手腕要看情况调节. 最好先练习 快带弧圈, 再练 反带弧圈,再练反拉. 不能急 要循序渐进. 我最近偶尔有反拉(反带)弧圈之佳作, 甚至出现跟教练对拉的镜头(当然终究是我死 教练太强了) , 分析其原因是 我平时当陪练 挡弧圈球挡多了, 再加上近日步伐训练有了很大的成效,才有这样的成果. 说真的 没有步伐 什麼都白谈. 快带弧圈的步伐要求较低 动作较小 建议大家先从这边下手. 

六十七: 打摩一说: 小臂打,手腕摩。 我经常接触专业队的学生还有资深教练, 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如果真的要说打磨,身体是打(迎前),小臂 腕 都是磨.可以多看有关 用腕 的文章, 拉球时 腕的摩擦方向 必须同于 小臂的运动方向. 而且腕也是应该顺着小臂传过来的力量 顺势而摆动 并非主动发力. 有些文章也说到了腕的 外展 跟 内收的运用, 从外展到内收的方向就是同于小臂的运行方向. 再者, 我也从一位专业队学生(他经常跟着资深教练当陪练) 听到这样的结语: 越是爆的球, 手腕用的越少,因为腕动作过大 球就慢. (更多内容请看-- [原创]对讨论弧圈“打摩”问题的思考 )

六十八: 起重下旋容易挂网? 提示: 不要光用手去拉,多用脚! 引拍手放松打直,沉右肩(不是两腿齐蹲),拍子放低, 击球时一定要先用腿去蹬,带动身体重心往上发力, 再顺着腿的力量转腰收臂. 想像: 您想把球甩往天花板上去吧! (更多内容请看-- [原创]起重下旋的拉球技巧 )

六十九: 打磨爆冲论, 这是有的, 但那已经不是谈拉球的摩擦方式, 而是到了发力的内涵与层次. 当你身体发力 爆发力道到了一个协调完美的境界, 瞬间发力摩擦的结果就是有"打"的味道.(前提还要步伐到位 有机会球). 但我仍坚决, 爆冲决对不是单纯的改变摩擦的手法(或者撞磨比例) 就能办到的. 建议朋友们掌握好拉球的摩擦方式(吃住球 二次加速), 再去改善发力的协调问题,加强步伐训练, 才有可能有达到爆冲的境界. 

七十: 我以前一直有个问题,就是需要大量热身才能够打的得心应手.我曾以为是个人特质,或者是人老了反应变慢,其实不然. 在我专注于走动中击球等步伐训练之后, 这问题竟然就不药而愈. 原因就是以前用身体找球的习惯还没养成,打了五局十局之后,才有办法人球合一. 想想也对,平时练球都用上了脚, 一上场脚的移动意识迟钝, 怎可能打好球呢? 步伐一慢,脚发不出力量,当然得靠上肢的力量了,不别扭才怪. 这也难怪过去我练球时都虎虎生风, 上场就别扭不顺. 步伐重要阿! 

七十一: 许多朋友还是分不清髋跟腰在发力上的区别跟作用,我在此简单扼要的说明. 有人问:"腰在乒乓球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支撑作用吗?" 我的答案是: 腰是个发力部位, 靠的是腰部肌肉缩放. 髋才是 承上启下的支撑作用. 髋是骨头关节 本身是不会动的, 送髋(挺髋)的动作来自蹬腿挺膝的发力. 腰是通过髋的力量传递顺势发动,并且再以髋骨为支,扭动上半躯干来发力. 扭动双腿(双膝)也可以使髋骨带动上半躯干转动,但这是扭屁股式的假转腰. 基本上蹬腿转腰的过程是持拍同侧脚的发力过程, 如果这时候左腿就一起参与(旋转) 那么很可能就是假转腰现象. 改善方法--练习单腿拉球,直到蹬转完毕左脚才落下,还原. (更多内容请看--[原创]谈假转腰(三楼附上视频解说) 拉球时蹬转发力图解-根据中央台教学视频制作 ) 

七十二: 拉球不转的原因? 发球跟拉球原理虽然差异不大, 但发球因为动作小, 也不需讲求球速,所以光靠腕力反而能把力量集中在磨擦方面. 而拉球动作大,力量反而难以集中, 像我们这样的业余球迷 发很大的力气还是拉不出高质量弧圈球 主要还是协调发力 力量集中的问题, 简单说就是力量没有真的传递到拍子 完全的作用在球上面. 过早收臂也是拉球不转的原因之一, 拉球是讲求触球瞬间的加速力量与吃球加速的距离, 如果触球时您的力量已经用尽拍子反而在减速 或者提早脱板,那就无法拉的很转. 

七十三: 很多人在拉球引拍的过程,就把大臂与身体的角度"撑开", 这样是很难做到充分放松的 应该是:收拍还原时手臂自然下垂, 用身体引拍, 蹬转迎前发力时把手甩起来 靠着"离心力" 自然把大臂撑开, 同时也把大小臂的夹角撑开. 

七十四: 拉球时的蹬腿到底要怎么蹬? 直接往左腿蹬是不正确的. 蹬腿总共有三个阶段. 1. 右边身体迎前(蹬腿挺膝送髋) 2. 以髋为支撑向前向上向左转腰 3. 前面两个结果造成重心转移,出手之后身体转正,重心自然落在左腿,以便还原. 各位可以试试看单腿拉球法 (相关文章-- 拉球时蹬转发力图解-根据中央台教学视频制作 )

七十五: 步伐到位不等于身体到位 ! 步伐到了, 身体姿态没准备好也是不行的. 怎样才算身体到位? 以正手拉球来简单说明,就是腰跟腿的准备动作要同时完成 -- 腰腹跟腿之间的角度 , 重心是否落在右腿. 用身体引拍,不要用手引拍. 很多朋友身体没到位,手就已经伸出 或者 后拉, 引拍一错 这球质一定有限 动作很难协调.

七十六: 我帖子总是不断重述.. 横板握拍不需要特别 利正手 或者 利反手, 对于业余朋友来说 中庸握法一定够用.不是说 握拍方法不重要, 握拍要正确, 但不必那么讲究偏正手 偏反手.有些朋友正反手有那么大的差异,有可能是自身发力方式出了问题而用"握拍"来修正掩饰,我认为是舍本逐末呢.

七十七: 前冲弧圈的特性-- 要注意. 前冲弧圈的冲字 是指二速, 一般业余的冲 都靠撞击, 只是一速有如正手快攻的爆, 但没有强力旋转 落台后不会往前冲 只是弹高.要注意 弧圈球的 弧字 代表 前冲/加转弧圈 的飞行轨迹是保有美妙的弧线的, 这弧线不是靠球的重力(自由落体)而是强烈旋转造成气体力学的上下压差, 迫使往上飞的球反折往下 形成弧线.冲 跟 弧 两个字 都是正手快攻抽打 所没有的特质. 前冲弧圈就是在加转弧圈的基础下, 改以往前摩擦多些, 迎前发力多些, 撞击多是"发力方向"改变的结果 , 而不是改变"摩擦手法" , 更不是改变"撞磨比例"就能拉出又快又转的前冲弧圈. 而爆冲弧圈亦是弧圈的一种, 是前冲弧圈的基础下, 瞬间全身爆发加力摩擦的结果, 并不是有更先进的技术. 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在磨擦手法来做文章, 协调发力与发力集中 才是爆冲的唯一关键. 

七十八: 拉球要不要用腕? 腕是全身甩鞭发力的末端关节, 腕的动作是一定要有的,但力量得从脚由下往上逐次传递,最后集中到手腕. 如果只是单单加了腕力,而由上而下的力量传递无法集中到腕,这就本末倒置了. 有人说的好, 人吃了三碗饭才饱, 并不是第三碗饭特别, 只吃第三碗而忽略了前两碗饭 这样是不会饱的.

七十九: 横拍有没有推? 要先从推入门吗? 依我直转横的经验来说, 横板的推(拨)跟直板的推动作是不同的.横板的推(拨)是先有个领肘动作(不能过大)小臂顺势外展 带肘前推, 直板的推则是完全靠肘顶前臂直直前进 不需要小臂动作. 如果用这个观点来看, 横板其实都是拨, 只是在初学阶段 把肘前送的动作夸大一些会比较稳定, 但决不能完全用肘的前送带动小臂来推球. 熟练后再加上腕的摆动, 肘的前送动作逐渐缩小, 就形成了较正规的反手拨. 我也经历了推的过程(有看过我直转横刚入门的视频 可以得知) , 但技术熟练后, 这推送的动作就逐渐消失了.也许这也是个正常的过程. 但我认为 如果学习者的悟性够 教学方法科学 , 会挡球之后 可以直接由挡进化到拨. 因材施教. 

八十: 正确的发力练习不是用力挥拍 快挥拍,而是要慢. 只有慢跟放松,你才会感觉到腿的力量,感觉到腰传递过来的力量. 腰要比腿慢, 手要比腰(肩)慢, 慢而有力,力从腿经过丹田传到肩,臂. 小臂放松, 要有先甩后收的感觉.

八十一: 有人说, 腿腰手就像是三段式火箭的推升, 也很形象. 腿带腰 腰带手 也可以说是 弓弦先推着箭一段距离之后, 箭才射出. 如果箭(臂)先跑了, 弓弦(腰)又怎么能推着箭前进使力呢? 手一定要慢阿! 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如何用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来让朋友们能够简单的就能做到真正的以腰带手.. 后来想了一个方法 大家试试看-- 单脚着地, 手往右后退, 腰肩往左前前进 别太用力, 慢一点, 去感受力量的传导.单脚怎么拉球? 以右脚为轴 但脚不转. 用腿跟腰肩的杠杆原理使肩膀迎前, 手一定要放慢! 力量一出 身体重心自然会"顺势"往左落下. 也许这样表达还不够清楚, 我会再继续努力说的更清晰些. 

八十二: 用脚打球只是个简要的概念,力量如何有效传导而不在中途损失,如何练习?如何自我检验而不含糊,才是我想表达的.业余的不是"动作"做不好,而是力量传导效率有了问题,如果力量传导效率不好,再好的爆发力 动作再大也没用.

八十三: 我不敢说 "打磨"的说法是错的, 但我始终觉得它把问题复杂化了. 我没这样教过人 也没看过这边的教练这样教拉球.拉球就是两段式加速, 就这么简单, 触球后拍子顶着球继续加速进行"静摩擦" (把第一段加速细分成腿跟腰 就成了三段式加速)

八十四:握拍的松紧?引拍时松, 触球时 全身力量传递到手指的时候 再抓紧那么一下就可以了,其余时间都要松!

八十五: 我也时常回头从正手攻的动作中慢慢引渡到正手弧圈,效果出奇的好,动作更为合理精简. 正手拉绝对是正手攻框架的延续! 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什么内外弧的问题. 如果有所违背,一定是有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再者, 正手拉的差别, 就在于动作大小, 重心以及发力方向的改变, 以及二次加速的吃球摩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手攻球的正确动作
【新提醒】全民学乒乓(GIF)版 湿父教你速成正手加转弧旋
[转帖] 正手发力专家谈
正手攻球和正手拉弧圈的动作要领及区别
乒乓球训练精华日记(相当不错)——转自天空弧圈EG_YEO_YES的博客
弧圈马凯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