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眠的治疗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作息不规律,很容易出现失眠的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后易醒,以及多梦。严重的患者,会影响日常生活。治疗失眠只有在消除引起失眠的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环境问题等因素后,失眠才可能好转,其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方面。

一、非药物治疗

(一)、增强晚上的睡眠欲望:避免午睡或白天小睡、减少卧床时间、白天运动晚上按摩放松、睡前温水浴。

(二)、常见的催眠方法:适当的性生活、深呼吸、让人放松的睡前阅读、聊天、听收音机等。

(三)、行为疗法治疗失眠: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善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目的是减轻焦虑和生理性觉醒。

(四)、物理疗法治疗失眠:1、电疗法:高压低频电流疗法、高压静电疗法、电睡眠疗法和低压静电疗法。2、声疗法:包括音乐疗法和超声波疗法。短波或者是超短波疗法,就是将两个片极在额前左右对峙,微热以后,每次十五分钟,二十次为一个疗程。3、磁疗法,能用这个磁帽、磁片、磁极或者是按照这个中医穴位进行治疗,一般是0.05到0.1g,连续贴敷二十天为一个疗程。4、光疗法:强光治疗,就是定时的暴露于强光两到三天,入睡的时候就可以改变,可以用来治疗生理节律紊乱性的失眠。5、水疗法,也就是包括温水浴、矿泉浴、中药足浴等等,一般水温要三十七/八摄氏度,每次二十分钟,每天一次,二十次为一个疗程。6、高压氧的治疗,高压氧舱中压缩空气加压,带供氧,接这个二级呼吸器呼吸六十分钟,每次一到两个小时,每天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

(五)、认知疗法:通过纠正个体不良认知,达到改善个体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目的、治疗导致失眠的周期性因素,减少自主或认知上的唤醒,改善关于睡眠的信念和态度。包括:刺激限制治疗、睡眠限制治疗、认知治疗、放松治疗、睡眠健康教育。

1、刺激限制治疗:刺激限制理论认为,床、卧室和睡眠之间正常的条件反射被弱化,而被一种对睡眠的恐惧的条件反射所取代。应该尽量消除这些不适当的行为,减少身体唤醒的强度与频率,重新建立床、卧室、时间与睡眠之间的正面的条件反射,从而帮助患者解除对睡眠的恐惧。

2、睡眠限制治疗:每个人获得的睡眠量是固定的,睡眠限制治疗指缩短患者在床上时间,使其在床上的时间尽量接近所需睡眠的时间。通过限制患者的睡眠时间,使睡眠时间与睡眠机会相符合。要求患者在规定的上床时间之前必须保持清醒,不能打盹或者小睡,否则会破坏患者自身的睡眠节律。对患者短期内睡眠增益比较小,但可以大大缩短睡眠潜伏期,并使整个睡眠变得更加稳定。

失眠是一种对与睡眠相关的时间(床上时间)和环境线索(床和卧室)的条件反应未建立联系。而对于大多失眠患者,在床上的时间、卧室环境已经变成了一个强烈的消极暗示,要睡觉但难以入睡,还有挫折感,易激发。 按照这一前提假设,建立一个计划—缩短与睡眠无关的活动,调整睡或醒的计划,通过缩短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包括外显的和内隐的)和强制执行一个睡眠-觉醒时间表来训练患者把入睡与床、卧室等重新建立联系。

3、认知治疗:主要致力于治疗导致失眠的长期性因素,寻求改变非适应性的睡眠习惯,减少自主的或认知上的唤醒,改变关于睡眠的不良的信念和态度,进行健康睡眠实践的教育。不合理信念和态度是导致经常性失眠、情绪痛苦、对睡眠恐惧的重要中间环节。对特定的不合理的睡眠认知进行矫正,挑战它们的有效性,通过认知重构技术,如再归因训练、假设检验、再评价、注意转移等技术,重新形成他们的更具适应性的态度。

4、放松治疗:基于高唤醒水平无论是在白天和夜晚(生理的、认知的)都对睡眠形成干扰的观察。渐近放松这一类方法,主要是为了减轻患者的心身紊乱(如情绪焦虑导致的肌肉紧张)症状,降低患者的心理或心理生理唤醒水平。但对于难以维持和难以集中注意力者,这种方法效果不好。

5、睡眠健康教育:主要涉及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如饮食、活动、饮酒,此外还有噪音、光线等,此外还涉及年龄与睡眠的关系。具体内容主要包括:①在上床入睡前4~6小时不要服用含咖啡因或尼古丁类的食物或药物;②在上床前戒酒,因为它会导致兴奋和更多的片断睡眠;③在上床入睡前避免过饱和饮液体过多;睡眠前5~6小时锻炼,但不要在睡前3小时锻炼;减少白天睡觉时间和在床上的时间;④在上床前不要有剧烈运动,在睡眠期间噪音、光线、温度等都应降到最低或适宜的状态;⑤睡眠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它主要表现在老年人身上。

(六)、中医按摩针灸疗法:失眠是中医针灸、按摩治疗众多疾病中的优势病种。失眠中医会辨证分型,不同的失眠类型,采取的穴位会做相应的加减。

1、心脾亏损者,按揉心俞、脾俞;肾虚者,多按揉肾俞(腰部两侧)、关元俞,然后按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2、按摩内关、神门之外,下肢的三阴交、太溪、绝骨穴、安眠穴,可以通过局部的穴位按摩,来起到治疗失眠的作用。

3、睡前按摩一:1、揉百汇50次;2、擦肾俞50次;3、按气海、关元50次;4、按足三里、三阴交各50次;5、按涌泉100次;6、仰卧,呼吸30次,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即可入睡。

4、睡前按摩二:1、足三里、三阴交各1分钟;2、内关、神门各1分钟;3、手掌根部揉擦背部有热感,重点按揉心俞、脾俞、肝俞。4、平卧闭目养神,拇食指按睛明穴3--5分钟可产生睡意。

5、针灸治疗法:一种外治法,其主要作用机理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失眠主要是由于阴阳不协调所导致的睡眠障碍,所以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来改善失眠的症状。临床上对于失眠的患者可以选用毫针针刺、耳针针刺、电针、艾灸等方法来进行治疗。

6、泡脚疗法:对于有失眠的患者,可以采用用温热水泡脚的方法来治疗失眠。一般而言,在睡前20到30分钟,用温热水,大约40度左右的热水泡脚,15到20分钟,然后用毛巾洗净就可以。对于有轻微的失眠的患者而言,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通过温水泡脚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使肢体的血流增多,从而使大脑的血流量减少,引起失眠的患者容易犯困,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但是,对于有严重失眠或者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而言,用温水泡脚只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还需要到医院里进行医生就诊,给予抗抑郁,焦虑,助眠等药物的治疗。在此的基础上,加上温水泡脚,或者洗热水澡,或者喝一些助眠的饮料如温牛奶等,这样患者的睡眠改善情况,比单纯的温水泡脚要更好一些。

小贴士:按摩治疗不宜用砸、弹等兴奋手法,而应用轻柔的按摩手法。


二、药物治疗

(一)、褪黑素

研究表明,褪黑素让人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改善,睡眠觉醒次数明显减少, 睡眠结构得到调整,浅睡缩短,深睡延长。有 改善睡眠的作用。

(二)、第一代镇静催眠药物:主要指的就是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盐酸羟嗪片(安泰乐)等药物,因为巴比妥类药物的安全性,比苯二氮卓类的药物要差,容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第二天会感觉昏昏沉沉、头晕等,目前巴比妥类药物的使用明显减少,临床上常用的像苯巴比妥、戊巴比妥、硫喷妥钠等等被苯二氮卓类药物取代。

(三)、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定类药物,也就是苯二氮䓬类(安定类)药物,1950年代上市,现在有几十种衍生药。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就是通过γ-氨基丁酸结合为点,增加γ-氨基丁酸受体和γ-氨基丁酸的亲和力,会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大量的氯离子进入细胞内,减少这种聚集化神经兴奋性,它的主要药物比较多,像长效类的地西泮、氯氮卓(利眠宁)等,作用时间达50--100小时;中效类的硝西泮、艾斯唑仑、劳拉西泮(罗拉)、羟苯二氮卓(舒宁)等,时间为15--30小时;短效类的有三唑仑、咪达唑安(速眠达)、阿普唑仑等,作用时间为0.5--5小时。在临床中的成为最广泛的安眠药。但是在应用第二代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短期、小剂量应用。此类药的副作用为嗜睡、乏力、头晕和记忆力下降,还有易激动、头痛、步态不稳。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但无毒性。

(四)、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物:主要是非苯二氮䓬类的药物,主要就是和中枢的OMEGA-1结合,增加γ-氨基丁酸的传递,临床上比较多用的一些典型药物,像唑吡坦(思诺思)、佐匹克隆(忆梦返)、扎莱普隆等药物,催眠效果好,作用时间短,为0.5--5小时,后遗作用小,对白天影响微弱,安全性高,有取代苯二氮卓类(安定类)的趋势,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晕、口苦、恶心和健忘等,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建议短期使用。

(五)、治疗失眠的单味中药

       1酸枣仁:酸枣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养心安神、益阴敛汗的功效,适合有烦躁不安、惊悸怔忡、烦渴、盗汗等心肝阴血不足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酸枣仁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去酸枣仁15~30克,捣碎,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2柏子仁:柏子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肾经、大肠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有头昏目眩、面色少华、唇甲色淡、惊悸、盗汗、便秘等血不养心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柏子仁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去柏子仁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3远志:远志性微温、味辛苦,可入肺经、心经、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的功效,适合有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乳糖肿痛、心神不安、多梦等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远志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远志3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5合欢皮:合欢皮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功效,适合有郁闷不乐、烦躁不安、健忘等情志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合欢皮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去合欢皮10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5首乌藤:首乌藤也叫夜交藤,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藤,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养心安神、通络祛风的功效,适合有多梦、多汗、肢体关节疼痛等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首乌藤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首乌藤9~1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6百合: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经、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合有长期咳嗽、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多梦、精神恍惚等阴虚肺燥、心神失养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百合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百合15~20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7龙骨:龙骨性微寒、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定惊安神、平肝潜阳的功效,适合有心神不安、潮热盗汗、梦遗遗精、心悸等阴虚阳亢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龙骨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龙骨10~1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8琥珀:琥珀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膀胱经,具有定惊安神、活血散瘀的功效,适合有心悸不安、惊悸多梦、肢体疼痛等淤血扰心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琥珀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去该药1.5~3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9珍珠母:珍珠母是贝类动物贝壳的珍珠层,其性寒、味咸,可入肝经、心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适合有头目眩晕、耳鸣心悸、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胁肋隐痛、口干咽燥、心中烦热等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珍珠母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去该药15~2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10延胡索: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可入肝经、胃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安神的功效,适合有胸胁脘腹疼痛、痛经或外伤肿痛等疼痛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临床实践证实,该药有较好的催眠效果,随着利用力量的增加,其催眠效果还会有所加强。用延胡索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延胡索1.5~3克,将其研成细末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六)中药治疗失眠成方

1、五味归枣酒

【组成五味子150g,当归120g,大枣60g。
【功效】补益心脾。
【适应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面色少华,脉细无力。
【用法】用中度酒浸泡10天,每晚睡前服1~2杯。

2、交泰散
【组成】黄连40g,上肉桂80g。
【功效】交通心肾。
【适应证】心烦不寐,入睡困难,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用法】将二药烘干,研为细末,每取6~9g,米饭为丸,开水送下,日2次。

3、酸枣仁汤


【组成】酸枣仁15g,茯苓12g,知母10g,川芎9g,甘草4g。
【功效】安神除烦。
【适应】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或细数。
【用法】水煎,日1剂,每日2次温服。

4、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组成】鸡子黄2枚,黄连12g,黄芩3g,阿胶9g,白芍3g。
【功效】滋阴清热。
【适应证】心中烦躁,辗转不眠,发热不已,手足心热,口干盗汗,小便短赤,舌红绛而干,脉细数。
【用法】先煮黄连、黄芩、白芍三味,加水8杯,浓煎至3杯,去渣,加阿胶烊化,再加入鸡子黄搅拌均匀。


5、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组成】桂枝15g,甘草30g,龙骨30g,牡蛎30g。
【功效】温阳除烦。
【适应证】心悸不寐,四肢不温,胸痛气急,怔忡不适,脉细或迟。
【用法】水煎,日1剂,每日2次温服。

6、印氏柴芩温胆汤方


组成】柴胡9g,黄芩9g,半夏9g,青皮9g,枳壳9g,竹茹9g,龙胆草9g,栀子9g,珍珠母30g(先煎),夜交藤30g。

【功效】除痰降火。

【适应证】主治睡梦纷纭或睡少梦多,白天心烦易怒,胸脘胀闷、两侧头痛,口苦苔黄,脉弦数。甚则哭笑无常、打人骂人。广泛用于失眠、惊悸、眩晕、癫狂、头痛、夜游、脏躁等症。可用于西医学之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窦性心动过速、梅尼埃病、精神失常、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癔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属痰热者。

【用法】水煎,日2次分服。

【辨证加减】症状较重者加天竺黄9g、胆南星9g;若属痰火扰心、哭笑无常、打人骂人,加青礞石30g(先煎)、大黄15g(后下),即除痰降火方,临床应用时以及早泻下为好;神志不清或健忘者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6g;惊悸或属窦性心动过速者加生龙齿30g;痰厥头痛或属神经性头痛者加胆南星9g、天竺黄9g、生龙齿30g;神经性呕吐者,原方去龙胆草、栀子、珍珠母、夜交藤,加生姜9g;眩晕或属梅尼埃病,去珍珠母、夜交藤,加大青叶30g、苍耳子9g、生姜9g,对此中医不主张用镇静药,但神经衰弱或癔症性眩晕者可用镇静药;夜游者加胆南星9g、天竺黄9g;痰热引起月经闭阻者加桃仁9g、大黄9g;大便稀者青皮易陈皮,去栀子,黄芩减半,枳壳炒之,加茯苓12g;不心烦者去栀子、龙胆草;兼有肝肾阴虚者加桑椹30g、枸杞子9g。

7、印氏除痰降火方


【组成】柴胡9g,黄芩15g,半夏12g,青皮9g,枳壳9g,竹茹9g,龙胆草9g,栀子9g,制南星6g,天竺黄9g,石菖蒲9g,远志6g,珍珠母30g(先煎),青礞石50g(先煎)。

【功效】除痰降火。

【适应证】主治失眠乱梦,头痛昏胀,烦躁易怒,渐转惊恐狂乱,不辨亲属,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可用于西医学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属痰火者。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辨证加减】心烦甚,加莲子心3g;失眠头痛甚,加礞石30g(先煎);重者每日上午服礞石滚痰丸10g;大便干结,加大黄15g。



8、调心汤



【组成】柴胡10g,黄芩10g,川椒7g,苏子20g,党参20g,甘草10g,郁金10g,丹参10g,牡蛎20g,瓜蒌20g,五味子10g,百合20g,乌药7g,大枣9g。

【功效】调和肝脾,解郁安神。

【适应证】心悸,气短,胸闷,胆小易惊,心烦意乱,精力不足,失眠或嗜睡,多恶梦,易悲伤,精神不耐刺激,冬不耐寒,夏不耐热,头晕眼黑,神形疲劳,易感冒,性冷淡,月经不调,或男女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等,脉涩。

【用法】水煎,日1剂,分2次服。

9、清胆和胃安眠汤


【组成】法半夏10~15g,陈皮10g,茯苓15~30g,枳壳10g,竹茹12g,黄连6~10g,炒枣仁15~30g,知母10g,川芎6g,远志6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炙甘草6g。

【功效】和胃化痰,清胆宁心,养血安神。

【适应证】胆胃痰热内扰、肝血不足之失眠。症见心烦入睡困难,多梦,眠浅或睡后易醒,惊悸不宁,胃脘不适,口干苦,舌淡或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滑等。

【用法】中药冷水浸泡30分钟,生龙牡先煎15~20分钟,再下余药,续煎20~30分钟,每剂煎煮2次,取汁混匀分别于下午、睡前温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郁失眠,怎样合理选用药物?
失眠
中医治疗抑郁症 带你走出抑郁症的阴影
单用酸枣仁等10味中药茶饮巧治失眠
10种用于入睡困难,容易醒,睡眠质量差的中成药,需要可转发
​失眠的朋友 不妨选择中药试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