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新能源军团远征欧洲!背后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中国源军团集体出征欧洲,在汽车工业发源地德国,秀了一把中国智造的肌肉!

懒得看文章!可以点开观看视频版 ↓ ↓

但这可不是为了去欧洲抢地盘、争市场,而是向德国与欧洲证明中国汽车产业站起来了,互利共赢、中欧合作、未来可期!

本期视频,局长将从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国博弈角度,分析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的战略意义。

2023年9月4日,德国汽车工业重镇、宝马发源地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迎来年度车展,中国派出了史上最大的车企军团,车展上三分之一的展商都来中国。

长安集团首发了阿维塔幺二、 比亚迪带来海外版海豹SEAL、上汽名爵推出MG4 Electric XPower等三款新车,宁德时代更是在欧洲首发了充电10分钟跑400公里的神行超充电池。

局长再说一遍:这不是秀肌肉,中国军团的“以舞助兴”反而是在寻求更大的中欧合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过去的内燃机时代,全球汽车产业欧美日三足鼎立,而新能源时代,中国异军突起。

不过,在风云诡谲的国际环境中,全球第一强国美国连同盟友试图封锁中国崛起的新兴产业,而汽车产业当然也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美国的鹰眼与杀招或许正从芯片领域转向中国汽车产业。

过去5年时间,美国带领日本、荷兰等芯片产业链上的强国,极限施压中国,特别是以手机与人工智能为主的高端芯片领域,而汽车芯片方面,其实中国的自给自足率并不高,也急需破局!但还好,汽车领域对高端芯片的需求,暂时还那么高。

但汽车产业的大国博弈,还是客观存在的。

诚然美日车企与配件供应商们依旧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但悬在他们头上的是美国国务院、商务部等机构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过去5年,不少美日、荷兰的芯片企业,就因美国政府对华施加的限制法令,无法对华提供服务出售产品,蒙受巨大损失。

而如今中国汽车产业也如同几年前的华为、中兴等通讯科技企业一样,强势崛起,美国政府是否选择再次发动围剿与打压?这样的不确定性是不少美日企业难以揣测的,所以对华合作,美日车企有点彷徨,有些举步维艰。

回到汽车工业三强中,美国、日本从大国关系上说,是站队的,而欧洲则是我们必须争取的汽车产业合作伙伴。

欧洲汽车工业的核心在德国,其次是法国、意大利等。这个能够聚集强大汽车制造能力的欧洲巨人明白,他们面对的是一场类似修昔底德陷阱的战略博弈,但博弈双方也都是欧洲人的利益攸关方。

生处于博弈双方之外,欧洲或多或少地会变得生不由己,虽然法德为首的欧洲国家不用像日本、韩国那样,必须对美国马首是瞻,但对华合作,局长目前看,他们还是很谨慎的。

比如,很多欧洲国家电信业在过去几年实施了去华为化策略,以减少所谓的“国家安全风险”不久前,德国政府还公布首个“中国战略”,都凸显出欧洲的这种谨慎。

但局长观察到,高层政策文件的谨慎并不妨碍欧洲汽车资本对华投资与寻求合作的决心。

比如德国第一车企大众集团就在过去几年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特别是新能源技术领域,此前还收购小鹏5%的股份,奥迪也宣布战略合作上汽集团,共同开发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的产品组合。

另一个观察指标是:欧洲汽车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电气化的决心。

在特斯拉的成功与技术开放掀起了新能源汽车创新潮后,中国是第一轮抓住机会的,而美国的大部分传统车企并没有抓住机会,日本更是笃定了氢能源的路线,错失了锂离子电池的机遇,相比错失机会的大部分美国车企与日本车企,德国无疑是更务实的,他正在抓住第二轮的电气化机遇,但想要快速建立更大优势,德国必然需要联手具有先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的中国。

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电机与电控、智能座舱、雷达、AI视觉辅助驾驶技术上,中国正处于国际竞争领先位置,特别是动力电池领域。

SNE Research最新发布的2023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中国军团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攀升。

主打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比亚迪电池已超越LG能源,排名世界第二,1-7月市占份额大涨至16%,领先LG 1.8个百分点。

中航锂电也超越了三星SDI,以4.5%的市占率排名全球第六,全球前十中国继续占有六个席位,宁德时代继续坐稳宁王宝座,市占率提升至36.6%。

而中国动力电池军团满足了国内市场的庞大需求后,走出去寻求国际合作将是未来几年的重点,可以说欧洲无疑是最欢迎中国电池军团的。在慕尼黑车展上,宁王在德国、匈牙利的工厂就生产出了全球首款在磷酸铁锂材料上实现4C超充的动力电池——神行电池。

更何况智能座舱系统领域,各厂商百花齐放,鸿蒙智能座舱更依靠自研麒麟9610A芯片,继续遥遥领先,辅助驾驶领域的自动驾驶技术上,百度排名世界第三,处于全球领导者位置,小马智行排名15,甚至领先特斯拉。

这些数据,德国人、欧洲人都看在眼里,同时,中国也希望抓住欧洲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的机遇,并且继续获得德国为首的欧洲顶尖tier1供应商们的产品与技术支持。

在全球芯片制造之战打响后,可以说汽车产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洗牌期,中国军团已经开始对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的市场发起总攻,拥有强大汽车工业底蕴的欧洲无疑是最难啃下的,更别说法制健全的欧洲已经通过了新欧盟《电池法案》,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挑战。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靓丽数字背后,局长认为:我们还没有欣喜的资本。

在今年的欧洲汽车销量榜上,鲜有中国车企的身影,就算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榜上,已开启远征的中国汽车军团还没有取得在欧洲任何值得骄傲的战绩。我们的出海之路也才刚刚起步。

正如德国总理舒尔茨在慕尼黑车展上,谈及来自中国等新兴市场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的竞争时说的:电动汽车在德国有着深厚的根基,德国长达135年的汽车制造经验,超过75万名员工的德国汽车工业是迈向可持续未来的“核心驱动力”,而公平竞争只会激发商业活力。

而就在车展上,德国政府宣布投资超1100亿欧元,以推进德国工业现代化和气候保护,包括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电池等战略重要领域的投资建设。

不论在强化新能源汽车战略布局的德国,还是整个欧洲,对于一心向往互利共赢、合作探索的中国而言,这是战略机遇,也是挑战,更是中国智造与产业升级走出去,接轨世界的重要一步。

局长笃定中德、中欧在汽车工业上的合作一定会成功,而那些坚守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政策的国家,必然会在汽车产业的博弈中慢慢败下阵来。

资料来源:

[1] 从慕尼黑车展看中国车企的成绩与挑战,证券日报,2023-09-07,龚梦泽
[2]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欧洲首秀,上海证券报,2023-09-05,俞立严
[3] From Jan to July in 2023, Global EV Battery Usage Posted 362.9GWh, a 49.2% YoY Growth,SNE Research, 2023-09-05
[4] “不要被中国吓到”,德国总理宣布将投资1100亿欧元激励车企,观察者网,2023-09-06,齐倩
[5] 阿维塔12全球首秀 今年四季度开始交付, 扬子晚报, 2023-09-06,盛媛媛

完 | 感谢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抢占先机 中国电池供应商在德建厂
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需要什么?
新能源车电池补贴大战开启!这次发生在欧洲
研究所 | 老牌车企齐发力,新兴品牌再上阵,欧洲车市迎最强“中国军团”
中国电池制造商为何选址德国
电动化推动汽车业转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