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火风炉自煮茶

古人素有“围炉煮雪”、“敲冰煮茗”、“松峰煮茗竹雨谈诗”的佳话和大自然下极其浪漫的诗情画意,而这一切,与风炉有着全然分不开的缘分。

风炉,原是唐代一种专用于煮茶的炉子。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炉内有厅,可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格),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质的用于承接炭灰。

   风炉的历史要追回中国的唐朝,第一个称为风炉的器物,或是唐代陆羽亲手做的。陆羽在其《茶经》中这样说道:“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又说:“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表明风炉通常由铜、铁,甚至揉泥制作而成。

   陆羽在其《茶经》之器篇中,这样来描述他自己使用的那只风炉: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飙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墆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柈台之。

   翻译出来可能更易理解:风炉,用铜或铁铸成,像古鼎的样子,壁厚三分,炉口上的边缘九分,炉多出的六分向内,其下虚空,抹以泥土。炉的下方有三只脚,铸上籕文,共二十一个字。一只脚上写“坎上巽下离于中”,一只脚上写“体均五行去百疾”。一只脚上写“圣唐灭胡明年铸”。在三只脚间开三个窗口。炉底下一个洞用来通风漏灰。三个窗口上书六个字的籕文,一个窗口上写“伊公”二字,一个窗口上写“羹陆”二字,一个窗口上写“氏茶”二字,意思就是“伊公羹,陆氏茶”。炉上设置支撑锅子用的垛,其间分三格。一格上有只野鸡图形。野鸡是火禽,画一离卦。一格上有只彪的图形。彪是风兽,画一巽卦。一格上有条鱼的图形。鱼是水虫,画一坎卦,“巽”表示风,“离”表示火,“坎”表示水。风能使火烧旺,火能把水煮开,所以要有这三卦。炉身用花卉、流水、方形花纹等图案来装饰。风炉也有用熟铁打的,也有用泥巴做的。灰承(接受灰炉的器具),作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托住炉子。

   有件唐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乃是宫廷御用茶具,无论是材料与制作,还是工艺与装饰,都非常讲究,是民间风炉所无法比拟的,它为研究唐代宫廷茶文化提供了最好的物证。

   有文字记载表明中国宋代的禅寺也使用过风炉,而风炉传入日本是室町时代的事,据说是有筑前崇福寺的开山和尚南浦昭明从宋朝带到日本的。目前中国传来的风炉宝物已经失传,但是,茶道中的一些风炉仍保持着中国古式风炉的样子,如鬼面风炉、朝鲜风炉、琉球风炉等。这风炉适用于茶、供茶等规格较高的场合。

   中国的茶釜传到日本是青铜或黄铜做的,后来随着演习茶道的人增加,日本国产的铁茶釜问世,并很快成为主角。特别是日本茶道独创的地炉形式,扩大了茶釜的可占空间,为茶釜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日本茶釜从实用起步,逐渐演变成艺术形态。由于日本茶釜从史至今都是手工制作的,所以,任何一只茶釜都是独一无二之作。

   在现代,做风炉的材质有金的、银的、铜的、铁质的、合金的,还有紫砂的、陶土的,等等。而众多的茶道具都是有生命的,每件茶道具也都是有来历的,茶器具与人、与茶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何等的宝贵!对于茶人来说,茶道具的价值就在于人们怎样去对待。在日本,当你借用了别人的茶道具时在还的时候要加上一层木盒,这是茶道界的一种礼仪。

   “围炉煮茗”,茶事中有永远的风炉,从惜茶、惜人到惜具,珍惜茶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感受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炉,煮一壶诗情画意。
一器只为茗——《茶经》第五记
最完整的日本铁壶基础知识大全(建议收藏)!
日本铁壶知识大全(基础版)
【茶则荟萃】上
茶道:茶香肆虐一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