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狮子座的文艺大咖们

亚历山大·仲马(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世界文学名著《基督山伯爵》的作者。

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基督山伯爵》《三剑客》《二十年后》和《布拉热洛纳子爵》,后三部通称为达尔达尼央浪漫三部曲。

大仲马的同名儿子也是法国著名文学家、《茶花女》的作者。为区分,遂称呼为大仲马。

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年7月24日—1889年10月29日),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评论家、作家,革命民主主义者。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民粹主义的创始人,也是基于农村公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奠基者和对贵族革命的发起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哲学上批判贝克莱、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观点,力图以唯物主义精神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在政治上受到赫尔岑、别林斯基和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影响。车氏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所以他努力揭露“农奴解放”的骗局,号召农民起义。但是,车氏的《怎么办》一书被陀思妥耶夫斯基斥为“思想幼稚”,陀氏在《地下室手记》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主要作品有论文《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1855年),论著《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1856年) 、《资本与劳动》,长篇小说《怎么办?》(1862年—1863年),长篇小说《序幕》(1867年—1869年)。

阿尔丰斯·慕夏(Alfons Maria Mucha,1860年7月24日—1939年7月14日),捷克籍的画家与装饰品艺术家。

慕夏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特征,也有强烈的个人特点,他创作了大量的画、海报、广告和书的插画,同时从事珠宝、地毯、壁纸及剧场摆设等设计。他的新艺术风格常被模仿,然而,这是慕夏终生不想尝试的风格。他声称艺术的存在只是为了传递精神上的讯息,如此而已;因此他对他在商业艺术界得到的声名感到挫折,而希望专注于那些更为崇高的艺术,及使他的出生地更为尊贵的计划。

在法西斯主义风起云涌的1930年代末期,慕夏的《斯拉夫史诗》被报纸指责为反动派,当1939年德军进入捷克斯洛伐克之际,慕夏是第一个被盖世太保逮捕的艺术家。在一连串的审问中,死于肺部感染。

谷崎润一郎(1886年7月24日—1965年7月30日),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春琴抄》、《细雪》,被日本文学界推崇为经典的唯美派大师。

汤姆·考普斯维特·艾金斯(Thomas Cowperthwaite Eakins,1844年7月25日—1916年6月25日),美国现实主义画家、摄影家、雕塑家及艺术教育家,被誉为美国绘画之父。

艾金斯曾说:“裸体女子是最美丽的东西——除了裸体男子。”

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年7月25日—1994年8月14日)是保加利亚出生的瑟法底犹太人小说家、评论家、社会学家和剧作家,1981年因为“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而获得诺贝尔奖。卡内蒂以德语写作,著名作品有自传三部曲:《得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戏》、现代主义小说《迷惘》和社会学著作《群众与权力》。

纪昀(雍正二年六月十五日—嘉庆十年二月十四日,即1724年7月26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间才子,谥号文达,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晓岚认为自己的作品超不过古人,所以不重著述,“随手散失,并不存稿”。李元度言:“公胸有千秋,故不轻著书,其所欲言,悉于四库书发之。”亦有不少人认为, 这在兴文字狱的清朝里是明哲保身之举。

纪昀流传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并撰《评文心雕龙》。

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年7月16日—1875年2月22日),法国著名的巴比松派画家,也被誉为19世纪最出色的抒情风景画家。画风自然,朴素,充满迷蒙的空间感。

柯洛的一生都住在巴黎,到26岁才从商人转为画家,曾在画家米谢隆与柏坦的画室中学画,相当喜爱写生与旅游,追循着他的画,可说踏遍了全法国,以及英国、荷兰、瑞士及意大利乡间等地。从柯洛的画中尤其可看出他很喜欢意大利田野风景。然而柯洛也很擅于画肖像画,欧洲就有不少博物馆也收藏了他的肖像画。他也是19世纪留下画作量最丰富的画家之一。

奥尔德斯·伦纳德·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1894年7月26日—1963年11月22日),是英格兰作家,著名的赫胥黎家族最杰出的成员之一。祖父是著名生物学家,并因捍卫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有“达尔文的猎犬”之称的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他下半生在美国生活,1937年移居洛杉矶,在那里生活到1963年去世。他以小说和大量散文作品闻名于世,也出版短篇小说、游记、电影故事和剧本。通过他的小说和散文,赫胥黎充当了社会道德、标准和理想的拷问人,有时候也是批评家。赫胥黎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但是在晚年也对通灵题目如超心理学和哲学和神秘主义感兴趣。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赫胥黎在一些学术圈被认为是现代思想的领导者,位列当时最杰出的知识分子行列。

迈克尔·菲利普·贾格尔爵士(Sir Michael Phillip“Mick”Jagger,1943年7月26日—),英国摇滚乐手,滚石乐队创始成员之一,1969年开始担任乐队主唱至今,并演奏口琴、吉他和钢琴。作为演员、制片人和作曲人参与过多部电影的制作。艺名为“米克”·贾格尔。

贾格尔的职业生涯横跨50年,被称为“摇滚史上最受欢迎和最有影响力的主唱之一”。他独特的嗓音和舞台动作,与基思·理查兹的吉他演奏风格一起成为了滚石乐队的标志。

亚历山大·仲马(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法国剧作家、小说家,世界文学名著《茶花女》的作者。

小仲马的剧作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的产物,话剧《茶花女》也被视为法国现实主义戏剧开端的标志。他的剧作不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结构谨严,语言流畅,富有抒情意味。1897年,翻译家林纾翻释《茶花女》,当时译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年7月28日—1872年9月13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拜恩州(巴伐利亚)下拜恩区的首府兰茨胡特,死于同一州的纽伦堡,是德国法学家保罗·约翰·安森·封·费尔巴哈的第四个儿子。

费尔巴哈对反基督教的政论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某些观点在德国教会和政府的斗争中被一些极端主义者接受。对卡尔·马克思的影响也很大,虽然马克思并不赞同他观点中的机械论,马克思曾写过《费尔巴哈论纲》,批判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和《基督教的本质》等。


让·鲍德里亚(又译让·鲍德里亚)(1929年7月29日—2007年3月6日),生于理姆斯,殁于巴黎,法国社会学家及哲学家。他的思想从1960年代末期的著作《物体系》开始,直到1980年代以降,可被归纳为“现实的消失”。

艾米莉·简·勃朗特(Emily Jane Bront,1818年7月30日—1848年12月19日),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二,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的作者,而且这其实也是她一生中唯一一部小说。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原名恩鑅,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历史学家,儒学学者,教育家。钱穆与钱钟书同宗不同支,钱钟书是其侄辈,钱穆又称钱基博(钱钟书父亲)为叔。

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一书,考证数十本秦汉古籍,排出先秦时各事件的先后顺序。后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一书;该书以论证完整的二十八个不可通驳斥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使当时再无学者替康有为辩护,清末以来影响极大的经学今古文之争方才告一段落。

钱穆的徒弟余英时称他“一生为故国招魂”。正是出于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放在中国文明系统的框架内求客观的了解,钱穆主张应该在固有文明的真相基础上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而非以后见之明浅薄地非议与污蔑之。

乔安娜·罗琳,OBE(Joanne "Jo" Rowling,1965年7月31日—),通称J.K·罗琳(J. K.Rowling),是一位英国奇幻小说家,代表作为《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她的《哈利·波特》畅销全球,热卖超过4亿本,成为史上最畅销的书籍之一;其同名改编电影也成为电影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之一。该系列电影获得罗琳的完整授权,她还亲自担任《哈利·波特—死亡圣器 (上)》的电影监制。

让-巴蒂斯特·拉马克(1744年8月1日—1829年12月18日),法国人,1809年发表了《动物哲学》(亦译作《动物学哲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理论,即通常所称的拉马克学说。书中提出了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两个法则,并认为这既是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又是适应环境的过程。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曾多次引用拉马克的著作。

周璇(1920年8月1日—1957年9月22日),江苏常州人,1930年代至1940年代著名歌星、影星。原名苏璞,后改名王小红、周小红,有“金嗓子”、“歌后”和“影后”之称。

周璇名曲《夜上海》、《何日君再来》、《天涯歌女》、《渔家女》等。成名作:1937年和赵丹主演的《马路天使》; 代表作:《马路天使》、《忆江南》、《清宫秘史》。

詹姆斯·亚瑟·鲍德温(James Arthur Baldwin,1924年8月2日—1987年12月1日),美国作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作为黑人和同性恋者,鲍德温的不少作品关注20世纪中叶美国的种族问题和性解放运动。代表作有小说《向苍天呼吁》、《乔瓦尼的房间》、《另一个国家》等。

2002年,鲍德温被学者Molefi Kete Asante列为100位伟大的美国黑人之一。2005年,《向苍天呼吁》被《时代》杂志评为“1923-2005百佳英语小说”之一。

崔健,朝鲜族,生于1961年8月2日,被称为“中国摇滚之父”。

1987年在ADO的帮助下,崔健发行了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原创摇滚乐专辑。这张专辑包括了崔健的成名作《一无所有》。之后陆续推出了《解决》(1991)、《红旗下的蛋》(1994)、《无能的力量》(1998)、《给你一点颜色》(2005)等专辑,作品的强烈批判性和启蒙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一般译作雪莱,知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路易·威登(1821年8月4日—1892年2月27日)是法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皮件设计大师之一。他于1854年在巴黎开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第一间皮箱店。一个世纪之后,路易·威登成为皮箱与皮件领域数一数二的品牌,并且成为中国大陆上流社会的一个象征物。如今路易·威登这一品牌已经不仅限于设计和出售高档皮具和箱包,而是成为涉足时装、饰物、皮鞋、箱包、珠宝、手表、传媒、名酒等领域。

梁从诫(1932年8月4日—2010年10月28日),出生于北平,知名环保人士、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被誉为“中国民间环保第一人”。他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子,著名革命家及戊戌变法领袖梁启超之孙。

他的名字“从诫”来源于中国古代建筑家李诫。

居伊·德·莫泊桑(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世界文学名著《羊脂球》的作者。莫泊桑的语言清新流畅、朴素自然、优美而不纤柔,精准洗练而不缺乏幽默机智。

莫泊桑和老师福楼拜同属于十九世纪法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不赞成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他讨厌浪漫主义的浮夸作风和逻辑的混乱,不过他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中观察、分析、提炼和概括的做法,对生活抱着旁观的态度,以冷静的描摹来掩盖作家对现实的分析。

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FRS(Sir Alexander 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苏格兰生物学家、药学家、植物学家。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发现青霉素(又名盘尼西林),这一发现开创了抗生素领域,使他闻名于世。1945年,他与弗洛里和钱恩因为对青霉素的研究活动获诺贝尔医学奖。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年8月6日—1987年2月22日),是一位美国艺术家、印刷家、电影摄影师,是视觉艺术运动波普艺术最有名的开创者之一。在作为商业插画家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沃霍尔曾经从事画家、前卫电影制作人、档案家、作家等工作。沃霍尔成为回顾展览、书籍以及纪录片的主角,他发明了广为流传的“成名十五分钟”理论。在他的家乡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有安迪·沃霍的博物馆以纪念这位伟大艺术家的作品及不平凡的一生。

安迪·沃霍尔认为艺术与金钱挂勾,因此应该要努力把艺术商业化。他的著名作品中,有一幅不断复制家传户晓的金宝汤图案,就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一阶段。他经常使用绢印版画技法来重现图象。他的作品中最常出现的是名人以及人们熟悉的事物,比如玛丽莲·梦露和埃尔维斯·普雷斯利。重复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

1968年,安迪·沃霍尔遭狂迷枪击,重伤但捡回一命。1987年2月22日,安迪·沃霍尔因医疗事故突然离世,享年59岁。他的身价估计高达七亿美元。回复沃霍尔查看其专题全部文章

吉米·多纳尔·威尔士(Jimmy Donal “Jimbo” Wales,亦译卫詹美,1966年8月7日—)是一位美国互联网企业家、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现为维基媒体基金会理事会荣誉主席,同时拥有一家名为Wikia的营利公司(和维基百科没有直接关系) 。威尔士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并曾就读于那里的一所预科学校——伦道夫学校。之后分别在奥本大学和阿拉巴马大学获得了金融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

2006年5月,吉米·威尔士被《时代周刊》选为100个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王菲(Faye Wong,1969年8月8日—),曾用艺名王靖雯(Shirley Wong),华语著名女歌手、演员。王菲出生于中国北京市,1987年随父亲举家移居香港。1989年,以专辑《王靖雯》出道,在两岸三地拥有极高知名度,被誉为自1990年代初期至今华语乐坛最出色的女歌手之一及大中华地区的乐坛天后,亦为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的最高销量港粤女歌手。除了华人圈,王菲亦是首位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接受CNN专访以及首位在日本武道馆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华人歌手,被《时代》杂志誉为“流行乐坛女王”,其活跃时期更曾被媒体誉为“王菲时代”。

王力(1900年8月10日—1986年5月3日),字了一,原名王祥瑛,中国广西博白人,著名汉语语法学家及翻译家、诗人、散文家,在声韵学、训诂学等语言学领域亦有贡献。王力先生是中国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和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王力先生一生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汉语语音、语法、训诂、文字、词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在音韵学方面成就最大。在将近60年的学术生涯中,写了1000多万字的学术论著,其中专著40多种,论文近200篇。著作中中不少被译为美、英、法、日、俄等多国文字,列为研究生必读之书和汉语基础课教科书。

王力先生的学术成就使他成为继王国维、赵元任之后,和罗常培同期著名汉语语言学家。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爵士,KBE(Sir 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是一位世界闻名的英国国籍和美国国籍电影导演,他尤其擅长拍摄惊悚悬疑片。20世纪20、30年代希区柯克在英国拍摄大批默片和有声片,之后他前往美国好莱坞谋求发展并在美国拍了很多电影,他1956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英国国籍。

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AFI百年百大电影名单上,希区柯克的作品入选了4部(《迷魂记》、《惊魂记》、《后窗》、《西北偏北》),在AFI百年百大爱情电影名单上,希区柯克的作品入选了3部(《迷魂记》、《捉贼记》、《美人计》),在AFI百年百大惊悚电影名单上,希区柯克主导了最多的9部电影(《惊魂记》、《西北偏北》、《鸟》、《后窗》、《迷魂记》、《火车怪客》、《美人计》、《电话情杀案》、《蝴蝶梦》),在前7名囊括了3部,包括第1名影片。

在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希区柯克共拍摄了超过五十部电影,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他的作品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回复希区柯克查看其专题全部文章

约翰·高尔斯华绥,OM(John Galsworthy,1867年8月14日—1933年1月31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高尔斯华绥在英格兰萨里的一个富裕家庭出生,曾在哈罗公学和牛津大学新学院学习法律,1890年成为讼务律师。但他取得律师资格后并没有执业,而是出国帮助打理家族生意,旅程中认识了作家约瑟夫·康拉德。高尔斯华绥在1895年开始写作,1897年的短篇故事集《天涯海角》(From the Four Winds)是他出版的第一部作品。

他发表的第一份剧本《银盒》(The Silver Box,1906年)以及随后的长篇小说《有产业者》(The Man of Property,1906年)都获得成功。他和其他一些同期作家(例如萧伯纳)的作品都涉及社会的阶级系统和其他问题,剧本《斗争》(Strife,1909年)就是这样的作品。高尔斯华绥凭作品《福尔赛世家》三部曲(《骑虎》、《出租》与《有产业的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 1st Baronet,1771年8月15日—1832年9月21日),苏格兰历史小说家、诗人。

司各特18个月时患小儿麻痹症而有腿萎缩。12岁时进爱丁堡大学。他十分欣赏德国的“狂飙文学”,翻译过德国著名民谣《莱诺尔》。1802年司各特出版《苏格兰边区歌两集》。1805年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最后一个吟游诗人之歌》问世。此后他投资印刷行业。1808年出版诗歌《玛米恩》,以后他创作了《湖边夫人》、《特里亚明的婚礼》、《岛屿的领主》等一系列诗歌。他最后一部长诗是《无畏的哈罗尔德》。

司各特的诗充满浪漫的冒险故事,深受读者欢迎。但当时拜伦的诗才遮蔽了司各特的才华,司各特转向小说创作,从而首创英国历史小说,为英国文学提供了30多部历史小说巨著。后世许多优秀作家都曾深受他的影响。司各特之死使英国举国悲伤。

詹姆斯·弗朗西斯·卡梅隆(James Francis Cameron,1954年8月16日—),加拿大电影导演,擅长拍摄动作片以及科幻电影。他导演的电影经常超出预定计划以及预算,不过都很卖座。目前电影票房史上最卖座的两部电影——《泰坦尼克号》(1997)和《阿凡达》(2009)都是他执导的作品。詹姆斯·卡梅隆电影的主题往往试图探讨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小名阿炳。中国音乐家,道士,江苏无锡人。晚年被称呼为瞎子阿炳、盲公炳或盲炳。

1893年8月17日,华彦钧出生于无锡市中心洞虚宫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亲为雷尊殿“当家道士”。被其父送至无锡县东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后被带回道观,并被送入私塾读书,取学名彦钧。

10岁学习敲击,12岁学习笛子,均为父授,开始参与法事,未知何时开始学习二胡和琵琶。17岁正式参与道教音乐吹奏,因外表、声线讨好,被当地人称为“小天师”。

21岁继承亡父雷尊殿“当家道士”职位,与族兄轮流主管收入。后华彦钧好吸食鸦片和嫖妓,入不敷支。34岁因梅毒导致双目失明,无力参与法事工作,遂以街头卖艺为生。46岁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结婚。

1950年8月下旬,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荫浏、曹安和欲为其录音,因当时华彦钧已弃业三年,延至9月2日下午7时30分开始录音,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传说中最得意的《梅花三弄》与其他约300首乐曲,因为录音钢丝不够而没有录制。《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拟聘华彦钧为教师,因没有华彦钧的医疗费用预算而告吹。华彦钧唯一正式公开演奏,为1950年9月25日于无锡雅艺协会成立大会的表演节目。

1950年12月4日,华彦钧病逝,终年57岁,无后,葬于无锡西郊璨山一和山房道教墓地。其妻董彩娣于1951年3月27日病故。

作品:《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龙船 (琵琶曲)》《昭君出塞 (琵琶曲)》。

马赛尔·卡尔内(1909年8月18日—1996年10月31日),法国电影导演,同性恋。他一度被推崇为最伟大的法国导演,而后又遭到最严厉的抨击。今天,他的许多影片仍然到处被尊为杰作,而对他导演才能的评论却依然存在严重分歧。

1950年代中后期,卡尔内更是被日后成为“新浪潮”导演的一批年轻影评者视为“优质电影”的代表人物,对他大肆抨击。尽管如此,卡尔内依然继续拍片,直到1977年才退休,其导演生涯几乎长达半个世纪。1979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这是有史以来作为电影导演获此荣誉的第一人。

主要作品:《珍妮》《怪事》《雾码头》 《海港的玛丽》《朱莉叶或梦的钥匙》《苔丽丝·拉甘》《巴黎的空气》《作弊者》《圣经》。

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1922年8月18日—2008年2月18日),又译阿兰·霍格里耶。法国作家和电影制片人,新小说代表人物之一。

1953年,他在午夜出版社出版了首部小说《橡皮》,此后成为全职作家。1961年,他编写的电影剧本《去年在马里昂巴》由法国新浪潮导演亚伦·雷奈的摄制成电影,并获得该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从1960年代起,格里耶本人也曾创作并导演过数部电影,有《欧洲快车》、《撒谎的人》、《欲念浮动》、《使人疯狂的噪音》等,他于1963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荣获路易·德吕克电影奖。2006年的《格拉迪瓦找您》是他生前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回复格里耶查看其专题全部文章

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1933年8月18日—)是一位犹太裔导演、编剧和演员。代表作有《水中之刃》(1962年)、《反拨》(1965年)、《死结》(1966年)、《森林复活记》(1971年)、《唐人街》(1974年)、《钥匙孔的爱》(1992年),并以《钢琴家》赢得2002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2010年,罗曼·波兰斯基凭《影子写手》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和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罗曼·波兰斯基曾在波兰、英国、法国与美国制作电影,被认为是为数不多“真正的国际电影制片人”。波兰斯基的电影启发许多导演,其中包括科恩兄弟、韦斯·安德森、大卫·芬奇、艾腾·伊格言、戴伦·艾洛诺夫斯基、朴赞郁、阿贝尔·费拉拉(Abel Ferrara)与韦斯·克雷文。

嘉布丽叶儿·波纳·“可可”·香奈尔(Gabrielle Bonheur "Coco" Chanel,1883年8月19日—1971年1月10日)是法国先锋时装设计师,香奈尔(Chanel)品牌的创始人。她现代主义的见解,男装化的风格,简单设计之中见昂贵,成为20世纪时尚界重要人物之一。她对高级定制女装的影响令她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100人之一。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Salvatore Quasimodo,1901年8月20日—1968年6月14日),意大利诗人、翻译家,195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17年他创办了《新文学杂志》(Nuovo giornale letterario),发表第一批诗作;1930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水与土》(Acque e terre),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夸西莫多其他诗集包括《消逝的笛音》(Oboe sommerso,1932年发表,包含了他1930年至1932年间的所有作品)、《日复一日》(Giorno dopo giorno,1946年发表)等。

在创作之余,夸西莫多也翻译了不少经典作品如《约翰福音》、《奥德赛》等。

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1890年8月20日—1937年3月15日)是美国恐怖,科幻与奇幻小说作家,尤以其怪奇小说著称。

洛夫克拉夫特自称其写作的主题为“宇宙主义”,这一主题的基本概念就是:人类有限的的心智无法理解生命的本质,而宇宙对于人类来说是残酷陌生的。洛夫克拉夫特通过一系列围绕着非人诸神主题展开的关联松散的小说开发出了克苏鲁神话体系;同一时期他还在作品中设定出了《死者之书》,一本关于魔法仪式及失落知识的虚构魔法书。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大多包含悲观与愤世嫉俗的情感,与启蒙思想,浪漫主义以及基督教人文主义的价值观格格不入。

虽然洛夫克拉夫特的名气在他有生之年一直很小,但他死后其名声却日益高涨;今天,洛夫克拉夫特被看作是二十世纪影响力最大的恐怖小说家之一。

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872年8月21日—1898年3月16日),是十九世纪末最伟大英国插画艺术家之一,也是近代艺术史上最闪亮的一颗流星。

他的画风受拉斐尔前派、印象派、古典主义、巴洛克、日本浮世绘等风格的影响,但又独具一格,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尤其是对线条的出色运用和黑白画的创造性成就。

早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比亚兹莱就在中国引起一阵旋风,鲁迅、梁实秋、徐志摩、闻一多、郁达夫等人,莫不为他的作品所倾倒。 鲁迅评价道:“没有一个艺术家,作为黑白画的艺术家,获得比他更为普遍的声誉;也没有一个艺术家影响现代艺术如他一般广阔。”“视为一个纯然的装饰性艺术家,比亚兹莱是无匹的。”

杜月笙(1888年8月22日—1951年8月16日),名镛,号月笙,原名月生。江苏省上海县(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人,近代中国绿林,上海租界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悟字辈,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人物之一,卒于香港。

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和《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组曲《贝加马斯克组曲》、《意象集》、《版画集》等;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其音乐对自他以降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彪西被总括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甚至设法远离这一称谓。一些作家如罗伯·施密兹(E. Robert Schmitz),塞西·格雷(CecilGray)亦认为德彪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新格罗夫音乐辞典》内文也写到,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

水星上位于33.9°S, 347.5°W的撞击坑命名为德彪西撞击坑。

亨利·卡蒂尔-布雷松(Henri Cartier-Bresson,又译“亨利·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8月22日—2004年8月3日)是法国著名的摄影家,年少时学习绘画,1930年开始加入摄影创作,1931年广泛游历各地,作品也开始在报纸、杂志、书籍上陆续发表。偏爱黑白摄影,喜爱莱卡135旁轴相机与50mm标准镜头,反对裁剪照片与使用闪光灯,认为不应干涉现场光线,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及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他同时也是知名的玛格南图片社创办者。他的“决定性瞬间”摄影理论影响了无数后继的摄影人。回复布列松查看其专题全部文章

爱德娜·安妮·普露(Edna Annie Proulx,1935年8月22日—),是一位美国记者与作家。她的第二本小说《真情快递》 (1993) 曾获1994年普立兹小说奖与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类,并于2001年拍摄成同名电影。她的短篇小说《断背山》亦被改编、拍为同名电影《断背山》,其电影于2005年发行,而后赢得了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与金球奖等大奖。普露并曾以首部小说《Postcards》,获笔会/福克纳小说奖肯定。她的创作多半仅以安妮·普露为名,但也曾使用过E·安妮·普露与E·A·普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国小说家杜拉斯诞辰百年 曾影响王小波安妮宝贝
周日声音|杜拉斯、昆德拉、阿特伍德
米兰·昆德拉 | 生命中的重与轻
法国十大著名小说家
法国相关作家作品
高考文学常识详注:含全国真题整理(外国部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