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读本知多少?(下)


古注类


至迟从汉代开始,儒生便不再阅读白文本的《论语》了,此后历代注疏更如汗牛充栋一般。严灵峰取《论语·微子》周公“无求备于一人”之语,辑成《无求备斋论语集成》,网罗古今论语名著百六十余家,由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有汉学,亦有宋学;有古注,亦有今编;有碑刻,亦有写本;有宋椠,亦有和刻,虽名曰“无求备”,实则可谓备矣。举凡要者,当属《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正义》、《论语集释》和敦煌写本《论语郑注》。其中以郑注为最古,以正义、集释为最大成,以集注为最宜入门。有志于此者,不妨一阅。


译注类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如果感觉上述诸书太过专业和艰深,则可以选择学术性与普及性并重的现代译注本,这里向大家推荐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钱逊的《论语读本》和孙钦善的《论语本解》。其中,以杨先生的书最为流行,影响也最大。钱穆先生之书虽曰“新解”,但绝非“为赋新词强说愁”,处处都可见精深的考证之功。钱逊先生是钱穆之子,所著《论语读本》多取其父之论,然又能兼采他长,对于有歧解之处,往往罗列众说,态度审慎,不少段落之后还下有按语,颇便于读者融会贯通,以类相从。孙钦善先生长于中国古典文献学,所著之书也多本古注古疏,因其晚出,又能参考现代学术研究成果,亦是不可多得的权威之作。


传记类


对孔子及其弟子生平最早的最系统的记载,首推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后世关于孔子行年的种种讨论皆是以司马迁的历史记载为基本史料的。能进入《史记》“世家”中的任务,多是列国公侯,非权即贵,司马迁单立“孔子世家”,足见对其之尊崇。在现代学术范式中对孔子生平的研究,当属钱穆先生的《孔子传》和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一书中由朱维铮先生执笔的孔子生平部分。钱书可看作是其先秦诸子学成果的一个体现,亦可与其另一名著--《先秦诸子系年》互读;朱书则抛开一切对孔子的崇拜,客观的对历史的孔子做了以此彻底的梳理。与此二书相比,更为通俗的著作则是李长之先生写于1954年的《孔子的故事》。这本是写给少年儿童的普及读物,不过在各种专家的数量仅次于贪官数量的今天,又有谁敢说自己的学识就一定比得上当年的儿童呢?李先生还在清华读书时便写出了《鲁迅批判》,成为经过鲁迅过目的研究鲁迅的第一部专著。不过与他严肃的文学批评不同,这本小书不仅史料可考,剪裁得当,而且写得妙趣横生。


感悟类


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可以分为“照着讲”和“接着讲”,对《论语》而言,同样如此。所谓“照着讲”,就是充分尊重语言文字事实,用现代语言解释《论语》的原意;所谓“接着讲”,即是在弄清了本意的基础上再引申开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发一通感想。此种著作最好写,因为感想人人都有;此种著作想写好也难,因为感想的前提不是望文生义,而应是先理解《论语》原文。这其中的代表当属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这“丧家狗”之名,来自《史记·孔子世家》中所记那个著名的故事: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书名虽起得俗气,内容却绝对称得上“高大上”,李零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古文献学家,这首先保证了其所论《论语》原意,不会出现“新的发现”;李先生又是性情中人,所发种种感慨往往直指人心。此书原是根据其为北京大学本科生所开设的《论语》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而学界公认北大讲《论语》者,以李零为第一。如今的李先生已不再登台开讲,通过此书,我们尚能一窥其当年的风采。

随后,还是要推荐于丹的《论语心得》,原因有三:其一,正是她绝伦的口才有一次让国学回归公众视线,无论喜欢与否,都不得不承认这是那些只会钻故纸堆的老学究们办不到的;其二,该书虽到处散发着心灵“于”汤的味道,但与《发现论语》之流相比,实在算是业界良心;其三,看过此书之后,你便可明白,前举诸书何以能被称为经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吗?|读嘉人物
【书单】阅读《论语》推荐十大好书
《论语》阅读阶梯书单
杨鹏:在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要读《尚书》?
《孔子世家赞》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略考“陈司败问”在何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