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见 | 中国东海(下篇)怒海谋生

2014 年 9 月 16 到 10 月 25 日,罗胜概驾渔船出海 4 趟,作业 31 天,航程约 6700 海里,捕捞渔获总价约 29 万元。但扣去柴油费 26.3 万,人工工资 8.5 万,还没算其他费用,这一个月就已经亏了 5.8 万。罗胜概用脚踩了踩烟头:“只能指望今年的柴油补贴了。”


2014 年 10 月 13 日,台风“海鸥”刚刚过境,船长罗胜概又带着 7 名船员从浙江石浦港出海了。凌晨 4 点半,270 吨的铁船在怒海中颠簸,为了去检查挂网,船员猫着腰紧抓住船沿向船尾移动,否则就算没被甩进海中,也会被摔伤、撞伤。

摄影:李颀拯

 


浙江石浦,中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是个有 600 多年历史的渔港古城。石浦港北连舟山渔场,位于大目洋、渔山、猫头洋等国内主要渔区中心,历来是东海渔场的主要渔货交易市场。伏季休渔期即将结束,寂静了 3 个月的港口开始变得躁动。


罗胜概的船是条单拖渔轮。3 年前,罗胜概卖掉旧船后,与大哥罗胜志合股重新购买。名义上,大哥罗胜志是船上的轮机长,但为了节省一份人工费,大哥在船上什么活都干。往年,船上都会请 7 到 8 个船工,今年,只请了 6 个人。开渔节将至,船员在为出港做最后的准备。


根据作业水域的不同,各地的渔船会有区别,但在石浦,60% 以上的渔船,都是和罗胜概一样的尾拖渔船。尾拖渔船在船尾进行拖网和起、放网。网口宽约 8 米,靠两块钢铁网板沉入海底以张开网口,船拉着大网行驶约 7 小时后,起网,分捡渔获后再次下网。24 小时内循环作业 3 次。


船驶出港口,5 小时后就再也看不到任何岛屿,手机信号也完全消失,船长在驾驶室内靠无线电与外界保持联系,远处同行的船只在波涛与地平线的夹角中若隐若现。


10 小时后,渔船到达渔场,钟表上显示的时间是凌晨 4 点。等风浪稍小的时候,船长按响了准备下网的铃声。半小时之后,船员们都换上了工作用雨衣,拿着工具,抗着缆绳,出现在摇摆的甲板上。海面上,除了被渔船上灯光照亮的区域外,漆黑一片。


一个正船尾甲板作业的船员,被扑上甲板的海浪打得眼睛都睁不开。他弯下腰,两手紧紧抓着船沿缓了一会。在接近船尾的下网滚筒口处,船员们甚至要爬行,不然很容易被突然翘起的船身抛入海中。


已经是第 6 次拉网了,第二天作业快也结束,捞上来的大多是一些不值钱的饲料鱼,中间夹杂着不少经济鱼类的鱼苗。这条带鱼鱼苗还不到手指粗,但也没能逃脱小口渔网的阻击。


第三日凌晨,网到一条鲨鱼,拉上来时已经死了。船员们说,拖网里,鱼、虾、蟹……什么都有,无论大小,全都一网打尽。他们并不希望鲨鱼进网,因为鲨鱼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带上岸后,也就只能按照普通杂鱼称重过秤,卖个百元上下。有时,网还会被鲨鱼冲破,那就得不偿失了。


天渐渐亮了,船长罗胜概不停地跑到窗口向外面张望。他在观察海鸟和潮水的运动方向,以便判断向哪个方位航行,才有可能遇到鱼群。


渔船在大浪中全速航行寻找鱼群。这天,海面上的风浪很大,船长要求船员们尽量待在船舱里。采油机的轰鸣声在船舱里回响夹杂着方言和零星的笑声,这是船员难得的休闲时间。


船员小黑,以前在其他的渔船上打工,但那条船时常会开到与邻国争议的海区捕捞,有几次被邻国的海警船警告和追击过,虽无大碍,但事后,他还是觉得有些后怕。今年就换到了现在的渔船上工作。“不过,那地方是要比咱们这儿鱼多。”他说。


拉了几网都没鱼,渔工也打不起精神。“以前,如果鱼多的话,船长都会给我们工资以外的奖励。现在,每一趟都亏本。今年开渔出海前,奖励的事,船长一个字也没提过。”小胖边玩着手机边说。


“带鱼都没几条了,更别提渔讯了……”罗船长抽着烟,生气地说。他的眼睛一直盯着面前的雷达避碰器和电子探鱼器。雷达屏幕上,船只的航行轨迹非常集中,只要是有鱼的地方,渔船就会集中在 20 海里的范围内反复游戈。


这天,罗船长决定换个海域作业。他从对讲机中获知同村渔船传来的信息,“另一个作业区,有鱼群聚集。”他说:“以前,发现鱼群的地方可以作业 3 到 4 天。现在,一旦有鱼,大家都会在对讲机中相互通知,马上会有近百条船聚拢,不用一天,这儿马上就捞不到什么东西了。”


在朝目的地方向行驶了 2 个多时后,遇到了通知他们来此处捕鱼的那条船,这条渔船上价值 2 万元的主网在作业途中不知道被什么卡住后,弄丢了,在启用备用网时,又发现少一根主缆。罗船长把船靠拢了些,把自己船上的备用主缆扔给对方。


凌晨 4 点,起网,终于见到了满满一网鱼把前甲板堆满的情景。渔工们顿时都充满了干劲。


“带鱼、马鲛、大红虾、小黄鱼、乌贼……”分拣渔获时,渔工们努力在渔获中扒出有价值的经济鱼类,但眼前让人吃惊的是,其中,一大半以上都是不到 2 公分长的小鱼。负责甲板工作的陈大副说,这些小鱼只能以不到 1 元/斤的价格卖给沿海养殖场做饲料,所以被叫做饲料鱼。


陈大副已经在渔船上干了 20 多年,他说;“十年前,这些鱼都是不要的,那时候,作业的渔网网孔比较大,这些鱼也不会被拉上来。但现在,饲料鱼成了重要收入之一。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样会误捕经济类鱼的鱼苗,但还得捞啊,我不捞,别人一样在捞,不捞就肯定亏本。”


石浦水产城中,鱼贩子们在市场中搭起了床铺,连夜守候返航的渔船。这里,渔获的收购价与超市中的零售价相去甚远。罗船长渔获的交易价是:大带鱼 2.5 元/斤,小带鱼 1.1 元/斤,马鲛 0.9 元/斤,大红虾 6.5 元/斤,小黄鱼 1.8 元/斤,乌贼 5 元/斤,杂鱼 0.6 元/斤。


在一个摊位上,一位镶金牙带金链的李姓收购商在展示一条大黄鱼,他用 500 元/斤的价格收购了 3 条一斤左右的大黄鱼。他说,这样的大黄鱼,整个市场已经有 10 多天没有出现过了。


10 月 26 日,卸完鱼,没休息,罗船长又出航了。他说,要赶在风平浪静的日子多拉几网。受潮水、冷热洋流等影响,大海在局部范围内会显得阴睛不定。罗船长说,只有 12 级以上的台风来时,他们才会提前回港,“来回一趟那都是钱啊,一天柴油烧下来,要花 8500 块。”


东海开渔后,从 2014 年 9 月 16 日到 10 月 25 日,罗胜概驾渔船从浙江石浦港出发,共出海 4 趟,作业 31 天。航程约 6700 海里,捕鱼 102 吨,获利约 29 万元。但罗船长粗粗一算,扣去航行柴油费 26.3 万,人工工资 8.5 万,还没算其他费用,这一个月就已经亏了 5.8 万。


吴合德,72 岁,福建东山宫前村人,从事捕捞 35 年,65 岁时把船给了儿子。“我以前捕鱼时,鱼多啊,走不了多远就能捞满舱。现在退休了。”


吴光辉,42 岁,福建东山宫前村人,吴合德的儿子,从事捕捞 24 年。“真担心柴油补贴什么时候会停掉,如果没有柴油补贴,根本支撑不下去。”吴光辉无奈地说。


刘宗安,55 岁,福建福州平潭县澳前镇人,从事捕捞 36 年,木制小型灯光船船长。“这 10 多天,生意还可以,只是太辛苦了,年龄越来越大,感觉身体有些吃不消了。”


俞进利,69 岁,福建福州平潭县澳前镇人,从事捕捞 51 年,先后拥有两条渔船。7 年前,因亏本,无法再出海经营,不得不廉价转让船只,背上 10 多万的债务。目前在台湾渔船上打工。“去年总算是把欠的债还清了。再干两年就休息了,干不动了。”


郑国平,57 岁,福建福州平潭县澳前镇人,从事捕捞 34 年,曾经与亲戚合伙买过渔船,亏本运行两年后渔船退股。现在别人的船上打工。“还好退股早,亏本不是太多,还是打工没压力。”


黄友顺,51 岁,福建漳州云霄县人,从事捕捞 31 年,一直用小船在海岸线附近“赶小海”谋生。“干不下去了,两个人从早上四点出门,到下午回来,平均每天还赚不到 100 块。”


李勇民,42 岁,浙江省石浦县人,从事捕捞 24 年,大型拖网船船长。“别看现在是禁渔期,可还是有很多船在偷捕,怎么没人管啊?”


林阿木,66 岁,福建莆田湄洲岛人,从事捕捞 40 年,木制拖网船船长。“这船,老了,油耗高,又总出毛病,走一天算一天了。”


林进顺,63 岁,福建漳州东山冬古村人,从事捕捞 43 年,去过太平洋、大西洋跑船,大哥在一次海上事故中遇难。“兄弟姐妹 5 个,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柳龙双,45 岁,福建云霄中江村人,从事捕捞 20 年,用小船“赶小海”谋生。“明年想把船卖了,去城里打工。”


陈胜强,24 岁,福建福州平潭县澳前镇人。从事捕捞 2 年,曾在货轮上做了 4 年水手,前年刚刚加入捕鱼行业。“这行,又苦又危险,赚钱也不算多,我同村的几个弟兄都不愿意出海,而且,照这个趋势下去,这行干不长!”


黄柴喊,80 岁,福建漳州东山县铜陵镇南屿人,从事捕捞 65 年,一直从事“拉山网”的原始捕捞方法。“做渔民多好啊,你看,家门前这个海湾,什么鱼都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某滥用职权案—多因一果情况下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的 判断
“向阳红16号”船沉没记
东海风云
干货|拿下15万大奖的作品《怒海谋生》
一个老水手的奇幻漂流 讲述远洋渔船上的生活
“远洋渔船大逃杀”揭露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