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施乐: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技术,为何赚不到钱?

苹果公司是怎么推出“视窗”的呢?27年前,乔布斯来到神秘的“施乐PARC”,第一次看到“视窗”演示,一分钟后,他跳起来,大叫道:“为什么不应用这些技术开发产品呢?这真是最了不起的东西!这就是技术革命!”但“施乐PARC”研究出的伟大技术,又何止一个?它还发明了“以太网”技术标准。但这些并没有为“施乐”创造出巨大财富,原因就在于它没有与之匹配的“商业模式”。


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只有以某种形式,与合适的商业模式结合,才能体现出价值;而同样的技术,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创造的价值也不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家企业开发出一项新技术,但从中获得的价值,却远低于外部组织。原因就在于,企业外组织建立了更好的商业模式。而且,一项普通的技术,配以非常先进的商业模式,却可能会比非常先进的技术,配以普通的商业模式更有价值!

1970年,赚取巨额利润的施乐公司投入巨资在加利福尼亚创建了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施乐PARC”),其目标是使施乐成为提供信息密集型办公设备的领导企业,而不仅仅是办公复印市场上的领导企业。

在当时的施乐领导人看来,只有对领先技术进行持续大规模投资,才能避免重蹈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覆辙。这家公司曾在电子管技术上拥有很强实力,是美国消费类电子产品(收音机、电视机)的先锋企业,但因未预测到非电子管技术的巨大潜力,20世纪60年代走向衰落。

施乐PARC”不负众望,在其后的30多年里,创造发明了无数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到现在仍是推动电脑和通信设备革命的重要动力。

例如,施乐PARC”最早发明了图形用户界面微软的Windows就是基于这项技术)、设计出了以太网联网方案(现在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连接技术)、开发了领先的制图程序,文档管理软件(开发人后来成为微软的首席构架师,被称为“Word之父)、网络搜索和索引技术以及在线会议技术等,在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激光打印机的发展过程中,施乐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研究虽然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却没能给施乐公司的股东带来多少利润。

据统计, 1 9 7 9 年到1998年的19年中,仅从施乐PARC” 脱离而新建的公司就有24家,其中公开上市9家,包括大名鼎鼎的3ComAd o b e 等。这9 家上市公司2001年股票市值之和,竟然是老东家施乐公司”2001年股票市值的15倍!即使与施乐公司”1998年的最高市值相比,也高出1.4倍。

之所以出现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奇怪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施乐PARC”研究出来的技术,与施乐公司原有的商业模式不符。这些技术,被施乐的经理们判定,对施乐的基础技术或业务发展无法做出贡献,最终以各种理由被枪毙,或被大方地送人了

大名鼎鼎的3Com公司就是其中一个。该公司是第一个在施乐PARC”所发明的技术基础上,独立发展并大获成功的公司。其创始人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在施乐PARC”发明了至今仍在全世界使用的网络连接技术:以太局域网技术,并于1975年开始用于将施乐内部的计算机和复印机等设备连接起来。

虽然罗伯特·梅特卡夫认为这项技术有着极大的市场前景,但施乐公司却对该

项技术应该怎样商业化持不同意见。万般无奈下,梅特卡夫于1979年离开施乐,成立了“3Com公司,并成功说服施乐公司向其签发该技术的非独占性技术转让协定,转让费仅1000美元。

在风险投资公司的资助下,“ 3Com公司经过努力,实现了将当年称雄市场的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的小型计算机、IBM个人电脑和施乐自己的计算机、复印机等计算机通信设备连接起来的愿景,并实现了局域网内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及电子邮件传输,使企业能够以无缝方式共享和打印文件。

与施乐的商业模式不同,该产品面向的客户主要是公司电脑市场,并利用个人电脑分销渠道销售。后来,3Com公司的产品,还能把各个安装了局域网的公司,与互联网连接起来。随着个人电脑市场的蓬勃兴起,“3Com公司也迅速发展起来,公司的股票于1984年上市发行,成为一家红极一时的公众公司。

施乐公司采用的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施乐公司自己独立开发专有的专利技术,然后通过直销,把产品销售给大的最终用户。

施乐公司之所以愿意放弃以太网技术,也是因为该技术在施乐原有的商业模式下,仅仅是用于连接自己的相关设备,无法获得单独的收入,也难以确定该技术的经济价值。而其脱离施乐后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其采用了开放式的技术平台,即允许第三方技术开发商介入进来,而这些开发商,实际上是施乐计算机系统的竞争对手!

另一个经典的例子是 “Adobe公司

Adobe公司的产品,是一种用于打印的、面向页面的说明性编程语言:“PostScript语言,它能用直线和曲线描述每个字母,这样字体在放大缩小和打印时,都能保持同样的清晰度。

该产品的核心技术,来源于施乐PARC”开发的一项内部专利方案Interpress:在施乐打印机上,打印施乐工作站所生成的字符。施乐的计算机系统因为该技术,而获得了超过其他公司计算机系统的优势。

发明人查尔斯· 盖斯克和约翰·沃诺克,力图将该技术做成一个开放的标准,但遭到施乐公司的强烈反对因为按照施乐的商业模式,根本不可能从这项技术变成开放式的标准中获得任何好处。

后来,两位发明人离开了施乐,创建Adobe公司。

开始的时候,受施乐商业模式的影响,他们打算向客户提供整套出版系统, 包括自己制造的硬件、打印机和软件, 并向客户提供技术支持, 建立直销部门现场维修网络等。

发明人盖斯克利用施乐技术创建Adobe,市值已超过施乐。


后来,考虑到当时市场上有太多的公司,在按照这种商业模式经营,公司决定转变模式,直接向苹果、IBM这类计算机公司和佳能、惠普那样的打印机制造公司,设计PostScript打印控制器,销售PostScript字库和图形软件等相关产品。

在这些公司的帮助下,“Adobe公司围绕桌面出版技术,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价值网络,随着计算机、打印机和软件开发商的高速发展,Adobe公司在这个价值网络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Adobe公司”1987年上市,到了2001年底,市值已接近同期施乐公司的市值。

如果“Adobe公司按照最初的设定,以类似施乐的商业模式去发展,那么PostScript技术中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恐怕就永远也无法实现。

所谓技术, 就是把投入,转化成企业所销售的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商业模式相当于连接产品服务企业价值的桥梁。企业是否能实现技术的经济价值,取决于它对商业模式的选择,而并不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内在特征。

3Com公司的例子,说明先进技术的经济价值,只有在脱离原来的商业模式后,才能体现出来。Adobe公司的例子,则说明按照原有商业模式,去开发一项先进技术的经济价值,往往是徒劳的

企业开发的新技术,也可能在企业内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只有和企业外的市场,甚至是竞争对手相结合,才能产生巨额经济效益。因此,寻找并建立开启先进技术潜在经济价值的合理的商业模式,是坚持技术创新的企业家,特别需要考虑的!

本文发表于《创富志》2007年6月刊,作者为本刊专栏作家魏炜、朱武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威力更大
施乐公司也没什么了不起,只是错过了3.1万亿美元而已
ADOBE:应用软件的巨头
我们一直对技术突破情有独钟,但对商业模式...
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一个也不能少
商业模式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