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拼车软件:公共交通涨价后的商机


北京地铁公交低价时代终结


“地铁公交涨价对我们来说将是正面效果”


持续多年的北京地铁公交低价时代终在2014年底结束了,通勤族交通成本即将上升。但这也可能为拼车软件带来更大的商机。


北京地铁起步价将从2元变为3元,并实行分段计价,票价不封顶;公交起步10公里内每人次2元,以后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票价上浮以后,北京通勤族的交通成本将会上升,住在郊区但在城区上班的工作者每月增支高达数百元。



原快的旗下一号专车创始团队成员刘子枫说,粗略统计之下,北京搭乘公共交通出行的人群规模约有1000万,即使只有10%的乘客从公共交通转移至打车、拼车领域,也有100万的用户规模,是一笔很大的生意。


“地铁公交涨价对我们来说将是正面效果,庞大的人群有一点转移都将是极大市场。”天天用车CEO翟光龙说。


当前中国市场上的拼车软件已是五花八门,其形式包括多人拼一辆车的拼座模式和一人一车的专车模式,前者人均收费在5元到10元,与调价后的远程地铁票价接近,后者则因距离不同而价格不同,但通常都只有打车价格的一半甚至更低。


拼车并不是新鲜事,北京的大望路一带常年活跃着前往河北燕郊的私家车与乘客,10元一个人,为在北京上班却住在燕郊的私家车主和乘客提供了实惠和便利。


除了现场拼车,大城市的人们也通过QQ群、BBS网络论坛寻找上下班拼车伙伴。这种车主和乘客双赢的模式也被称为共享经济。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种模式在旅游、住房、交通领域正在壮大,其代表者便是租房领域的Airbnb网站,房东通过该网站可以将自己空余的住房提供给旅游者等短期租住,价格时常比酒店便宜,同时还开拓了人们的社交活动。


交通出行领域的共享经济模式也正在美国兴盛,代表者便是拼车软件Lyft。Lyft发源于旧金山,以粉色胡须为标志,通过Lyft搭乘私家车主的车只有普通打车价格的80%,且突出交朋友文化,因此在美国甚得青睐。目前它已在美国十多个城市落地,并在向更多城市甚至国家扩展,北京也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不过就像Uber一样,在它们还没来得及进入中国以前,中国人便已开始以本土化的方式移植过来。早先人们怀疑这一模式能否在中国开展,一来担忧它是否合乎中国法律,另外这种极为依赖陌生人间信任的模式是否适合中国的人际关系土壤也有质疑。


但创业者仍然在尝试,今年以来拼车软件模式逐渐开始在中国大城市兴起,并获得投资者青睐。其中,嘀嗒拼车获得IDG资本1000万美元投资,天天用车Pre-A轮获得300万美元,此外还有爱拼车、哈哈拼车等,均拿到数百万到千万美元风投。



在打车软件烧钱大战仍在火热进行中时,拼车软件也燃起了战火,资本表现出对交通出行领域这块万亿级市场大蛋糕的高度热情。


被资本看中的中国式拼车软件魅力何在?如在12月15日早上8点10分,打开一款拼车软件,计划从北京苏州街到三里屯,该软件就会立刻给出价格36元,比打车价格60元便宜近一半,减去推广期间的5元优惠后只需31元。


发出拼车请求后10分钟,一位大众车主接单,在拼车软件平台付费后,车主在20分钟内准时到达。1个小时后,在早高峰的拥堵中便完成了这趟拼车行程。


车主说,她正好在附近,要去相同的方向。她从同事那里知道了上述几款拼车软件,便安装尝试,两周内已接了七八单,平均每单30元左右。


选择拼车的乘客将之作为更便宜且能避开公交地铁拥挤的手段。“有什么比在拥堵的两个小时享受陌生人的善意,暂时躲避喧嚣更能带来惊喜呢?”在北京工作的白领王璐两次使用拼车软件后,在朋友圈作了推荐。


除了实际的分摊费用、带来方便,拼车的另一吸引力则是社交。


例如,一名从事母婴用品销售的女士,她工作时间和方式灵活,也愿意尝试新事物、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她搭乘的乘客中有IT从业者、销售、人事等从业者,在搭车途中多会聊天,简单交流分享各自工作人生经历。


Lyft总裁约翰·齐默(John Zimmer)便认为,下一波社交图是促进人们更加真实的互动,人们会因为这类软件变得更加开放。


但变得更加开放的前提是没有安全之虞,陌生人间的信任与安全风险问题是拼车软件跨不过去的坎。即使在信任程度更高的美国,拼车的安全问题也是最大风险。


Lyft会首先要求司机提供美国机动车驾驶管理处的记录,还会为司机购买保险,事故的最高保金可以达到100万美元,且对车的要求是2000年以后生产的。


中国的拼车软件也多会为每一单拼车业务购买保险。对于车主的要求则是提供驾驶证、行驶证和车辆照片,依此进行审核。不同的拼车软件还会有不同的机制,譬如天天用车会到核心车主的工作单位进行面访,从其工作岗位和谈吐来决定是否将其发展为核心车主。


在嘀嗒拼车CEO宋中杰看来,拼车风险有两种,一种是恶性的,司机对乘客或常客对司机人财物造成风险,对此用审核认证的方式以及乘客司机互相评价来进行防范。另一种则是交通事故,这是更现实更需要防范的风险,对应的解决办法是购买保险。



从政策与法律监管来说,当前中国各地政府并未表示这类模式属违法行为。新一届政府推进简化行政审批、施行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称“法无禁止既可为”,也为这类新兴商业模式存在提供了一定空间。


在交通拥堵的大城市,政府甚至鼓励这类行为。北京2014年初公布了《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认可合乘当事人合理分摊相应费用,实际上鼓励合乘。


从现场拼车到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拼车,科技正在加速改变中国社会,基于信任基础的陌生人拼车仍有较大前景。


“现在我们商业成本很高的一个原因就是不信任,相互提防、设置障碍,加大了商业交易成本。”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相互信任是最基本的社会资本,这种资本雄厚的话,社会交易成本才会大大降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拼车软件火不起来?
当听到这些交通冷规则 我也是醉了
王石川:公交车专用道不能一设了之
严肃讨论下我们还需不需要顺风车
面向未来智慧城市的汽车共享出行发展战略丨中国工程科学
滴滴顺风车司机遭扣车|顺风车|乘客|司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