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剧评·《台北上午零时》 | 李小飞: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都什么时代了”,我常常觉得,这是多么朴素而又让人温暖的一句话。都什么时代了,过去的那些隔阂,敌意,分界,还需要吗?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by 李小飞


和很多人一样,我最熟悉的吴念真,是作为演员的吴念真。看他主演的《一一》中的简南俊,总觉得看到的是自己多年后的样子,所以当《台北上午零时》结束后,吴念真上台,用和简南俊一样的温吞、不擅表达,近乎羞涩的方式开始说话时,我第一个感觉是:简南俊又老了。

杨德昌请吴念真来演《一一》时,吴念真很犹豫,主要是经济方面的考虑,拍电影不赚钱,又要耽误很多工作,而家里许多人在等着他的工作来养。杨德昌说:我写简南俊的时候,一直就想到你,你看你和简南俊就是同样的人,平时话很少,好像活得很压抑,好说话,但其实原则特别强,心里背负了很多事。于是吴念真后来还是演了,也成为了他的表演代表作品。但看采访时别人问起他对杨德昌与侯孝贤的看法,吴念真这样说:看侯孝贤的电影,感觉看到一个个的人,看杨德昌的电影,感觉每个人都是杨德昌。

其实这句评语并不是贬低杨德昌,也从中看得出两人的熟稔。吴念真的意思是,如《悲情城市》,侯孝贤的电影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在大历史,大时代下的悲欢,真实入微。杨德昌是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怀着满腔的抑郁愤闷来拍电影,所有人物的设计最终表达的是他对世界、对时代的看法。两者本来没有高下之分,不过看吴念真的戏剧,确实吴念真个人创作的时候,是与侯孝贤的方式一致的,他重视的是个体而非社会或历史。

太宰治写《人间失格》,指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大导演小林正树拍过五味川纯平原著的电影《人间的条件》,吴念真的《人间条件》名字似乎受到其影响,同样是写大历史背景下一个个卑微的个体生命,如何卑微而又倔强地活下去,在这残酷无情的世界里,“何以为人”。这一部《台北上午零时》也是这样的故事,人们在被世界摧残之后,如何又顽强地继续活下去,他们活得如此卑贱,但这卑贱中又有着无比的生命尊严(余华的《活着》可以说是同样的命题)


而摧残他们的,并不是虚无的“体制”或者“社会”,归根结底是和他们一样的“人”,社会的变异,往往是由群体性的人的变异而产生的。剧中全部人物命运的改变,是源于小玲的被老板强暴,而老板在对小玲讲述自己的故事中,他却是一个在年轻时为了保护一个女人而杀人入狱的人,然后,他因为这行为被另一个和他年轻时一样的年轻人杀死,然后这个年轻人同样入狱。


这就是人的原罪,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人类本身,甚至善恶也是不明的。但是,在吴念真的戏剧里,人与人终究还是有所不同:有的人因为世事的摧磨最终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人,也有的人,恰如那些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被侮辱与被伤害”的小人物,虽然被践踏折磨,但始终没有失去内心原本的善良和对人生的信心,这,大概也就是“做人的条件”吧。

最后吴念真在映后全场如雷的掌声后说了这样一番话:“真的很感动,想不到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自己的话剧在北京上演,我常觉得大陆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那么近又那么远。我觉得两岸不能只通过电视和新闻了解对方,也要通过艺术作品。我记得八十年代大陆的电影第一次在台湾上映,很多当时还很年轻的导演半途起立鼓掌。大家都知道两岸以前有很多共同的坎坷,也有很多共同的未来。希望更多的作品能把我们拉得更近。”

我想起龙应台写过大陆的红色样板戏《红灯记》在台湾上演的故事,因为“体贴”,怕刺激到台湾同胞,中国京剧院把“共产党人钢铁意志,誓死如归”这样的台词改成了“革命党人”,但院长吴江在演出前一天表示,基于多数台湾剧场界人士的建议,还是决定一字不改。在台湾主管大陆团体来台演出的教育部长曾志朗也说:“根本不需要改嘛,都什么时代了。”

都什么时代了”,我常常觉得,这是多么朴素而又让人温暖的一句话。都什么时代了,过去的那些隔阂,敌意,分界,还需要吗?就算政治上还无法一时间完全去除,而作为两岸普通人的我们来说,还需要吗?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这样一句话。

《台北上午零时》里没有多少政治,虽然大历史下的人们,不可能不涉及历史,于是里面也有因为检举议员的贪腐,而被投进监狱的老人,有台湾的经济起飞中,原来的小商贩们被逐出原来的家园,好多熟悉的情形。之前在大陆公演过的,赖声川的《宝岛一村》、《暗恋桃花源》,虽然讲的是流落台湾的人们的故事,但这个流落,不正是源于多年前的那场变乱吗?台湾观众看《红灯记》,和我们看《宝岛一村》,都能够以平和的态度去欣赏,其状态难道不是一样的吗?虽然,上网看一看,会发现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平和。

黄霑为徐克写《笑傲江湖》曲,写下“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其实是来自于他学生时代一篇论文的题目,其实写的是海峡两岸,一笑泯恩仇,这是黄霑作为一个香港年轻人为两岸中国人写下的祝愿,这是多么让人钦佩的胸襟。

就像前面说的,社会的变化,终究是群体的人的变化的结果,那么,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像那个叫黄霑的年轻人一样的胸襟的时候,我们的世界一定比今天更加美好吧。而这,正如吴念真说的,需要更多艺术家和普通人的继续努力。


作者:李小飞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媒体人、作家、编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琴曲《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有没有特别喜欢这首歌的?《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
古筝版《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沧海月明
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数风流人物竟风骚,潮起潮落看今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