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忆业师黄永年先生

宋平生藏《定庵文集》精刻本

—— 兼忆业师黄永年先生


文/曹旅宁

前一阵子读到韦力的一篇访问未亥斋的文章,辛德勇学长讲,宋平生藏有杭州爱日轩刻《定庵文集》是部好书,他几次想以书换书,但都没有成功。出于好奇,我终于拨通了宋平生学长的电话想问个究竟。几年前,我曾在黄永年先生的葬礼上见到过平生学长,后来我编辑《黄永年先生编年事辑》,平生学长提供过几封黄先生早年信札。

电话里我开门见山地问起:“尊藏杭州爱日轩刻《定庵文集》有何说头?”平生学长说:“此书罕见。清末民初学者吴昌绶,曾编纂《龚自珍年谱》,就没有见过这个刻本。这个本子是道光刻本,一册是文集,一册就是《破戒草》。写刻精印,很奇怪版刻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九十年代早期在苏州买的,不是很晚。后来黄先生1994年跟我们一起逛琉璃厂书市,买到这个刻本的《破戒草》,很是得意(黄先生为此特别写了《书市买书记》一文)。我说,我藏的还有文集。但黄先生未见到此刻文集,就去世了。”



文史学者黄永年先生

我接着问:“此刻《破戒草》,广州王贵忱就藏了一部。但此刻文集从来没听人说过,华南师大的管林教授专门研究龚自珍,就没有提到过此刻文集。就连以研究清人版本著名的杜泽逊兄也未见过此刻。为什么龚自珍不在北京刻,要拿到杭州去刻呢?”平生学长答道:“此刻《破戒草》可能还有一些传本,此刻文集确实罕见。当时北京有钱人刻书,往往拿到杭州、苏州刻,因为这里刻工好,又便宜。”我问:“有没有与同治刻本文集比勘过异同?”平生学长答道:“几年前在灯市口书市上见到过一部同治原刻,匠体字,刻得很一般,定价一百五十元,因为买了活字本钱不够了,就通知刘玉才买了。辛德勇见过我这部书,现在因为搬家,这部书不知放在哪个箱子里,要好好找一找才行。”

我问起平生学长早年在西安交大与黄先生的交往?平生学长说:“早年就爱好文史,喜欢读书。上山下乡,因为有严重的十二指溃疡,没有去成,当时痛起来想要自杀。后来分到北京电子城当钳工。喜欢搞技术革新,因为这样可以省出时间读书。后来保送西安交大读书,参加了理论小组。黄先生那时已经摘帽,在交大管理文史阅览室。这个阅览室特别高级,苏式雕花沙发,三面墙摆着二十四史、《通鉴》之类的书。那时我是个烟鬼,一次抽烟时,听到皮鞋声,然后不动了。‘同学,不许抽烟!’很认真的。后来他注意到我读书认真,不东张西望,不像别人。就这样认识了。他办公室里有一张大沙发,可以坐着抽烟。”

我问:“你怎么跟黄先生学习文史版本之学的呢?”平生学长答复:“版本学知识,可以避免做学问时出硬伤、闹笑话。黄先生后来就帮我买了一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道林纸一册,十九元钱,当时我带工资四十一块七,花了我半个月的工资。后来我经常陪他去西安南院门古旧书店、去碑林。周末也去找先生闲谈。先生与姓顾的同宿舍,顾一般不来,差不多就先生一人住。一年多后毕业回到北京工厂。八十年代初,黄先生到北京。那时北京的碑帖真便宜,但先生钱不够,就拿出一个金镯子,到前门的银行,他不卖,叫我卖,我想要是假的就丢人了?结果卖了几百元,银行是当赤金收的,当时就扭弯了扔到一个篓子里了。”



我问到:“你在交大见过先生的藏书吗?”平生学长说:“见过,先生的藏书放在机械学院的房子里,师母那时与先生分开住,房子归他。一进屋,只有两把椅子可以坐,一墙的老式书柜,八仙桌上也是书箱,先生拿出钥匙,打开书柜,哪部书放在哪个柜子里,清清楚楚!每部书外面都包着报纸,先生说,虫子讨厌油墨味,可以防虫。后来我也这样做。有次从福建买了一部书,包了报纸,可还是被虫子咬了。没得吃了,什么都吃。黄先生幸运!路远,机械学院;书多,红卫兵没抄,说要找车来拉,后来忘记了!红卫兵加了封条,别人见了不敢动!不过先生还是烧了一部书作姿态,家谱,害怕冒烟,一册一册,分开烧。”我问起黄先生困厄时卖掉的版刻书?我在广州古旧书店1998年就见过黄先生卖掉的两部《艺文类聚》,一部白绵纸正德本,一部黄绵纸嘉靖本,前者标价八万,后者标价五万。平生学长答道:“都不是稀见之书!”

我问道:“你收藏版刻书是在西安开始买的吗?”平生学长说:“主要是在北京琉璃厂买的。人大复校,我调到人大图书馆,一直在古籍部,调我去流通部我也不去。后来人大搞古籍所,我就到古籍所。八三年到陕师大参加古籍培训班,下午帮先生看家,还管饭。黄先生说,图书馆的人不懂书,懂书的人只有两种人,卖书的和买书的。琉璃厂,每次陪他。买书,掏钱,下功夫。同事学历比我高,博士,为什么水平不如我?混饭吃的,下班不研究。我买书的风格,便宜,不见著录的书,别人不大注意的,别人知道争不过的。木活字本,稀见的。有的书文献价值高,存世量很大,我就不买。”

我问道:“据说黄先生来北京住在你家里,为你的好多书写过题跋?”平生学长答道;“黄先生没法住在我家,我家只有五十平米两居室。先生喜欢住在人大招待所,一是便宜,二来离我家近,要办事吩咐一声就行了。黄先生曾把他的‘永年经眼’章放在北京,但我不喜欢这方章,是鸟篆,不是细朱文,在书上钤印不如来段题跋。”我问道:“黄先生鉴赏时见到好书,会不会问你要这部书或以书易书?”平生学长说:“我曾有部三朝本《北齐书》,顾廷龙、黄先生都给写了题跋,先生说他八十大寿时作为寿礼送他。陈东惦记这部书,后来要买房子,卖掉了!黄先生藏书很正经,老一辈学人,正经正史的。”我问道:“要不卖掉,现在是不是价格翻番了?”平生学长说:“那有可能!”我最后还问道:“黄先生为你刻过‘宋丹’这方印?还刻过其他印章吗?”平生学长说:“‘宋丹’是我当时写新诗的笔名,其他印章刻的是阴文,仿汉印的。”

宋平生学长,1951年生人,现年六十四岁,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古籍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作为学者仍很年轻!

◎曹旅宁,学者,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编有《黄永年先生编年事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逝者 | 辛德勇:与我一起买古书的老杨
黄永年与辛德勇的不快
辛德勇:一个历史学家的藏书与读书
陈先行|善本书室
【尚书·讲稿·首发】| 辛德勇:清代学术与仿刻覆刻宋元古本的风气
黃永年先生逝世九週年祭|| 黃壽成:父親黃永年的書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