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赳赳:世界上最可怜的是没有时间的人

我们拥有的闲暇太少,以至于成为机器一样的人。只算计功利,在乎效率,而忽视本性和天趣。

物持世界,形色惑人。要想“不受惑”,万难。今人所遭遇之时代,形色怡人,也害人。抱朴茹初,成为一种“没本事”的人格象征。

有没有地方住,当然很重要。但住得大与小,则不是那么重要了。对于书生而言,能放下一张书桌足已。对于大部分职员来讲,有一台电脑,即可解决生活工作和娱乐的问题。

而真正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把自我完善当作人生的主要工作,而把谋生当作人生的主要工作。这便是本质的不同,也是大多数人舍本求末的态度。——以这个态度而论,世界好与坏,真的没那么重要。哀叹几声命运不济,一辈子就晃过去了。

(配图为《City of Angels》电影剧照,与内文无直接关联。)

教育和医疗,则为现世之大事。犬子入幼儿园,公立进不去,在旁边一个小区的私人幼儿园读了一年,随我回老家,便休学了半年,此后又转了一个贵一点的幼儿园——他未觉得有什么贵的区别。

孩子的天性,不是成人的眼光所掺杂的利益能局限的。上小学,一开始也担心怎么个上法。后来由着去,划片划在哪里上哪里。未再为此瞎操心。倒也上得蛮好。

一个普通的公立镇小。每日间送他准时去上学,一副兴冲冲的模样,怕迟到,怕老师说。作业不多,也不少。培养其定时习惯,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写作业时写作业,看电视时看电视。每天也忙忙碌碌。世界一下子远了,好与不好,在与不在,殊无实感。

人种的接续,也是“安身立命”四字间,要完成的事。这是基因的传递,也是《易经》“生生不息”的一个号召。自动延续生命,便是燃灯者的火种不息,至于盼其能接续圣贤之路,则是贪心作念,大可打消。但在某一代种因得因与外力的交相作用,心性磨砺而终达明心见性,得悟天人之际的机缘,那也是小子自己的福分。

一旦无人我之分,后代便也没那么重要,丁克也行,寂灭与空性常在。总之,子肖、子不肖、无子都是大自然的常理,也没有截然的好坏之分。只看上天的选择,还有自我的兴致。

兴致一来,便是满目的苍翠可人。一切都能“看出好来”。《看出好来》是我想好的一本书的名字,只是书却迟迟未写出。那也很好。风雅者爱用“日日是好日”的句语,简单、轮转的日子,怎么天天都有好心情呢?这实在是需要一种人格的锻炼、思维的锻炼。天天健身者,也需天天健脑,每日学会“转念”,将不悦的念头转为良性的念头,这也是一种“精神体操”。

但愚人多“自寻烦恼”。首先一条是“为明天而忧虑”。西谚说明天自有明天要忧虑的事,不要为明天忧虑。外境可夺,心境不可夺。若心境为人、为事夺去,则方寸大乱,人也顿然成无头苍蝇,只盯着眼前的芝麻绿豆事,卡在那里过不去。

鲁迅的“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若去掉其所批判的成分,委实也能成为一剂良药。“麻木”、“麻醉”当然是断然不好的,但在清醒、自主状态下的些许“精神胜利”、“自得”却是人和乐共济、与天地人湛然一处的精神操存。

西方社会学家鲍曼说:“我们被围困在地球上,我们无处可逃。”不必去找诺亚方舟,整个地球就是一个诺亚方舟,整个宇宙就是洪荒一片。汪洋中的一叶小舟,就是地球的孤独、飘零状态。这是缩小看。若是放大看,人和人那是针锋相对着攀比,羡慕嫉妒恨、贪嗔痴慢疑,日日在发作。那萨特说“他人是地狱”,一点不错,谁又能完全懂得了你呢。你的妈妈、你的知己,也不能。

所以,放大看一看,缩小看一看,人的心量随着放大和缩小,也变得平和起来了。进入庸常生活中,不要随时就遗忘了这份平和。

人的心,要修习得“柔软”。不要去当“强梁之徒”。老子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已是提了足够的醒。阳刚太过、暴力太猛,都会导致提前结束。“暴雨不终朝”也是这个道理。换在金融上,你一辈子很有积蓄,但经不起花得快。“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戏文中说的就是“强梁”之事。

你看毛笔的柔软,愈是羊毫那般的柔弱,愈是能写正大刚健的字。柔中有锋,锋中有骨。所以,柔中之刚,是真刚。刚中之柔,也是真柔,因其太柔,故易断裂。刚者,要训练其柔性;而柔者,要练习其刚性。如此这般,方使得“偏性”回到“中和之性”。以此乐天知命。

白居易有妙诗《闻庚七左降因咏所怀》云:“人生大块间,如鸿毛大风。或飘青云上,或落泥涂中。衮服相天下,傥来非我通。布衣委草莽,偶去非吾穷。外物不可必,中怀须自空。无令怏怏气,留滞在心胸。”

人生的烦恼,世界的缺憾,在诗人的自有境界和自为天地中一一化作“鸿毛大风”,“外物不可必,中怀须自空”,持虚而守静,日心说和地心说都过时了,此刻的人心,就是宇宙的中心。那是一个由无到有,由无极而太极的“奇点”。这个点是无形无神的,巍然不动的。主心主骨,山崩地裂,也巍然不动。

当今人的可怜,在我看来是缺少闲暇,因此也缺这一份“积精全神”的气概。日间在奔走耗散,缺觉者多、疲惫者多,而以逸待劳者少。生活中多么缺少这份“逸气”呵,逸者拥有闲暇,只有闲暇,才能现出然生长的状态,不为人工所干预。也只有闲暇,生命才现出本然之姿,其智力和好恶,也全然展现。

不造作,不走作。我们拥有的闲暇太少,以至于成为机器一样的人。只算计功利,在乎效率,而忽视本性和天趣。

现代人的“事功”,使大自然的“熵增”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除了增加效率和物资之外,也使得环境的破坏相当可怕,反过来,又要修补环境,还有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损伤。

但不能藉此生出“这个世界坏了”的悲凉和恨意。“世界”来自于“世界观”。王朔说:“世界起源于上帝的一个浮想。”此语大有道理,大可参话头。我们活在梦中,太过于“逼真”,所以以假当真。且也可以真对之,但它的确是个“浮想”。把生活当“梦”,当“游戏”来看,人会比较超脱而自然,你可以描划好这个梦,认真地玩游戏。也可以因忿怒而去行一个噩梦,或者反复地揪住某个关节不放,想把游戏玩“爆”。

既便在愁云惨淡、暗无天日的阴霾天气里,也可以观想胸中一轮红日,胸中山水田园、亭阁楼台、烟柳舟棹、古道瘦驴、僧俗市井,无不清明至极,无不生机盎然。这份心境是敌人夺不走的,假如有敌人的话。最好是连敌人也没有。当心中装着万有时,事物都唇齿相依,互相联系倚靠生存,全然就没有了敌我、没有了对立面、没有了冲突。

生命和大自然是一幕互相假借而搭建起来的胜景,福祸互倚、善恶相依、美丑共存。每一个因素与另一个因素因为“缘故”而组织起来,化为这个世界。

人道只是世界很短暂的一段旅程。太阳的热量也会有燃尽的一天。只是不必杞人忧天,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日子也要一天一天地过。怎么不辜负生命的和美,来世间走这一趟,绝不是为了跟谁过不去。

又想起朱光潜引用西谚说:“慢慢走啊,看风景。”

作者:胡赳赳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诗人,《新周刊》主笔。著有《我不愿被祖国视为英雄》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奇石,更是收藏一种心境!
言论(三)
春天花会开,美丽的时光要珍惜
闲煮岁月,细品时光
生活哲思录10则
所有的闲暇,都是和世界的一次久别重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