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疯狂的,是这个所谓正常的世界

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


——福柯



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天才当中,不乏疯癫者、忧郁者和暴躁者,他们中的许多,都曾被现代医学诊断为精神病患。


20 世纪 60 年代,“反精神病学运动”兴起。这场运动的发动者不但有来自英美的精神病学家,还有法国哲学家福柯。在他们看来,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精神病、精神病患者并不存在,由此对于精神病的治疗自然成了无稽之谈。


如果疯子不仅仅是疯子,而是那些揭露了这个社会根本弊病的智者?如果疯狂的不是他们,而是这个所谓正常的世界呢?






约翰·纳什

偏狂型精神分裂症



爱无法用逻辑证明

——约翰·纳什




精神分裂应该被关起来

精神分裂应该被杀

精神分裂不应该有孩子

精神分裂可以有孩子吗



约翰·纳什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1959 年他被诊断为偏狂型精神分裂症,两次进入精神病院进行治疗。《美丽心灵》改编了纳什的故事,但这部电影更应该看做是一个艺术创作后的浪漫爱情故事、感人的自我救赎。



▲电影《美丽心灵》剧照


从被称为“精神病”的那一刻起,纳什就被视为异类,他自己的想法无数次被“治疗”,被“扼杀”。


纳什非常痛恨接受一切心理治疗,他一直认为药物和治疗对他一点帮助都没有。在麦克林医院接受治疗时,纳什对前来看望的同事说,“唐纳德,如果我不变得正常,他们是不会让我出去的。可是,我从来没有正常过啊……”后来第二次进入特伦顿精神病院,他说,“他们给你打针,让你变得像动物一样,好让他们像动物一样待你。”



▲约翰·纳什被关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或许最终心理治疗让纳什变得“正常”,然而那份让他天才的“癫狂”的特质已经消失,就像动物一样“听话”,无能力创造。


出院以后,纳什拒绝一切药物治疗,自由徘徊在理性和癫狂之间,你无需变为一个正常人,因为正如纳什所说:“理性的思维阻隔了人与宇宙的亲近。”



弗吉利亚·伍尔芙

抑郁症



当我们厌倦了含糊,

厌倦了混乱,

厌倦了基督教和它的种种慰藉,

厌倦了我们自己的时代。


——弗吉利亚·伍尔芙




精神病人让我害怕

精神病人在死亡边缘

电影中的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犯罪



伍尔芙是英国作家,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先锋,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代表作有《戴洛维夫人》、《到灯塔去》。电影《时时刻刻》中妮可·基德曼的角色正是以她为原型。



▲电影《时时刻刻》剧照,妮可·基德曼饰演弗吉利亚·伍尔芙


伍尔芙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虽然和伦纳德结婚,但她抵触异性之间的性爱,迷恋同性之间的感情。她的优雅与神经质为她的作品增加了独特的魅力。在每一次完成作品之后,伍尔芙都会陷入一种极端的疯狂之中。


她对女性和世界有一种超前的认识,而这种先锋的思想也导致了她的痛苦,虽然在作品中她能够恣意表达自己,但是回到现实中,她不得不面对婚姻、面对战争、面对这个并不理解她的世界。



▲弗吉尼亚·伍尔芙,贝克和马克格雷格摄,1924


1941 年 4 月 28 日,她往自己的衣服口袋里塞满了石头,投河自尽。


她的墓志铭写道:“我要纵身向你扑去,我永不认输,也永不屈服,哦,死亡!”



文森特·梵高

精神分裂症



在灵魂一角可能有着一座燃烧着炽热火焰的火炉,

然而无人前来取暖;

过客只是瞥见烟囱的一抹。


——梵高



搜索:精神病患者应该

精神病患者不应该被判死罪

精神病患者不应该有孩子

精神病患者应该从社群中隔离

精神病患者应该去坐牢



1888 年 12 月梵高割下了自己的左耳,这是梵高第一次表现出精神失常。他住进了一间普通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 1889 年 3 月,出院后的梵高,总是在街上总是受到一些孩子的骚扰围观,他们甚至用石子打梵高,阿尔的居民联名向市长请愿再次将文森特送进医院。


在 1889 年 5 月在弟弟提奥的的婚礼上,梵高心情大好,自愿到圣雷米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梵高入院一个月以来,他一直处于一种心情较为愉悦的状态,而《星夜》就是这个时候创作的。



▲梵高《星夜》,1889


在那之后,梵高变得越来越忧郁,他画下了《悲伤的老人》,临摹了古斯塔夫的《囚徒放风》,对于梵高来说,在精神病院的日子犹如囚徒一般。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到:“我希望你能看出我面孔比过去平静得多了,尽管在我自己看来我的神色比以前茫然呆滞了些。”



▲梵高临摹《囚徒放风》


但梵高的“病”一直反复,精神病院和心理医生似乎都没有这种能力能治愈他, 在 1890 年 7 月 27 日,梵高开枪自杀。



西尔维娅·普拉斯

精神分裂




我合上眼睛,世界倒地死去。

我抬起眼帘,一切重获新生。

我想你只是我脑中幻象。


——西尔维娅·普拉斯




抑郁症患者是聪明的

抑郁症患者是懦弱的

抑郁症患者是自私的

抑郁症患者是难以忍受的



美国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是“自白派”代表诗人。在大学时,因精神分裂进入麦克林医院接受电疗,她的自传体小说《钟型罩》描述了这段经历。


她极度敏感,这使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奇妙的细节,她沉迷于自己的内心,所以作品中有某种类似于疯癫状态的狂躁气质,有难以穷尽的隐喻和象征。她的作品和她的一生有三个关键词:自白、自我、自杀。



▲西尔维娅·普拉斯


她对父亲的情绪交织在崇拜与憎恨之中,而在父权社会中,作为孤立的女性主义者,她无法打破现状,她把“父亲”比作“法西斯”,但又写到“每个女人都崇拜法西斯。”作为父权社会中的异类,普拉斯终不能抵抗者难以言喻的压力的矛盾。她写下诗句:“爹爹,爹爹,你这混蛋,我结束。”


1963 年 2 月 11 日,她在伦敦的公寓自杀身亡。






拓展延伸阅读



作者:米歇尔·福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癫狂与文明》是米歇尔·福柯的毕业论文,也是他的成名作。从布兰特的《愚人船》到莎士比亚的奥菲莉娅、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令人作呕的《索多玛 120 天》,福柯用文本诠释疯癫对我们文明的意义。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段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做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福柯从未把疯癫当做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他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


——福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才向左,疯子向右:疯狂科学家枪杀4人,被终身监禁
热词:“被精神病”英文怎么说
幻觉?不!精神病人真的能看到另一个世界!
历史上的天才得过哪些精神病?
艺术大神到精神病患者,或许只有一墙之隔
抑郁症等于精神病吗?为什么精分患者总觉得有人在针对自己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