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小地:意境美之又见五台山

依山而建逶迤而上的《又见五台山》剧场—— 风铃宫 ,能容纳1600名观众,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朱小地和王潮歌导演共同设计完成。剧场由一个长131米、宽75米、高21.5米的大空间构成。


剧场正面图


置于剧场之前的是长730米、徐徐展开的“经折”,上面刻着“经中之王”的《华严经》经文,形成七个“经折”空间,由高到低排列形成渐开的序列。观众从进入“经折”开始,演出就已经开始,所以说风铃宫是从室外延伸至室内的剧场。


刻着华严经的“折经”细节图


“经折”和剧场均采用了不同材质的表皮,通过反这些材料的反光和透射的特点,将体量化解为不同尺度的起伏的图案,不同程度地影照着周围的景象,蓝天、白云、山峦、树木,也包括身处其间的观众,一切尽在似有与似无之间,极大地消解着建筑物的轮廓线,破解建筑体量对周围环境的压力。


不同材质呈现的“经折”细节图

不同材质呈现的“经折”细节图


这一多重演绎的“经折”借助于中国传统造园的方式,运用空问秩序建构内涵丰富的精神场所。让观众在一场场跌宕起伏的“经折”之间驻足凝思,展开自己与空间、与情景之间的对话,从而激发出观众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场地当中一石、一木的光影变幻,记录着时间的过往、生命的轮回,让人抛弃世间的杂念,开阔眼界和胸襟,感知佛陀的智慧。这不仅带来感官上的震撼,更多的将引发观者的思辨。

首演当天剧场实景图

首演当天千名僧侣沿着“经折”祈福现场图


而外延悬挂风铃,在山谷之间,轻声回荡,犹如佛音传唱。

风铃细节设计图


正如朱小地本人对于这个建筑的描述:“这是一个难言形状的建筑,这是一个正在消隐的建筑;这是一个可以聆听的建筑,这是一个可以对话的建筑;这是一个回顾历史的建筑,这是一个展望未来的建筑。”

剧场鸟瞰设计图


■文章来源于隈研吾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一种拍法,出去装X
“又见五台山剧场”有感
阿尔巴尼亚国家剧院
乌镇剧院的缔造者为马云的湖畔大学设计新校区,这位诗意建筑师再一次给我们惊艳
制图教室丨设计+制图!来看看美院学长的作品长啥样
珠海地标——珠海大剧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