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一百年里,汉字设计经历了什么?

一百年前的中国人偏好使用什么样的字体?这一个世纪中,汉字又经历了怎样的风格变迁?在当代电子中文字库质量与数量皆存在缺陷的困局之下,汉字设计的命运将走向何方?关注这一领域多年的研究者姜庆共的展览《上海字记:百年汉字书写与设计》,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与启发。


文、整理 | 陶奕燃



1918年张光宇先生绘制的百代公司广告、1944年绘着爱神胖娃的结婚证书、1964年雅致经典的留兰香牙膏包装、1990年带有时代烙印的缝纫机券……《上海字记:百年汉字书写与设计》以年代为序,400余件展品,12位口述者,系统而多样地展示了自1900年代起汉字设计的演变。


然而这些形态功能各异的旧纸铅字,其所承载的内容与形式,涉及的并非仅限一个简单的美术设计层面。在当代中国,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由历史中走来的现代都市,社会生产将具有什么样的视觉形貌,无疑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上海字记》选取中国兴衰变化最大的100年近代历史,从字体的造型与设计的变化的新罗万象中,从字体与印刷技术、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关联的错综复杂中,反映在印刷、商业、媒介、技术、资本、革命、广告、消费、设计、生产等多元样态中运行的痕迹。


展览的美术指导,亦是展品的主要收集者——姜庆共先生,花费了5年的时间整理出这一份有关汉字书写与设计的基础档案。这位已出版了上海风景系列图书,一向致力于通过自己设计反映生活的上海的平面设计师表示:很多人在写上海,我只是以我的方式在写。



1900-1909:楷宋字体一统天下


晚清时期石印、铅印所使用的汉字,以手写或铅活字楷、宋字体为主,其中也包括自日本输入后经改刻的宋体、及源自日本的黑体。



1900年《上海方言汉英词典》,收录7779个上海方言字,侪注有文读音、白读音



1909年排字、印书、营业写真,中国近代出版史上最早的画报类日刊——《图画日报》第103



1910-1919:中文铅字铸造兴盛


清末民初,以适应日益繁盛的出版、印刷业所需,民营铸字纷纷创刻或改刻中文铅字,铸造、出售与书报印刷机构。



1915年,共和国教材书新修身第2



1918年,百代公司杂志广告,画家张光宇绘,《世界画报》第5



1920-1929:美术字设计兴起


受西方装饰艺术及构成主义的影响,中文和图案纹样组合的书写,渐变成以几何形构成的美术字设计。



1928年,鲁迅、郁达夫主编的月刊杂志——《奔流》第1卷第5期封面,北新书局



1913年,民国文学期刊《现代学生》第1卷第8期,封面设计:现代工艺美术家、画家陈之佛,大东书局



1930-1939:制造业带动字体设计的繁荣


制造业的与日俱进,使商业美术设计、出版和印刷业达致鼎盛时期。首次倡导“实用美术”的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成立。



1931年,《良友》杂志第58期,创办人:伍联德,总编辑:梁得所,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1926年《良友》画报的创刊,标志着上海杂志业迈向以影像和设计为形式的发端



1933年,《现代》杂志第2卷第5期,编辑人:施蛰存,现代书局



1940-1949:粗犷字体造型时兴


1940年代中期,工商、出版业战后挣扎复苏,以醒目、鼓动为目的的粗犷字体造型蔓延广告业界,1930年代优雅的设计风格渐渐远去。



1943年,《浮生六记》话剧,戏单,沈三白原著,费穆导演,新艺剧团



1947年,《袖珍爵士歌选》第22期,小册子,编辑:朱婴,顾问:黎锦光,陈歌辛等,爵士图书公司



1950-1959:时代精神引领设计精神

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成为这个时代的设计精神,装饰美术字体与标语字体交替的年代。各款中文铅活字字形、笔画不一问题凸显。



1950年,《火车时刻表》,小册子,上海铁路管理局。



1958年,《解放日报》印刷厂刻字工姚志良创刻标题字体姚体。选自《铜模及铅字第3辑,华文铜模铸字厂,1963



1960-1969:印刷字体的规范设计


1950-1960年代北京新华字模厂、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上海字模一厂和二厂形成的专业阵容,对中文印刷字体作新旧笔画及字形的规范设计。



1964年,留兰香牙膏,包装,设计:赵佐良,上海日用化学二厂



1967年,中国唱片,包装,中国唱片社



1970-1979:美术字体的再度盛行


日常所见的中文字体几乎由“黑体”“宋体”为主的标语字体取代。1970年代末美术字体的书写、设计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商业浪潮再度盛行。



1977年,《春之歌》,包装,封面设计:王若芳,中国唱片社



1980-1989:中文字库开发与新字体出现


中外电脑公司竞相在国内开发中文字库,中文铅活字字样陆续为照相排字模板及电脑字库所用,照相排字带来的“圆头体”、“综艺体”等新字体的出现。



1989年,《外国文艺》第2期,杂志,封面设计:任意,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年代,《凤凰牌自行车说明书》,上海自行车三厂



1990-1999:电脑排字泛滥


20世纪末铅活字排版逐渐被照相排字及电脑桌面排版系统取代,用电脑制作的立体字体、金属字体一度泛滥于商业美术设计和书刊封面设计中。



1995年,报纸广告,《解放日报》199555日。1990年代初,《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使用激光照排及桌面出版系统,告别了铅与火的出版时代



2000-2014

中文字体书写设计重要性意识的觉醒


绝大部分汉字的书写、设计都赖以电脑完成,手写汉字偶尔为设计师、作家或艺术家所玩味。电脑中文字库的质量和数量的缺憾,让人们重新审视中文字体书写和设计的重要性。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以自己的研修成果为基础,设计新款内文字体,“汉仪新人文宋”。电脑中中文字库质量与数量的缺憾,让人们重新审视中文字体书写与设计的重要性。



金宇澄为自己小说《繁花》设计的字体。在绝大部分汉字的书写、设计都赖以电脑完成的前提下,如今,手写汉字只是偶尔为设计师、作家或艺术家所玩味了



展览信息



《上海字记——百年汉字书写和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丁一造字的黄金时代
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灵魂
“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系列报道 | 设计师邀请展作品
方正国美进道体|书写、技道与理想
黄书元:大陆汉字字体数量远不及日本
90后小伙耗时1年半创造出最美汉字字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