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拍】江苏真德2015秋古籍专场拍卖述评

拍卖时间:20151024930

拍卖地点:南京图书馆新馆负一层学术报告厅


本专场总计上拍682件拍品,总成交额为1060.19万元,总成交率为71%


1001

在图录的编排上,本专场未做细致的划分,而是以一部殿版书排在了本场的最前面。1001号《真西山心经》、《真西山政经》清光绪武英殿刻本,光绪武英殿所刻的《心经》和《政经》是拍卖场中常见的品种,但从拍卖质量而言,因为该书可以算得上的清末内府中的精品,故而虽然多见,却均能以高价成交,本场上拍的这一部也同样如此,该拍品以3万元起拍,5.5万元成交。


1005

1005号《御制资政要览三卷序一卷》清顺治内府刻本,14册。这件拍品可以说是清内府刻书顺治一朝的代表作。清顺治时期,内府所刻之书的风格承续了明代司礼监刻书的基本面貌,然有意思之处,这部《资政要览》却有着线装、包背装和蝴蝶装三种装帧方式,同时又分大开本和小开本两种版式。同一部书有如此众多的装帧风格,这不仅是在清代,就是在整个的中国官府刻书中也是极其罕见者,唯一遗憾之处,则是至今未见对这个现象进行的细致研究文章,使得我也无法解答:为什么满人刚刚夺得天下,就在刻书上搞出了这么多的名堂?而本场上拍的这一部则是该书的蝴蝶装,然此书所见者则大多有虫蛀,而本拍品却未见这种现象,故而这部书以5000元起拍,则一直16万元方成交。


1015

1015号《御选唐诗三十二卷》清康熙间内府朱墨套印本,34册。该书为康熙内府所刻著名的套印本,其套印方式是将内文中的专用名词以红线的形式将其围起。上拍之物为竹纸印本,且有开化纸的配本,但这个缺陷不足以阻挡买家对该书的喜爱,故此书以6万元起拍,8.2万元落槌。


1051

1051号《御定历代赋汇》,此部书也同样是清康熙间内府刻本,这部书也是流传至今内府刻书中较为多见的品种。此拍品的难得之处是未曾经过改装,依然是原装10册,故此书以1万元起拍,3万元成交。


1247

1247号《碧溪诗话十卷》清乾隆武英殿聚珍本,2册。乾隆年间武英殿聚珍本总计制作了134种木活字本,另外还有四种刻本,但因为当年印数不大,故流传至今者除了其中的十几个品种之外,余外的部分大多都稀见难得,今日所见的聚珍本零种基本上都是木活字的翻刻本,而本场上拍的这一部则仍然是活字本,这类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而翻刻的木刻版本则称为外聚珍,故而此书以1000元起拍,1.2万元成交。


1004

本场也上拍了多部清代的精刻本,而成交价还不错,例如1004号《隷辨八卷》清康熙间刻本,18册。该书的难得之处则是开化纸的初印本,此书虽然不稀见,但如此初印者也确实难得,且该书卷首钤有杭州藏书家王杭生藏印。去年我曾到他的藏书处观看了他当年所藏之书,即此可知,王杭生颇为重视品相上佳的精刻本,而本拍品应当算是其珍藏物之一。本书以5000元起拍,6.8万元落槌。


1010

1010号《朱子集一百零四卷》清咸丰十年鳌峰书院刻本,636册。此部书虽然刊刻较晚,然此阶段正是太平天国战乱时期,书院仍然能刊刻出这样大部头之书,也确实难得。这么书以6万元起拍,8.5万元落槌。


1067

本场的明刻本上拍了多部,其中较为整齐者有1067号《前汉书一百卷》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本,430册。北京国子监所刻之书被称为北监本,从内容角度而言,因为校勘不精,故一直受到了学者所诟病,然从递传情况来看,流传到今天能完整无缺者,其实也并不容易,且上拍这一部的难得之处则是用白棉纸所刷印,而以往所见者则均为竹纸本,可能正因如此,这部书以10万元起拍,29万元落槌。


1069

跟上一部情况类似者则是1069号《后汉书一百卷》,这部书也同样是北京国子监所刻正史之一,也同样是白棉纸印本,总计422册,以8万元起拍,26万元成交。


1071

1071号《宋史四百九十六卷》,也同样是明万历间北京国子监刻本,而此书与前两部的区别,则是本书为竹纸印本。一般而言,业界更看重白棉纸印本,而《宋史》是古代正史中部头较大者,本拍品有20118册之多,虽然是竹纸本,则仍然以10万元起拍,17万元落槌。

1074

本场上拍的北监本还有1074号《十三经注疏监本礼记五十卷》,此书虽然仅是《十三经注疏》中的一种,然却是难得的内府包背装,唯一可惜者是这部零种也不全,仍然缺《礼记》的卷一至卷十三,但即使如此,该书仍然受到了藏家的喜爱,以20万元底价成交。


1072

本场上拍的正史中,以1072号《旧唐书二百卷》最为有名,因为该书的版本为明嘉靖间文人诠刻本。此刻本的底本乃是出自宋本,为《旧唐书》明刻本中最佳者,以往该书特别受到学者的看重,当年黄永年先生在举例之时专门点出该书的价值所在,而其公子黄寿成教授到我的寒斋看书时也专门点出我所藏的该书,然本拍品540册的白棉纸印本,起拍价仅15万元,而成交价则为28万元,这个价格于今而言跟该书的价值与名气不相匹配。


1068

明刻本中本场上拍的大部头之书还有1068号《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明末梅墅石渠阁刻本,竹纸10160册。《文献通考》是中国古籍中的著名之书,历代翻刻本较多,因部头较大,故全本较为难得,而本场上拍的这一部却完整无缺。可能是因为此书的天头地脚略小,故起拍价仅定为8万元,而成交价也仅仅是8.5万元,这个结果颇令人感慨。


1073

1073号《资治通鉴纲目》明嘉靖间内府刻本,白棉纸56册。这也同样是一部明刻本中的大部头书,虽然该书并不初印,然却是白棉纸印本,仅凭这一点就受到了买家的喜爱,故此书以25万元起拍,32万元落槌。

同样是大部头者还有1090号《十三经注疏三百三十三卷》明末汲古阁刻本,20函竹纸160册。汲古阁所刻之书虽然名气很大,也正因为它名气大,使得有许多的盗版者,因为盗版质量不高,但流通面却很广,致使汲古阁所刻之本背上了“校勘不精”的名声,故自清代以来,汲古阁所刻之书一直价格不高,然真正的大部头者却也很难完整的保留下来,而本场上拍的这一部却是汲古阁所刻的《十三经注疏》全本,依然属于难得者,故本书以10万元起拍,16万元落槌。


1079


1080

余外本场还上拍了多部明版大部头之书,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但是如此成批地上拍这一类的书,堪称本场的主要特色。而有趣的是,本场还上拍了一些明版书的残本。按照传统的观念,古书中的残本若非极其稀见者,大多少有人关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观念在渐渐地改变,比如1079号《历代名臣奏议》,此书仅存1册,却仍然以5000元起拍,5500元成交。而同样1080号《资治通鉴纲目第二十二》,也是以5000元起拍,7500元成交。


1120

宋元版本,本场未见重头拍品,1120号《晦安先生朱文公集卷第九十一》为宋刻元明递修本,此书原本是宋咸淳元年建安府建安书院刻本。虽然是递修本,但流传至今者,全本却极少,故此递修之物也同样有其价值在。本拍品为新做金镶玉,12册,以6万元起拍,17万元成交。


1174

家谱类拍品至今未成为市场的热点,然从成交价来说,比前些年已经上涨了许多,本场上拍了7部宗谱,成交了5部。比如1174号《刘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间木活字本,12册。以6000元起拍,1.3万元成交。


1277

近几年,上海徐家汇藏书楼旧藏之书时常能在拍场上得见,可见这是早些年所散失出来者。徐家汇旧藏之物本场上拍了一件,为1277号《中国大主保圣若瑟圣月》。此书原装1册,为首次出现在拍场上,属于中国所刻该书中的稀见品种,此书以2000元起拍,3000元落槌。


1322

套印本本场上拍了14部,其中以1322号《唐诗艳逸品四卷》较为稀见,该书是明天启年间所刻朱墨套印本,白棉纸4册。书中内容均为古代妇人所撰诗词,而这一类的书一直受到藏家所喜,故此部书以25万元起拍,33万元落槌。


1323

1323号《东坡禅喜集》也是明代套印本中的较少见品种,此书白棉纸16册,为天启年间凌濛初所刻,唯一缺点则是品相略差,故以16万元底价成交。


1324

1324号《南华经十六卷》,明代所刻套印本仅以文字套印来论,以五色套印最为难得,其次则是四色套印,而本部书则正是四色套印本,在拍场上全本也同样少见,故而该书以35万元起拍,40万元落槌。

1356

手札类拍品以1356号较为难得,此件拍品总计3册,均为唐景崧所书,其内容关涉到光绪年间的中法战争,而后唐景崧做过台湾巡抚,故这批手札颇具史料价值,以5万元起拍,10万元成交。


1357

本场上拍的名家手稿则以1357号“何绍基手写南华经”最为难得,何绍基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然而他所抄之书却很少出现在拍场上,本场上拍的这一件原装1册,且在封面上有何绍基的五世孙何诒恺的跋语,可见该书是何家几世递藏这物,故此本以45万元起拍,71万元落槌。


1416

本场碑帖类的佳品有1416号“匋斋藏旧拓二种”,旧拓本12册。这两件拓本分别是隋陈子严碑和唐黄石公祠记,此两书之内均有张之洞等多位名家的题跋,即知该拓本也属名家递藏之物,故此拍品以5万元起拍,16万元落槌。


1456

本场还上拍了一批医书,总计有36件之多,而成交情况却不错,仅流拍了5件。此批医书部头最大者为1456号《古今医统大全》明万历刻本竹纸17册,该书在市面上流传较少,而本拍品的可惜之处是有了缺册,但即使如此,仍然以4万元底价成交。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7年德宝古籍秋拍回顾--书香浓 揽秋颜 盛兴还依旧
古籍善本拍卖的回顾与展望(上)
敬纸惜字:古籍用纸略览
【书拍】2016春西泠印社古籍拍卖综述
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
元内府刻本《晋书》D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