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艺怪老头 | 伍迪·艾伦


超多图片,建议WIFI观看,土豪自便 :)


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美国电影导演 编剧 演员

作家 音乐家与剧作家




一脸苦相,一副镜框

神经兮兮,叨叨絮絮

他是这个时代最深刻、最机智、最多产的导演

他是人人都爱的--伍迪·艾伦



艾伦独具风格的电影,范畴横跨戏剧、脱线性喜剧。艾伦也以他速度飞快的电影拍摄过程与数量繁多的电影作品而见长。艾伦的电影常包办编剧、导演,有时甚至自己上阵演出。灵感方面,艾伦则汲取自文学、性、哲学、心理学、古希腊、犹太身份、欧洲电影,以及他的出生地与一生的居所:纽约市。



伍迪·艾伦写作的主题不外死亡、性和不道德行为,他善于吸取无声片喜剧的优点,配合自己一套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机智对白,尤其是纽约知识分子式的机智。其讽刺对象上至政治、文化、宗教、性,下至电影、电视、犹太人习俗等等,如果不懂得、不理解影片中的人物和环境,他的那种“内行人笑话”的幽默感,将无法理解,所以他的作品很受美国本国观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欢迎,在非英语国家则有所隔阂。挑剔的法国人称他为“美国电影界惟一的知识分子”。



伍迪·艾伦的影片通常没有大制作,他不付天价片酬,也不担心票房。他说如今他遗憾的事情就是年纪太大,再也不能出演浪漫男主角了。




在现实生活中,伍迪·艾伦(Woody Allen)与他在自己影片中饰演的角色相差不大。他与在大银幕上一样,说话都带有那种尖厉的布鲁克林口音,他戴的眼镜也是他从17岁起就一直佩戴的那种老气的黑框眼镜。他性格腆腆、怯懦,没有安全感,还有点恐惧症。他在淋浴时会特别注意远离排水管道,也不喜欢穿越隧道,因为那感觉太像呆在子宫里了。



这样的一个人能解决每天早晨起床的“存在危机”,能做成一些事情,甚至还能成为大名鼎鼎的电影导演,这似乎是一个奇迹。然而,在软弱无能的表象之下,他其实是一个拥有强大意志力和斯达汉诺夫式(Stakhanovite)工作习惯的人。







伍迪·艾伦的那些俏皮话


「关于性爱」

My love life is terrible. The last time I was inside a woman was when I visited the Statue of Liberty.

我的感情生活非常糟糕,我最后一次进入一个女人的身体是参观自由女神像。

The only time my wife and I had a simultaneous orgasm was when the judge signed the divorce papers.

我和我的老婆唯一一次同时获得高潮,是在法官签署离婚文件时。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x and death is, with death you can do it alone and nobody’s going to make fun of you.

性和死亡的区别在于,死亡你可以独立完成,而且没有人会取笑你。

Having sex is like playing bridge. If you don’t have a good partner, you’d better have a good hand.

做爱就像是玩桥牌。如果你的搭档不怎么样,你最好还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吧。

On bisexuality: It immediately doubles your chances for a date on Saturday night.

玩双性恋可以立刻让你周六晚的约会机会翻倍。

Don’t knock masturbation; it’s sex with someone I love.

不要诋毁撸;撸是我与自己的真爱之间发生的关系。

Sex alleviates tension. Love causes it.

性减轻压力,爱情则相反。

Love is the answer. But while you’re waiting for the answer, sex raises some pretty good questions.

爱是答案。可是当你在等答案的时候,性会提出几个很好的问题。


「伍迪艾伦的哲学」

Can we actually ‘know’ the universe? My God, it’s hard enough finding your way around in Chinatown.

我们能够确切的了解宇宙吗?我的天呐,能在唐人街不迷路就够不易的了。

The universe is merely a fleeting idea in God’s mind-a pretty uncomfortable thought, particularly if you’ve just made a down payment on a house.

宇宙只是上帝的一闪念——这是个叫人很不舒服的念头,特别是如果你刚刚付了买房子的首期。

Eternal nothingness is O.K. if you’re dressed for it.

永远的虚无没什么所谓,如果你为之穿着适当的话。

Not only is there no God, but try getting a plumber on weekends.

不仅上帝不存在,你试试看周末能不能找到一个水管工吧。


「人生感悟」

It seemed the world was divided into good and bad people. The good ones slept better, while the bad ones seemed to enjoy the waking hours much more.

世上大体分成好坏两种人,好人晚上睡得踏实,而坏人更享受醒着的时间。

80 percent of success is showing up.

百分之八十的成功是到场。

「关于伍迪艾伦自己」

My one regret in life is that I am not someone else.

我人生的一大遗憾就是我不是别人。

To you I’m an atheist; to God, I’m the Loyal Opposition.

对你们来说,我是个无神论者;对上帝来说,我是个忠实的反对派。

I don’t want to achieve immortality through my work; I want to achieve immortality through not dying. I don’t want to live on in the hearts of my countrymen; I want to live on in my apartment.

我不想通过我的作品达到不朽,我想通过不死来达到。我不想活在人们心里,我想活在我的公寓里。

The two biggest myths about me are that I’m an intellectual, because I wear these glasses, and that I’m an artist because my films lose money. Those two myths have been prevalent for many years.

人们对我最大的两个误解是:他们仅仅因为我戴眼镜,就认为我是知识分子;他们总以为我是艺术家,因为我的电影总是赔钱。这两个误解曾盛行一时。






原名:艾伦·斯图尔特·科尼斯本

Allen Stewart Konigsberg

1935121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伍迪在本地的米德伍德中学毕业,虽然也曾经在纽约大学和纽约市立学院读过几天书,但均被开除。15岁伍迪就开始写俏皮话,并开始用伍迪·艾伦这个名字给一些报纸的专栏作家投稿,据说还为鲍勃·霍普当过枪手,后来被这些专栏作者推荐担任专为广播电台写广告中的俏皮话。中学毕业后,他加入了“锡德·西则电视剧团”,以自己的搞笑天才为电视节目编写脚本。将近十年的磨练,也经历了学业不成和婚姻不幸的痛苦,1961年,伍迪辞去了“加里·摩尔剧团”撰稿的职务,正式成了一个喜剧演员,在格林威治村的小酒馆、夜总会和小剧场里演出。


1964年,将近30岁的伍迪为电视台编写并主演了《猫咪最近怎么样了》剧集,获得成功。1966年,伍迪的第一部舞台剧《别喝那水》在百老汇上演,再一次获得成功。1969年,由他编剧、主演的舞台剧《再弹一遍,萨姆》,取得决定性的成功,在百老汇连演不衰,轰动一时,奠定了伍迪正式走向电影的商业基础。



伍迪在1966年初涉影坛。《出了什么事,老虎百合?What's Up, Tiger Lily?》,这个古怪的片名和古怪的制作方式差相吻合。伍迪领着一班人马,把日本出品的一部名为《关键的关键》的侦探片重新剪接、配音,弄出一部日本007寻找拯救世界最美味的鸡蛋色拉配方的十分搞笑的讽刺性影片,可以想象其搞笑方式和效果应该与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精心策划的荒诞之作,和几乎所有的蓄意颠覆性作品一样,到了影片的结尾,人们已经习惯了不断颠覆后的惊奇,一切就失之于平淡了。


之后的第二年,伍迪再次编写并主演了一部拿007系列影片“开涮”的搞笑影片:《皇家赌场 Casino Royale》。



1969年,随着伍迪电影经验的日趋成熟,舞台剧的成功也侧面刺激了伍迪的电影兴趣,电影商人们也纷纷对这个满脑子精灵古怪想法的犹太小个子发出邀请,于是伍迪自导自演了一部《傻瓜入狱记 Take the Money and Run》,正式开始了电影之路。在这部伍迪导演的处女作里,延续了伍迪前两年的成功路数,仍然是以颠覆类型片为己任。片中的强盗连字都写不明白,以至于被抢劫的银行小姐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这个又倒霉又愚蠢的家伙,当然是由伍迪自己饰演,从而开创出富有个人特色的喜剧角色类型。这次对类型片的利用,由于伍迪自己的全面控制,就不仅仅局限在讽刺性模仿的单纯颠覆上,而是开始创造伍迪自己的电影角色和电影世界。


1971年,《香蕉 Bananas



1972年,《呆头鹅 Play It Again, Sam



性爱宝典 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 But Were Afraid to Ask



1973年,《傻瓜大闹科学城 Sleeper


我的大脑是我第二喜欢的器官。

哦,他可能是美国国家来福枪协会的成员,这个组织致力于帮助罪犯获取枪支以便对市民进行射击。所以这是一项公共服务。



1975年,《爱与死 Love and Death

故事发生在1812年的俄国大地,伍迪扮演的犹太人鲍里斯天性胆怯,满脑子装的都是爱与死式的哲学问题。拿破仑入侵俄国,鲍里斯被迫参军,却歪打正着地成为英雄。回乡后,遇到梦中情人索佳,没想到索佳竟希望同鲍里斯去刺杀拿破仑……

这部戏仿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影片据称是伍迪·艾伦最有趣的电影。


1977年的《安妮·霍尔 Annie Hall》,是伍迪个人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影片,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功。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4项金像奖,以及美国影评人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金球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等多项奖励,可谓风光无限。影片没有大场面或是滑稽的搞笑场面,人物也不多,片中散布着琐碎的生活片断、个人回忆、偶发感触、闲散戏谑。这样一部散漫的影片,最突出的是其中浓郁的生活味道,既有佯装通透的人生感悟,又同时还充斥着布尔乔亚不可避免的伤感情调。在这部影片中,我们能看到伯格曼对人生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费里尼梦想与现实交织的痕迹。


戏剧家艾维·辛格是这样一个人:非常介意自己的犹太人的出身;自认为有童年阴影,看了十六年心理医生没见好转却一直付钱看;有点阿Q精神,但对人生却充满消极;喜欢一直讲无聊的笑话。正因为自身的神经质特质,艾维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艾维遇到了安妮――一直梦想成为歌星的女孩,两人渐渐堕入爱河。安妮在艾维的帮助下歌唱技巧迅速提高,但她的父母却反对她与艾维来往。 安妮得到了唱片商托尼的注意,获邀前往好莱坞灌录唱片,艾维跟着前往了好莱坞向安妮求婚。

有个老笑话,两个老太太下榻在卡茨基尼山假日酒店。其中一个说道:“这的食物真难吃。”

另一个说:“是啊,而且量还这么少。”

这跟我对人生的看法是一样的:充满了孤独,悲伤,苦难和不幸……而且这一切又结束得太快了。

我永远也不想加入一个有我这种人做会员的俱乐部。

我觉得人生可以分为恐怖的和可悲的两种。恐怖就比如得了绝症啊,成了瞎子啊或者残废了什么的。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熬过一生的,我无法想象。因此,当你在度过这一生时,应该庆幸你是个可悲的人。能成为一个可悲的人说明你非常幸运。

安妮:这里(指好莱坞比弗利山)真干净啊。

辛格:因为他们不扔垃圾,他们把垃圾都做成了电视剧。

我在玄学考试时因作弊被开除了,我偷看了我旁边男生的灵魂。

典型的伍迪·艾伦式高智商喜剧片,是一部半自传片,描写一个发生在大都市的反传统模式的爱情故事。影片通过一个神经质纽约男人缺乏安全感、又在事物的两个极端之间矛盾不已的性格,贬抑了知识分子的犬儒流弊。这是人格悲剧的根源,也是片中笑话层出不穷的源泉。男主角对周围世界及大小事物的评价引发了喋喋不休的独白和对白,乃影片的精华所在。安妮的打扮随着影片的流行掀起一股时尚潮流。本片荣获第5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奖。这可视为一部已进入反小资境界的小资影片。


1978年,《我心深处 Interiors



1979年,《曼哈顿 Manhattan


一位喜剧作家与他太太离婚,原因是他太太为了另一个女人离开他,伤心的他却爱上了一位十七岁的少女,直到他遇上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新闻记者,但这位新闻记者却是他好友的老婆……  

伍迪·艾伦的杰作。影片融喜剧元素和严肃主题为一体,不仅表现了爱情,还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片采用黑白摄影,极具情调,配上格什温的音乐,堪称美国小资生活的集大成者。虽然这是伍迪·艾伦最不喜欢的一部自己的电影,却是在商业上最成功的一部。他说很多年之后,他还是不相信自己能摆脱这部电影的阴影。


1980年,《星尘往事 Stardust Memories》,这又是一部黑白片。在这部自传性质更强的影片中,伍迪把现代电影的技法发挥到了自己的极致,其题材和手法与费里尼的影史名作《八部半》极其相似,以至于一些影评家在搞不懂影片究竟在说什么的同时,一致把这部影片称为伍迪的“九部半”。

之后他保持了持续的创作力,连续推出了《仲夏夜绮梦》、《百老汇的丹尼·罗斯》和《开罗的紫玫瑰》等几部电影,整体风格都是在现实主义笔法中,夹杂着温和的喜剧风格,影片不再造成大笑、爆笑,而是轻轻地笑、温和地笑。


1982年,《仲夏夜绮梦 A Midsummer Night's Sex Comedy》伍迪·艾伦自导自编自演作品,藉由一场派对,呈现出人们善变的情绪,以及复杂性事的轻喜剧。


1983年,《西力传 Zelig》伍迪·艾伦自导自演,以伪文献伪记录的方式,生动又真实的重现了本为虚构的西力的一生。


1984年,《丹尼玫瑰 Broadway Danny Rose



1985年,《开罗紫玫瑰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芳心寂寞的服务生西莉亚是个无可救药的大影痴,这阵子更迷恋上“开罗紫玫瑰”。一天,银幕上的男主角Tom居然走出银幕与她相会,惊喜不已的西莉亚抵挡不住他的魅力而坠入情网,直到她碰到男主角Tom在现实中的扮演者Gil,这个荒谬的闹剧将会如何结束?她夹在两人之间左右为难,挣扎着想找出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

这是伍迪·艾伦导演作品中最为温馨动人的一部,故事有趣,处理手法平易近人,生动地表现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主题,对电影与生活之间真真假假的互动关系作出想象力丰富的注释。


1986年,汉娜姐妹 Hannah and Her Sisters》是伍迪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高峰。三个平行的,实际上互不关联的故事,组成了影片,也描述了汉娜姐妹三个复杂多变的家庭史、爱情史、心理史。这是一部家庭生活片、伦理片,但是以喜剧形式,而不是《内心深处》中伯格曼式的悲剧形式,伍迪真正脱离了模仿阶段,踏入自己操纵自如的个人电影世界。三个故事的影片已经没有固定的主角了,或者说出现的几个人物都可以说是影片的主角,虽然说影片的片名叫《汉娜姐妹》。伍迪在这部影片中展现了描摹现实的出色技巧和观察力,把悲剧和喜剧融为一体,在写实手法中猱入超现实效果,其完美结合堪称经典。

这是一个演员的家庭,父母都是演员,三个女儿也都是演员。大姐汉娜是个有些天才的演员,她的丈夫是胆小怕事的摇滚乐明星经纪人爱略特。二姐霍莉也是个演员,但才华很一般,加上性情暴躁又有些神经质,所以事业上不太成功,甚至有些厌世情绪。汉娜的小妹妹莉和她的老师弗雷德里克同居生活,弗雷德里克是个傲慢的艺术家,上了年纪又沉迷艺术不问世事,莉几乎是他和外界的唯一接触。爱略特爱上了年轻漂亮又性感的莉,两人瞒着汉娜发生了关系,很是内疚,莉也为此离开了弗雷德里克,但爱略特却下不了决心和汉娜分手。霍莉和女友共同经营一家小店,结果却被女友抢走了商店和男人,霍莉沦入精神崩溃的边缘。汉娜的前夫米基是个电视台编导,忧郁的他总觉得自己长了肿瘤,当他得知自己健康之后,决定重新对待生活。他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迷上了宗教,最后在马克斯兄弟主演的喜剧片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他已经忘记如何去笑了。莉无法面对汉娜,又厌烦爱略特的犹豫,爱上了另一个男人。汉娜也感觉到爱略特和莉的关系不正常,此时爱略特才意识到自己实际上爱的还是汉娜。霍莉放弃了演艺事业,却在剧本创作上展露出才华,而且得到了米基的爱情。每个人的爱情和生活都经历了危机,又都得到了新的精神平衡,这个小世界再度得到了圆满。

剧情围绕着纽约娱乐业家族三姊妹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故事。主题仍然是伍迪·艾伦热衷讨论的人生、爱情与欲望,但这次采用的戏剧结构有如精彩的乐章,在段落与段落之间有强烈的音乐性。一大群演技出色的男女明星彼此穿梭搭配,编织出多段散发人生智慧和令人感动的故事。其中最精彩的是迈克尔·凯恩与芭芭拉·赫尔希之间的一段暧昧恋情,而伍迪·艾伦自己演的神经质前夫和戴安·韦斯特演的缺乏自信心的妹妹则为这部文艺色彩浓厚的影片增加了喜剧趣味。虽然不能像《红楼梦》那样浩瀚,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一组组人物呈现出大都市某个阶层的人生百态,应该说是一项值得骄傲的成就。


1987年,充满温暖怀旧色彩的《无线电时代 Radio Days》,虽然没有伍迪的亲自出演,也并非伍迪的最佳作品,但仍然以对那个时代的真挚热爱之情博得众多影迷的喝彩。这几乎是伍迪从影以来最热情的一部作品了,对那个时代无可比拟的个人感情令影片焕发出夺人的光彩。



情怀九月天 September》,讲述了三对男女不幸的感情,把男女关系、家庭关系极度浓缩在九月的一所别墅里,喜剧元素变淡,人生的复杂、痛苦在这六个人身上得以体现出来。


另一个女人 Another Woman》,是关于一个女人苦闷回忆的故事,几乎又是一部难以称之为喜剧的伍迪作品,或多或少带着些伯格曼的风格。


三部短片组成的《纽约故事 New York Stories》,是马丁·斯科塞斯、科波拉和伍迪三个人合作的共同作品,《俄迪普斯的烦恼》是其中伍迪执导的段落。一个让人难以忍耐的母亲终于消失了,而这个儿子真正的烦恼才刚刚开始,伍迪再次拾起早年富于想象力的超现实滑稽闹剧风格,但毕竟已经是年过半百、历尽沧桑的人了,难以再现当年虽然粗疏但也生机勃勃的喜剧景象了。


1989年的《爱与罪 Crimes and Misdemeanors》,才多少恢复了伍迪的风格和水准。这是两个故事组成的影片,一个偏于严肃,一个偏于轻松。罪与罚的主题,来自于宗教,来自于圣经,影片中始终把圣经文化的罪罚意识贯穿人物心理的始终。这是两个悲剧,手法却又是某种喜剧,而其结果却介于难以判定的悲喜之间。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编剧提名,并被评为1989年美国十大佳片之一。


全片由两组故事平行发展,人物与情节均各自独立。故事之一是马丁·兰道饰演的名医对他的外遇深感自责,打算离开情妇安吉莉卡·休斯顿,但对方拒绝分手,于是他被迫聘请杀手将她干掉。故事之二是纪录片制片人伍迪在郁郁不得志下答应为其妹夫阿伦达拍摄一部电影,把他塑造成电视处境喜剧之王。在工作过程中,他跟助手米亚法罗情投意合共堕爱河。

本片是伍迪·艾伦作品中颇受忽视的杰作,无论戏剧结构与主题内涵均有不同凡响的表现。全片由两组故事平行发展,人物与情节均各自独立,但当观众以为这是两段式的电影时,编导在最后一幕揭露两者之间彼此关联的微妙关系。两段故事的气氛在沉重与喜趣之间有机交错,对主人翁的罪孽心理有入木三分的刻画。


1990年编导的《艾丽丝 Alice》是一部带有魔幻色彩的妇女解放题材的影片,一个中国医生提供的草药能够产生神奇的效果,它最终推动了一个家庭妇女的觉醒。


1992年,《丈夫、太太与情人 Husbands and Wives


1993年,伍迪拍摄了《曼哈顿神秘谋杀案 Manhattan Murder Mystery》,评论界给予了这部影片很高的评价,虽然影片票房几乎应该算作是失败的,但认为不像前面几部影片那样矫揉造作,也没有故意作出高姿态,平和近人而又喜气洋洋,是伍迪恢复水准之作。


1994年的《子弹横飞百老汇 Bullets Over Broadway》获得当年七项奥斯卡提名,重振了伍迪喜剧的声威。影片是20年代百老汇后台喜剧与黑帮喜剧融合的结果,和当年的《百老汇的丹尼罗斯》有相似之处,但其影片主旨和融合的形式却又大不相同。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城里,一个年轻而有着远大抱负但略显神经质的小镇戏作家David Shayne创作了一部绝好的作品,在著名监制Julian Marx的资助下,终于有机会将自己的这部剧本搬上百老汇舞台,但这项投资计划却有一项附带条件,必须安排投资者黑帮大佬Nick Valenti钟情的夜总会歌妓Bimbo Olive担演剧中的重要角色,然而,Bimbo是一个极其糟糕的演员。虽然作品能在百老汇公演是这位籍籍无名的剧作家向来的心愿,而且还得到两位著名演员肯首演出,不过那位歌妓的无能实在令他难以忍受。就在这时,他与剧中女主角Helen Sinclair的丑事被曝光了,同时被爆出的还有他和剧组的演职人员不和的消息。很快他发现,他写的剧本的灵感实际上都是来自于Olive的保镖Cheech,后再David发现,Cheech本来就是一个绝顶的好编剧。当David得知了谁才是这部舞台觉得真正作者后,他开始疑惑,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有天赋的好的剧作家……

看伍迪·艾伦的电影,你绝对不要指望能笑得出来。因为,伍迪·艾伦的电影都有着深刻而沉重的含义和思考。看完伍迪·艾伦的电影也不要立刻站起来,坐一会儿,就这样坐一会儿。因为他还留给了你一些家庭作业,一些开放性的思考,关于人生、关于生活的。要好好想想,不能偷懒,因为这样的思考能让我们渐渐明白电影真正的含义和导演的一番苦心,因为这样的思考能让我们变得深刻和坚强起来,即使无奈,即使无力改造世界,我们也要坚持自己……伍迪·艾伦不愧是好莱坞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大将,因为没有他,好莱坞只是一堆漂亮的泡沫而已。


这一年,伍迪还为电视台重新改编拍摄了自己早期的舞台剧《别喝那水 Don't Drink the Water》,也许这二者的拍摄经历和经验能够互为补充吧。



1995年,伍迪又在《非强力春药 Mighty Aphrodite》中继续探索新的形式。在古希腊女神的名字之下,在片中采取古希腊唱诗班的形式对片中的人物、情节加以评述,而情节又是以人类繁衍、血统为主题,于是形成一部现代的古希腊神话。


1996年的《人人都说我爱你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是一部探讨爱情与婚姻,精神与物质的影片。片中由几个短故事演绎出爱情的多种状态,虽然不是全景式扫描,但也足够人们把自己对号入座的了,但伍迪却没有好莱坞“造梦”的义务,反而在每个故事结束之后加上一段貌似热情的歌舞,把看着故事唏嘘不已的观众从电影世界中拉出来嘲弄一番--如同上一部作品中的古希腊式的合唱班。


1997年,《解构爱情狂 Deconstructing Harry



1998年,《名人百态 Celebrity》故事讲述一名记者,为融入上流社会,不惜趋炎附势,放弃尊严,看尽名人百态的他,最后也只落得一场空。 



60多岁的老导演创作影片的热情丝毫不减当年,1999年完成了《甜美与卑微 Sweet and Lowdown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30年代的故事,那时爵士乐正风靡全美;吉普赛人德詹哥雷恩哈特是爵士乐坛的传奇人物,他当时被冠以“世界上最出色的爵士乐与吉它弹奏家”的美誉;而埃米特雷是片中的一个虚构人物,他是个非常有天份的爵士乐吉它手;当年人们把他赞为“世界第二出色的爵士乐吉它弹奏家”,而这个称呼听起来让他感到好象永远也没有可能超越雷恩哈特;随着时光的流逝埃米特弹的曲子渐渐地失去了观众的宠爱,失意的埃米特变得越来越消沉和玩世不恭起来,成了一个彻底的自我中心主义者,雷恩哈特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心头;他经常喝得醉熏熏的,对自己说过的话也从不负责,这使得他完全失去了周围人们,尤其是女人们对他的信任,她们都对他避而远之;只有纯真、善良的哑女——一个洗衣工海蒂一心一意地爱恋着埃米特,只要能和他在一起,让他开心,其它的她并不在意,但埃米特对她却忽冷忽热,并不关心;本片以平淡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美丽感人的爱情故事……

本片是导演Woody Allen毕生钟爱爵士音乐的产物。和Celebrity和Deconstructing Harry一样,本片旨在探讨艺术家的私人生活,公众生活以及音乐三者间的微妙关系。本片主人公Emmet Ray由Sean Penn(《米尔克》)饰演,后者将Emmet Ray自私冷酷的悲剧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有时难以相信如此美妙的音乐竟由这样一位可恨之人手中弹奏出。本片在1999年奥斯卡奖与金球奖上均获最佳男主角与最佳女配角两项提名。 


2000年又推出《业余小偷 Small Time Crooks》,持续着自己多年来几乎一年一部电影的创作速度。从1969年以来,伍迪·艾伦一直保持每年一部电影的频率。31年31部作品,绝大多数是自编自导自演,绝大多数是自传性很强,纠缠着犹太情结和对生与死、爱与罪、性与欲、道德与责任的思想偏执,并且总是用他生活中的伴侣作女主角。


2001年,《玉蝎子的魔咒 The Curse of the Jade Scorpion


2002年,《好莱坞结局 Hollywood Ending



2003年,《奇招尽出 Anything Else


2004年,《双生美莲达 Melinda and Melinda


伍迪·艾伦在产量稳定的同时也能坚持自己的特点,这也是他的影迷们一直支持他的原因所在。


2005年,他转变风格,导演了惊悚题材的《赛末点 Match Point》。


威尔顿是一名从爱尔兰到伦敦的网球教练,通过网球他结识了Tom Hivate以及这个中产阶级家庭。Tom的妹妹克罗伊对威尔顿一见钟情,但威尔顿却迷恋上Tom的女友--来自美国的女演员诺拉,两个人都有一种寄人篱下同病相怜之感,并发生了一夜情。不久,威尔顿与克罗伊结婚,并成为海威特家族的商人,而Tom却与诺拉分手。一段时间后,威尔顿于诺拉偶遇,威尔顿与她又恢复了情人关系。克罗伊结婚后一直想要个孩子,可总是不能如愿,正当威尔顿在善良而富有的妻子克罗伊和性感迷人的情人诺拉之间周旋时,诺拉突然怀孕了。她拒绝堕胎,要求威尔顿必须将实情告诉罗克伊并与之分手。但威尔顿并不爱诺拉,他决定选择优越的生活而杀死诺拉。最终他杀死了诺拉和她的房东,并由于一系列巧合而顺利摆脱法律上的嫌疑。 

 《赛末点》的故事让人们想起了希区柯克的惊悚片、德莱塞的《美国悲剧》以及伍迪·艾伦自己的那部《犯罪与不端》。没有曼哈顿,没有犹太知识分子,没有玩笑,这部影片里也没有如以往出现伍迪·艾伦本人。事实上,这部充满忧郁气质的影片卸下了艾伦往日显著的个人标签,整整一代人对伍迪·艾伦的印象都是一个只拍聒噪喜剧片的瘦小老男人,但这一次,艾伦带头推翻了这一陈旧观点。21岁的斯嘉丽·约翰森已然成为戴安·基顿和米亚·法罗后,伍迪·艾伦的新缪斯女神。

这部伍迪·艾伦近年来最好的电影意味着我们常犯的错误:性的诱惑。——《滚石》   



2006年他与斯嘉丽·约翰逊再次合作了《独家新闻 Scoop》。


2007年又与伊万·麦克格雷格和柯林·法瑞尔合作了犯罪题材的《卡珊德拉之梦 Cassandra's Dream》。


2008年再次回归两性话题,与斯嘉丽·约翰逊、佩内洛普·克鲁兹、丽贝卡·豪尔三位美女和西班牙男星哈维尔·巴登合作了《午夜巴塞罗那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美国女孩维姬和克里斯蒂娜结伴来西班牙旅游。维姬为人古板而且即将结婚,克里斯蒂娜则思想开放、充满好奇心。这两个性格相异的主人公,来到西班牙后,邂逅了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艺术家和他美丽但很爱吃醋的前妻。随后四个人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爱情故事。

伍迪·艾伦赋予影片一种自然、流水行云般的活力和生命力,故事处处浸透着有如阳光普照般的光彩,让人信心备增,永不会畏缩。影片是伍迪·艾伦赠予西班牙最著名的城市的一件情人礼物,虽然里面讲述的爱情故事并不是那么深刻,却是他继《子弹飞越百老汇》之后最具娱乐性、最有市场潜力的一部作品。观影的过程就有如在巴塞罗那轻松地度过了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般让人享受。


2013年,《怎样都行 Whatever Works

《怎样都行》是伍迪·艾伦的第44部电影,其实剧本早在7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但是因为伍迪相中的男主角人选去世了,电影的拍摄计划就此搁浅。一直到2009年,伍迪才把这个故事稍加修改,找来了好友拉里·戴维饰演男一号,这部“年代久远”之作总算“重见天日”了。



2010年,《遭遇陌生人 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


典型的伍迪·艾伦的风格,全明星阵容、中产阶级角色、浪漫而纠缠的关系,当然,还有一点点黑色幽默。


2011年,《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影片表现的主题是怀旧情绪、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对巴黎的热爱,同时也阐释了一种夸张,别人的生活总是好过和自己的生活的幻觉,因为这种幻觉而产生了生活上的矛盾与不安。

《午夜巴黎》是伍迪·艾伦写给巴黎的一封奇妙的情书。他在这部电影里,更深层地探讨了法国和美国的关联、历史、艺术、生活、兴奋点以及人们在生活选择上的差异。


伍迪·艾伦凭这部电影获得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原创剧本奖。


2012年,《爱在罗马 To Rome with Love

《爱在罗马》看起来更像一篇散文,而不是小说。电影轻松、自在、有趣,即便有渲染,那也是伍迪·艾伦对罗马的心思神往。



伍迪·艾伦在2013年交出的《蓝色茉莉 Blue Jasmine》一改前两年《午夜巴黎》、《爱在罗马》“给欧洲城市写情书”的闲散敷衍,犀利好看得煞有介事,《名利场》说它“也许是伍迪最残酷的一部电影”,还有电影网站称之为“伍迪1994年《子弹横飞百老汇》后最好的电影”,凯特·布兰切特主演该片后也溅起一片“冲击奥斯卡影后”的呼声。77岁的伍迪·艾伦,还是用他最熟悉的美国故事,再次惊艳了拄着拐杖追随他多年的老观众,以及倾心于他“话痨知识分子”风格的文艺青年们。




2014年,《魔力月光 Magic in the Moonlight》


2015年1月14日,伍迪·艾伦(Woody Allen)与亚马逊签约,聘请其编剧并执导第一部电视剧。

无理之人 Irrational Man

《无理之人》创作灵感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1864年的作品《地下室手记》中的“地下人”,一个具有情感障碍、自我厌恶的人物。也是摄影师戴瑞斯·康吉与导演第五次合作,赋予了镜头语言一丝黑色的意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幕。


2016年,《咖啡公社 Café Societ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评横扫全球 偷情是一种致命的诱惑【赛末点】
伍迪·艾伦的电影哲学
等了三年,终于等到它解禁!
伍迪·艾伦是一个伟大的导演吗?
文艺至极,浪漫至极——《午夜巴黎》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都在这张绝美片单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