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楼】明郑藩府:高风让国,乐律全书(上)

朱元璋赶走了元人,建立了大明,他是靠一大批很有才干的大将夺得了天下,但这些人的军事实力让他很不心安,既然天下已经到手,接下来按照历史惯常的规律,当然就要杯酒释兵权或者火烧庆功楼,而朱元璋选择了后者。大批功臣被诛,把这些军事专家差不多杀光了,但问题也就来了,那就是谁替他保家卫国守边疆?朱元璋认为“非亲子弟不足以镇服而捍外患”,于是他就改为任人为亲,为什么这要样呢?因为朱元璋觉得,他的亲族“较诸将帅,尤可信也”,于是就从洪武二年4月开始搞分封制,也就是让他的儿子们分驻一方,建立亲王制,这些人就是后世所说的藩王。



朱载堉撰《乐学新说》


朱元璋去世之后,因为他的长子朱标比他去世的早,但他又太爱这个儿子,于是就立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朱允炆为太子,朱允炆就是建文帝。朱元璋本有26个儿子,除了朱标去世的早,还有另外两个也过世了,余下的23个朱元璋都封为了藩王,但这些藩王们都还在世的情况下,由他们的侄子当了皇帝,当然让这些人不舒服了,于是过了几年,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之后朱允炆失踪了,朱棣就成为了明成祖永乐皇帝。从藩王变成了皇帝,朱棣觉得藩王也变的不能信任,于是他就规定出了一系列的制度,例如藩王不再有军权,藩王相互之间不能联系等等这一系列的规定。这么做的结果使得天下的藩王大多数去捞钱积累财富,而少数有才能者就开始搞文化,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了明末,其中有一位郑藩王名叫朱载堉,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朱载堉在音乐、数学、天文等多个方面都有所创见,他所做出的贡献从戴念祖先生所写的专著《朱载堉——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从这个书名即可得知朱载堉的科学成就。



朱载堉撰《乐学新说》内页


永乐皇帝朱棣有四个儿子,长子叫朱高炽,而朱载堉就是朱高炽的第六世子孙。因为朱棣当上了皇帝,所以明代之后的各代帝王以及各个藩王,都是朱棣这一房的亲属。朱载堉为什么对乐律有了兴趣?这件事跟他的父亲朱厚烷有较大关系。明嘉靖二十七年,朱厚烷给皇帝上疏,劝皇帝不要沉迷于道教,此事让嘉靖皇帝很恼火,再加上有人趁机诬告朱厚烷有叛逆罪,故而皇帝下令将其禁闭起来。这一禁闭就是19年,而那时朱载堉仅十几岁,此事对他影响很大,《明史》中称:“世子载堉笃学有至性,痛父非罪见系,筑土室宫门外,席藁独处者十九年。”这19年时间,朱载堉住在一间土房子里,天天发奋读书。但戴念祖先生认为,这个期间应当是17年或者18年,而非《明史》上所记的19年。但我觉得,他能发奋读书,差这么1年,也关系不大。



墓园的入口


等到嘉靖皇帝去世,穆宗登基后,朱厚烷就被放了出来,又重新回到了他的郑藩,而此时朱载堉已经对乐律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关于此事,朱载堉在《弦歌要旨序》中说过:“臣父南还,得秘传《操缦谱》以授臣曰:'徒弦徒歌,非所谓弦歌也。欲学弦歌,慎毋忽此。’臣对曰:'唯遂习而传之。’”即此可知,是父亲让他对此要有所研究。关于这一点,朱载堉后来给皇帝写的奏书中也曾提到:“臣父恭王厚烷存日,颇好律吕。其悟性所自得,虽与先儒不无异同,而臣愚以为,其义或可补先儒所未发。……臣父昔居凤阳时,惩艾之余,琴书自适。……彼时亲写《操缦谱稿》,藏诸箧笥,返国出以示臣。且谕臣曰:'尔宜再润色之,为我著成一书,以便观览。’及有口授,指示甚详。”



朱载堉墓文保牌


由此可见,朱载堉对于乐律的研究是受其父亲的传授,但朱厚烷为什么对乐律有这样的独特见解?各种资料上却未曾提及,只是戴念祖在《朱载堉》一书中说了一段并不肯定的判断:“朱厚烷可能初步发现了可以达到旋宫的调律法,或者已经有了十二等程律的某种表示式,只不过未曾加以简洁的数学表述罢了。因此,朱载堉才把《律吕精义》一书的写作归之为完成'臣父遗志’。他说:'《律吕精义》乃臣父之遗志,而臣愚所述也。’”由此可见,朱载堉是在父亲研究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索。他为了做这方面的研究,搜集了近百种各种关于乐律的相关著作,同时他对算学、舞谱和历法也分别写出了自己的著作,可见其是一位多才多艺之人。


明万历二十三年,朝廷要求天下进献书籍给国史馆,当地的怀庆府官员找到了朱载堉,因为他们听说朱载堉一直在写书,但是朱载堉所写的这些研究成果在明万历十二年前就已经写完,但只是以稿本形式存在自己手里,他听到了朝廷的征书令,如果把自己的原稿进献出去当然有些舍不得,于是他就跟怀庆府的官员说,自己把这部手稿刊刻出来,然后把印本贡献给朝廷。而这一部书他一刻又是11年,到了万历三十四年,这部书才刊刻出来。他将自己的相关著作总计14种合刻在一起,命名为《乐律全书》,该书成为了后世极有名的藩王刻本。



墓园全景


藩王刻本也叫藩府刻书,是中国印刷史上独特的一个品种,张秀民在《中国印刷史》中列有藩府本专节,此章节的第一句话就是:“明代藩府刻书为各代所无,藩府本既多且精,为明代印本特色。”由此可见,明代藩王刻本是中国古籍版本中的独特品种,而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的相关成果。大多数专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明代藩王所刻之书质量很高,曹之在《中国古籍版本学》中称:“明代是我国雕版印刷的鼎盛时期。藩王凭借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在雕版印刷方面作出了有益的贡献,藩府刻本被誉为明代官刻的珍品。”


藩府刻本为什么能达到这么高的成就?曹之先生总结为四点。第一,“财力之富”。如前所说,各位藩王既无兵权,也无政治权利,但皇帝总要让这些藩王有些好处,于是就给了他们很多的赏赐,《明史》中记载了御史林润曾的一句话:“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米四百万石,而各藩禄岁至八百五十三万石。山西、河南存留米二百三十六万三千石,而宗室禄米五百四万石。”即此可知,各地藩王因为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财富占了国家总体GDP的很大比例,这么雄厚的财力对于刻书来说,当然是很小的一笔开支,因此藩府所刻之书的质量大多都很高。



墓园书法表演


而藩府刻书质量高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们藏书众多,并且有很好的底本。朱元璋打下天下,虽然他师资不多,但他却明白教育治国的重要性,故在建国之初,他就命令礼部派人到处收集各种典籍,并且命令书坊刊刻出来颁行天下。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读到书,他下令免除书籍税,同时将所征得的书不断地赏赐给各位藩王。以国家财力所收之书,当然质量很高,而藩王们所得之书的底本当然也均属上乘。近代大藏书家叶德辉在其《书林清话》卷五中说:“诸藩时有佳刻,以其时被赐之书,多有宋元善本,可以翻雕,藩邸王孙又颇好学故也。”由此可见,叶德辉也认为藩府刻书质量高,因为他们所得到的赏赐本底本质量更好。对于这一点,张秀民著、韩琦增订的《中国印刷史》有这样的一段话:“他们的书籍来源除购自民间、坊间外,又多得自内府的赏赐。明太祖自己一再编写《昭鉴录》、《永鉴录》等,颁赐诸王。又赐湘、潭、鲁、蜀四王《十七史》等书各一部。命礼部印《通鉴》、《史记》赐诸王。相传洪武初年亲王之国,必以词典一千七百本赐之。永乐、宣德及以后诸帝,又常赐亲王、郡王、将军、中尉书籍。所以他们藏书的质量与数量,自非一般藏书家所能及。清初大藏书家钱谦益称:'海内藏书之富,莫先于诸藩。今秦、晋、蜀、赵熸矣。周藩之竹居,宁藩之郁仪,家藏与天府埒,今皆无尺蹄片纸矣!’这些可与大内颉颃的图书,可惜至清初均已荡然无存。”



墓庐有些草率


明代藩府的刻书情况潘景郑、顾廷龙所编的《明代版本图录初编》有过详细的论述,这段评论的第一句话是:“明时藩邸王孙袭祖宗余荫,优游文史,雕椠之业,迈轶前朝,今可溯者殆十数家。”其中文中也专门提到了朱载堉的郑藩刻书:“而郑藩之通音律,所刊《乐律全书》,尤为审音家所推重,不独以雕板著艺苑也。”这句话说,朱载堉所刻之书虽然刊刻的很漂亮,但更重要者该书的内容。关于这一点,《中国印刷史》也有着同样的看法:“嘉靖二十五年(1546)封郑世子的朱载堉(1536-1610)精通历算,万历间进呈《乐律全书》。清朱彝尊称他'河间献王之后,言礼乐者莫有过焉者也’。他发明十二平均律,比欧洲早五十多年,受到德国物理学家的高度评价。现代的钢琴等键盘乐器,普遍采用的就是十二平均律,他是我国了不起的音乐家。”而曹之先生认为,藩府刻书成为珍品的第三个原因,则是“人才之盛”,曹之举了多个例子来说明人才对于书籍质量的保证,其中提到朱载堉时特意讲到了他是当时学者何塘的外甥。曹之认为,朱载堉的律书之学就是从何塘那里学来的,因此曹之给出的结论是:“郑藩朱载堉有《乐律全书》、《历学新说》等。许多藩王虽然身处高门,但绝非一般纨绔子弟可比,其'修学好古,则河间比肩;巾箱写经,则衡阳接席’。藩王著述既多,刻书所需书稿则源源不断;藩王学识既博,刻书所需校勘人才则比比皆是。这都为藩王刻书创造了有利条件。”



沿着墓园下行


朱载堉被后世所看重者,除了他对乐律的研究,还有第二件大事,则是他七次让国。明万历十九年,朱厚烷去世,而朱载堉作为长子,当然就要视其为藩王,但父亲过世还不到半年,朱载堉就给有关部门写信,说他不想继承藩王的称号。从万历十九年到万历三十三年,在这15年的时间里,朱载堉竟然写了七封奏章,坚决要让出爵位,中间也发生了一些周折,因为他的让爵会影响到同族人的利益,当然会有人反对,但朱载堉去意已决,所写奏章言词恳切,最终万历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载堉恳辞王爵,让国高风,千古载见,朕嘉尚不已。业有旨赐敕建坊,彰天潢之美。”而后皇帝就派礼部主事潘士达专门去给朱载堉召开表彰会,并且赐建让国高风牌坊,而这时朱载堉正在刊刻他的《乐律全书》,他获得了这个牌坊,感觉到很光荣,于是立即将这个牌坊刊刻出来,印入了《乐律全书》中之《操缦古乐谱》一书的前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厂】正谊书局:丛书一部,辟王尊朱(上)
朱载堉《乐律全书》
大明皇族多废物,他却是神一般的存在
旋宫合乐谱 一卷
宋朝历史人物——朱载堉(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
《全唐诗》与扬州诗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