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简单的一本哲学入门书


最近兴趣点在哲学(入门级别)。


前几日读完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





这几日又读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这两本都是入门书,但是相较来说《哲学的慰藉》比《哲学的故事》更入门。


和威尔·杜兰特一样,阿兰也介绍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但是写得很轻,《哲学的故事》核心部分是对各个哲学家主要著作的解读,而《哲学的慰藉》仅仅只攫取一两个点,试图用哲学慰藉人生。



阿兰·德波顿


正是这一点,让阿兰有了“鸡汤贩卖者”的嫌疑。


一开始,阿兰·德波顿是以“英伦才子”的美名出现在中国的。随着他的作品越来越普及,开始有了批评声,其中最常见的指责就是,这位才子不过在贩卖心灵鸡汤。


什么是鸡汤?


我在昨天的文章里试图说明,所谓心灵鸡汤,其实是试图达到人生幸福的一种手段,但是心灵鸡汤往往思考不深,常常搪塞问题而不直视问题。心灵鸡汤所给予的是安慰,而不是真相和理智。


阿兰·德波顿的这本书,确实有心灵鸡汤之嫌,其中最大的嫌疑在于标题,他选用了六个标题,对应着六个哲学家: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 苏格拉底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 伊壁鸠鲁

对受挫折的慰藉 -  塞内加

对缺陷的慰藉  - 蒙田 

对伤心的慰藉 - 叔本华

困难中的慰藉 - 尼采


为什么选择这六个哲学家而不是其他,德波顿的答案是因为这几个人能够读懂,他一向认为哲学不必高深莫测,要与常人对话。他在这本书中所做的,正是试图用人人可以读懂的文字去接近哲学。


这当然是好的用心。然而读完全书会发现,书中内容和标题并不完全对得上号,特别是写苏格拉底、蒙田、叔本华和尼采的几章。


苏格拉底并没有完整的学说流传下来,他常常是作为一个爱智者的形象备受尊崇。他是一个怪老头,天天在路上抓住一个人就开始讨论问题,他怀疑许多概念,如果不用理性去敲打一番,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确实与世不合,可是哲学慰藉了他吗?并没有,因为他本来就没有伤感、忧郁,以期待一种安慰。如果一个人怀才不遇,与世不合,苏格拉底能够给他慰藉吗?当然,他可以这样想,连苏格拉底这样的大哲学家都不被当世所认可,那么我不合群也没什么。这或许确是一种安慰,但是把哲学家变成一个故事中的人物,以此用来安慰人,会不会有点大材小用了?


关于蒙田,作者的标题是“对缺陷的安慰”。蒙田用随笔讨论许多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他热爱生活,厌恶自鸣得意的学术,他认为放屁和思考一样正常,不要遮掩。通过蒙田的学说,因普通而自卑者可以得到慰藉,因为看不懂那些艰深的学术并不可悲。这也没错,可是如果仅仅以安慰论之,会不会也在传达不思进取呢?


其实,哲学没必要用来慰藉人生。更不需要用哲学家的故事来安慰什么。


放过慰藉的企图,思想本身的魅力才能凸现出来。


这本书中,谈伊壁鸠鲁和塞内加的两章最好,这两个人物也恰恰是我们普通人很少听说的哲学家。他们都是古希腊人。


伊壁鸠鲁的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人生至善在于快乐。然而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并不是伊壁鸠鲁的真意,他虽然看中快乐,但是更重精神而非物质,更看重自由、友谊和思想,而非金钱。


塞内加的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不要盲目的期待。人都会死,意外随时可能发生。坦然接受自己不一定被好运眷顾,世事无常。


我们这样谈伊壁鸠鲁和塞内加的思想,是一种价值观,或人生态度,或者说哲学。但是如果我们对一个穷人说,穷不可怕,人的快乐不在于金钱而在于精神,就有点可疑了。


思想应该是开放的,决定选择怎样的价值观应该是自由的。最好不要把哲学作为慰藉品,那样会失去更多。


不过,这本书作为“入门”选项还是有些用处的,可以引起兴趣而又不艰深。看完它,我们接着往下走。



-end-



魏小河

一条未知终点的河,一只好奇心旺盛的boy

一名终日与懒癌抗争的拖延症患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的慰藉》:六位哲学家的人生智慧,引领众生修行之路
纬子:哲学是人类的智慧
随笔的操守:读阿兰•德波顿
如果压力是人生必然,那就学会从容面对
郁土:要哲学,不要心灵鸡汤
哲学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