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鲨鱼也有劫道团伙:想通过这些沟沟坎坎?留下小命来!

文:Lucorta92

编辑:Calo

山贼,一份传说中很有前途的职业。且看他们的江湖行话:“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写尽了“剪径”的辛苦和“收费”的理直气壮。而作为山贼,最核心的收入来源无疑就是打劫过路的“肥羊”。

有占山的,就有占水的。在广袤的南太平洋,也有一些捕食者颇得山贼劫道之精要,它们“占海为王”,过路的“肥鱼”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近日,法国高等研究应用学院的乔安·穆里埃(Johann Mourier)及其团队在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法卡拉瓦环礁(Fakarava atoll)南海峡就发现了这样一批鲨鱼。


法卡拉瓦环礁,可见环礁南边的狭窄海峡

图片来源:Google Map

“没余粮”的保护区

“我们最初去法卡拉瓦其实是为了研究和记录清水石斑鱼(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的大规模迁徙产卵行为。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这里的黑尾真鲨(Carcharhinus amblyrhynchos)太多了。”穆里埃告诉科学人,“法卡拉瓦环礁只有两条海峡,南边的一条非常狭窄。”就在那100米宽、30米深的南海峡中,栖息的黑尾真鲨可能多达700条


法卡拉瓦环礁南海峡的黑尾真鲨种群(A)及地理位置示意图(B)。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这引发了我们的好奇心——这么多的鲨鱼是怎样在如此狭窄的海峡里存活下来的?”穆里埃说。自2006年起,法属波利尼西亚建立起鲨鱼保护区,鲨鱼得以免于人们的猎杀和取鳍。但没有了人类的威胁,鲨鱼们还是面临着另一个难题:怎么填饱肚子?

在经典的生态学理论中,生物量(Biomass)往往伴随着营养级等级的提高呈现出降低的态势。简单地讲,捕食者的个体数量通常比猎物的个体数量少得多。越接近食物链顶层的生物,个体数就越少,这样也就形成了经典的金字塔结构。

有趣的是,在法卡拉瓦南海峡,这种经典的金字塔结构被完全颠覆,捕食者的生物量跟猎物不相上下——根据生物能量学模型的预测,在那里游弋的数百只黑尾真鲨每年需要约90吨鱼,但每年这片海峡里产生的鱼类总量只约为17吨。如此巨大的差额要从哪里补充?穆里埃和同事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既往研究的石斑鱼。


典型情况下当地捕食者(黄色)和潜在猎物(蓝色,指大于12.5厘米的鱼)的生物量比较。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前来产卵的“救济粮”

每年六七月,浩浩荡荡的石斑鱼产卵大军会在法卡拉瓦南海峡逗留。但研究者惊讶地发现,在白天里鲨鱼极少去捕杀这些石斑鱼,只在它们在满月那天产卵那一小时才会投机出手,成功率也非常低。“所以我们猜想,或许鲨鱼们是要等到晚上才出动。”穆里埃说。

要在晚上观察这些顶级猎食者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在夜里、在快700条鲨鱼的环伺下,顶着巨大的海流潜水拍摄真的是一大挑战。”穆里埃回忆说。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最终采用了Phantom高速摄像机来进行拍摄,它可以以500帧/秒的速度捕捉鲨鱼和其他鱼类的活动。此外,他们还利用声波遥测技术(acoustic telemetry)监测一些携带了声波发射装置的黑尾真鲨的活动。


大量黑尾真鲨在夜间捕食。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果然,夜间的黑尾真鲨跟白天完全不是一副样子——它们积极地、凶猛地对石斑鱼大开杀戒。“我们还是很惊讶于观察到的景象。在白天数以千计的石斑鱼从海峡渡过,黑尾真鲨们却完全无动于衷,一定要等到夜幕降临才开始行动。”穆里埃告诉科学人,在这段时间,路过海峡的石斑鱼总量达到了30吨,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月里,黑尾真鲨不必为食物发愁了



黑尾真鲨在夜间捕食鱼类的照片。左图展示清水石斑鱼的大规模迁徙,右图为鲨鱼们在争食清水石斑鱼。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吓死了!男子钓到1.2米鲨鱼,竟遭巨型石斑鱼秒吞!
世界上最惊险的环礁,下面聚集着700条鲨鱼,竟还有人敢下水
海洋中真正的霸主不是鲨鱼,而是它!看完你可能从此都不敢进深海
鲨鱼遇到这种生物马上就逃跑!作为鲨鱼的天敌,它们在海里为所欲
鲨鱼会有天敌吗?海里的鲨鱼都知道,遇见它们赶紧跑
[转载]【东沙群岛】东沙群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