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日专访古泽良太 |「网红日剧」是怎么诞生的?


视频:《寄生兽》中文版预告片



文字与专访内容节选自《知日?脑洞》特集,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入手特集


《寄生兽》登陆国内院线,在大荧幕上看岩明均的脑洞神作,还有一群熟悉的卡司,感觉还是很奇妙的~而这部电影的编剧,更是鼎鼎大名,可以说,他写的剧本,基本上没有一部不会火。


《寄生兽》


《永远的三丁目夕阳》《如月疑云》《相棒》《泡吧侦探》《铃木老师》《Legal High》《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寄生兽》……

他就是两次斩获有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编剧奖,现在日本最卖座的编剧之一的古泽良太。



编剧古泽良太


剧情爱埋伏笔、设悬念,他的套路总让人摸不透。他笔下的人物总是能言善辩、字字玑珠。形象也个性十足,出产网红表情包。

《Legal High》中的堺雅人出演的古美门,一反世人眼中伸张正义的正面律师形象,而被塑造成了油嘴滑舌,诡变多端,视金钱为正义,而夸张中不乏真实的形象也颇有中毒性。


《Legal High》


他曾经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说自己喜欢在在剧情设置里安装定时炸弹,他就是这么一个温柔的「恐怖分子」。制造有趣,埋下伏笔,爱设悬念,脑洞大开,随时等待观众引爆他的炸弹,大概就是他的意思吧。



古美门的经典台词


知日在《脑洞》特集中来到了古泽良太的工作室,位于世田谷区一处闹中取静的欧式建筑,专访了这位当红编剧。在这个他创作与驰骋想象的空间里,他尽可能地为我们分享了他的成长、创作思路和灵感源泉。一直扎根于作品深处的热情和经过深思熟虑的世界观带给我们洗礼一般的震撼。



古泽良太位于世田谷的工作室




interview 

知日 × 古泽良太


「一个成功的作品,更多的是在平衡各个方面的关系中达到一个制高点。」



古泽良太 

生于1973年,毕业于东海大学文学部,日本著名编剧、戏剧家。2002 年获得朝日电视台 21 世纪新人编剧奖,开始编剧生涯。获得包括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编剧奖在内的诸多奖项,作品风靡日本甚至亚洲。主要作品有日剧《相棒》《铃木老师》《Legal High》《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电影《永远的三丁目夕阳》《如月疑云》《寄生兽》等。



《永远的三丁目夕阳》


知日    剧本创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古泽   大概是中学的时候开始的。因为我没有拜过师,也没有在专门的地方受过系统的训练,所以学习创作剧本都是从看书和看电影当中慢慢体会和摸索出来的。


知日  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你能够一直保持对创作的热情,并且能够使自己的作品可以一次又一次的获得惊人的收视率和票房?

古泽   我从没想过我会像现在这样一心一意去创作剧本,去编织故事。因为在我的印象当中,写剧本是一个非常苦无天日的工作。我当初认为以我的水平,一定创作不出来能够给大家留下印象的作品,但是我有想法,有想创作的东西的热情,我只想把我自己想做的东西做出来,在当今社会从众人的眼光来看,这个说法可能是过于简单暴力。但是不管是写剧本还是画漫画,这一类型的工作都是没有任何社会性的保障的工作,你不知道什么样的东西在什么样的时机会有什么样的反响。创作不出有影响力的作品,等待我的便是惨淡的人生。所以我有目标但没有奢望,总之我想把自己身体里的那股创作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把我脑海当中的所有构思都全部变成作品,会不会被看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做好。我善待我的每一份工作,所以交给我的工作我都会全心全意地去做好。因为我没有天分,所以我没有更大的野心,没有那种想要取胜的欲望。我能做到的就是善待眼前。

等到我用尽了力量,掏空了大脑,可能我就不会再有创作的激情,那时候我会考虑做一个早九晚五的上班族。


《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


知日 《Legal High》《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这一系列人气作品,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古泽     我在接剧本之前就会酝酿作品的创作。因为一个作品不是谁说:「从明天开始你要写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作品。」我就可以立刻动笔像流水线一样开始工作的。一个故事从有灵感到有节奏感到最后成型变成有情有景的过程是一个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在大脑中彩排才能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我的创作过程都是「独自演绎」的过程。我会把自己设身处地的转换成剧里的人物,一人饰多角色,不停地在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当中,自己反驳自己,最后战胜自己。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热血沸腾,那么我相信这个感觉同样也会感染到饰演角色的演员和观众。有灵感时,我从来不会防止自己忘记而去做笔记。到目前我还没有过废弃过任何一个作品,因为每一部作品都是我精心孕育的孩子,每一个情景都是没有办法被替换的,每一个故事的转折都是没有办法被简化的最佳状态。


知日   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对故事情节的转变或者对角色推敲上,你是从什么地方寻找灵感的?

古泽   我也很好奇它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我会在经典的名作名剧当中去思考。不但是电影、电视剧,也有小说、杂志、电视广告。对,还有音乐!我在歌曲里面感受到的节奏感,它们都是有灵魂有生命的,这些生命力是通过歌手的演绎和歌词的表达来传递出来,而我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只是方法不同而已。所以我会边听音乐边写剧本。

从小,不管是和朋友或者家人一起看电视,还是自己一个人看书,我会不停地「脱轨」,试图变相思考每一个情节。会在某一个情节过后突然静止,然后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如果剧中的演员下一句话这么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如果下一个情节换一种方式转换会是什么样的节奏感,如果结局不是这样我会感受到什么等。然后就进入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在妄想世界中遨游的快感。



古泽工作室采光良好,还有一张单人床,可以想象古泽在这里一边听着音乐,一边驰骋想象的样子。


知日  你在多部精彩电视剧的塑造人物特点上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吗?或者说在创作每一部作品的过程中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古泽   做不一样的东西。我不会用一个固有的框架结构去塑造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的。在塑造过程中他们就已经有生命了。我不希望我塑造出来的人物是与谁相似的。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写作过程中,我有自己的笔风和文风,但是在塑造人物时我希望他们活出自己。我不希望观众知道谁是编剧,我想要做一个无色无味完全透明的自己。我虽然提供素材,但我只完成了一部分,更多的是需要演员如何去演,导演如何去导,画面感如何呈现,音乐如何配置,后期如何剪辑等,最终才能呈现出观众看到的作品。所以如果我把自己的固有风格让别人去演,那无非是让演员去演绎我,而不是角色。所以我不想让观众感受到我的存在。这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演员和拍摄团队的尊重。


知日   实际拍摄过程中演员的演绎和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与你描写的人物性格和预想的效果是一致的吗?

古泽  从来没有一样的时候。观众怎么看我不知道,或许观众想要看到我预想的人物性格是什么。但是至少在我看来,所有作品都与我的构想有不一样的味道。不是好与坏的差别,而是作为一个作品,它会融合剧本的性格特点和演员的性格特点。好的剧本不代表一定会成为好的作品。但是我不会对导演和演员施加任何压力,因为我们的领域不同,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优秀人才,有自己独到的见地。我交出了剧本就等于任务结束,就等于交出了孩子的抚养权,之后我不会去干扰,留出他们自己的发挥空间。但是这两年,周围的人,像导演和演员们更想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所以我虽然不会强制性地去要求他们,也不会直接与演员交流,但是会偶尔去拍摄现场探班,然后传达我自己的想法。以前的我从不这么做,交了剧本就完全撒手,因为我不是演员,我只是一个编剧。我也会反省自己,因为如果一个好的剧本可以让读者很容易理解内容的核心思想和精神,但是如果拍摄过程中需要编剧去现场,就是意味着编剧并没有写出一个让他们可以充分理解的剧本。这是我做得不足的地方,也是我今后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2007年的经典密室悬疑电影《如月疑云》


知日   你塑造了很多像古美门这样的尖锐的人物性格,你在对生活对周遭也会有一些尖锐的想法吗?

古泽   那样会不会太难相处?我会问为什么,不会因为别人说是什么就轻易相信,也不会轻易断言什么是原本的样子。我会愤怒那些以一己之见去轻易评论他们的行为的人。但是我不是反社会的人,也不会搞革命。因为我有武器,我可以通过剧本畅叙自己的感受,观众可以在谈笑之余产生共鸣。这个工作的好处就是,不管生活里存在什么样的烦恼,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所有的感情和情绪都可以被升华,成为剧本创作的源泉。从经验提取出来的感受可以发挥到剧本里,但是剧情的编写并不是现实的再现。人物也好剧情也好,都是虚构的,怎么可能会有像古美门研介这样的人,更不会有这样的律师。但是通过塑造这样的性格才能够让观众更加清晰地看到他的成长。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古泽工作的书桌


知日  包括中国在内,你的作品在海外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你有想过这些作品会在日本以外的国家得到好评吗?

古泽   完全没有想过。我也很纳闷为什么会在国外流行,当然会开心的同时也有不安。因为文化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也会不同,我担心会给国外的观众造成误导。实际上,像《Legal High》这部剧,正因为现实生活中不会存在这样的人才会给观众一种冲击力。电视剧不是纪录片,不是写实而是幻想。在谎言中感受真实感,在现实中看到谎言。这才是电视剧的给观众带来的最真切的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史蒂芬·曼甘——不论做什么,都不要做混蛋
张黎:电影是宽的,而电视剧是深的
访谈录1122 | 九年“为你的作品和钱负责,不要让别人来动你的剧本”
韩国编剧大多是家庭主妇 边带孩子边写剧本
为什么说“围读剧本”很重要?
专访网剧《巫蛊笔记》编剧胭脂:整个团队的合力成就好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