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馆】云南省图书馆:南诏大理,天下唯藏(上)

云南省图书馆成立于清宣统元年,是中国有名的老馆之一。2008年,时任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的李友仁先生来到北京,他带来了该馆的古籍善本目录,并请李致忠先生找几位相关专家来系统地审核和校订,于是,李先生分别找到了上海图书馆的陈先行先生、复旦大学的吴格先生,另外也找到了我,而后李先生对此作了相应的分工,由他本人审核经部,吴格先生和陈先行先生分别审核子部和集部,我则负责史部。几个月后,由李先生将每人的审核稿汇在一起,进行了统筹,同时由李先生写了篇序言,最后交还给李友仁馆长。


虽然我只参与了其中的一部,却由此对云南馆的馆藏有了清晰的了解。就数量而言,该馆所藏善本并不特别多,但也足具特色,尤其该馆所藏的南诏时期写本与大理国书写刊刻之书,均为该馆所独有的品种,这样的重要文献他处难得一见。


云南省图正门


善本书目编纂完毕之后,李友仁馆长邀请我等四人前往昆明参加首发式及相应的研讨会,我因杂事耽搁未能成行,故而未曾亲睹这些重要的典籍,这个遗憾直到九年后才得以弥补。2017年3月,为了完成其中一部寻访专题稿,我从青海来到了昆明。此前的半个月,正赶上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召开一个重要会议,在此会上,我得以结识云南省图现任馆长王水乔先生,我向王馆讲到了自己准备前往昆明寻访之事,他很认真地看了我的寻访名单,而后告诉我,名单所列之处都没问题。其如此的爽快,令我大感高兴。


等我来到昆明时,再次见到了王馆,他赠送给我他的新作《云南藏书文化研究》。其实此书我早已买来拜读过了,只是未曾留意作者的名字,而今得到了这部赠书,立即明白王馆为什么对我寻访名单中所列之人如此的熟悉,原来他对这些前人都做过系统地专题研究。遇到这样的馆长,当然令我的寻访异常顺利。在王馆的安排下,我得以结识该馆古籍部主任计思诚老师,正是计老师带着我探访了多处昆明的历史遗迹。而我此次的昆明之行,则把参观云南省图书馆作为了最后的压轴戏。


巨大的观赏石


此次我所住酒店,距昆明省图的距离步行时间超不过三分钟,基本上就是住在了其正门旁不远处,这三天的寻访几乎每天都从该馆门口经过,而我对此馆印象最深者,则是其高大的楼体以及正前方那精致的花园。该馆处在昆明市中心最著名的游览之处——翠湖旁边,而翠湖恰是昆明市几百年来的文人荟萃之地。计主任告诉我,省馆在成立之初,馆舍处在翠湖中的一个小岛上。而后她特意带我到那里去看了那座古老的楼房。


为了让我得到更多的数据,计主任送给了我一本李友仁所著的《百年变迁:云南省图书馆1909~2009》。对于该馆的建立,此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清光绪十七年,云南府知府兼云南省盐法道道台陈灿、学台谭均培倡建经正书院并得到云贵总督王文韶的支持,1892年经正书院在昆明翠湖西北隅玉龙堆成立,它是清代云南最后一个官办书院。1909年11月14日,云南图书馆在这里成立。”


中国其他一些历史悠久的省馆,少有像云南省图书馆这样是由书院直接改造而来者,而其最初的馆舍也是占用书院的藏书楼。如此的文脉递传,也正是该馆的底蕴所在。


东巴文展览


前两天在路过省馆时,我看到临街的一面挂着很大的横幅,称该馆正在举办东巴文献展,我对此颇有好奇心,因为自己虽然仅藏有一册东巴文献,可是上面的那种像简笔画一样的文字让我特别好奇,我一直不能确定这种文字究竟是以怎样的顺序来进行阅读的,而今这里举办这样的专题展,我想在这里必然能够得到自己所不了解的知识。计主任告诉我,不要着急,等到参观该馆时,可以一并看这个展览。因此,在今日下午来到本馆后,我们首先前往大厅去看此展。


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展览已经撤换,计主任马上问旁边的保安,保安说昨天下午是本次展览的最后一天,而该展正是今天上午才撤换。这个结果让我大感遗憾。计主任也诧异于展期为何如此之短,她印象中,该展只是三天前方才举办者,于是,她进一步打听到:因为东巴文献展中涉及到一些文物,而本馆担心文物受损,故将此展期压缩,由此让我错过了这次展览。


风格独特


而今仔细参观云南省图,到此时方明白,我每日路过之处,乃是该馆的侧门,而本馆的正门前也像一些重要机关一样,摆放着一块巨大的随形石。计主任说,该石“千锤万凿出深山”,当时为了运送这块巨石,还让估重不足的运输公司损坏了一台启重机。但我倒觉得,在馆前摆放这么一块造型奇特的巨石,的确给人以稳如泰山之感,这恰好跟后方高耸的楼体形成了力量钧衡。计主任告诉我,因为该馆占地面积有限,故只能把楼往高里建。


然而走入大堂,这座大概却不给人以拘束感,因为其敞阔的大厅,再加上装饰物布置得巧妙,反而让人有一种宏大空灵之感。此时的大堂中,还未撤换掉东巴文献展的告示牌,而这个展览的正题则是“圣灵之光”,这四个字恰好与该馆空灵的大堂形成了和谐的旋律,这让我想到了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说的那句——“有如梵阿灵上奏着的名曲”。


大堂之内


之后,计主任带着我参观了几层该馆的阅览室。不知为什么,每当我看到有很多人静悄悄地坐在阅览室中,心中就会本能地有一种极为舒坦的温暖,虽然我也知道,有的人在那里只是翻杂志、玩手机,甚至是忙着刷朋友圈,但不管怎么样,能在这红尘之中走入图书馆内,有如绿茶先生的那句谦辞——“在书丛中小站片刻”,我也同样觉得,这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这并不是单线地追求一种吾道不孤,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希望。虽然鲁迅说“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但我觉得他只是一种气话,只有希望在,人才有活下去的勇气,如果把鲁迅还原成人来看,那他也像我等普罗大众一般,生活在希望的鼓舞之下。


阅览室


为了突出本地的特色文化,该馆专设有地方文献阅览室,而我对该室所藏之书也最感兴趣,当然我的兴趣更多的是出于功利,因为我要写相关的寻访之旅,而有些历史文化名人的资料并不好查询,可是对于本地的前贤,地方文献中最容易查找得到。于是我进入此室,忘掉了自己只是来此走马观花,迅速地在长长的书架上浏览一番,而后找出一些有可能有用的资料,坐在那里翻看一过。


地方文献阅览室


地方文献


天遂人愿,我在这里找到了一些相关人物的传记,以及对这些人物的研究文章,这些书我当然不能带走,于是端起相机对此一一拍照,而相机所发出的响动,还是引起了里面其他读者的侧目。


这么多的研究著作


从中查到了史料


我觉得该馆最为独特的专藏乃是“普洱茶文化图书馆”,在如此巨大的图书馆内建起了馆中之馆,这倒是一种巧妙的架构方式,而云南的普洱茶在近十几年来风靡大江南北,每当朋友聚会时,如果不喝点这种茶,似乎就显得不够品味,可惜的是,我在这个方面也的的确确没有品味,因为我始终喝不出这种茶有何等的奇妙。无论品茶之人对我如何地启发与诱导,却始终不能让我入彀,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普洱茶文化图书馆的兴趣。有人评价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说他“凡汉皆好”,我倒是想在此,套用这句话来做个自评——凡书皆好,于是我走进了这间馆中之馆,一看究竟。


普洱茶文化图书馆


里面的情形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想,因为其一半的面积被布置成了茶座的模样,这让我怀疑自己走进了一间高雅的茶庄,好在其另一半面积摆着一排排的书架,而上面陈列的书,竟然全是跟普洱茶有关者,这让自诩看书无数的我,大为感慨,因为我从不知道出过这么多跟普洱茶有关的著述。隔行如隔山,在此又得到了一个实例。


一半茶一半书


在中国传统的文献中,与吃喝玩乐相关的著述一向流传不多,更何况这普洱茶仅是这方面文献中的一个小分支,以我的想象,这方面的文献应该极少。在如此少的原始资料下,能够创作出这么多的作品,看来很多事情真如俗语所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而翻看这些精美之书,其实这些书大多也并不是谈茶史的文献,这只是我的思维定势而已,有许多书中谈到的都是如何品茶。


而今喝茶也成了一种庄重的仪式,这跟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所讲求的极简方式完全不同。依我看来,今人所讲求的喝茶方式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繁文缛节,我知道这种说法肯定会遭到爱茶人的痛斥,然我的固陋观念不会改变,因为我坚信千利休所讲求的茶道,方为喝茶的真谛,故而我觉得今人的讲求,更多者是在形式上做工夫,这显然有了数典忘祖之嫌。


更像是茶社


历史文献阅览室当然是我最为喜闻乐见之处,云南馆的该室布置得简洁大方,可能已是到了下班的时间,在这若大的阅览室内,仅有一位读者用专用机器,在阅读缩微胶片上的老报纸。前几天跟一帮朋友聚会时,还聊到老报纸的翻阅,确实很让爱书人焦心。北大的漆永祥老师说,他每次翻看民国老报纸,都会看到桌上和地上有一层的纸屑,这让他痛心不已,然而在专用机器上阅读老报纸的缩微胶片,却让他看得天旋地转,所以他一再建议馆方要换上最新式的阅读器,以此来解决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另一个角落


而云南馆的这种阅读器是否先进,我却并不了解,因为我一向不喜欢在这上面观看善本,虽然我也知道,真正的善本书翻阅次数过多会受到损伤,但是在阅读器上看版本,却完全没有质感,这不仅仅是隔靴搔痒,更多者是让我得到的信息无法在脑海中与原书相叠合。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图书馆的前世今生——近代报纸中的国立北平图书馆
你不知道的云南省图书馆:除了364万册藏书,怎么逛才最酷?
如果有天堂,那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
9月6日起 延边图书馆免费开放
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