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门】孟子孟府:缘孔崇孟,因教被毁(下)
后来官军用围魏救赵之法,消灭了盘踞在其他地方的教军,使得邹城孤立无援,不到三个月,邹城内粮草用尽,徐鸿儒想从城中逃走,最终被擒拿。《明史》中载:“国栋又大破贼沙河,乃筑长围以攻邹。鸿儒抗守三月,食尽,贼党尽出降。鸿儒单骑走,被擒。抚其众四万七千余人。彦乃纪绩,告庙献俘,磔鸿儒于市。”

对于徐鸿儒被俘的原因,朱承山、刘玉平主编的《济宁古代简史》中则另有说法:“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农民军队伍中出现了叛徒,都督侯五、总兵魏七绑了徐鸿儒,打开城门向官军投降。”

对于孟承光之死,刘培桂在《明末白莲教据邹县与孟府惨祸》一文中说了这样一段话:“令人痛心并催人深省的是,孟氏后裔也为此付出了三代人的三条生命以及家丁席天寿等人的生命,还有孟府被焚劫一空,夷为平地。从时间上推断,教军五月十八自占据邹城,至七月十八日孟府遭遇惨祸,相距两个月,其间是相互不扰的。只是在‘臣父亦率应袭、兄弘略同家丁席天寿等二十余人协力剿贼’。之后,教军方突出城来报复。孟承光向为朝廷赐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当教军据邹,官军兵临城下,他夹于两者之间,似别无选择。然教军对其本无犯意。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孙元化在《继例题复五经博士孟弘誉奏》中追述:‘推厥原始,逆贼亦知圣人,戒徒勿犯。顾以攻城殒什开衅,速亡其生。’况且,农民起义军不毁孟庙、不犯孟氏后需卓有先例。据孟氏《三迁志》记载:明正德辛壬间,流贼大起,其犯邹邑者为赵燧,故儒生也。燧至,则谒孟庙,遇孟氏子孙及儒生皆释不杀,以故庙得无毁焉。”

但是,对于亚圣之后,当然不能接受教军对邹城的长期占领,因为这跟他们的主体观念有不可调和的冲突。这也就是孟承光被俘后“骂不绝口”的原因,他绝不可能屈从于教军。

牌坊的另一面

如前所言,孟子后裔的被重视,跟孔子后裔有直接的关系,孔孟之道并称,而孔府与孟府之间也有特别的关系,朱松美在《孔府与孟府关系发微》中予以了详细的探讨,此文写道:“自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以来,金、元、明、清代代相沿。孔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权力在历朝对儒学的不断重视与提倡中不断提升,其权力行使范围也由主持衍圣公府奉祀事、管理孔氏族人,逐渐扩展到对颜、孟、思、曾、仲等十三氏后裔的管理和统领。”

可见孔氏统领着颜、孟、思、曾等十三氏后裔的管理,仅孔府与孟府之间的关系,朱松美在文中谈到两点,一是孔府统领孟府嫡长孙翰林院五经博士的袭封和任命,该文以《孔府档案》中的《至圣庙衍圣公府属官额缺册》中的所言为证:“孟氏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顺治九年,吏部核准,颜、曾、思、孟、仲世袭五经博士,由嫡派子孙承袭,令衍圣公咨送题补。”

第二点则为:“孔府统领孟府与帝王的政治往来。在类似万寿圣节、帝王视学等活动中,孟府的赴京朝贺,均由衍圣公保举、推荐和率领。”

朱松美举出的力证为《亚圣五十七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长伯孟公墓志铭》中的所载:“遇万寿圣节,必随圣公暨五家博士谐阙拜贺。朝廷赐宴礼部,以宠嘉之。逮至正统元年、嘉清七年两朝临雍大典,诏取四氏子孙陪祀,俱宴于礼部,赐锦衣一袭,长皆伯躬逢之。”

孟子语录

对于家族后裔的辈分排序,孔子第五十七代孙孔讷,在明初时看到家族子孙数量繁多,为了长幼有序,以定尊卑,孔讷提出要确定行辈用字,他先定出八个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其家族又上溯到五十六代孔希学,第五十七代孔讷,但因孔讷名字仅一字,故用孔讷字言伯中的言字,于是在此八字前又加了“希言”二字,之后又上报朝廷,而后于洪武二年正式实行。

对于此事,孔府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立行辈所以分尊卑,定表字所以别长幼,迩来我族人满数万丁,居连数百里,岂为目不能遍识,且耳不能便闻。若无行辈则昭穆易紊,无表字则称谓不伦。在前业经奉旨更定。今依所列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后开行辈,取名训字。有不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明太祖所赐行辈共八字,加之原有三字,共计十字。曰‘希、言、公、彦、承、弘、文、贞、尚、胤’。”(转引自刘瑞林《孔氏家族)》

到明天启年间,朝廷批准的这十个行辈字已用完,于是由孔子五十六代孙孔胤植又排出十个字,经朝廷批准,于明崇祯二年颁布实行。后来孔子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再立十字,排出第七十六代到八十五代的行辈字,此十字在同治二年得到朝廷的批准。到清末时,七十六代孙孔令贻又排出二十个字,规定出了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的辈分排序,经北洋政府内务部批准,于民国八年颁布实施。对于此事,清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有载:“曲阜孔氏为孔子之后,命名皆有字派,其迁徙他郡县者,但系孔子嫡传,亦必同一字派。盖自元代之五十四代衍圣公名思晦者起,于是凡五十四代孙,均以思字为派。思字下为克字派,克字以下,则为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十派,再次则为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派,又次则为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派。”

从明初开始,孟氏家族的辈分排序也仿照孔氏完全相同的排了下来,起初用字并不严格,从五十八代“希”字辈开始,两个家族的行辈完全一致。朱松美在文中说:“孟氏不但行辈依仿孔氏,其家族谱牒修成后也要报孔府衍圣公备案。在这一点上,也充分体现出孔、孟家族在家族事务上统辖的关系。”

2012年2月22日,我第一次来到邹城参观了孟庙,虽然孟府在隔壁,但因为争着赶往下一个景点,故未来得及参观孟府。

2019年12月13日,我再次来到邹城,参观完孟庙之后,接着去看旁边的孟府。关于孟府的规模,刘旭光在其专著《孟子家族的记忆——孟府档案管理研究》一书中称:“孟府府第坐北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226米,东西宽99米,总面积60余亩。从南到北共有7进院落,楼、堂、阁、室共148间。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前为官衔,后为内宅。”

见到牌坊右转

前行二十米就是孟府大门


其实孟府与孟庙一路之隔,我从孟庙西侧的一个小门穿出,这里有一条中等宽度的大街,街的入口处有一座牌坊,上书“亚圣”二字。由此右转,西行二十余米,即是孟府的大门。此处的门牌号为“亚圣府街44”,此次买的是通票,故直接检票入内,而后沿中轴线一路向北走。

世恩堂

掖门


穿过两进院落,来到了亚圣府大堂,里面的摆设跟孔府几乎完全一样。从大堂右侧的掖门继续向后走,在这里看到了世恩堂,介绍牌上称,这里是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居住之处,并且现在陈列依然保持着孟子七十四代孙孟繁骥及其夫人王淑芳当年居住时的原貌。

世恩堂内景

匾额旁的摄像头


进入其中,正堂之外,两边是厢房,里面的规制基本保持完整,添加之物应当是中厅内的探头,为了表示礼貌,我向探头招了招手。

赐书楼

儒商名人馆


一路向前走到了最后一进院落,这里有一座二层楼房,门楣上挂着“赐书楼”的匾额,这里乃是孟府藏书之处。

感恩堂

照片

感恩堂内的商品

在另一个院落内也看到了一座二层楼房,此处新挂之匾名“孟府感恩堂”,介绍牌上称此处原名亚圣府小学楼,乃是孟子七十四代孙孟繁骥于1943年创建,这里是孟氏家学。但为什么改成了感恩堂,介绍牌上说,因为这里的展览主题是“感恩母亲、回报社会”。

合体字

射箭院落

没敢弯弓

价格便宜


走入其中,里面墙上挂着一些老母亲的照片,同时还有卖旅游纪念品的柜台,余外不知所以然。而侧旁摆着一个告示牌,上面有一个大大的组合字,我感觉应当是将“学好孔孟”合并成了一个字。在此堂的前方还有一个院落,此院内布置成了射箭之处。见此手痒,连喊几句“有人吗?”结果没人来招呼,我不敢冒然弯弓射箭,因为对自己的技术没信心,担心万一突然闯进一位游客被我射中,我只好张望一番而离去。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通天家谱?你知道吗?
为什么说孔颜曾孟是一家?姓曾的一定要看!
为何说孔孟是一家?
为什么姓孔或姓孟的名字里总有个相同的字
孔孟一家
五嶽之宗孔孟故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