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焚妙香,幽心乐赏


香之为用,其利最溥。
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
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
——明 屠隆《考槃馀事》


 

香,始终萦绕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从先秦时期的敬天祭祀、两汉之际的贵族礼仪,到魏晋诸朝的佛道修行、唐宋以来的文士雅趣,中国熏香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汉武帝拓南疆通西域以后,大量的外来香料便进入了中土。沉香、熏陆、龙脑、苏合香等香料逐渐成为中华香事的主要材料。


宋明以来,中国熏香文化因文人的广泛参与而绚烂多彩。文人雅士吟诗颂香、品香参禅、雅集斗香、怡情悦性,流传下一段段雅士佳话。焚香也与点茶、插花、挂画合称作宋人四般雅事。宋人黄庭坚总结香有十德:“感格鬼神、清净心身、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香对黄庭坚来说既是宴坐参禅的静友,又是抵抗俗氛的卫兵。


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造,沉香之所以能生发幽境,乃在其清心悦神之功。“其品凡四,曰熟结:乃膏脉凝结自朽出者;曰生结:乃刀斧伐仆膏脉结众者:曰脱落:乃因木朽而结者:曰虫漏:乃因蠹隙而结者。”沉香因受伤害而结香,因熏烤而释放香气,品性内敛,香气浓郁,其文化蕴意更与中国文人品格相通。




静焚妙香,幽心乐赏。一生嗜香的明人周嘉胄在《香乘》中道出了他的初衷以及他对香的认识,“余好睡嗜香,性习成癖,有生之乐在兹,遁世之情弥笃,每谓霜里佩黄金者不贵于枕上黑甜,马首拥红尘者不乐于炉中碧篆。香之为用大矣哉!”虚室生香,心遁幽境,悠游赏心,此乐何极,红尘诸事,便可抛之脑后。


一缕沉香,可抗俗氛,可喻品节,可遁幽境,可悦性情。在追求效率的当今社会,快捷的生活方式代替了古代精致风雅的慢生活,如若我们能卸掉繁忙压力,像古代文人般焚香默坐,定能消解尘缘,陶冶身心。置一间清斋雅室,窗明几净,佳器伴陈,再加一柱沉香,香烟袅袅,追今抚古,思慕先贤,我们便似与古人同呼吸,共幽情。“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愿浮躁远离你我,让心沉香
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
何为“带香”?为啥土豪老板们都这么痴迷
炉边燃起一缕香,偷得红尘一时闲
为什么生意场上的老板都喜欢戴沉香?
一缕沉香起,新岁尤可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