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迹】新郑宣圣台:丧家之狗(上)

十余年前,李零先生出版了一部名为《丧家狗——我读<论语>》的专著,该书的出版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近些年传统文化复兴,对儒学尤其对孔子均持肯定态度,故李零先生的这部专著让很多人望名生义,认为这是贬斥孔子的一部书。然细读该书,方明白他是要还孔子真面目,并非是贬斥孔子。他在该专著中系统地阐述了孔子是如何从人变成圣人的,而孔子本人又是何等的不愿意给他贴上圣人的标签。

郑风苑小区

李零在本书的自序中说:“在这本书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

路名

那么在李零眼中,孔子应当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在序中给出的总结是:“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站在桥上看风景

这段话可谓是李零先生本部专著的主旨,他把孔子视之为一位努力服务于社会,四处碰壁的丧家狗。同时他说:“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可见,最后这句话方是本书的主旨。

清理水草

那为什么把像孔子这样有理想,又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形容成丧家狗呢?这种说法本自历史文献记载,李零在其专著中列出了五处历史文献所载同一件事,只是这些文献在个别字句上略有差异。比如《史记·孔子世家》上的一段记载是: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郑庄公

《孔子世家·困誓》中的一段为: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东郭门外,或人谓子贡曰:“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繇,其肩似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累然如丧家之狗。”子贡以告。孔子欣然而叹曰:“形状未也,如丧家之狗,然乎哉!然乎哉!”

公园与小区同名

《白虎通·寿命》和《论衡·骨相》所载与以上两段长短相当,相比较而言,《韩诗外传》中的所载更为详尽:

孔子出卫之东门,逆姑布子卿。曰:“二三子引车避,有人将来,必相我者也,志之。”姑布子卿亦曰:“二三子引车避,有圣人将来。”孔子下,步。姑布子卿迎而视之五十步,从而望之五十步。顾子贡曰:“是何为者也?”子贡曰:“赐之师也,所谓鲁孔丘也。”姑布子卿曰:“是鲁孔丘欤!吾固闻之。”子贡曰:“赐之师何如?”姑布子卿曰:“得尧之颡,舜之目,禹之颈,皋陶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者;从后视之,高肩弱脊,此惟不及四圣者也。”子贡吁然。姑布子卿曰:“子何患焉。污面而不恶,葭喙而不藉,远而望之,羸乎若丧家之狗,子何患焉!子何患焉?”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无所辞,独辞丧家之狗耳,曰:“丘何敢乎?”子贡曰:“污面而不恶,葭喙而不藉,赐以知之矣。不知丧家狗,何足辞也?”子曰:“赐、汝独不见夫丧家之狗欤!既敛而椁,布器而祭,顾望无人。意欲施之,上无明王,下无贤士方伯,王道衰,政教失,强陵弱,众暴寡,百姓纵心,莫之纲纪。是人固以丘为欲当之者也。丘何敢乎?”

公园入口

某天走出卫国的东门,在此遇到了著名的相面师姑布子卿。孔子对弟子们说:我还是下车步行吧,一位高人要给我相面,你们要记下他说了什么。姑布子卿也对弟子们说:赶快下车步行,有圣人来了。

一路下行

这两路人马相距约一百步,他们迎面走向对方,而后擦肩而过,走过之后,姑布子卿又转身看孔子的背影。如此算来,姑布子卿正面看孔子五十步,又从背面看了五十步。这时子贡走了过来,姑布子卿问他刚才走过的那位是谁?子贡说:我是端木赐,刚才的那位是我的老师,他就是鲁国的孔丘先生。

边走边看

姑布子卿听闻后说:原来是鲁国的孔丘,我听说过他的大名。子贡问他:你觉得我老师怎么样?姑布子卿给出了如下的比喻:你的老师额头像尧,眼睛像舜,脖子像大禹,嘴巴像皋陶,从正面看过去,有卿大夫的气势。然从后面看过去,他高耸着肩,背部有些瘦弱,没有那四位圣人的气势。

桥边护栏上的历史故事

子贡听闻到姑布子卿的评价略感失望,姑布子卿劝他说:你不要伤心,虽然你老师脸色黑了一些,但总体上看气色不错。尽管他的嘴长得有些突出,但还能看得过去,只是远远地看他的整体形象,有点像丧家之狗,所以你不要有太多担忧。

景观石

子贡回到孔子身边,把姑布子卿的所言转告给孔子,孔子认同姑布子卿的整体形容,只是说自己比不上丧家狗。子贡很惊讶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说,孔子解释说:你见过丧家之狗吗?主人离世了,被收敛入棺椁中,棺前铺上布等客人来祭祀。丧家之狗就守在棺椁旁,它看不到自己的主人,同时想把主人救出来。而今天下礼崩乐坏,人们以为我要捥狂澜于巨捣,可是我哪有这个能力呀。如此说来,我哪里比的上丧家狗。

河对岸

《韩诗外传》中的所载比《孔子世家》上的所载要详细的多,且故事情节也有区别,《孔子世家》与《论衡》《白虎通》《史记》中的所载都是说孔子前往郑国的途中,跟弟子们走散了,他独自站在郑国的东门外等候弟子。而弟子们也在焦急地寻找老师,此时有个人跟子贡说:我在东门外看到一个大个子。此人形容了那个大个子的长相:此人眼睛细长,额头突出,他的头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但腰部往下比大禹短三寸。之后总结说:这个大个子看上去恓恓惶惶像一条丧家之狗。

景观石二

子贡找到老师后,讲述了指路人的所言。孔子闻言后却高兴地说:他把我的形象跟那些圣人相比,这可不敢当,但他说我像丧家之狗,这句形容绝对正确。但后世一些学者不承认古人的记载,比如崔述在《洙泗考信录》中说:

郑在宋西,陈在宋南,自宋适陈,必不由郑。且子产相郑,其卒不久,郑人或犹有及见者,尧禹、皋陶千七百余年矣,郑人何由知其形体之详,而分寸乃历历不爽矣乎?至比圣人于狗,造此言者,信此说者,皆圣门之罪人也。此乃齐东野人之语,故今皆削之,而并为之辨。

新墓

守护者

崔述认为这种说法子虚乌有,他考证了孔子出游的路线,并且说那个人不可能知道尧、大禹、皋陶等人的身高长相。其实更让崔述生气的是,这段文字把孔子形容成丧家狗。李零说他“什么都疑,就是不疑道统”,在李零看来:“辨伪学,不只是方法,也是思想。我们要知道,宋以来的辨伪,疑与不疑,莫不以卫正统、辟邪说为内在枢机(如兵书辨伪)。疑诸子,是要尊儒经;疑伪经,是要卫家法。遍伪群书,只在弃而不用,非所以甄别年代。其心与赢秦焚书、满清禁毁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丧家狗”孔子
杨立华与李零的争论
春登孔望
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
【《道德经》说家风】我也想做一条丧家之狗
读《论语》没有错,但也要看怎么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