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归本源:初中作文教学范式的转型
2012-03-17 00:04:26|  分类:语文教师工作室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本文引用自王立华《回归本源:初中作文教学范式的转型》
山东省临沂第十二中学  王立华
为了有效地解决初中作文教学现存的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初中作文教学范式的转型研究”,历经三年多的研究后,此课题通过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鉴定。在三年的艰苦研究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并总结出了一系列初中写作教学的实践规程。
一、初中作文教学范式转型的现实呼唤
(一)写实:初中作文教学的两难现状
1.教师不愿意教作文
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似乎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这种现状突出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教师苦于没有成熟的写作教材可作参考,写作教学行为的随意性大,往往是快要上作文课了,几个教师才仓促地商量后确定一个题目(或主题)让学生来写。缺乏序列性、系统性。训练无序列、效益不高,教师们也认识到了——广大教师也经常受到教育良知的拷问。难度过大,一些教师有做不了的感觉,自然不愿意教作文。二是初中作文大多不能当堂批改。因此,学生的作文大都是在课下修改。教师改作文的工作量大,战线过长,等到下一个周上作文时,学生很少认真阅读教师的修改建议,有些学生甚至连看都不看。教师的巨大付出,换来的是徒劳无益。对此,广大语文教师们苦不堪言,但又必须得做,因为当地教研部门、学校业务主管科室都要检查。工作做完了却没有效益,教师还想做吗?三是教师精心辅导的作文发表了、获奖了,但当地教研部门、学校大多不把这些工作计入教师的业绩考核。学生们发表文章、参加征文的愿望很大,语文教师不得不强装笑颜辅导学生。工作做完了,却没有肯定,教师还想做吗?四是广大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写作教学的现存问题要快速地解决,但苦于个人力量有限,无法组织有目标、有步骤的系统地研究、实践,最终也不得不放弃这一美好初衷。做不好的工作,教师还能做吗?五是教师不愿意投入精力研究作文教学。每到期末、期中考试的时候,学校为了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要求教师在改卷时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轻松就能得到较高的分数评价,导致一些教育惰性高的语文教师不愿意重视作文教学;这种虚假的分数也不能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差距,打击了那些素养较高、付出较多的教师的积极性,他们自然也就不愿意向作文教学研究、实践投入更多的精力。
2.学生不愿意写作文
目前,学生的写作是一种应景的写作范型,写作文不是“写自己”,更不是“给自己”写的,学生们自然不愿意写作文,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写作素养不均衡。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作文技法训练,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能力结构不协调,让学生觉得写作文是件痛苦的事,从意识上排斥写作文。二是写作内容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往往在教师的规范约束、劝诫提醒中写作文,写的是老师规定的自己并不一定认同的内容,便只好揣摩老师的心思,“顺着竿往上爬”,不敢说真话,不敢流露真情,童真还怎么能体现呢?说别人的话,写别人的事,学生还愿意写作文吗?三是学生在考场上写作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文字量,为了得高分,也不敢写真情实感,只能把作文内容往得分点上靠。四是学生写作多是为了得高分的技法训练,没有成长内涵。五是期中、期末作文分数过高,并不是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的体现,语文教师又不能把这种现状的真实情况告诉学生,这种阅卷行为让写作水平低的学生误以为自己的作文水平真的那么高,也压抑了那些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六是作文能力尤其是作文分数提高较慢,不少学生往往把更多的学习精力投向了记忆基础知识、做阅读训练题目。
(二)思辨:出现两难的原因
1.写作教学的指导意识本末倒置:是为了考试得高分,不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不少教师的写作教学行为存有泛政治化、泛技术化的倾向,把写作教学看成是“应试作文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大小考试中取得尽可能高的作文分数,很少关注学生的成长。于是,不少教师偏重写作技法的讲授,用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规范”学生的思维和写作模式,忽视学生的主动体验和创新表达,忽视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的唤醒、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受阻,写作内容受限,写法单一,情感“复制”,缺少个性化内涵。
2.写作教学的内容设计杂乱无章:现行教材中写作教学体系的编排缺乏逻辑性。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是以主题来划分单元的,同一个单元中的每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一致的(文言文、诗歌单元除外),全书有非常明晰的逻辑关系。但有关写作教学的内容则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每个单元不一定都有合理的内容设计,而且已经设计好的内容也很难讲求逻辑性:现行教材的单元是严格地按阅读课文的主题划分的,很难再同时设计一个系统的、逻辑严谨的写作指导体系与之对应。综上所述,写作教学可遵循的范本存在严重不足,再加上语文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理解水平不一致,专业素养层次有差别,也增加了语文教师组织写作教学的难度。
3.写作教学的时间投入严重不足:写作教学成为语文课堂的副产品。目前,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基本内容都是关于阅读篇目的设计,考试又往往这些阅读篇目紧密结合,所以对有关课文内容的记忆、理解就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要活动,日常写作训练只能零星地、点缀性地出现在阅读教学之余。广大语文教师倡导让学生写日记,由于批改工作量大,教师根本无法给学生个性化的辅导,日记也不是作文日常训练的理想载体。写作教学的集中训练一般都选择在周四或周五的下午用两节课来进行,由于间隔时间较长,不能给学生持续的写作刺激,无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写作习惯。
4.写作教学的修改主体越俎代庖:教师成了修改主体。作文修改本应以学生为主,但现实却与此恰恰相反,作文修改以教师为主,学生修改的很少。目前,教师多是在学生们写完后集中修改本次作文。这样做,负面影响太多。虽然便于教师把学生的普遍问题集中地找出来,但是由于反馈不及时,学生无法及时修正问题。另外,初中学段班额普遍较大,作文批改周期又较短,有些教师只好粗糙地批阅作文,自然无法全部找出个体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求解:走向双赢的范式转型
为了解决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但收效甚微。这迫使我们寻求问题解决的新方法论。库恩认为,范式主要是指某一科学群体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观点、理论和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框架,从而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方向。用库恩的主张来关照当下的初中作文教学问题的解决,给了我们一种有益的启示:初中作文教学只有彻底的告别旧有的作文教学范式,实现范式转型,才能彻底地解决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更新写作教学的指导意识:改变写作教学的定位。写作教学不是为了培养有写作特长、写作爱好的文人,而是通过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基于此,要改变写作教学的指导思想,让写作教学回归教育样式“写作教育”的本源,这才算把握住了写作教学的主旨和归宿,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业。那么,到底怎么看待写作教学呢?
我们以为,教师要把写作教学作为人文教育来追求,通过写作教学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写作中受到广博的文化知识的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的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的熏染;教师要把写作教学作为思想教育去追求,关注学生的精神的自我反省、人格的自我完善,让学生意识到经常写作就是点点滴滴的自我提高、有效的自我转变;教师要把写作教学作为审美教育去追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真的东西,寻求生活中善的举止,欣赏生活中美的事物,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教师要把写作教学作为心理教育去追求,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写作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排遣或缓解心理上的焦虑、苦闷,升华幸福、愉悦的感觉。
2.写作教学内容的重新梳理:编写融日常训练、综合训练与阅读积累为一体的教材(或学习指导书)。“大作文”、“小作文”、“日记”、“周记”、“读书笔记”……学生需要完成的跟写作有关的“作业”名目繁多,却不成系列,教师改、学生写都有诸多不便。因此,我们应按照初中生的特点、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系统地编写一套融日常训练、综合训练与阅读积累为一体的学习指导书。这样既给了教师组织写作教学的难度,学生的写作学习也有了明确的方向、任务,学生可以随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拿出这套学习指导书进行自主写作练习。
3.增加写作教学的时间:改变课时设置,并单设日常写作指导课。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要求,在不增加语文课时量地前提下,重新分配阅读教学课、写作教学课的时间分配,增加写作教学课的时间。
4.让学生实现“我手写我心”,以学生的日常写作、修改为主。学生作文的第一个读者一定是作者本人,学生应景写出来的作文连学生本人都不一定愿意读,又怎么会打动其他人?因此,要让学生的写作行为变成自己的事情。这样,当他们阅读自己的文章时,感受到了自己的写作水平的进步,便开始对写作产生兴趣。另外,我们引导学生不断地修改作文,在反复地优化自己的写作结果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感叹、回味自己的辛勤努力的不容易,便有了成功的感觉,对自己日后的写作行为充满了信心。
二、初中作文教学范式转型的基本主张
学生的写作行为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的写作意识的强化、写作方法的习得、写作水准的提高需要他们在长期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自行体悟、锤炼、内化,单纯的教师讲解很难完成这一任务。因此,作文教学范式的转型应该回归这一本源预设。
(一)回归童真:“我”在自然地写,写的是真性情
案例1: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相对应的日常训练题目
同学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鲁迅和林海音都曾表达了自己的成长烦恼,你能不能找出一句或更多的话语,然后加上自己的分析,来表达自己的感触呢?用100字来表达吧!
写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实践,应该是率性而为的,是童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追求为文。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当下的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做到:作文是“我”在现场随机写的,写的是现场的自然状态。让学生随意选择自习课、清晨夜晚、茶余饭后,在教室、阅览室、宿舍、卧室完成写作——兴之所至,立即创作,文体不限,表达手法亦可多样。这样,学生是在“道法自然”视野中写作,是宁静的、平淡的自然创作,流淌在学生笔端的才是真性情。
(二)回归生活:“我”在生活中写,写的是生活
案例1: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未选择的路》相对应的日常训练题目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那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诗人弗洛斯特写出了一个十分优美的出发场景。那么,你每天早晨去学校的路上,发现过让你感动的场景吗?用120字描摹出来吧!
写作应是无技巧地再现生活。当下生活中的真人和实事,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现在许多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没有鲜活的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写作脱离了写作的生活时空。回归生活世界的写作让学生随时随地地遇事有感而发,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创作,让写作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产生了“无缝隙联系”:写作的时空就是生活的时空,生活的外延有多大,写作的外延就有多大。
(三)回归自我:“我”在写,写的是“我”
案例1: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相对应的综合性训练题目
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遭遇一些烦恼。个头太矮了、脸上长青春痘了、学习又有些吃力了、老师曾对我不公正……请你将真心话、心中情“留”在作文本上,留下成长的足迹吧!可以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来创作,可以选你最拿手的呀。(1)《_________ 的苦恼》。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体裁(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2)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体裁(诗歌除外),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过去,尽管一直倡导给学生写作的选择性,但在两节课的作文时间内写作、在考场上写作、在写给大人看的日记中写作,都是在为别人写作,写作时自己的灵魂并不一定在场,写作不是自己的事情。另外,一味地重复别人要求写的内容,势必使学生产生厌写的情绪。因此,我们应立足学生的生活体验、年龄特征、心理需求,设计一些学生的成长需要的写作内容,鼓励学生记录有自己的生活内涵的个性化内容,让写作除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外,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人格水平。这样的创作行为持续一段时间后,千百个个性丰满的学生形象、跌宕起伏的个人成长史就逐渐勾勒出来了。
(四)回归教材:“我”在用教材写,写的是成长需要的内容。
案例: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对应的日常训练题目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用一段文字就形象地描绘出了“百草园”作为乐园的“乐”的内涵,我们可以想见鲁迅先生进行景物描写的功底有多高。那么,您童年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请您描述出来吧!鲁迅先生用了约320个字,您能不能也用这些文字描绘出您的童年乐园?写完后,请同学们检查一下,您是否写出了事物的情态、人的多种感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回归教材的写作与教材内容和阅读教学同步进行,以教材为写作范例。在实践中,我们从初中六册课文中选出了若干篇有代表性的、有利于向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课文作为范文,同时针对范文设计了写作训练的对应题目。我们对“人教版”初中六册的课文从课文主题、文体特点、写作技法、语言修辞等方面对教材进行了分析,一是要把系统的训练目标拆解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二是要选出一批范文,并进行写作技法、文体结构的解读、分析,重新建立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联系。
三、作文教学范式转型的基本内容
在实践中,为了推进初中作文教学范式的转型,我们尝试从写作课程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的写作行为变化三个分析域,从9个方面来全面推进。
(一)新旧关联 + 新目标关联 + 与生活关联:写作目标走向结构化
作文教学范式转型的首要内容是实现作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结构性,使三年的作文教学目标设计具有结构性联系(结果见“表一”)实现在新旧目标之间、新目标各构成部分之间、新目标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间相互关联,便于让学生接受系统的写作训练,形成均衡的写作能力框架。
表一
二级目标
一级目标[i]
七年级的写作目标
八年级的写作目标
九年级的写作目标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认识到写作目的、写作对象对写作行为的重要性。尝试写作时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选择、组织材料。
基本能针对不同的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写作策略进行写作。
形成根据写作目的、对象确定写作策略的习惯。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写作时写真人真事,尝试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
写作时能自然地写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写作时有技巧地写真情实感,理性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能捕捉住事物的特征,并能概要地描述出来。
熟练地多角度观察生活,并能找到自己关注的生活内容。能在现场快速地捕捉住事物的特征,并能把事物的特征准确的描述出来。
养成多角度、辩证地观察生活的习惯,能快速地捕捉事物的特征并把事物的典型特征分析出来,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察、分析结果。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尝试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有清晰地安排文章内容的先后和详略的意识。把自己的想法顺畅地表达出来。
根据表达中心,熟练地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能合理地安排文章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意思。认识到联想、想象对写作的作用。
根据表达中心,科学地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并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布局,详略得当。熟练运用联想、想象。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熟练地掌握记叙文的文体常识,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会写学校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应用文。
熟练地掌握说明文的文体常识,能写简单地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掌握生活中需要的应用文的写作基本要求,会写常见的应用文。
熟练地掌握议论文的文体常识,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能根据生活需要,写规范的应用文。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学会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缩写。开始练习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
准确地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准确地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学习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准确、快速地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熟练地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熟练地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富有个性的改写。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明确独立写作的意义,有独立写作的意识。明确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基本环节的常识。尝试练习写作过程中要包含基本环节。
有清晰地独立写作的意识;能熟练地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养成独立写作的习惯;写作行为理性程度高,有完善的基本写作环节。
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能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并开始修改自己的作文。练习使用规范的作文修改符号。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并开始互相评改自己同桌或熟悉的同学的作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使用纸质、网络跟帖等作文评改方式。
初步养成作文修改的习惯。能使用规范的作文修改符号的习惯。经常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分享感受,能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并给别人的作文提出的建议。经常把自己的作文整理成册。熟练地使用纸质、网络跟帖等作文评改方式。
养成作文修改的习惯。养成使用规范的作文修改符号的习惯。习惯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分享感受,能根据别人的合理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并给别人的作文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定期把自己的作文整理成册。养成使用纸质、网络跟帖等作文评改方式的习惯。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进一步明确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并尝试修正自己在作文中的错误使用行为。
熟知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熟练地修正自己在作文中的错误使用行为。
养成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的习惯。
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日常写作天天进行,每天至少写100字。“大作文”等综合训练每学年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50字的习作(用楷书书写)。
日常写作天天进行,每天至少写150字。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用楷书书写)。
日常写作天天进行,每天至少写200字左右。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60分钟能轻松地完成600字的写作(用楷书书写)。
(二)三线 + 三段 +三块:写作内容走向序列化
1.“三线”写作内容
单元主题线。以教材为依托,结合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对学生进行主题序列写作训练,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课文主题为“成长”,本单元的同步序列训练主题就为“成长”。
课文写作特点线。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具体课文的写作特点与课后练习的提示、要求,对学生进行微格写作技法的序列写作训练。如对应“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伤仲永》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在《伤仲永》中,王安石只安排了一句语言描写:‘泯然众人矣!’。这一句语言描写,把王安石的惋惜之情清晰地表达出来了。同学们,你能不能也描摹出一个场景,用一句语言描写来突出表达一种情感。不低于120字就可以了!”。
时鲜主题线。以班团活动、社会热点、传统节假日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时鲜主题的序列写作训练。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个单元的训练任务对应的时间是3月份,在“链接时鲜”栏目中我们就设计了“3月的重大节日”“时鲜主题学生推荐”两项内容。
2.“三段”写作内容
我们按照三年制初中的特点,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发展规律、成长需求,严格设计了作文训练序列。七年级时,我们侧重于引导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能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八年级时,我们侧重于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生活,思考利弊得失;九年级时,我们侧重于引导学生记录自己体验最深的生活,升华人生感悟和思想境界。
比如,对应“人教社”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一周中的课文“第1课《在山的那边》、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设计训练任务时,既关注了写作技法、文体结构的训练,也关注了学生的写作习惯的养成。周一:请以《开学第一课》为题,记叙你在开学第一节语文课上的见闻和感受,不少于200字。要开始初中三年的写作了,很有意义啊!周二: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已经写了两天了,感觉怎么样?周三: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刚到初中,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又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吧,100字够吗?已经写了三次了,继续努力!周四: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尽量写出自己的个性。第四天写一篇长的,难度大吗?周五:马上要到“教师节”了,以“老师,我想对您说”为题目,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已经坚持写了一个星期,佩服自己吗?”
3.“三块”写作内容
微格训练板块。这是教师进行的限制性分解训练,主要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常用的文体结构常识,学会基本的写作技巧。因此,本板块的训练分为两种:写作技巧训练和文体结构训练,具体训练任务分配见“表二”。
表二:
年级
项目
七年级上学期
七年级下学期
八年级上学期
八年级下学期
九年级上学期
九年级下学期
微格作文训练
写作技巧训练
(1)记叙文的题目、开头、主体、结尾的训练。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的训练。
(2)人物描写(一)、景物描写(一)的训练。
(3)常用写作技巧的训练: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4)修辞格的训练:拟人。
(1)人物描写(二)、景物描写(二)的训练。
(2)常用写作技巧的训练:前后照应、一线穿珠。
(3)夹叙夹议、动静结合的训练。
(4)修辞格的训练:对比、衬托。
(1)说明文的题目、开头、主体、结尾的训练。
(2)说明的顺序、方法、语言的训练。
(3)常用写作技巧的训练:以小见大、镜头剪辑。
(4)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训练。
(1)散文的训练。
(2)场面描写(三)、景物描写(三)的训练。
(3)常用写作技巧的训练:烘托艺术、铺垫蓄势。
(1)议论文的题目、开头、主体、结尾的训练。
(2)论点、论据、论证的训练。
(3)常用写作技巧的训练:时空交织、欲扬先抑。
(1)诗歌的写法训练。
(2)小小说的训练。
(3)常用写作技巧的训练:一波三折、巧设悬念。
文体结构
训练
记叙文(一)、
寓言童话
记叙文(二)、
片段拼贴体、日记体
说明文、新闻、书信
散文(一)、采访录、故事新编体、散文诗
议论文、实验报告、小小说
散文(二)、剧本、诗歌
主题训练板块。这是限制性综合训练,主要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具体训练任务分配见“表三”。
表三:
年级
板块
七年级上学期
七年级下学期
八年级上学期
八年级下学期
九年级上学期
九年级下学期
主题作文训练
自我
自我介绍、童年
烦恼、理想
交往、理解、感动
初中生特点、挫折
奋斗、自信、乐观、青春
选择、生命、初中生活
家庭
家人、爱家
家庭矛盾、
尊老爱幼
感悟亲情
回报父母
家庭教育
家庭观念
学校
老师、同学
学习、假日
课余生活、
校园
读书与作业
读书与考试
校园现象
自然
描述景物
描述动物
解读自然
寄情山水、
环保意识
思考自然
感悟自然
社会
诚信、合作、生活中的语文
故园情、民俗风情、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战争与和平、宽容、节俭
追星、凡人、感恩、人类与科学、
教育问题、财富、竞争与创新
社会公德、社会热点、土地
自主性训练板块。主要解决“用什么(素材、语言)写”的问题,分为读书随笔训练和生活随笔训练两部分。我们分期分年,由易到难,序列性地设计了读书随笔、生活随笔的训练任务。具体任务分配见“表三”。
表三
年级
板块
七年级上学期
七年级下学期
八年级上学期
八年级下学期
九年级上学期
九年级下学期
随笔作文训练
摘录式(一)
批注式(一)
提纲式(一)
课后仿写、续写、改写、补写等读写结合练习
摘录式(二)
批注式(二)
提纲式(二)
课后仿写、改写、补写、读后心得等读写结合练习
摘录式(三)
批注式(三)
摘要式(一)
课后仿写、改写、补写、读后感等读写结合练习
摘录式(四)
批注式(四)
摘要式(二)
课后仿写、改写、续写、随感评析等读写结合练习
批注式(五)
随感式(一)
评析式(一)
课后仿写、改写、续写、缩写、扩写、读后感等练习
批注式(六)
随感式(二)
评析式(二)
课后仿写、改写、续写、读后感等读写结合练习
写人记事式随笔(一)、写景状物式随笔(一)、抒情悟理式随笔(一)
写人记事式随笔(二)、写景状物式随笔(二)、抒情悟理式随笔(二)
写人记事式随笔(三)、写景状物式随笔(三)、抒情悟理式随笔(三)
写人记事随笔(四)、写景状物随笔(四)、抒情悟理式随笔(四)
写人记事随笔(五)、写景状物随笔(五)、抒情悟理式随笔(五)
写人记事式随笔(六)、写景状物式随笔(六)、抒情悟理式随笔(六)
(三)日常训练 + 综合训练 + 阅读积累:写作载体走向同步化
写作载体走向同步化,一是追求与学生的生活同步,二是追求与课本同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组织编写了《初中作文同步序列训练学习指导书》。
《初中作文同步序列训练学习指导书》与课文同步,共分6册,每学期使用一本。每一册设计了七个单元的训练任务:前6个单元的训练任务与课文内容同步,第7单元的训练任务为自由创作,与课文内容不同步,但训练目标与本册一致。前6个单元按照每个单元三周的训练任务来设计(共设计了126天126个训练任务),第7单元按照两个周的训练任务来设计(共设计14天14个训练任务)。另外,综合训练每一个单元一次、升格作文训练每周两次。这样,初中三年共设计了840天1134个训练任务。节假日学生自备练习本自主写作。
《初中作文同步序列训练学习指导书》分“单元提示”、“日常训练”、“升格训练”、“阅读积累、“综合训练”五部分。(1)“单元提示”包括四部分内容:“训练序列(呈现统筹分配的序列训练目标)”、“链接教材(呈现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结构、写作特点)”、“链接阅读(呈现教材推荐阅读的名著、教师推荐阅读的与本单元主题有关的篇目、学生自主推荐的与本单元有关的阅读篇目)”、“链接时鲜(呈现与本单元、课文对应的重大节日、历史事件、社会热点)”四部分。(2)“日常训练”分五天设计,共三部分:“自评、他评(引导学生写完作文就修改、让教师、其他同学提阅读意见)”“目标训练内容(序列目标的训练任务)”“体验最深、有意义的事、话语(学生用一句话来记录当天的重要事件、话语,学生可以记录一件,也可以记录多件,给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练笔的空间)”。(3)“升格训练”设计了周六、周日两天。其中一天让学生再次修改整理出本周五天的写作内容,至少整理两天的选连任务,学生可以在周一到周五期间进行;其中一天让学生根据自己本周的训练不足自主设计一次训练任务。(4)“阅读积累”让学生回顾一周内阅读的内容,避免学生只摘抄不温习、应用;让学生记录自己搜集到的与本周“综合训练”作文有关的素材。(5)“综合训练”把本单元的训练序列目标综合设计后行成一次“大作文”进行训练。
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一周周二的训练任务
____年____月____日(星期   )    今天的创作质量自评      师评(或读者评)
◎目标写作部分。回首童年,灿烂的春光中,有和同学踏青的美好回忆;厚厚的相册里,留住了那么多熟悉笑脸;毕业纪念册中,小学同学的签名笔迹似乎还未干……闭眼静思,那么多鲜活的面容飞扬在眼前——同学们,用100字勾勒出一位个性鲜明的童年伙伴吧!
◎今天体验最深的事(话)、最有意思的事(话)
1.
2.
3.
4.
(四)小课 + 大课 + 机动课:课时设置走向科学化
1.写作时间的调整。初中生最好能在有组织的、且能及时得到激励和支持作用的专门时间内、专业氛围中进行写作。基于此,我们调整了作文课的课时设置:一是把两节作文课分成大课(大课60分钟)和小课(30分钟),二是把作文课设置在周一上午的第三节课(大课)、第四节课(小课),三是以每两个周为一个分析时段,由语文教师根据班级的情况,自主选择一节课来总结日常训练的情况。
把作文课调整到周一,一是为了对本周的日常训练目标进一步明确、拆解,然后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集中辅导;二是为了把综合训练目标的部分子目标合理地分解到前两周来进行拆解性训练,并在周一时明确地投放给学生。比如,在“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我们意图进行想象、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综合训练。我们便在第一周投放了一张繁花盛开的小巷的照片,让学生给这条小巷命名,并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景物描写,发挥想象,采用多种修辞、多种感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方法,描写出小巷的美景,不少于150字。第二周时,我们又投放了一张阴暗的小巷的照片,假设这里曾是个陈旧、阴暗、肮脏、冷清的小巷,让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景物描写描述它的样子,不少于150字。第三周时,我们让学生写半命题作文“XX小巷的‘传奇’”,让学生发挥想象,假设造成小巷陈旧、阴暗、肮脏的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人的到来让小巷变的非常美丽?在这条小巷中发生了怎样的“传奇”故事?让学生写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同时,我们让学生把前两个周的景物描写的最终结果自然地融到这一次的作文写作中。
2.课堂教学流程
大课和小课的基本流程是一样的,但日常训练和综合训练的流程又是有差别的。
日常训练的课堂结构。(1)大课的课堂结构。周写作辅导:教师解读本周的日常训练目标,尤其是要明确本周的训练目标和综合训练目标的关系,让学生明确本周的写作目标和任务,对学生的日常训练进行集中辅导,此环节大约安排15分钟;本课写作辅导:投放综合训练目标的子目标,进行写作指导,明确本次训练的目标、要求,师生共同讨论写作思路,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自主写作: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此环节大约安排30分钟。自主修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2)小课的课堂结构。互改作文:学习小组内互相批阅、交流大课上写的作文,并推荐出优秀作品,以备班内交流,教师同时也要快速地阅读一些学生的作文,提出修改建议,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升格完善: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内的交流情况与教师的建议,完成升格修改,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佳作赏析:各小组展示佳作,并说明推荐理由,班内加以欣赏、点评,教师加以总结,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升格提升:根据课堂交流情况,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明确本周的努力方向,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
综合训练的课堂结构。(1)大课的课堂结构。投放题目(主题):投放前两个周的分解训练目标、达成情况,明确本次综合训练的目标,此环节大约安排1分钟;写前指导:解读本次综合训练的目标、要求,师生共同讨论写作思路,此环节大约安排4分钟;自主写作:学生独立写作,此环节大约安排50分钟;自主修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2)小课的课堂结构。互改作文:学习小组内互相批阅、交流,并推荐出优秀作品,以备班内交流,教师同时也要快速地阅读一些学生作文,提出修改建议,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佳作赏析:各小组展示佳作,并说明推荐理由,班内加以欣赏、点评,教师加以总结,此环节大约安排15分钟。升格提升:根据课堂交流情况,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
日常训练总结课的课堂结构。明确目标:明确总结的范围、要求和应达到的学习目标,此环节大约安排2分钟。合作交流:小组互相批阅、交流两个周的日常训练结果,并推荐出优秀作品,此环节大约安排20分钟。佳作赏析:各小组展示优秀习作,并说明推荐理由,互相欣赏点评。此环节大约安排13分钟到15分钟。反思提升:教师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日常的批改情况,总结这两个星期来的优势与不足,写出自我反思,明确今后的训练方向,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
(五)学生修改 + 升格整理:作文修改走向个别化
1.注重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我们先让学生大幅度地修改,然后才是教师修改。教师的修改着重在观察、分析学生的修改过程的变化,然后给学生提出修改建议,防止整个班级都是语文教师的主张、话语习惯,学生本人的提高痕迹不明显。凡是修改完毕的所有训练作文,我们都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得意的作文在“升格训练”时重新整理出来,形成全新的完整的作文。
2.注重修改别人的作文。学生修改别人的作文时,我们既注重了纸质书面意见的保留,也注重了以电子版的形式提供。引导学生在时间充足的前提下,把自己的作文录入后放到博客中,让全班同学来跟帖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六)素材整合 + 语言推敲:写作辅导走向实用化
由于日常训练、综合训练的的频率很高,每天都至少有一次写作行为。因此,学生写作的辅导时间不宜过长、辅导内容不宜过多。基于此,我们着重辅导学生具备四种能力。
1.辅导学生具备寻找、整合写作素材的能力。尽管我们按照语文教材的编排序列大体设计了写作方向和写作主题,但可供学生选用的素材仍然很多,因此我们辅导学生学会搜集、推敲确定“最有体会”“最有意思”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经常性地把同类别的写作素材整合出来,既便于日后综合训练的进行,也便于学生加深对同一类素材的认识,积淀人生经验。
2.辅导学生具备语言推敲能力。我们注重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最有表述力的语言描述写作素材。
3.辅导学生具备借鉴典范课文的写作特色的能力。典范课文只是一种潜在的文本,而不是现实的文本。典范课文对学生写作的借鉴意义不单纯是由作者意图、课文本身所决定的,更需要学生的有效阅读、品悟。因此,语文教师要摒弃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的辅导观,注重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
4.辅导具备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的能力。我们辅导学生使用标准的作文修改符号,一是为了让学生多修改自己的作文,二是便于别人读懂别人的建议。
(七)纸质媒介 + 电子媒介:素材储备走向生活化
1.纸质媒介的提供。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素材,在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我们除开设了阅读课外,还让图书室、阅览室在午休、课外活动时间也开放。为了充实图书室、阅览室,我们专门向老师征集了书目、报刊目录,然后大量地购进、订阅。我们还发动各班学生捐书,组建了班级书橱,供全班同学阅读、交流。
2.电子媒介的提供。我们先尝试开放机房便于学生上网浏览、查找资料。我们还在部分班级的绝大多数家长同意前提下,在部分班级建立了“班班通”,加装了一些防护软件,学生在教室里就可以便捷地上网。
(八)横向比较 + 纵向比较 +“延迟评价”:写作评价走向升格化
1.横向比较法。我们要求语文教师要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一个班级的学生,比如用写作质量来衡量,就可以区分出书写美观大方、整洁认真、潦草等类型的学生。横向比较,便于教师进行集体辅导,也便于教师发现每个学生在写作上的特征、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督促工作。
2.纵向比较法。我们要求教师用一个学生一个作文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变化,把一个学生的现在和过去比,发现学生的写作个性发展的轨迹。比如用标点符号使用来衡量一个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规范程度、书写质量有什么变化,以此来分析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变化。
3.延迟评价。天天训练,减小了学生的写作难度,学生的佳作会经常出现。对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可以对他们的作文给予即时评价。但对于一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讲,我们让教师不要立即评价他们,要增加让学生修改的次数。经过多次修改后,学生的作文更完善了,再对学生的作文和写作能力进行评价。这些学生也可以得到较高的评价,让他们对自己的习作充满信心和希望。
(九)朗读 + 刊物 + 墙壁 + 博客 + 专辑:展示平台走向多样化
作品欣赏展示。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每天的批阅情况,选出优秀作文让学生本人朗读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并让学生谈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创作体会,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研究刊物展示。为了展示学生们的优秀作文、教师的研究结果,我们创办了研究刊物,刊登学生的优秀作文。比如我们创办了《浅草》。在正常上课期间,我们原则上每三个月出一期。目前,我们已经出了4期,共刊登了实验教师的课题研究总结27篇,学生的优秀作文194篇,总文字量达到了近20万字。
班级墙壁展示。一些教师在选出了优秀作文后,在班级内开辟了班级文化建设专栏,张贴学生的优秀作文。也有些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编成杂志,在班内交流。
博客虚拟展示。我们不仅用传统的纸质载体的方式展示,我们还让教师和学生在网络上建立了班级博客,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其“粉丝”们共享。
学生编辑专辑。把一些学生整理出来的优秀作文汇总在一起,形成个人的专辑,放在教室里展示、交流。
参考文献:略。
[i] “一级目标”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写作教学目标的描述内容,共10项。
您可能也喜欢:
结构化作文教学模式研究
七、八、九年级上学期作文计划
关于作文教学的17篇论文
初中语文八年级作文教学计划
当今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所采用的模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作教学的艰难探索——关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的编写
作文序列化训练
初中当堂作文训练设计探究
人教版天津语文教材初中(七年级
作文 积累随笔散记素材
三年级作文期末复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