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学生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让学生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新泰市实验中学    郭秀玲    2012年7月16日 10:01

 

让学生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现代的中学生很多都争强好胜却又经不起任何的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意气用事,或悲观失望,甚至消极颓废一蹶不振。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呢?

首先,教师要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便准确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这样才能触摸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学生纷乱痛苦的情感;才能引导学生战胜自己,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几乎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遇到挫折,只是程度不同。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处处美好、舒适,总会遇到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乌云,平静的海面会突掀巨浪一样。适度的挫折并不是坏事,两千多年前孟夫子就说过:天之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孟老夫子这一名言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成长的规律——只有经受过大的挫折磨难的人才会大有作为。既然人生道路上没办法避免挫折,那么,作为中学生,就只能学会在挫折中成长,在心理上作好应对挫折的准备。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就是信任自己,就是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自信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①信任每一位学生,学生会因教师的激励而迸发出前进的力量。②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就要创造条件施以良性刺激,积极扶植。③适当鼓励,及时评价。自信心的形成离不开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进步应当及时肯定和充分鼓励,并经常地给学生良性心理暗示:比如你有能力做好这件事等。只有在挫折面前保持乐观自信,才能适应现代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第四,教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一名学生为人热情,非常聪明,上课积极发言,可是每当他发言时学生们就鼓倒掌,他非常苦恼。我主动找他交流,帮他分析原因,告诉他要与同学处理好关系光凭热情是不够的,还要讲求一定的策略与方法:主动对人友好并表达善意。与同学平等相处。观察大家的共同话题和兴趣: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兴趣也不同,但你要融入这个集体,就应该找到大家共同的话题并积极参与进去。通过引导,这名学生和同学的关系逐渐融洽起来。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学生心情更愉快,精神更振奋,身体更健康。

第五,要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需要,而抗挫折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从某种意义上讲,抗挫折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瑞士的父母让孩子到别人家当保姆,美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日本人把城市的孩子送到农村锻炼,有的还花钱买罪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自己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挫折,如考试发挥不好,同学之间产生误会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如让学生完成某些艰苦的项目,亲身经历挫折的考验;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以吃苦为核心的夏令营活动等。倡导学生要学做翱翔蓝天的雄鹰而不做垒中鸟,要学做泰山顶上一棵松,而不做温室的花朵。

总之,当今社会既充满竞争与挑战,同时也充满机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并立足于现代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与生活实践,增强自我适应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从而健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教案全集
初中生心理辅导课活动教案1
家长如何应对初中孩子的三大变化
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心理健康讲座稿
悦纳自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