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关莱阳的丧葬习俗


生老病死,人生的自然规律,俗话说“有生必有死”,死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然的归宿。丧葬是人生的最后一件大事,只是需要别人来完成了。正因如此,每个家庭对于丧葬礼仪极为重视,一切谨按老风俗打理,皆不从简。
   有人故去,在莱阳称为“老了”、“没了”。
当人将气绝或刚老了之时,做儿女的要急速的给穿上早已准备好的送老衣裳(寿衣)。送老衣裳男为长袍马褂,头帽足靴;女的为大袄裙子绣花鞋。寿衣不能带扣,全用布条系上,取“带子”即后继有人的意思。并在街门上贴白纸,以告之村人家里死了人。
   同时,要请人帮忙料理后事,先请一村中老者或有威信之人作为统管,统领丧事。统管要安排内外执事各一人,分别负责内务和接待事宜。然后差人分头给亲友们打丧(报丧)、布置灵堂、缝制孝服、选挖坟穴、买菜备物,有的还要去请吹鼓手等。帮忙料理丧事之人,女的叫作“办孝的”,男的叫做“举重的”。
   灵堂位于正间,正北用门板搭制灵床。一切妥当,移尸于灵床之上,头东脚西仰卧。为死者口中、手里放上碎银,并用碎玉封住七窍,以免死者不安生。死者身下铺黄草纸,身上盖白布单,叫做“铺金盖银”。灵床前摆供桌,桌上置死者牌位、长明灯、香纸几个色供品。桌下放一烧纸盆。
灵堂中,用稻草铺地,子女按男右女左跪于两侧,烧纸焚香守灵。所烧香纸灰用黄纸包起,为死者的“盘缠”。如有亲友客人来拜祭,子女们要叩拜还礼。
   莱阳丧葬习俗   报庙
   一切安排妥当,子女亲友们身着孝服,腰系稻草绳,手拄用柳树枝做的孝杖,由一执事人领路,绕村慢行痛哭,至村外路口土地庙,朝西烧纸焚香,跪祭哭泣,然后沿原路返回,叫做“报庙”。“报庙”意为给死者在阴曹地府报名,通告阎王准备接收亡魂。
本地与第三日才将死者入殓,期间每天早中晚各报庙一次。第一次叫做“头道庙”,第二日中午“报大庙”。
   莱阳丧葬习俗   出殡
   第三日中午前要将死者出殡,俗语称“出大殡”。早起,孝男孝女跪于灵前痛哭一番,然后帮忙之人将尸身移入棺材。到了测算好的时辰,盖棺起灵。在用长钉钉棺盖时,儿女们要喊“爸(或妈)你左(或右)闪身,别碰了头(或手或腰或脚)。
   如今先要火化才能入殡,会在第三日的凌晨,由一个儿子和几个亲属陪同,由灵车拉往火葬场火化。一般三四点钟就要出发,以免回来晚误了出殡的时辰。通往火葬场的路上,要在车上不停地往外撒纸钱,叫做“买路钱”。“火化”本地俗语“殓”。
   盖棺完毕,在执事人的“起灵了”声中,长子将一瓦盆举过头顶摔碎,俗称“摔老盆子”同时由八个人抬杠上肩,抬起灵柩。接着,一执事人手拿纸钱,边走边撒,前头引路,去往坟地。后面吹鼓手大吹长杆奏哀乐,再是灵牌桌和灵柩,由死者的外甥手持的纸扎童男童女在灵桌两边。长子手持引魂幡和孝杖紧随其后,再是按长幼远近排序跟随的身穿孝服手拄孝杖的其他子孙和亲友们,一般女眷在后。最后是花圈纸钱等。
   送葬队伍缓缓前行,行至村中街上十字路口,要停灵设供摆“路祭”。子女跪于两侧,亲属朋友两三人一组依次至灵前,行三拜九叩大礼,子女两边叩谢还礼。祭后,扔掉孝杖,在哀乐和哭声里继续向坟地前行。
   送出村外,将至坟前,女眷脱下孝服,兜一把黄土,即刻返回,有“女不得见下葬”的讲究。至家后将土撒于院中。
   由子孙和男性亲友将灵柩送到坟地,先由执事人手拿小笤帚作打扫坟穴状,然后放棺入穴,前南后北向。棺入穴,放入长明灯、镜子、梳子等物,子孙亲友每人一捧土撒入棺上。撒土时长子要喊“爸(或妈)啊,你闭闭眼,别迷了眼啊。”然后帮忙料理丧事者持锨掩埋培土,作圆形坟体。
   下葬完毕,长子将引魂幡插在坟头,所有人脱下孝服,把腰间所系稻草绳解下围于坟周,谓之“圈坟”。执事人用树枝绕坟体划一圈,意为“圈住”后,手拿装有麦子、玉米、小米、大米、豆子等五谷的“子孙袋”在前引领,边撒五谷边念叨“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子孙一大群···”,其他人在后跟随,顺时针以圈绕坟三周,离开回家等待丧宴。
莱阳丧葬习俗   送盘缠
   出殡的当晚,也就是死者死后第三天傍晚,子女本家们要去村外路口“送盘缠”。所谓盘缠,有邻居亲友等送的纸钱(俗称“包袱”),扎制的元宝箱、摇钱树、金山银山等,主要的是要扎制一辆用来装盘缠的车,风俗为男扎马车,女扎牛车。
   到了路口,把盘缠装车,孝子孝女面向西跪于两旁。先由执事人宣读写在草纸上的“通行令”,大意为:死者的生卒、功德,儿女们尽心操办丧事的过程,所收的“包袱”等等。最后还要说“此人一生行善勤劳,大鬼小鬼让让路啊,让他早上路吧,游魂野鬼别为难啊,箱里有钱,各拿各散啊···”。
   宣读完毕,点燃盘缠,同时,子女们要哭喊“爸(或妈)啊,给你送钱啊,别不舍得花啊,西方大路上啊,难处使钱,甜处安身啊···“,其形甚悲。短短几句话,道出了人活一世多少的艰辛困苦!
莱阳丧葬习俗   圆坟
   下葬后的第三日,子女们要到坟前培土压纸钱,叫做“圆坟”。
莱阳丧葬习俗  烧七
   人死后之日起,每七天子女们要到坟前设供烧纸祭奠,直到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俗称“烧七”。其中五七和七七最为重视,除了儿女,近支亲友们也要来祭奠亡者,还要扎纸。
莱阳丧葬习俗   烧百日
   人死的第一百天要“烧百日”,情同烧七。
莱阳丧葬习俗  烧生日
   死者故去后的第一个生日,儿女们要为其“烧生日”,也是上坟烧纸祭拜。
莱阳丧葬习俗   烧周年
   人死一周年、两周年、三周年三个祭日,儿女亲友们要给其“烧周年”。一周年,尤其是三周年要办的隆重一些,二周年次之,有“五七三周年,儿女要齐全”的俗语。
   烧完三周年,整个丧葬礼仪也基本完成,只待每年的清明、十月一、过年等节日时儿孙上坟祭奠了。
   另外,关于丧葬,莱阳本地还有一些的传统习俗说法:戴孝三年不向亲友拜年;第一年过年时不贴对联,第二年贴白联,第三年贴紫联,以后正常贴红联;戴孝期间家中不能办嫁娶喜事,也不宜参加别人的喜宴;未成年的孙辈在出殡时的孝服为红腰带红帽子;孝子在出殡时拄的孝杖越粗越短说明越孝顺等等。

如今,在莱阳城里这些习俗中一概从简了,但莱阳市周边村庄,如莱阳南关村,西至泊村等,也会经常看到穿着白色孝衣送葬的队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老而传统的西安丧葬习俗
(6)镇原丧葬习俗
沂蒙山的丧葬习俗
​漾濞彝族中腊罗支系的丧葬习俗(论文)
丧葬习俗 头七
丧事祭拜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