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初月贴》《丧乱帖》《二谢帖》《平安帖》《姨母帖》
《初月贴》
《初月帖》,草书,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和王羲之其它草书比较,具有古意,可能是较早的作品。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点。如其中倒数第二行之“道忧怀”,末行之“报”字,一点一画均非直过,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如“忧”字的首笔和末笔,“怀”字的左侧竖画,“报”字的最后一笔,笔画或短或长,或藏锋或露锋,都呈曲势,非一带而过,中间充满了微妙的变化。用笔以中锋为主,有些字如“山”字、“报”字使用侧锋也十分明显。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就决定了此帖的错落跌宕、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这种情况同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潇洒的社会风气有关。唐代以后追求精整规范,这样的字就很难出现了。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辨遣信,昨至此,且得去年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属,卿佳不,吴顷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丧乱贴》
《丧乱帖》,行草。唐代摹本,与《二谢帖》、《得示帖》共一纸。此帖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因无意于书,故书法越见自然。用笔结构与王羲之名作《兰亭序》相比,略带古意。《丧乱帖》反映了丧乱时期痛苦不安的情绪。此帖有四大特点:第一,字帖本身就是一篇优秀的杂文;第二,此帖字势雄强,是右军(王羲之的字)真面目;第三,《丧乱帖》兼备雄强和惨淡之美;第四,此帖表现了中国书法由行入草的完整的过程。因此,《丧乱帖》是一件难得的珍品,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远胜《神龙兰亭》。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二谢帖》
《二谢帖》,王羲之尺牍,行书。唐代摹本,与《丧乱帖》、《得示帖》共一纸。此帖书法自然洒脱,纵笔迅疾,恰如惊猿脱兔;驭笔徐缓,又如虎踞龙盘,抑扬顿挫,极有节奏感,是纵擒有度之作。
释文:二谢面未比面迟承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平安帖》
《平安帖》为行草书,用笔沉稳,结字严谨,笔划中有重笔亦有轻灵之笔,有些转折笔划具有铁画银钩的效果,因此又增加了一点矫健的姿态。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响拓勾摹本。《平安帖》就为唐人双钩填廓摹本。唐代因摹刻技术很高,笔意俱存,宛如手写,也可窥见王羲之行书的面貌。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同增慨。(此帖有残损)
《姨母帖》
《姨母帖》,行草,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早期作品之一。帖中文字虽属行楷书体,但书法中还留有隶书遗意,笔法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整体风格厚实凝重。这幅《姨母帖》,是王羲之听说姨母去世时写的,共6行,42字。王羲之和他的姨母感情十分深厚。从帖文来看,王羲之突然得到姨母噩耗后,心情十分悲痛,连正常的事务都不能安顿料理了。《姨母帖》在王羲之的书法中属于“过渡型”的书体。它对研究东晋书法,和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具有非常重的价值。
释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琅琊奕代尽工书——王羲之尺牍赏析
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带释文)
临摹王羲之书法,兼谈数亿天价的《平安帖》
王羲之22封书信手札,美醉!
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带释文)赏析
王羲之行书五大名帖,全在这儿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