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诗人中唯一的“侯爷”高适,为何偏爱“边塞诗”?

盛唐是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是唐诗发展的巅峰时刻。相信一提起盛唐诗人大多数唐诗爱好者,都会马上想到“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如果再让大家仔细回想一下,或许还会想起王维和孟浩然。

不可否认这四位大诗人在盛唐时期,无论是名气还是诗作都首屈一指。但是他们的诗歌风格,多以个人感慨以及寄情于山水为主。

虽然也有展现家国情怀的诗作,但要和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相比,仿佛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是盛唐时期大器晚成的诗人代表,相比较于其他显赫于少年的诗人来说,他既没有“神童”的称号,也没有在风华正茂之年入仕为官。

但是他在跨入诗坛和官场之后,却以平步青云的速度后来者居上,在所有唐朝诗人之中高适也是唯一一个,被册封为“渤海县候”的著名诗人。

笔者认为高适之所以能以创作边塞诗而闻名,除了与其大气磅礴、雄浑有力的诗风有关系之外,其实还与他个人曾经的军旅生涯有很大关联。

也正是因为“文武双全”的个人魅力,才让他在立功之后被封侯。所以后人又称他为“诗侯”高达夫。

大器晚成的“诗侯”高达夫

1.“躬耕取给”与隐居苦读

高适出生于盛唐“武周”年间的渤海蓨,小字达夫又字仲武。他的祖父高侃是唐朝时期的安东都护。高适生于大唐盛世之时的官宦家庭,这种时代背景和家庭影响,其实已经奠定了高适的人生基调,并且也让他与“边塞”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适二十岁的时候曾定居宋城“躬耕取给”,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年轻人,居然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与高适家庭较为殷实有关之外,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适与世无争的书生性格。

在定居宋城“躬耕取给”阶段,高适一边下田耕地一边读书为乐,他的这种做法其实并非故作姿态。唐朝时期科举取仕之风盛行,要想在唐朝出人头地首先就要拿到敲门砖“进士及第”。只有成为进士之后才有资格,进行下一步考试并做官。

所以从高适隐居于宋城苦读来看,其实他也一直都有考取功名之心。躬耕读书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八年之久,正所谓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享受繁华。在这期间高适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2.寄情边塞创作名篇《塞上》

(1)北游燕赵之地,奠定边塞情怀

公元730一年28岁的高适,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的游历生涯。在北游燕赵之地时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诗篇,其中比较受后人推崇的有,《赠别王十七管记》、《塞上》、《蓟门五首》等。

笔者认为尤其是《塞上》已经出现了“边塞诗人”的萌芽。并且从这首五言古诗的意境上来看,不仅体现出现了霸气豪迈的边塞之感,而且也彰显出了盛唐时期的壮阔之情。

此时的高适虽然只是一介布衣,但是却已经形成了大气磅礴的家国情怀。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这首诗一共8句合计80个字,是高适五言律诗中的经典之作。“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向东再走几百里就是卢龙要塞,在看到这个要塞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曾经浴血守护要塞的将士,以及曾经在卢龙塞发生过的战争。

(2)《塞上》一诗中的思想内涵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亭堠”指的是古代边境上,用来瞭望敌情和监视敌军的土堡。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朝廷﹞增缘边兵郡数千人,大筑亭候,修烽火”。这里表面上写的是卢龙塞上面的“亭堠”数量居多,但其引申义一却是强调卢龙塞上的守边力量强大。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实际上这两句诗想强调的是,在国家大事上不能总是忍让,如果长期如此只能越来越受欺负。“和亲”指的是汉高祖时期与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

虽然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汉朝压力,但是却并没有遏制匈奴的野心。高适之所以借用汉朝之事来写唐朝的现状,其实就是想表达边塞重镇,在地理和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这四句诗歌都是高适的个人想象,他也想像飞将军李广一样横扫大漠,这样国家就可以扬眉吐气,而黎民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

《塞上》是高适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写出了苍凉荒芜的大漠场景,而且也通过对汉朝时期,能够以武力拒敌的国家气势,来彰显自己心中的报国情怀。

虽然这个时期的高适还非常年轻,而且也只是一个闲居于人山里的隐士,但是这种思想以及情怀,为他后来能够一扫贼寇,以及官居高位都打下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高龄书生的平步青云之路

1.中年学诗的高适,“开挂”的诗歌人生

公元735年高适已经三十二岁了,相比较于唐朝时期的其他诗人来说,此时的高适不仅是一位大器晚成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高龄学子。这一年高适应征赶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不幸落第。

这件事情要是放在其他诗人的身上,肯定又会用诗歌去表达自己的愤懑心情。但是高适则不然他不仅没有感到伤心,而且还一头扎入了他的诗歌海洋之中。唐朝开元二十四年三十三岁的高适,在边塞诗歌的创作上再创佳绩。

《淇上别业》、《酬陆少府》、《自淇涉黄途中作》等诗歌,都是在落第之后所作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更加完善了高适,在五言古诗创作上面的成就,同时也更加体现出了,他在诗歌之路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第一次落第后两年左右高适重返宋中,并且在这一年创作出了流芳百世的《燕歌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首诗歌奠定了,高适在中唐乃至整个唐朝诗坛上的地位。同时你也是高适本人最得意的作品之。

2.《燕歌行》中的雄浑气魄与边塞精神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这是高适《燕歌行》诗中的前四句,虽然写的是汉朝但实际上暗指的是唐代。唐朝边境蓝颜四起尘土飞扬,唐朝的好男儿们都去了边境,誓不破贼不罢休。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战士们在边境地区与贼寇殊死搏斗,但是那些不顾江山社稷的蛀虫们的营帐中,不仅载歌载舞而且还有美人相伴。这不仅写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高适对边塞将士的同情。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习斗”。

实际上这四句诗写的也是,边塞的环境和战争的残酷场面。边塞发生的战争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危机,而且也给将士以及家属,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唐军在与贼寇厮杀之时,只能看见双方的刀刃和鲜血不断地在空中飞舞。空气中漂浮着令人恐惧的血腥味,但是唐军将士为了报效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笔者认为在《燕歌行》这首诗歌的结尾之时,诗人高适笔锋一转,突然想起了他十分崇拜的李将军,如果要是李将军还在世,就算战争特别残酷,也依然可以凯旋而归。这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边塞精神,让高适的诗歌意境再一次得到了升华。

3.《塞上听吹笛》的苍凉之意

《塞上听吹笛》是高适众多边塞诗中的又一力作。“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在唐朝时胡人居住的地方被称为“胡天”。

“塞上”实际上与其同名诗歌,《塞上》意思相同都是指凉州一带。实际上这首诗以“笛声”为中心,描写了诗人以及戍守边疆的将士们,听到笛子声之后的思乡之情。

在冰天雪地的胡天之中,能够听到如此悠扬婉转的笛声,顿时就让人想到了远在长安的家乡。

“梅花何处落”是全诗的中心句。实际上这是一句有一语双关之意的诗句,既指诗人在想象中见到梅花,同时也指用笛子吹走的《梅花落》。虽然是一种虚虚实实的描写,但是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却十分真挚。

3.四十六岁的丘尉,诗人中的渤海县侯

唐朝玄宗天宝八年也就是公元749年,已经年仅46岁的高适才入仕为官。但是与其他文人的宦海沉浮不同,高适从入仕以来就一直平步青云。从一个小小的“丘尉”开始,高适四十九岁任幕府书记、五十二岁拜左拾遗又转监察御史。

五十三岁是虽然遇到了“安史之乱”,但由于高适随玄宗至成都,遂被擢谏议大夫。唐朝肃宗至德二年五十四岁的高适,讨平永王后被受命参与讨安史叛军,五十六岁出任彭州刺史,五十七岁改任蜀州刺史,六十岁又迁任剑南节度使。

笔者认为从高适四六岁开始入朝为官,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内,从一个小官一路绿灯,最终升迁为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高适的升迁之路不仅让人有一种眼红的感觉,而且也充分证明了高适的个人才华。

结 语

高适是整个唐朝诗坛上唯一一个封渤海县侯的诗人,虽然“封侯”也与其仕途坦荡有很大关系。但是作为一位大诗人,他能够将自己的报国思想,以及对边塞战争的憎恶,和对戍边将士们的同情,都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也足以鉴证这位大诗人的诗歌地位和成就。

高适虽然专工边塞诗并且以边塞诗而文明,但是他的诗歌主题涵盖范围特别广,而且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以及深刻意义,不仅对当时唐朝的诗歌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后世边塞诗人的创作风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领路人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适绝美边塞诗欣赏。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最著名的两首诗,值得收藏背诵
《中国古代诗榜趣事》——高适
这三位盛唐诗人互斗名气,谁知歌伎伶人一开口便高下立见
唐诗概说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备考——盛唐诗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