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娴娉|穿透笔墨水彩鹤飘逸来——读尹先敦鹤系列国画

尹先敦国画《仙乐图》

亭亭仙骨乘风而起、齐霞展翼;绰绰神姿渚滩戏鱼、踏水而栖。

浏览尹先敦老师的鹤”系列国画作品,像偶遇了《诗经.小雅》的高古诗风,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的淸奇画面,涂满了远世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素色情怀。那亮清如洗的鹤鸣,或群言软语如诉如歌、或似近若远如琴如瑟,穿透笔墨水彩飘然而来,让人恍若置身于广袤的荒野湿地,嘎然被一种高妙奇特的天趣震撼。

尹先敦国画《松鹤遐龄一一贺周同宾老师八十华诞》

鹤题材画,南北朝时期就有高句丽壁画《驾鹤仙人图》,后最为出名的是中晚唐时期花鸟画代表画家薛稷,杜甫《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进,苍然犹出尘”,就是赞薛稷鹤画。当时,中国画花鸟画科开始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薛稷虽没作品传世,但有文献记载其“画鹤知名”、“屏风六扇鹤样,自稷始也”,说明其画鹤在当时开辟花鸟画科重要的地位存在。此后,鹤作为绘画作品的物象之一,成了不少画家笔下的主角或配角,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正是那只悠闲的白鹤衬托出贵妇人安逸自在的生活现状;宋徽宗赵佶《瑞鹤图》中二十只神态各异的丹顶鹤在祥云笼罩的青天下翱翔盘旋,气氛喜乐吉庆。这些历代的画鹤高手以及近现代花鸟画家,无论工笔重彩技法表现形式,还是水墨写意的纵笔挥洒,那墨彩飞扬、笔法运转变通的背后,承载的是文人画满满的担当。但在笔墨应随时代的语境里,尹先敦的鹤系列国画,无疑是一溪清流,其集篆刻、诗词、书法、美术为一体的文人画兼自表心意的率意书写,都源于其传统文化底蕴的厚积薄发和对生活的无限挚爱。他的画就是从自己人生体验中得来的天然气质,就像高人雅士身居空山,在晨雾消散的荒泽野地,把那成群结队活跃着的各种姿态曼妙的鹤引入宣纸,形成一个个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的鹤的全息图景。

尹先敦国画《祥霭朝云》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家就是要用自己的体验采用独特手段把自然造化的大美提练出来,让看到作品的人感受到美的愉悦。鹤族,形态俊美,性情高雅,尤其丹顶鹤,地位仅次于凤凰,被称为“一品鸟”;因其仪表非凡,仙风道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被赋予长寿多福的象征,被尊为“仙鹤”;在相关文学作品中,仙鹤还被幻化为清净鲜明、清雅俊逸的名士代言。尹先敦非常崇尚古代文人清雅高洁的精神品格,对他来说,鹤正是一种迎合他这种感觉的事物,因而鹤的行迹似一颗艺术种子预期地落入他的心灵,激起他必须要创作鹤画的欲望。当然,尹先敦如此思想基础的创作,并不是刻意渲染消极的“隐逸”或“遁世”,这只是一种艺术触发而感,或一种更为积极的发现和体验,体验诗意的生活和现实世界的美好,让自己的心神永远保持纯真,让自己的笔墨更为澄澈纯净,让观赏者触目到自己的作品即能感到朝阳初生的新鲜。

尹先敦国画《鹤唳眇云端》

中国画是一个大众化课题,涉足者众,耕耘者多,出新者难,所以文化底蕴也就显得非常重要,走进尹先敦的鹤系列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意境、笔墨性、文人性方面,都得到了传统文化积淀的充分滋养,他以书写功力和内心感情抒发为铺垫,把一种敬畏之情一笔一笔任性而洒脱地写在特定位置,情思如潮水般一发而不可收。

尹先敦国画《清唳》

绵远的绿洲、丰满的湖泽、肥美的水草,是构成尹先敦鹤系列国画的基本元素,这也是鹤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家园,这种非常完美的自然生态,何尝不是画家自己“绿洲地依琴静卧,湖泽里水清鱼跃”的心魂所寄?尹先敦这种客观的自然景象与主观生命情调交融互渗,引起各种感官联觉,唤起了审美心理场的整体效应,不自觉地就打开艺术创造的页面,挖掘出最纯深的情,透入了最深的景,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就了一个鹤飞鱼游、风吹草荡、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种“情”与“景”交汇的灵境,正是尹先敦鹤系列作品独特的艺术境界。万鹤在胸取材丰富,率真描绘运笔自如,这是尹先敦时刻蓬勃在心的灵感气韵,在鹤画意境的创构中,尹先敦花了大量时间和功夫,为了追寻鹤的各种姿态和习性动作,他曾北上南下,造访鹤的家园,以阿婆罗式的宁静,涵映鹤族的广博深厚和精细微妙,不惜弄湿裤管,与鹤们近距离交流,目的是要把鹤的万方仪态如量表出。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他画面中随处可拾的幽情远思、灵异妙境,而那些鹤,都感性饱满、姿态各异,虽灵活多变,又殊少雷同。

尹先敦国画《乐园》

尹先敦鹤系列作品和其创作的其他题材国画作品风貌一样,既自然清新,又古趣盎然,作画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必定与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密不可分。尹先敦的书法造诣,始于神圣的好奇,早年沉迷古人碑帖,仿佛穿越时空进入古文字王国,后对金石文字究学不倦,痴迷上篆刻,从秦汉玺印、明清流派印及近代篆刻家的印章获得借鉴,还从传世的一些文物中吸取营养,无论金文石鼓,还是历代名家的篆印,他都无不心追手摹,终成于悟。多年来,他一直在千秋翰墨的古意、古趣、古韵中探索实践,对古人的笔迹观其质、取其精、化其神,在使转劲逸的线条中坚守着质朴纯真,培育着笔墨的柔韧,在“为学艺之范先”的笔工中积累着高品上德,然后夺天工为我工,使创作的作品物我相融,天人合一。

尹先敦国画《风神洒落》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讲书画的高古之趣:一曰“真”,二曰“朴”,三曰“简”。以此对照尹先敦画鹤,他不仅用自己的篆刻做落款印章和点睛闲章增添朴拙之气,那白处、气势、色彩等细节,也都很好地体现了“真”“朴”“简”这些特质的存在。他一贯惜墨如金,意到笔不到,做到了宁可没有画到,但一定是考虑到。这是尹先敦对中国画写意精神中“画隐不画显,画藏不画露,画深沉不画张扬”之大美的深度体验。在作画时,他随形就势,不刻意求工,笔锋一转一捻之间,便是鹤的青田归路、松月旧巢。所以,我们观赏他的画,简单的画面中,逸笔草草,看不见湖水,但能感受到游鱼在深渊里向外窥视的警觉;看不到花开,但能从不知名的水草中闻见幽兰的清香;望不见苍穹,但能听得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震撼;即便我们看见了草木枯渴,也能在每帧画面中得到鹤“自尔归仙后,经秋又过春”的慰藉。

尹先敦国画《松风鶴韵》

诗一样的画,画一样的诗,是尹先敦鹤系列画作追求的境界。在鹤栖息地采风,看到那些灵姿仙态的鹤,他总是情不自禁一边咏一边画,不觉间积累了数十首咏鹤诗词。所以,他的鹤系列画没有一幅题穷款的作品,且所题内容都很清新自然、没有重复,与画面精准呼应。“翠苇映缟衣,瑶池众相嬉。清唳入云远,奋翅知有期。”(国画《仙影》);“万顷碧波映长天,仁智灵禽栖水间。鹤羽徘徊云烟处,凡夫至此亦如仙。”国画《大丰写鹤》;“为何神鸟爱扎龙,芦海无垠湿地容。溪水清幽常濯羽,昂扬真气势如虹。”(国画《扎龙神鸟》)等等,这些情景纤秾、真切自然的画题,抒发的是他开阔的胸襟,显示的是其超越世俗的心境,这也体现了尹先敦在传统文人画的研究方向上不自觉间已经突破瓶颈,走进了一片开阔地。他的画与诗歌相通,与诗词共趣,且如画外有画、诗外有诗般呈现画外有诗、画外有画之余韵。例如,他的另一幅国画《椰海神鸟》,画面中,几只在椰林间嬉戏逗乐的仙鹤,天真烂漫,逸态可掬,椰林也不过是几笔浅淡的水墨线条,配以“仙鹤本是吉祥鸟,寒来暑往南北跑。多元生活习性变,吹吹椰风也挺好”的题画诗,使这幅看似极为闲适的画,把他对仙鹤的极度痴爱表达得非常透彻,甚至对鹤的包容到了溺爱的程度。这是尹先敦崇尚“意足不求颜色似”的“不形似”造型观和水墨为上的绘画语言特征,体现了他艺术风貌与人格追求的高度契合。尹先敦始于对书法的痴好获得了一支写书法的毛笔,但当这支毛笔伸到篆刻、绘画、诗词领域时,流淌的仍是一种美妙的稀释的书法。

尹先敦国画《松寿鹤年》

从目前尹先敦鹤系列创作来看,鹤已经成为他难以割舍的情结,他咏鹤、画鹤、书鹤,以鹤为友,与鹤结缘,以鹤寄情,表达他对生命人格和君子品格的想象与尊崇。他突破古代文人画以烟云腾迁、寒冷清迥表达荒野沼地的手法,坚持以自己的笔墨和图式,把高洁出尘的鹤全息图景,勾出生命的温热,赋予充实而旺盛的精神气象,这也正是其对鹤系列画设定的核心命题。我们相信,在尹先敦老师上下求索、未完待续的鹤系列创作中,那生活在荒沼野水之地几近成为稀珍的鹤,经过其笔墨艺术的演绎和创作路径的深化,在他未来的作品中会更显清逸拔俗之气。

【作者简介】杨娴娉,女,文旅系统工作,群众文化理论研究馆员,兼任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理论部副主任。近年来,在报刊杂志发表群众文化理论以及书画评论等文章16余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尹先敦国画作品集评,画作鹤舞九天仙气十足,被无数艺术大师赞赏
云龙几度相交态 ——论尹先敦先生的写鹤艺术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历代国画名家笔下的松鹤图——松鹤延年,福寿绵长
UC头条:历代国画名家笔下的松鹤图——松鹤延年, 福寿绵长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朱法鹏(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