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禁区”的诱惑!你越禁止,孩子越被你引诱!



不想让孩子吃零食,看电视?不想让他乱花钱……等等问题,都是一个课题。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但是,千万别指望禁止就有作用。因为被大人语言禁止的孩子很少能做到令行禁止,反倒会偏偏做些被父母禁止的行为。从此,父母的“不要”和孩子的“偏要”,就成为养育过程中最常见的亲子对抗情景。

1

对于不好的事情和做法,禁止就管用吗?

过年回家和朋友聚会,她说她儿子从小就爱吃糖,但是她为了保护牙齿,就严禁孩子吃糖,家里从来不买。结果孩子为了吃一口糖,就用家里买的其他各种零食,去换小朋友的糖,有时换到的是小摊小贩上卖的三无产品。朋友才发现,原来,一味禁止是不行的。从此,再也不限制孩子吃糖。


看,家长不让吃,孩子总有办法。为了达到目的,孩子把一点儿聪明都用在这上面了,没心思干其他的事情。而且,这种饥渴越发展越严重,到后面就不仅仅是吃一点东西的问题了,而变成了一种心理问题。


人都有好奇的心理和逆反的心理,你越是不让他做的事,他越好奇,越想干,也许本来的想法并不是那么地强烈,但是架不住你的阻拦,增加了这份好奇心和吸引力。


家长以为吃零食不好,就全面禁止,结果呢?有什么好的效果了?一味禁止显然不管用。



2

大多数时候,表面上的禁止,其实是一种诱惑。


不信的话,你可以给自己的腿下个禁止动的命令:感受一下,你的腿是否有一种特别想动的冲动,看看你能坚持多长时间,期间有哪些感受。


每一个起心动念都会产生身心能量的起伏,亲子之间真正的影响也往往在这个一心一念的能量场里产生。禁止也一样,当禁止发出,立刻会打破个体内在的平衡状态,从而创造出一种可以相抗衡的冲破禁令的力量。就像一个数轴,0是平衡状态,禁止在0的一端产生了多少能量,就会在0的另一端创造出相似的冲破的能量。当看到冲破的能量后,禁止往往会增加能量以限制,这反而又会创造出更多冲破的能量。循环下去,往往使孩子身上一件本来很小的事情,演变成难以解决的顽固的大问题。


要使被禁止的行为减少,通常有两种相互补充的方法:


一种是忽视此行为,不作反应进行强化。但这种不作反应不只是行为,也要在内心深处不动怒,否则,你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内心压着火,孩子就会窥探到你的内心,从而继续维持行为。


一种是忽视的同时,关注你希望发生的行为。因为打破黑暗的方法不是和黑暗对抗,而是光增加,黑暗自然就少了。


然而,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很困难的,因为孩子的一个行为问题通常是经过许多轮的强化形成的,父母想要减少孩子不良行为的急切,往往促使他寄希望找一种方法一试就灵,结果肯定会失望,从而难以坚持正确的方向。




3

关于养育孩子,一直有个流行的说法,叫“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被很多人奉为圭臬。后来有一些文章写了男孩穷养的故事,指出有的家长一味穷养,让孩子总处在物质极度缺乏的生活中,结果出现了一些问题,反驳了这种观点。


其实,过度的富有和过度的缺乏,都会引起问题。真正的好办法,当然不是一味溺爱、百依百顺,但也绝不是一味禁止。古代大禹治水,就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可见,疏导比拥堵更有效。


所以,如果不希望孩子做的事,你千万别严格限制、禁止,往往适得其反。



4

不想让孩子做的事,其实有很多办法,都比一味禁止有效果。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一对美国老夫妇很喜欢孩子,就邀请一群孩子每天到其院中玩耍。后来孩子们由玩耍变成踢球,夫妇俩忍受不了这种喧闹,可又不想将孩子们直接赶走,于是他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希望让孩子们主动离开到别处踢球。他们开始每天给每个孩子发1美元,后来变成了0.5美元,再后来变成0.2美元。孩子们生气了:这两个老人真小气,不在这儿踢了。于是,孩子们就离开了。



前面提到的学生吃零食的问题,其实并不需要严格禁止。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在超市里选购健康的零食,总比孩子在外面偷偷买小摊小贩的商品更安全可靠。对于吃零食的坏处,可以通过和孩子讲解,读一些故事书,看一些动画片,读零食包装袋上的成分说明,让孩子慢慢意识到吃多了不好。


相信很多家有儿女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孩子到了该睡觉的时候,总是拖延,不想睡觉。一到晚上让孩子洗漱睡觉,就像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



不是有一本书叫《睡觉去,小怪物》,就写的这种现象?我儿子也是一样,不愿意睡觉,总是玩不够。于是我就撺掇他:找一天休息日,晚上你别睡,玩个够怎么样?他自己就说:不行,那我还困呢!我趁机说:对啊,会休息才能更好地玩啊!休息好了才有更多的精神,玩得更开心!孩子就没话说了。当然,也许当家长说:晚上不睡觉了,玩个痛快的时候,孩子真的不睡了,也没关系。让他试一试,第二天肯定精神不好。有了自己的尝试,孩子就知道不睡觉不舒服了,以后对睡觉就不会那么抗拒。


不想让他看电视?不想让他乱花钱?……等等问题,都是一个课题。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但是,千万别指望禁止就有作用。恰恰相反,越是不想让他做的事,越应该让他接触一下,用亲身体验,感受到你禁止的事情的弊端,那他自然就不去做了,至少,不会那么偏执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6岁前没立好规矩,以后就管不了!
科学育儿丨李玫瑾教授:12岁前一定要立规矩,不打不骂孩子懂事!
孩子的不良习惯及对策
国内首个儿童零食标准出炉:教你正确给孩子选零食,别再瞎吃了
苹果的二表妹该咋办?ADHD儿童最让家长忧心的并非注意力
该不该让孩子吃零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