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Leave No Trace(无痕旅游)法则
附件:

Leave No Trace的生态永续理念与实务

      Leave No Trace (无痕旅游) 是由美国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单位、环境教育学者、保育团体、户外用品的製造商与销售商、登山健行团体、以及社会大眾,所共同发起的全国性教育推广运动。这些公私部门、產官学界组成的合作团体,自八○年代起,提出无痕旅游的行动概念,全面推动「负责任的品质旅游」,教导大眾对待环境的正确观念与技巧,协助将游憩活动对自然的冲击降到最低。
      Leave No Trace运动,主要肇因於六○年代、美国大眾旅游对环境產生的严重冲击。美国自1960年起,在国民所得增加、工作时数降低、休閒观念改变、交通方便性提昇、都市化现象更趋明显等因素的影响下,户外游憩活动逐渐受到广大欢迎(Jensen, 1985);美国林业署的游客由1924年的250万人提昇到1999年的9亿人,国家公园署的游客由1950年的3千3百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2亿8千7百万人(Marion & Reid, 2001)。而美国境内做為游憩使用的土地(包括公有地及私人土地),亦因逐年使用的人数和频率倍增,造成土地经营管理者面临一棘手的问题—即如何在提供良好游憩使用品质的同时,降低因频繁使用、而造成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冲击和破坏。当时眾多的研究显示,呈倍数成长之登山、健行、露营等活动的游憩使用率,逐渐造成游憩据点地表植物的损害和消失,甚至导致土地被侵蚀,树木的成长受影响,动物的生态及栖息地被迫改变、缩小和迁移,及深具歷史价值的人文资源遭受浩劫等现象(Manning, 1986)。
      研究发现( Kuss, Alan, & Vaske, 1990),一般大眾对於旅游所製造的些微破坏,如践踏草地、抄捷径及发掘新路等的探险式行為并不以為意,有的旅客甚至為了寻求个人的幽静,而远离指定露营地、另闢营区。但相关研究亦指出,纵使是低使用度而造成的些微损伤,但对荒野来说仍是非长久时间难以恢復的影响。举例来说,在美国Boundary Waters Canoe Area Wilderness的露营地,每年仅12个晚上的露营使用,即因严重的草地践踏,伤害了露营地 95%植物种苗、并增加了62%土壤压实度 (Marion & Merriam, 1985)。
      七○年代开始,随著呈现倍数成长的游憩使用率、造成对自然及人文资源的冲击和破坏,环境恶化的状况亦逐渐引起美国相关单位的关心。有鑑於此,许多管理单位开始引用法令来规范游客的行為,但日后观察发现,与其引用硬性的法令规范造成游客的反感,不如教育他们正确的观念、彻底实行低冲击性的游憩行為 (Low Impact Practices)。因為美国国内的资源面积广泛,难以进行全面的维护与监控,唯有教育游客正确的环境观念,才能让其自发自觉的保护珍贵资源,进而降低环境冲击。於是低冲击的健行 (Low Impact Hiking)和正确露营的方式 (Camping Practices) 等观念,便开始形成且被推广。而美国林业署 (U.S. Forest Service)、土地管理局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及国家公园署 (National Park Service) 等主要的政府单位,开始各自发行各式宣导教育手册,诸如:『对待荒野应有的态度』(Wilderness Manners)、『荒野伦理』(Wilderness Ethics)、『减少冲击的露营』(Minimum Impact Camping)和『无痕露营』(No-Trace Camping)等。这即是无痕旅游观念的推展开始。

Leave No Trace的发展沿革

       到了七○年代中期,美国林业署荒野管理部门发展出一套教育系统,他们在受欢迎的各个野外景点入口,加强个人宣导服务,并由荒野资讯专家 ( Wilderness Information Specialist) 锁定特定的游客族群,以亲善的姿态,主动提供无痕旅游 (No Trace Travel) 的观念及露营技巧。此计画於八○年代初期,更导入户外道德教育理念;由於计画的成功,1987年美国林业署、国家公园署及土地管理局便合作发行了一标题為『勿留大地残痕的土地伦理』(Leave No Trace Land Ethics)宣导手册,宣扬荒野地的保育及游客应有的尊重。為求计画的落实,林业署於1990年,寻求全国户外领导学苑 (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 简称NOLS) 的合作,发展更实际的低冲击游憩训练 (Minimum Impact Training),训练管理人员如何教导旅客减少环境冲击,至此无痕旅游 (Leave No Trace) 便取代了以前眾多同理念的口号,成為减少环境冲击的代表性宣导名称。林业署更於当年筹组一委员会,準备将此理念推广成一全国性可执行的教育计画。1991年,林业署正式和户外领导学苑(NOLS)组成策略联盟,為旅客共同制定LNT的环境教育学习课程。

      美国林业署与 NOLS成功的策略结盟,后来吸引更多其他的单位及团体加入。1994年便有土地管理局、国家公园署、及鱼类暨野生动物署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的正式加入,合作将LNT的工作推广至全国各地,但主要仍由NOLS扮演教育及训练的角色。NOLS為一非营利的学校团体,由保罗 ? 别卓尔德( Paul Petzoldt)成立於1965年;其成立目的主要是提供民眾野外技能训练,教导如何从事对自然低冲击的游憩活动,特别是登山健行及露营技巧的训练,训练大眾成為技巧纯熟的户外领导人及教导者。NOLS的学校总部位於美国怀俄明州的兰德(Lander, Wyoming),此外在美国其他各州及其他国家亦设有11个分校。
      虽然 NOLS成功的领导了LNT计画的执行,但為求LNT计画的落实与永续,稳定的经费支援亦是一重要的决定因素。除了政府公部门的合作外,NOLS亦寻求美国户外游憩联盟(Outdoor Recreation Coalition of America, 简称ORCA)、运动货品生產协会(Sporting Goods Manufacturing Association, 简称SGMA)和其他户外用品商的合作。此外,随著整体合作单位的扩增,為建立完整的运作机制,亦在1994年进一步将LNT註册成一非营利性的法人教育机构—『不留下痕跡公司』(LNT, Inc.);此时机构拥有24个合伙对象,分别是各政府单位、私人企业及其他非营利伙伴,原始的基金则由NOLS、 ORCA 及SGMA共同募集。1995年时,LNT原有董事会成员8名,分别是各政府单位(但不具表决权)、NOLS、学术界及其他非营利事业的代表。所有的成员虽来自不同组织及单位,但都承诺对LNT的计画支持及参与,并且负有宣扬LNT理念的责任。
      LNT, Inc.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其组织运作除了依靠每年小部分的公费申请补助外,绝大部分运作的经费及资源仰赖私人企业赞助及捐赠。企业资助的方式依其公司的营业额的多寡来决定,例如年营业额达2.5~4.9亿美元的企业,捐赠5,000美元,资助LNT的企业名称便会出现在LNT的讯息刊物和其餘的出版品上,企业也可获得使用LNT教育资源及资料、LNT的logo及其他的宣传物品的利益。到了1996年,LNT有两名全职员工和108,425元美金的年度预算,经费来源主要是由35个户外休閒用品製造商和销售商提供。此时整个机构依法组成一个包括董事会、还有LNT合伙人及LNT 成员的组织,成為机构政策执行的推手。1999年时,阿帕拉契登山俱乐部(Appalachian Mountain Club, 简称AMC)加入组织,成為另一负责训练的重要单位。2000年时,LNT, Inc.机构总预算已达到630,000元美金;而LNT的理念此时也略微修正,它的原始标的从原来的自然荒野环境,延伸至和社会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都会地区, 例如休旅车的露营区、日常生活区域及都市中的公园等(Marion & Reid, 2001)。

      从 1994年正式设立后,LNT, Inc.不断的改变及成长,而随著人员、经费、教育题材和知名度等方面的长足提昇,亦清楚显现美国民眾对於LNT理念的认知,愈臻成熟。时至今日LNT仍然為其理念,不断做内部的配合及调整,私人企业的代表也加入了董事会,董事会过去及现今的成员,分别来自政府各单位、非营利事业单位、私人企业及户外教育的学者专家,例如USFS, BLM, NPS, US Geological Survey, NOLS, the Outdoor Recreation Coalition of America, the International Mountain Biking Association, Colorado State Parks, Walt Disney Corporation, Sports Afield Magazine, Boy Scouts of America, Subaru of America等单位,而合作的伙伴也由成立时的24个单位,提昇到今日239个单位的歷史新高。

Leave No Trace的教育训练与推广


      一、 LNT的教育训练

教育与训练是 Leave No Trace最重要的核心工作,NOLS的教育训练对象為户外地区的使用者、政府土地的管理人员及一般大眾,希望藉由完整的教育及训练,推广LNT的理念。NOLS蒐集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并长期邀请学者专家諮循,这些努力让LNT的教育学习课程,成為有科学研究依据的训练;此外,NOLS也发展环境伦理的教育和其他实验性的训练,从事教导环境管理人员、旅行用品商、户外教学者及一般大眾的工作。它的LNT专业课程(Master Educator Course)是所有相关环境训练课程中最负盛名的经典课程,為期5~6天的野外密集,训练大眾LNT的技巧和伦理、及户外教学方法,并藉由实习将授课所学实际运用於荒野之中。成功完成训练的学员,便颁予证书,并获资格教导為期2天的LNT Trainer的课程。而LNT的教育训练除了最高级的专业课程,训练学员获得完整的LNT技能及野外伦理观念,进而能教导训练其他的社会成员外,LNT的教育训练还有下列课程方式:
      ■ Trainer Course:為Master Educator Course的精简版,参与者為训练将来带领团体组织的个人,主要為各单位员工、青年团体领导人、及户外探险活动的员工等人士所设计。
      ■ Workshops:训练时间更短,如半天的童军训练及夜间营火营示范等课程。
      ■ Public Contacts:非正式的LNT资讯提供,例如在游客中心邻近步道的起始点及在荒野中等提供相关资讯。
1999年时加入组织的阿帕拉契登山俱乐部(Appalachian Mountain Club, 简称AMC),也是LNT, Inc. 另一负责Master Courses的训练机构。AMC成立於1876年,是美国国内歷史最悠久的环保及游憩组织;它资助多项活动,包括志工带领的活动,或者是步道管理及公共服务、研究计画、户外教学和文物出版等。当时AMC 在美国东北已有会员84,000名,再加上原本NOLS已在美西领导LNT训练执行计画,至此LNT在美国大陆东西两处已各有有力的推广训练中心。至於其他没有集训中心的各州,LNT 也有替代的协调教学方案。LNT 可以派遣志工到需要训练的各州教导及推广LNT的训练,各州再用捐赠或实质的方式,回馈LNT所提供的服务。
      到 2001年初,已有1,122位个人完成Master Course的训练,其中成员包含USFS 254人、BLM 121人、NPS 107人、USFWS 4人,另外还有来自男、女童军、荒野骑士 (Backcountry Horsemen)、YMCA、及大学户外教育等人士。此外,亦有来自其他国家,如加拿大、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委内瑞拉、巴西、芬兰、荷兰、肯亚、澳洲等各个不同国家的个人,完成Master Course的训练。这些成果同时也展示LNT 计画的成功,不只是美国国内各界对 LNT训练的强力需求,世界各国也开始对於LNT理念的认同和接续的意念。

LNT的宣导与推广


       除了教育训练课程外, NOLS也製作发行各式的LNT宣导文宣,如手册、影片、海报、网站及免付费服务电话等。由於美国幅员广大,民眾从事游憩的环境与活动多所不同,為协助社会大眾瞭解不同区域环境与特殊活动应有的LNT观念与技巧,NOLS发行了LNT 户外技巧与伦理小手册(Outdoor Skills & Ethics (S&E) booklets),除了针对各特定旅游领域的介绍及LNT技能的教导之外,更灌输大眾对於荒野和当地生物应有的尊重和欣赏。现有的S&E 系列,包括北美地区(核心总论篇)及阿拉斯加寒原地区、沙漠及峡谷地区、湖区、东北山区、西北太平洋岸、洛磯山区、加州与内华达山区、东南部诸州、热带雨林、西部河流廊道等10个重要旅游区域环境,以及荒野地区的马匹使用、洞穴探索、山岳自行车、攀岩、钓鱼、海域皮艇泛舟等特殊游憩活动的LNT观念与技巧。分述如下:


旅游区域环境


北美地區

North America
This booklet gives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seven Leave No Trace principles with regards to outdoor recreation in North America . The North American booklet is also the core for the other booklets in the Skills and Ethics series.
在北美地区的户外游憩七个不留痕迹原则 》 的概述,这本小册子。北美的小册子也是的核心技能和道德系列中的其他小册子。

阿拉斯加寒原地區
Alaskan Tundra
Arctic tundra may very well be one of the most fragile environments of all. Although recreational use of the Alaskan Tundra may not be as great as in many other areas, it is growing, and so to is the resultant impact. This text covers the skills and ethics necessary to Leave No Trace in this magnificent ecosystem
北极苔原很可能是最脆弱的所有环境之一。虽然康乐用途的阿拉斯加苔原不可能和其他许多领域一样伟大,它是,越来越多到由此产生的影响。此文本涵盖的技能和道德这壮丽的生态系统中必要的不留痕迹。


沙漠及峽谷地區
Desert & Canyon Country
The southwestern region of the central United States is a magical land of canyons, sand dunes, mountains, deeply carved arroyos, pre-historic ruins, and crypto biotic soil crust. Backcountry travelers visiting this region can learn from this booklet the minimum impact skills and techniques needed to Leave No Trace of their passing.
美国中部西南地区是峡谷、
沙丘、
山脉、
深深地刻的崖壁、
史前遗址和加密生物土壤结皮的这块神奇的土地。野外旅行者前往这个地区可以学习从这本小册子的最低影响技能和技巧需要向其传递的不留痕迹。



湖 區

Lakes Regions

The Lakes region is legendary in its richness and complexity. This booklet is a guide to three-season minimum impact traveling and camping in the waterways and forests of this region.
湖区是传奇在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这本小册子是三季最低影响旅行及露营的水道和这一地区的森林中的指南。

東北山區

Northeast Mountains

The mountains of the Northeast have a long and storied history of hikers, trampers and campers. Spanning this region is a vast contiguous forest of mixed hardwoods and conifers-the Northern Forest . This booklet is the definitive text on how to Leave No Trace in this diverse and special region.
东北山区有的徒步旅行者、
trampers
和露营者长和传奇的历史。跨越这一地区是混合的硬木和针叶树-北部森林的广大连续森林。这本小册子是如何在这个多元和特别地区的不留痕迹的最终文本。



西北太平洋岸

Pacific Northwest

The Northwest's wild lands are diverse and beautiful, but they can also be fragile. This booklet covers the skills and ethics necessary to Leave No Trace in Pacific Northwest .
西北地区的野生地政多样和美丽的但它们也可以是脆弱。这本小册子介绍了技能和道德有必要向西北太平洋不留痕迹。


洛磯山區

Rocky Mountains

The Rocky Mountains stretch from northern Canada down into Mexico in a craggy series of distinct mountain ranges. These ranges are known for their high peaks, shimmering lakes, sheer cliffs, impenetrable forest and alpine meadows. This booklet aims to educate outdoor enthusiast on proper Leave No Trace techniques for these unique but fragile mountains.
向洛矶山脉从加拿大北部下伸展到墨西哥崎岖系列的独特的山脉中。这些范围已知他们高山峰、
波光粼粼的湖泊、
陡峭的悬崖、
固若金汤森林和高山草甸。这本小册子的目的是为这些独特但脆弱山区教育上适当的不留痕迹技术的户外爱好者。



加州與內華達山區

Sierra Nevada Mountains

High peaks, granite domes, clear water, gigantic trees and dense forest are what make this region so special. However, many are witnessing their favorite places being loved to death by millions. This text teaches the skill necessary to minimize recreational impacts in this region.
高山峰、
花岗岩圆顶,明确水、
巨树和茂密的森林是什么使这一地区如此特别。然而,许多人正在目睹他们最喜欢的地方,被数以百万计爱到死。此文本教需要尽量减少在这一地区的游憩影响的技能。



東南部諸州

Southeastern States
Specific to the environs of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s , the foothills and Piedmont , the Ozarks, and the hill country of Texas , this booklet is the definitive text on minimum impact recreation for this region.
具体到南部的阿巴拉契亚、
山麓和皮埃蒙特、
欧扎克斯和德克萨斯州的小山国家周围地区,这本小册子是为这一地区的最低影响娱乐上的最终文本。



特殊旅游活动


熱帶雨林

Tropical Rainforests

Exploring tropical rainforest can be a magical experience. As more and more recreational use occurs in these unique environments, the cumulative impacts can be severe. From this booklet, backcountry travelers visiting this region can learn the skills necessary to Leave No Trace of their visit.
探索热带雨林可以是一个神奇的体验。随着更多康乐用途的发生在这些独特的环境中,累积的影响会很严重。从这本小册子,野外旅行者前往这个地区可以学习到他们访问的不留痕迹的必要技能。


西部河流廊道

Western River Corridors

Floating rivers is a unique form of backcountry travel. Since human impact is more concentrated in river corridors than in many other environments, this booklet aims to educate river users on the proper Leave No Trace techniques for these sensitive areas.
浮动的河流是野外旅行的一种独特形式。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更集中在河走廊比许多其他环境中,这本小册子的目的是教育河上适当的不留痕迹技术的这些敏感地区的用户。


荒野地區的馬匹使用活動

Backcountry Horse Use

Pack stock use is a traditional and popular way for us to visit wild lands. Yet, while the tradition remains strong, horse packing is dynamic. Pack stock users are employing new equipment and techniques every day to help reduce their impacts. This booklet covers Leave No Trace techniques designed to help pack stock users Leave No Trace of their passing.
包股票使用传统和最受欢迎的方式为我们去参观野生的土地。然而,虽然传统仍然强劲,马包装是动态的。包股票用户雇用新的设备和技术的每一天以帮助减少它们的影响。本手册所涵盖的不留痕迹技术,旨在帮助包股票用户他们路过不留痕迹。


洞穴探索活動
Caving

Caves are full of beauty and mystery found nowhere else. As growing numbers of people seek understanding and adventure underground, caves are impacted dramatically.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booklet is designed to help spelunkers minimize their impacts on these incredibly diverse resources.

洞穴是充分的美丽和神秘发现无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寻求谅解,冒险地下洞穴会大大受到影响。这本小册子中的信息旨在帮助他们尽量减少其对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各种资源的影响。


山岳自行車活動

Mountain Bicycling

Mountain biking is an amazing mix of outdoor adventure, appreciation, thrill, exploration, skill, and fitness. Irresponsible mountain biking can increase trail erosion, disturb wildlife, burden public land managers, and anger private land owners, prompting them to restrict access. This goal of this booklet is to teach mountain bikers how to ride responsibly so that they can minimize their impact.
山地自行车是户外探险、
赞赏、
激动、
勘探、
技能和健身的奇妙混合。不负责任的山地自行车运动可以增加
trail
侵蚀、
干扰野生动物、
负担公共土地管理人员、
和愤怒的私人土地业主,提示他们来限制访问。这一目标的这本小册子是教山骑自行车的人负责任地骑,以便他们可以尽量减少它们的影响。



攀岩活動

Rock Climbing

The increased numbers of people enjoying the benefits of rock climbing make it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to protect and preserve climbing areas everywhere. This booklet is a guide to minimum impact techniques and practices for climbers.
有更的多的人享受攀岩的好处使它比以往以保护和保全攀登地区到处都更重要。这本小册子是最低冲击技术和做法为登山者的指南。


海域皮艇泛舟

Sea Kayaking

Even though coastal travel holds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minimizing impact,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Leave No Trace techniques that must be practiced in order to protect fragile coastal resources. This booklet aims to educate coastal travelers on the proper Leave No Trace techniques for these sensitive areas.
即使沿海旅游持有为尽量减少影响最大的潜力,仍有某些不留痕迹的技术,必须以保护脆弱的沿海资源实践。这本小册子的目的是教育上适当的不留痕迹技术的这些敏感地区的沿海旅行。


Leave No Trace的準则与保护环境重要注意事项
在 2,000年时,LNT, Inc. 因LNT理念的修正,而将最初推动的八大準则:荒野旅行应有的计画与準备(Backcountry Trip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将冲击集中在高利用地区(Concentrate Impacts in High Use Areas)、分散原始地区的使用与冲击(Spread Use and Impact in Pristine Areas)、避免利用刚开始造成冲击的地点(Avoid Places Where Impact is Just Beginning)、带出所有携入的物品(Pack It In, Pack It Out)、妥切的处理无法携出的物品(Properly Dispose of What You Cannot Pack Out)、勿取走自然中的任何资源(Leave What You Find)、仅在荒野中既定设置地点使用营火(Campfire Building in the Backcountry),修正為简而有力的七大準则、并沿用至今。

以下兹详述此七大準则之内容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注意事项:
一、事先充分的规划与準备 (Plan Ahead and Prepare)

(一)瞭解你所要去区域环境的健行、登山、及露营有关规定及应注意事项。当地区域禁止的行為,是根据过去的破坏情形及当地特殊状态而定。
(二)以人数少的团体进行露营和旅游活动,因為这样可以降低吵杂的音量及降低环境伤害。
(三)避免在尖峰时间使用特别受欢迎的旅游地段或景点。
(四)学习如何适当的储存及打包食物,以避免熊及其他动物的取夺。
(五)重新分装食物到可以重覆使用的袋子内(如 Ziploc袋)。避免使用锡罐、铝罐及玻璃瓶。事先去除不必要的过度包装,以降低带入森林里的垃圾量。
(六)确认你有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如使用你的Ziploc袋,并携带额外的垃圾袋)。
(七)回到人的基本面,将就著过 !选择合适的配备,并事先想好是否会因此破坏环境及影响别人。
(八)健行、登山、及露营活动的衣物及配备的顏色,儘量选择接近自然及大地的顏色 : 例如绿色、咖啡色、土黄色或黑色。

二、在能承受的地点旅游及宿营( 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 )
(一)健行或登山时请待在指定的步道内;形成一行队伍,并行走於步道中间;儘量只留下最轻的足跡。
(二)使用现有步道,不要走捷径。
(三)纵使步道是泥泞或潮湿的,亦请待在指定的步道内行走。如果你走在潮湿步道边缘将会加宽步道的面积,并让步道加宽潮湿的范围。烂泥巴本是荒野中的一个挑战,穿著防水靴和长筒橡胶鞋来保护你的脚,并请待在指定的步道内 !
(四)如果横越荒野的旅程,请行走在坚固的表面 (如岩石、沙面、小石子路、雪、松针路面或乾草地),这样可以防止植栽的伤害及侵蚀。当行走在离开步道的地方时,让健行的队伍分散,这样新的步道便不易形成。
(五)请露营在坚固的地面。避免脆弱容易被破坏的地表,因為它可能要花很久的时间才能恢復原貌。儘量集中扎营於指定区域,让已轻微受创的地方有癒合的机会。
(六)好的营地是既成的,不是自己製造的。
(七)儘量穿著较轻的靴子,以降低对步道的破坏,重型靴子底部深刻划的鞋底,容易使步道土质紧实并破坏步道。露营时亦请穿著适合露营的鞋子 (如凉鞋、布鞋、平底鞋等) 。

三、适当的处理垃圾( 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 )
■带出所有携入的物品 Pack It In, Pack It Out
(一)假如你到时,物品不在那裡,离开时请一起把它带走。你有责任带走一切你带入荒野的物品。请带走你所有的垃圾。
(二)把你走过的路、到过的地方,保持如同无人到访。勿留下任何人类的影响,移走你曾待过的所有痕跡。在离开时,检查所有营地内遗留的垃圾及误放的配备。
(三)不要掩埋垃圾,动物会翻出它或日后垃圾会外露,请将垃圾打包带走。
(四)和一般观念完全相反的是锡纸、塑胶罐并不能完全燃烧。请带走它们。
(五)假如你的食物打包方式,骗不了一隻熊,并且在晚上食物被盗,我发现熊会在邻近营区的地方享用,并在隔天早上前便吃完盗取的食物,请找到食物的残跡、并适当的处理。你有责任带走一切你带入荒野的物品,请带走你所有的垃圾。
(六)请消灭残留的垃圾。带走所有发现或不小心被遗留的垃圾,带走所有在步道沿线发现的垃圾。将发现的垃圾打包於背包的侧袋,并教导任何不替人想的脏鬼,有关於勿留大地残痕和低冲击性旅游的技巧和伦理。

■妥切的处理无法携出的物品 Properly Dispose of What You Can't Pack out
(一)在离水源、营区及步道 200英呎远、6呎8吋深之处,掩埋人的排泄物。卫生纸最好是带走,因為动物常常将纸挖出来并飘散各处,妇女的生理废弃物也请带走,千万不要掩埋它们。
(二)在离水源、营区 200英呎处,清洗碗盘和你自己。
(三)食物的残渣会吸引昆虫及动物。过滤你的洗碗水并将食物的残渣和其餘的垃圾一并带走。
(四)不要使用肥皂或洗髮精。请让化学製品远离荒野。纵使是所谓的生物分解製品的肥皂,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假如你一定要使用肥皂,请在离水源 200英呎远处、少量使用。
(五)假如你骑马,你一定要负责它的排泄物。你总不希望在步道的中央发现可观的 马粪山吧 ? 请将马的排泄物移开步道,更不要让马儿在水源、营区附近排泄。

四、勿取走自然中的任何资源与物件( Leave What You Find )

(一)只带走照片、回忆,只留下轻轻的足跡 !
(二)克制带回纪念品的冲动 !留下石头、羽毛、古物、贝壳、树木化石等物件,让后来的人也能欣赏。
(三)让你曾造访之处保持其原始自然风貌。你无法改善自然,千万不要改变任何地方、任何风貌。好的营地是既成的不是自己製造的。千万不可钉钉子於树上、或者是破坏任何活的植栽及树木。
(四)你可以带走所有发现被遗留的垃圾。

五、将火的使用及对环境的冲击减至最低( Minimize Use and Impact from Fires )

(一)千万不可製造营火。与其筑起营火炊饭,不如使用登山用的炊具。炊具炊煮比营火更容易,而且较不易留下不雅观的炭火痕跡或燻黑的石头。
(二)登山用的炊具种类有很多:有些使用白瓦斯、丁烷、丙烷或同丁烷当燃料。甚至现在有使用多种燃料的炊具;也有一种烧木头的炉子,让人有一种迷你小营火的感觉,而且也不会破坏环境。
(三)假如你没有炊具,请买一个 !
(四)请使用蜡烛灯笼代替营火,使用蜡烛请不要让蜡油滴的到处都是,因為它并不是自然的物品。请带走不自然的物品 !
(五)假如你一定要製造营火,儘可能越小越好,并请使用营火框圈住。假如没有营火框圈住营火,请将营火放在锅中,或筑一小土堆圈住营火,以防止產生碍眼的旧炭火及燻黑的石头。
(六)儘可能製造小的营火。请使用小的 (如手腕大或更小)已掉落的枯木,并把木头变成小块,因為小块木头燃烧比较完全,而且產生的灰烬较容易随风吹散。
(七)请将你的锯子和斧头留在家中。
(八)千万不要攀折或锯割任何枯木、活的树、甚至倒下的树木。只使用已经在地面的枯枝,千万不可燃烧活的树枝。不可拨下树皮燃烧用,这样只会產生碍眼的伤痕及多年的復原时间。千万不可用石块製造营火框,燻黑的石头非常碍眼,而且它会一直维持很久。
(九)有些地方不允许营火,只在特定区域允许营火。请事先瞭解你想去地方的规定。
(十)在旱季筑营火是非常危险而且违反规定的。在离去前,请确实确认营火已经完全熄灭。
(十一)移走所有营火框内未完全燃烬的残屑。和一般观念完全相反的是锡纸、塑胶罐并不能完全燃烧。远离营区、广泛分散已冷却的燃烧残跡。

六、尊重野生动物( Respect Wildlife )

(一)尊重沿路遇见的动物。请记得你才是来访者,并且要在他们的后院旅游及宿营。
(二)请远距观察野生动物。
(三)千万不要喂食动物。你会因此製造混乱,因為动物会因喂食、而喜爱人类的食物,并将人和食物联想在一起,然后攻击营地、窃取食物。请在远离营地处煮食及吃东西,这样才可避免吸引熊的入侵。
(四)学习如何适当的储存及打包食物,避免熊及其他动物的掠夺。
(五)在离开水源远处扎营,至少距离水源 200英呎远扎营。因為动物也会到水源处饮水,应避免他们受到惊吓。水源附近地质较脆弱,如果在此扎营,长久恐将造成地质的侵蚀。

七、考量其他的游客( 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 )

(一)请尊重他人独处所需的寧静。请轻声旅行及宿营,尊重其餘的登山者。将收音机留在家中。离其他扎营者适度的远距,避免对他人產生噪音及视觉污染。
(二)宠物最好留在家中。假如携带宠物必须随时栓紧 (这包括防止宠物吠叫)。带宠物远离水源区,并清理它们製造的废弃物,记得它们是你的责任。请留意,有些地方并不允许携带宠物。
(三)上坡者拥有先行的权利。
(四)当你在荒野做任何决定时,不仅应思考你的行為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亦应考量你的行為对他人的影响。

八、其它的 LNT考量( Other Leave No Trace Considerations )

(一)请向有关单位检举破坏资源、乱丢垃圾或违反规定的人。最好是能教导他们,告知他们不能做的事、并且教育正确的行為。
(二)用地图或指南针指引方向,避免使用缎带、石标或树上刻痕做為标示。
(三)假如你使用吊床,请先用大手帕或袜子来保护树木,防止吊绳造成的伤害。请不要使用钉子。
(四)更进一步执行勿留大地残痕的伦理实践,执行消灭健行及露营產生的负面性行為。带走所有发现或不小心被遗留的垃圾,带走所有在步道沿线发现的垃圾。
(五)儘可能教导眾人关於勿留大地残痕的理念和低冲击性旅游的技巧和伦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Leave No Trace 露营
第三节 对环境的最小冲击法则(LNT:Leave No Trace)
【转载】如何使用电脑不留痕迹(20140312)
场面篇-战争类-宿营
不留痕迹的回憶
你离开得不留痕迹,带走了包括那些纵容的温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