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两种类型的性格缺陷

我们希望能够同时对儿童的所有缺陷进行讨论,并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矫正。但是,由于缺陷的种类繁多,我们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可以克服障碍的、强壮的儿童表现出的缺陷,另一类是在不利条件面前屈服的、弱小的儿童表现出来的缺陷。

    第一种类型的儿童大多都有反复无常的表现,并有愤怒和暴力等倾向。他们的典型特性是不服从命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毁灭性的本能”。这些孩子常常表现出很强的占有欲,表现得极度自私、嫉妒,最终他们会出现抢占他人东西的行为。他们的行为缺乏目的性(这是儿童很常见的表现),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协调地使用双手进行活动。他们经常将手里拿着的东西掉到地上打碎。他们的心理紊乱,并时常沉溺于幻想。这些儿童无法安静下来,爱大嚷大叫。他们喜欢打扰和取笑别人,对弱小的孩子和小动物不友善,吃饭的时候也常有贪吃的表现。

    第二种类型的儿童大多表现得很被动、消极。这类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懒惰、散漫。他们喜欢用哭来乞求别人,以此获得别人的帮助。他们总是要求成人照顾他们,而且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感到恐惧,习惯于依赖成人。他们还常有撒谎(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被动形式)、喜欢偷东西(这是补偿心理的一种表现)等表现。

    除了以上这些心理异常表现外,这些儿童在身体上也常常会出现一些由心理引起的异常问题。比如,拒绝吃饭、没有胃口或者没有饱腹感而引起消化问题。有些孩子还经常做噩梦、怕黑,睡眠质量不好,还有些孩子患有贫血——某些类型的贫血和肝脏问题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这一观点已经被证实。这些孩子在神经方面通常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由心理问题引起的疾病用药物治疗大都没有效果。

    某些因素对人格的正常、健康发展产生了影响,最终导致了疾病、缺陷等问题的出现。而这些问题又会反过来,对正常的行为和性格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成人大多不喜欢这样的儿童,尤其是不喜欢第一种类型——强壮的儿童。这类孩子的父母总是想要摆脱他们,或把他们托付给保姆,或送他们到学校,他们成了“有父母的孤儿”。  虽然这些孩子的身体健康,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却不正常,这无疑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消极的作用。

    这些孩子的父母,有的向别人求教,有的则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都想找到纠正孩子的方法。有些父母可能会更严格地要求孩子,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解决问题;有些父母则用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责打、责骂,甚至不给饭吃,但是这些做法最终只会导致孩子更加不听话或出现更多问题。于是,父母们常常用“你为什么总惹妈妈生气”这样的话,来规劝、教育孩子。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的父母们只能对这些孩子放任不管了。而那些被动、消极的儿童则不会引起成人的这种关注。他们的行为不会被视为问题。母亲们会认为这些孩子很乖、很听话'因为他们从不犯错误。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也会被母亲们认为是一件好事。母亲会说:“我的孩子非常喜欢我,如果我不在,孩子就不会上床睡觉。”但是慢慢地,母亲会发现,孩子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得非常迟缓,他们走路总是摇摇摆摆。这时,母亲会说:“我的孩子很健康,只是有些敏感。他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害怕,甚至对食物也没有兴趣。但是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在吃饭之前,我必须要先给他讲一个故事。这个孩子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位诗人!”但是,最后母亲们会知道孩子确实病了,而且必须要求助于医生。由儿童专家们最后确定,孩子在心理方面患上了某些疾病。

    如果我们能够对儿童的创造性活动有所了解,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儿童性格上的一些缺陷是由于成人在他们年幼时(婴儿期)的一些错误做法造成的。

    如果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被成人忽视了,那么他们的头脑就会一片空白,因为他们没有得到为自己的头脑填充内容的机会。这个“饥饿”的大脑是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家提醒:这三类孩子,最容易成问题儿童
“隔代教育”易引发孩子性格缺陷
性格坚强从三岁前培养
孩子性格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多动症儿童教育要注意的这些问题儿童康复(脑瘫/孤独症等)中国康复治疗师网
心理学:那些爱咬指甲的人,在童年时期有三种需求没得到满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