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工科”,家长、考生不知道的“新大陆”

对机器人情有独钟的高中生,大学该读机械还是电子,抑或设计专业?一个十几岁的“车迷”,日后是就读机械范畴下的车辆工程,还是去追逐依靠互联网和新科技支撑的自动驾驶技术?想做一名医生,会不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人体传感器和各类大数据而手足无措?

去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新工科”开始进入公众视线。前不久,教育部又下发《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认定612个项目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中我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10所高校的25个项目入选。

到底什么是“新工科”?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宗坤,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从“工科”到“新工科”

“工科”,顾名思义,依托于发展了上百年传统的机械、电子、土木、材料等相关学科,以及近半个世纪涌现出来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李宗坤说:“过去,万事讲求‘分工’,还讲究师徒传承,于是就有了分门别类的专业和各自的人才体系。慢慢地,一提到机械工程,就是在特定的力学原理框架内的各种运动以及动力的传递;一提到土木工程,就是各种改造地球和围绕克服地球引力的理论和行动,与造桥修路、建房筑坝相提并论。但是,随着全球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组织方式的网络化、扁平化,公众认知的‘框定效应’无法对一些新生事物给出完美的解释。比如自动驾驶技术,究竟该归于传统的海陆空运输体系,还是嫁接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的变革之上?比如登月工程、海洋工程,到底该算在哪一学科?工科不得不被重新审视,‘新工科’随之而生。”

李宗坤向本报记者介绍:“‘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首先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列出了‘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个专业榜上有名。‘新工科’之热从中可以一窥究竟。”

部分“新工科”人才抢手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新工科”人才严重短缺,但培养时却存在一些困境。南京大学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工科本科在校生538万人,毕业生123万人,专业布点17037个,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报告还显示:“我国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对于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实践教育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存在模糊认识,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节太大,工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

一面是众多的工科在校生和毕业生,一面却是巨大的缺口。据报道,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9万人。

李宗坤对本报记者说,2015年,郑州大学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开始招生,第一届学生还没有毕业,目前这一专业已被列为“新工科”。“从其他专业看,学生整体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好的,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到航空公司去了。每年,大量学生都到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去工作和就业。相对来说,民航业的收入还是比其他行业要高很多。”

“新工科”为何不大面积推广?李宗坤说,首先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在开设‘物联网专业’时,学院组建了‘物联网工程’教研室,专门制订了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并请国内外行业专家对方案进行多次论证,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另外,“新工科”还面临着不被家长了解和接受的困局,“家长对一些名牌老专业的认可度非常高,而成立相对晚一些的专业,比如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2015年开始招生,目前还没有毕业生。”

“新工科”越来越吃香

有人形容“新工科”是“横空出世”“平地惊雷”,但实际上,最近几年相关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只是大家还未能明确“新工科”的概念。李宗坤对本报记者说:“与‘老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从目前国内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看,电子技术类、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工程、安全工程、新能源、功能材料等专业已纳入‘新工科’的范畴。从这些专业的分布中不难发现,‘新工科’专业的设置将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以新型信息、能源、控制等领域为主干。”

李宗坤说:“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来说,国家对‘新工科’建设的倡导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数量庞大的理科考生,如果将目光投向‘新工科’专业,更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高中教学来说,在‘新工科’背景下,物理学科的基础地位依旧不会动摇,化学和生物等科目将更加强调应用性和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而技术科目的重要性将大大加强。这些学科的高中教师将会更加吃香。”(李子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13院校20项目上榜教育部“新工科”项目名单
新工科大火!咱大河南这些专业就业前景良好,送给正在选大学、选专业的你
报考须知:理工科考生如何选如何报
八大热门工科专业及院校排名,2019级考生千万不要错过!
来了!超靠谱的工科专业填报指南(附院校和专业推荐)
人工智能专业备受瞩目,考生报考不能“跟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