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经 23、欲速不达

抛弃人治,推行法治,提倡沉默独立的个性,树立坚守道德的信念,培养真诚不争的品质,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国家,就建立起来了。

我说,终于大功告成,现在可以安枕无忧了。

老子没有说话。他若有所思。

我马上意识到,可能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于是,静静地看着老子。

 

老子说:自然的规律是没有言辞的。

狂风刮不了一个上午,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谁能使它们这样呢?是天地。

天地都不能使狂风和暴雨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我很疑惑。难道由君王自上而下推动,用法制的形式,轰轰烈烈地建立起来的民主社会,就不能长久吗?为什么这么美好的社会,却不能长久呢?

 

老子说:以道为准则行事的人,他的行为就是合符道的。

以德为准则行事的人,他的行为就是合符德的。

不以道德为准则行事的人,他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符合道的行为,就是和道的规律一致,得道的。

符合德的行为,就是和德的准则一致,有德的。

不道德的行为,就是和失败在一起,总是避免不了失败。

 

啊,我醒悟了。虽然君王用法律规范了百姓的思想、言行,但人民的道德修养并没有建立起来,沉默独立的个性,坚守道德的信念,真诚不争的品质,还没有养成

换言之,人民还不能通过心灵的感应,遵循道的自然规律行事。所以,这种民主,不过是一场狂风暴雨。风雨过后,依然是过去人治社会的彩虹。

我考察一下中国历史,还真是这样。先有秦始皇统一天下,推行民主,但几十年就崩溃了。后有隋文帝建立隋朝,也推行民主,不过几十年,又崩溃了。

难道这就是自然的道德规律,是不与人们的意志而改变的事实?

 

原文:《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轻轻松松读《老子》(二十三)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怎样读懂《道德经》
老子的“道”是指什么?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学习笔记
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