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1XKT-ZXYW112
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研究
负责人
李静
所在单位
西安铁一中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针对性  有效性    激趣  减负
结题
报告
摘要
本课题题目是《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研究》。课题组试图通过这一研究设计出一套针对性强、有效性强、学生喜闻乐见的的语文作业设计体系,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结题报告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课题背景及界定。本课题研究是在国家及我省“要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政策号召及我校保持名校优良传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下开展。力图通过增加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其次,理论依据及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对提高作业的有效性的要求,新学习纲要对作业形式多样性的论述,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课题实验对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教师的进一步成长意义重大。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过程经过理论学习准备阶段、方案研究实施、后期总结三个阶段。其中方案研究实施阶段为主题阶段,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问卷调查,摸清方向。第二从多种形式、过个层次、多种角度出发实现作业的有效性试验。第三,组会交流,公开展评。研究过程中运用了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三种方法。
第四部分,研究结果与成效。设计出了一系列包括作业的设计布置、作业指导、作业评价在内的科学的操作原则及多种能激发学生兴趣、针对性强、的具体的作业形式及作业成果。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锻炼和培养了骨干教师,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存在问题及改进。对于多样性作业接受学校评价的难题、分层作业批改上的困难及新型作业在批改、讲评时往往对老师的挑战课题组成员均能以积极争取学校支持、调动学生力量、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顺利解决。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何以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为切入点,进而形成一整套积极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会继续自己的研究,期待能够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课题背景
我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后,于2010年12月11日,启动“陕西省中小学减负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验研究”课题研究。2011年4月1日,省教育厅出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督查办法》,强调不能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
作为陕西省知名重点中学,我校素来重视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从一定程度上督促了我校教师对于作业布置的研究,提高了作业布置的科学性。但是,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差异性很大。有的教师布置作业较为随意,目标失度,任意拔高或降低作业的难度,导致学生复习巩固比较茫然;有的教师过多追求机械式作业,在作业量上有些失控,练习量虽大却泯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的教师课外作业多于课内作业,书面作业多于实践作业,识记理解作业多于表达运用作业,形式求新求异却不落实。
(二)界定
作业,是指教师在新课讲授之后布置的需要学生完成的练习任务。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的完成情况是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直接反映。从作业的形式来看,通常可以分为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活动作业。
作业有效性,是指教师布置的作业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运用,做到学以致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主要途径,还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主要手段。语文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语文教学质量,其地位之重显而易见。学生的作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作业提高自己对知识的巩固识记,理解运用,融会贯通。其次教师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政策、理论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就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进行说明和要求,第一次将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到国家层面、政府层面。
我省于 2010年12月11日,启动“陕西省中小学减负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验研究”课题研究。2011年4月1日,省教育厅出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督查办法》,强调不能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
今年陕西省教育厅颁布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督查办法》,它对初中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有了进一步严格的规定,即每天不得超过2小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着作业的质量。
新学习纲要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强调了语文作业的基本要求,即作业设计必须关注其人文内涵。纲要还“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语文作业设计指明了思路。有效的语文作业不仅仅是要巩固课堂知识,还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培养学习语文的习惯,提升学习语文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意义
很多人都认为作业是巩固知识的最好形式。但是“题海性”、“随意性”、“强制性”的作业,使学生成了作业的奴隶,在学习方式上完全是对教师言听计从,毫无个性和创造力。因此,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对保证语文教学既要减负又要增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以抄抄写写和机械重复为方式的语文作业布置现状,我们课题小组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建立正确的现代作业观,改变以往作业形式单一,效果低下,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情况,力图通过改进语文作业的布置、检查和评价等环节,建构起与新课改相适应并能有效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作业模式,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作业设计与评价达到最优化,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同时,课题实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素养及实践经验,促进教师的进一步成长。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A.理论学习准备阶段
此阶段已经如期完成。期间,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减负等有关理论知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研究方向。
B.方案研究实施阶段
第一,问卷调查,摸清方向。
在初期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切入点,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摸底,努力从实际出发,摸清初中语文作业的现状,并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原因,从而进一步确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研究目的。根据学生问卷调查中体现出的缺乏做作业的习惯与能力,做作业的环节落实不到位,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等问题,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展开课题研究。
第二 ,打破单一,形式多样。
在研究中,课题组老师重视学生的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针对学生缺乏做作业的热情与兴趣的问题,我们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从听、说、读、写等不同角度来设计,打破单一作业模式,形成多样的可操作性的作业形式,如手抄报、书签制作、采访记录、课本情景剧表演等。
第三,由简到难,分层布置。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单元教学目的,结合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设计一系列自选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制定一系列有梯度的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程度有所选择地完成作业,以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第四,小组探究,自我检测。
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单元重难点,编写单元基础字词测试卷、默写小试卷和课内阅读练习题。各小组组长精选优秀的小测试卷进行组合,最后印发给全班同学进行复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能有效地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与复习。
第五,组会交流,公开展评。
课题组成员借每周一组会时间,从一周内设计作业的思路、形式、问题以及学生的优秀作业等几个方面进行交流,并定期举办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作业的展评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强化完成优质作业的意识,最终达到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目的。
C.后期总结阶段
在此阶段中,各实验教师分头整理自己进行课题研究时的过程性资料,依据开题报告的预设成果,开始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汇总;同时,进一步从理论方面,梳理整个研究的过程,申请课题结题,填写课题结题报告。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两项问卷调查,真正了解学生和家长对于语文作业的态度和要求,结合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任务和减负目标,认真分析研究,设计研究方案。
2.文献研究法。认真阅读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个案研究法。实验教师结合各自所带班级的学生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并通过每次考试的数据分析来探究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初步总结了加强语文作业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和操作方法
1.改变作业内容,创造性地布置多元化作业
2.以作业有效性为为核心,落实语文教学实践性策略
3.以信息基础为手段,拓展作业的内容的资源和空间的策略.
4.多种媒体优化组合,实现学习情趣化、生活化的策略
5.激发兴趣,引发想象,激活创作的策略
6.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让学生乐于完成作业的策略
(二)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通过课题组教师在语文作业的布置、检查和评价等环节的努力,学生从一定程度上逃离了茫茫题海;每日完成作业,目标性更强,训练点针对性更强,形式更为其喜闻乐见,内容更贴合每一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到一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花心思、费功夫设计、评价、展示的语文作业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到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点滴含生活的真谛。他们的学习是快乐的,更是高效的。
(三)锻炼和培养了骨干教师,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理论的学习和作业设计初衷、形式、效果的及时反馈与交流,实验教师渐渐转变了教学的理念,开始尝试从课堂和作业两方面入手,展开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在与学生和课题组成员不断的交流与思维碰撞中,汲取他人的长处,听取学生和同事的建议,从而进一步的思考与完善自己的实验步骤。每次进行大胆的尝试后,老师们能静心反思,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能更及时地解决问题,总结规律,从实践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在实验的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的确遇到了一些难以规避的问题。
1.教学任务很紧,进行实验研究时间不够充裕。实验教师为此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反复琢磨、精心设计,以期能使实验顺利进行并如期结题。
2.多样性、个体化的作业形式不一定符合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校作业检查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限制。针对这个问题,课题组老师多次和备课组、教研组及教务上的老师进行沟通,期待常识性的研究能够得到语文教研组和学校的大力支持。
3.作业的分层设计和分层批改比较费时,工程较大,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有些教师开始尝试有选择性的将一部分简单类的作业交给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在自己进行作业批阅时,也尝试采取学生分层抽查和细致讲解、订正后复查的形式,既有效掌握了学生做作业的具体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4. 个别后进生作业过程中出现弃难从易的情况,有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针对这个问题,实验教师将进一步加大与这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期待从记作业、查作业等不同角度,堵住学生可能会钻的空子。
5. 新型作业在批改、讲评时往往对老师有较高的要求。在作业讲评前,实验教师会在交换意见,商量策略,明确知识要点,尽力用简单而有效的形式促使学生在讲评中不仅订正答案,更能培养一种语文的思维。
6. 如何以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为切入点,进而形成一整套积极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会继续自己的研究,期待能够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参考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
《语文课程标准》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题报告案例: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语文减负的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成果
初中数学课堂小练习的有效性研究与实践(转载)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五篇)
优化初中化学作业,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