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包罗万象的关中农谚

( 网络资料图片感谢 )

 

         关中农谚是八百里秦川渭河两岸人民长期从事农耕活动经验教训的结晶,寓教于乐,朗朗上口,幽默诙谐,便于记忆,实用性强。农谚一般多由祖辈世世代代口传心授而成,内容无所不及,包罗万象。笔者有幸收集到渭北一带农村较为流行的部分农谚,大致涉及农业气象、管理、经验、忠告几个门类,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气象类。在关中农村,老人常告诫后生,“进门观脸色,出门看天色。”提醒后人与人交往,要学会察言观色,谦虚谨慎,话到嘴边留三分,该讲的讲,不该讲的千万不能说,说多了于事无益。出门赶路,要学会观天色,提前判断阴晴雨灾,防患未然,路上不受吃亏。聪明的后辈人铭记于心,把 “观天色” 这门手艺延伸用以指导农业生产,防害减灾,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常见的气象类农谚有:“云朝东,一场风;云朝南,水漂船;云朝西,水滴滴;云朝北,端上箔篮儿晒干麦。”“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大雨到。”“雨中闻蝉叫,预示晴天到。”“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入麻。”“早霞不出门,晚霞晒死人。”“东晴西暗,等不到吃饭。”“烟囱不出烟,必定是阴天。”“鸡公鸡母上架早,明日天气肯定好。”“鸡迟宿,鸭欢叫,不久雨来到。”“水缸出汗蛤蚂叫,莫赶长路大雨到。”“瓦块云,晒煞人;扫帚云,雨淋淋。”“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东虹隆隆西虹雨。”“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早上乌云盖,无雨风也来。”“黄云上下翻,天要下冰蛋。”“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掏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管理类。在农村,农艺传承没有专门学校,全靠“老子教儿子,儿子传孙子”式的潜移默化,口传心授,传来传去,传的就是祖上留下来的几句农谚口歌。涉及农业管理的土、肥、水、种、管多个方面,包罗万象,无所不及。

常能听到耳熟能详的管理类农谚有这些:“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孩子不离娘,庄稼不离土。”“宁燥勿湿,宁廉勿贪,牛如象行,细如叠瓦。”“白面细面,土中提炼。”“地靠人养,苗靠肥长。”“种地不用问,深耕多上粪。”“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头伏萝卜二伏芥,数罢三伏种白菜。”“无酒不请客,无灰不种麦。”“山黄石头黑,雁来种小麦。”“枣儿塞鼻子,种谷种糜子。”“间苗要间早,定苗要定小。”“多上肥料庄稼好,还看施肥巧不巧。”“施肥施到劲头,锄地触到地头。”“种地没有窍,勤耕多锄草。”“上粪撒一片,不如一条线,千撒不如一点。”“(秋作)三分种七分管,人勤地不懒。”“千年草籽万年松,几时不锄几时生。”“谷锄三遍九个米,麦锄三遍没有沟。”“干锄棉花湿锄瓜,不干不湿锄芝麻。”“大苗挤小苗,小苗不结桃。”“打顶不见花,见花质量差。”“抹芽不过寸,过寸跑了劲。”“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烟叶)两大加一小,三棵炕不好。”“秋作没啥早,越早苗越好。一早三分壮,一晚三分薄。”“玉米锄得嫩,顶上一茬粪。”“若要玉米好,肥料要吃饱。”“玉米不上粪,空收一根棍。”“小麦要增产,冬春灌溉是关键。”

经验类。人们常说,“经验是挫挨出来的,教训是血的代价换来的,同时也是乡野智者善于观察,善于摸索,善于实践,善于总结归纳分析提炼出来的。”这类农谚多为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哲理性强一点的谚语,富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经验类农谚最常说,多为长者对后人的叮嘱:“白雨猛,中雨烈,霖雨落地不停歇。”“白雨不过道。”“雹打一条线。”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夏至无雨,囤里无米。”“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麦盖三床被,枕着馒头睡。”“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干冬湿年。”“稀看疙瘩稠拾花,合理密植种庄稼。”“棉花锄七遍,桃子赛蒜辫。”“枣发芽,种棉花。”“杨叶如钱大,开始种棉花。”“椿头大似碗,种花也不晚。”“麦好在种,秋好在务。”“起寒种麦,十种九得。”“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以磷促根,以根调水。”“麦收在犁上,秋收在锄上。”“玉米去了头,力量大如牛。”“高一丈,不一样。”“隔座山多一担,隔条河多一箩。”“伤心割菜子,泪洒收芝麻。”“麦收胎里富,肥少靠不住。”“平叶要稀,竖叶要密。”“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赶早。”“今年锄草剩一棵,来年拉草一大车。”“叶片转开身,一棵打半斤。”

忠告类。“老人是财富。”前辈人走过的弯路或者亲身历经的血的教训,不愿意后辈人再重蹈覆辙,后辈人不听说油盐不进时,上辈人常常会念叨出一些告诫类农谚,劝导后生,以期引起重视,回心转意。每每此时,往往儿子还没有回过弯儿,儿媳妇突然就掂量出轻重来,回过头跟老人一起挽救死犟的后生。

那时常能听到人们这样告诫后生:“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惯养出娇子,肥田出秕谷。”“井水不如河水,河水不如雨水。”“水利不修,有田也丢。”“十水根不如一水心。”“早谷子晚花,十年九瞎。”“晚种一包米,早种一把糠。”“犁地不耙地,等于蒸馍跑了气。”“施肥不浇水,庄稼撅渴嘴。”“人勤地不懒,大囤小囤满。”“深耕加一寸,顶上一茬粪。”“耕得深,耙得烂,来年准能吃饱饭。”“锄头下有水,锄头下有火,锄头下有肥。”“羊吃麦苗猪拱根,鸡子光鹐小麦心。”“猪鸡上圈羊上绳,提防畜禽来啃青。”

随着农业机械化、高新管理技术和设施农业不断普及,好多农作物耕种方式、植保、管理作务技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农谚对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不容抹杀,有的甚至在今天依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过时的农谚正一天天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作为文化,关中农谚依然是难以复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继续努力传承发扬,促成关中农谚能够得以保护发展,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即便千年后依然能够通过农谚的片言只语了解到先辈们时代的农耕文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谚大全1000则
【传统文化】包罗万象的关中农谚
农村谚语1000则(上)
【人文卢氏】民谚话农耕
农谚大全农谚大全农谚大全
旧农谚拾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