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迪里阿尼》:彩笔精妙处的瞬息人生
在能力和学识较对等的情形下,性格和价值观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前途,这点在片中莫迪里阿尼和画界“对头”毕加索身上显现得颇为明显,较之于毕加索的商业头脑,对艺术商业化运作的熟稔,莫迪里阿尼则相对疏离,他和很多困顿一生的艺术家一样,有着纯粹的艺术追求和狂放的骄傲自尊,当然,他也追求成功,渴望早日被普遍认可,只是他没那个西班牙人幸运,在他36岁即将步入主流行列时,就已贫病而亡。
有人如此评价莫迪里阿尼的才华和命运,“堪比梵高的悲剧性天才”,的确,莫迪里阿尼具有悲剧性的性格和才情,就艺术画风而言,他游离于彼时巴黎一切时髦艺术流派之外,同时又与新艺术观念息息相关,这似乎注定了他的孤独寂寞,而他那些笔触生动线条流畅的作品在当时多少有点赏者稀,以如今的视角观之,却发现其作品似乎有历经岁月而迸发出神韵的特质,仿佛不拘泥于时空限制,凝结出一种恒远弥久的美来。
就性格性情而言,生于意大利的莫迪里阿尼是个性情中人,生活放荡不羁,酗酒沉溺,流连芳丛,不同于毕加索对朋友和女人的漠然,莫迪有知交朋友,也有红颜知己,他的爱恨都来得直接而浓烈,和他相爱过的珍妮,在他死后,旋即跟随着跳楼而去,且一尸两命,腹中怀有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在片尾所示的墓碑上,镌刻着“这里埋葬着莫迪里阿尼和珍妮以及他们未出生孩子”的字样,而片末的字幕表明,这部影片献给他们的女儿珍妮·莫迪利亚尼。
影片选取了莫迪生命中最后三年的生活和创作来作为主要叙事构成,并将莫迪与毕加索的矛盾与纠葛作为另一个的情节线索穿插行进,间或以幻象中的幼时莫迪的出镜交流,来达成成年莫迪的心绪解读,似乎童年时的家庭变故是莫迪的痛结,失去病中母亲和殷实家境的隐忧已然侵蚀着幼小的心灵,于是,他的内质是忧郁而悲观的,行为也往往被动而无奈,于是,他似乎常常以颠狂的胡闹戏谑来掩盖内心的没落寂寥。
1917年,莫迪遇到了他的缪斯、19岁的珍妮,两人坠入爱河,这激发了莫迪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以珍妮为模特,莫迪画出了很多神态宁娴、韵味绵延的人物画像,那是他短暂晦涩生命中最绚烂多姿的时段。年轻的珍妮是个爱情至上的人,为了爱的男人可以喝白水过活,她不顾父母反对,决绝地爱着莫迪,他们的女儿一出生,即被珍妮的父亲强行带走,在亲情和爱情间,珍妮选择留在莫迪身边,为他做模特,为他刷马桶……或许这份爱太过执着沉重,以致于生命难以承受,只能以死终结。
饰演珍妮的艾尔莎·泽贝斯坦,长相颇似画中珍妮,令影片所散发的悲恸感越发痛楚。扮演莫迪里阿尼的安迪·加西亚表演精彩,虽外型不太像真实的莫迪,但气质相当贴合,加西亚准确地给出了人物自相矛盾的特质——既放浪形骸、我行我素,又敏感脆弱、自尊心强,不喜欢别人对他的画指手画脚;他看似属于叛逆颠覆派,却醉心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选材和画法,当然他也有所改变,将画中人物比例做了调整,拉长了曲线,特别是颈部曲线,为画中人赋予了宁远而忧郁的美感,使画作仿佛蕴含着心绪层面而分外传神。
在神情刻画上,加西亚以眼神给出了一种孤绝明醒感,通过这双眼睛,人们洞悉了莫迪的痛苦思虑,他知道该迎合时代,却不愿违背秉性,当他蓦地看到珍妮为使毕加索帮他,居然去做毕加索的模特时,他二话不说,暴戾地毁掉了自己正在展出的画作。在一番挣扎后,特别在拜见过雷诺阿之后,在怀抱了片刻被剥夺了的孩子之后,在决意给珍妮好的生活之后,他终于高调地参加了沙龙画赛,只是此时距离他的终点已越来越近……
影片在表述画家穷困潦倒的境况时,总让人想起更多的艺术家传记片,不由得为那些郁郁一生、贫病一生的艺术使者们感慨。1920年,当走出酒馆的莫迪被几个人暴打,甚至有人踩踏他的手时,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叫道,“拜托,那是画家的手!”本就身患重病的莫迪在惨遭毒打后,很快就撒手人寰了,他的艺术家朋友们有艺术的哀悼方式——记录他离开的样子,或对着他做最后的素描,或立刻制作面部塑像。
艺术沙龙的比赛上,当毕加索、苏汀、基斯林等人的作品被逐一揭晓时,人群振奋,轮到莫迪的作品揭开神秘面纱时,人们对这副题材平实却美到眩惑的作品的第一反应是屏息静气,继而毕加索先从感佩的哑然中恢复,给予掌声,接着全场掌声雷动。只是,因逗留酒馆而迟到的莫迪遭遇了暴力事件,再也听不到掌声了。此处剧情自然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不过对于身患肺病的莫迪来说,早逝是难以逃避的结局。
此次莫迪画的依旧是珍妮,怀孕的珍妮身着深蓝色天鹅绒长裙,坐在椅子上,头部微倾,脖颈修长,这次她终于有了眼珠,“只有当我了解了你的灵魂,我才能画出你的眼睛。”莫迪懂了珍妮,画出了她的眼睛,但眼神却是忧伤茫然的,没有聚焦,没有方向,视线落在不知名的地方。通常,莫迪里阿尼的肖像画大多都没有画眼睛,如同古希腊雕刻家一般,以平面代之,而此种画法却让观者更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画中人也似在审视着自己的内心,孤独而自语,一如悲情画家自身。(芷宁写于2009年5月27日)
(片中当珍妮于午夜街头为莫迪里亚尼起舞之际,配乐是那首伊迪丝·碧雅芙的《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世纪“颤栗的艺术”||莫迪尼阿尼
他是毕加索的男神,却一生是个穷光蛋...
比一比大师们笔下的娇妻,看看谁最美!
关于“巴黎画派”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毕加索一生中的劲敌!莫迪里阿尼(Modigliani)——写在画布上的情书
衍“艺”丨他画的裸女拍价超10亿 才华让毕加索妒忌 他是莫迪里阿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