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 糕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荞面饿断腰。这是大同民间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吃糕耐饥,吃了糕能走四十里路不饿,而吃了荞面或者莜面只能走二三十里。
大同人喜欢吃糕,大同人的饭桌离不开糕。或许因为“糕”与“高”同音,寓意步步高升,吉祥喜庆;或许因为只有糕才能配得上大同人豪爽粗狂的个性。
“星期天孩子圆锁,过来吃糕哇。”大同人习惯这样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孩子的圆锁宴席。吃糕,成了喜庆的必须。孩子满月、过百天、过生日、圆锁,盖房上梁、搬家,新人订婚、结婚等喜庆的事情,大同人都要吃糕。参加圆锁或者婚礼宴席,大同人叫坐席。席面一定有油炸糕,这是大同宴席的特点,也是延续了多年的风俗习惯。
喜庆的事情,一定要讲究,吃的一定是油炸糕。把蒸出来的糕做成包馅和不包馅的两种。不包馅的叫糕饼子,捏成直径六七厘米的一个圆饼子就行。包馅的糕很讲究,糕馅有两种:豆馅和菜馅。豆馅简单,豌豆或者扁豆长时间熬煮,熟了加上白糖。菜馅很丰富,品种也多。大同最地道的菜馅是地皮菜加韭菜和炒鸡蛋,这样的菜馅糕为很多大同人喜欢。捏好的糕下油锅炸,炸至表皮起泡、颜色金黄出锅,而炸糕用的油是大同产的胡麻油。金灿灿的油炸糕端上餐桌,心情好,胃口更好,有人能吃十多个。
结婚吃喜糕,还要给邻居送喜糕,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送糕一定送七个,外加一碗凉菜。为什么送七个喜糕,我问了许多人,查了许多资料都没有答案。
大同人吃糕,不仅仅吃的是油炸糕。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家吃的糕叫懒糕。黍子剥皮磨成面蒸出来的糕叫黄糕,因为颜色金黄。懒糕是黍子不剥皮直接磨成面蒸出来的糕,颜色发灰,口感不及黄糕。懒糕是一种说法,似乎说人很懒,懒得连黍子的皮都不剥。其实不是人懒,是因为家里缺粮,为了填饱肚子,黍子舍不得剥皮。但在当时,能吃到懒糕已是一件幸福的事。土豆丝和咸菜熬熟加一点胡麻油,成了蘸糕的菜。许多时候,我们几个孩子吃得糕和菜全不剩,只剩下母亲无奈的眼神。
从懒糕,我想到了大同流传的糕的另一种吃法:鸡蛋碰糕。糕端上饭桌,还有一个碗,碗里是一个煮熟的鸡蛋,这个鸡蛋就是全家吃糕的菜。糕碰一下鸡蛋再吃,全家人你碰完了我碰。糕吃完了,白白的煮鸡蛋完完整整还在碗里,最后这个煮鸡蛋给家里最小的孩子吃。这是一种传说,隐含着过去那个清苦的岁月,清苦岁月里老百姓贫穷的生活。
抛开喜庆,日常生活中人们比较喜欢吃素糕,也就是不用油炸的糕。素糕吃法很多,主要是看与糕搭配的菜。有的人喜欢吃糕配炖羊肉,有的人喜欢炖鸡肉或者炖猪肉,也有人喜欢羊杂或者大烩菜。我喜欢吃糕搭配炒鸡蛋。这是一种很传统的吃法,鸡蛋炒到六成熟,糕蘸着吃,味道特别的好。记得前年有一次我外出,早晨没吃饭,中午一进门母亲蒸好了糕炒好了鸡蛋,我一口气吃了一碗炒鸡蛋半盆糕,母亲看着笑了,说,饿狼回来了。
吃糕,也成了生活在外地的大同人的生活奢望。张伟荣是左云人,大学毕业后去了江苏。同学们说起吃糕他就流口水,而他不会蒸糕。于是有人给他把做好的油炸糕快递过去,他上笼馏软了就能吃,虽然不及现炸出来的油糕好吃,但是能吃到馏油糕,他说知足了。
我喜欢吃糕,我周围的大同人都喜欢吃糕。晚上饺子中午糕,这是大同人迎接新春的餐桌习惯,或许只有吃上金灿灿的油炸糕才觉得心底踏实,才是过年的味道,才是幸福的味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特产·小吃名录——大同(一)
吃糕 郭宏旺
你吃过连皮糕吗?
乡村往事《收场》
吃 糕
舌尖风味油炸糕(家乡旧事之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