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一个神算子的执迷
上天赐与你一道光环,也就为你设下一处迷局。——题记

   


    1

    传说中,有个像孙大圣一样能呼风唤雨、未卜先知的凡人,他叫诸葛亮。

    不是《三国志》里那个,而是《三国演义》里那个卧龙,蜀汉集团天师般的存在,标准的神算子。

   


    他算准的事情有很多,比如魏蜀吴三分天下,比如曹阿瞒败走华容。

    他没算准的事情不太多,却都很致命。其中一件重要的小事,为北伐曹魏“出师未捷身先死”开了个坏头。

    这件事,史称失街亭。

    2

    诸葛亮初出祁山之时,形势一片大好,先是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再是招降了连赵云都夸赞不已的魏将姜维,后来更是摇动三寸不烂之舌,骂死了魏司徒王朗。眼见蜀军就要夺取长安,魏主曹叡坐不住了,不仅御驾亲征,而且厚着脸皮恢复了司马懿官职(司马懿此前被曹叡削职罢用),令其率军抗蜀。

    司马懿是个老狐狸,他料定诸葛亮将出兵斜谷,决定不与其正面交锋,而是转到西面去夺取街亭。街亭是蜀军粮道,一旦失守,陇西三郡必将得而复失,蜀军只能逃回汉中,甚至半路上就会被魏军截杀。

    老狐狸这点计谋,早被神算子识破。神算诸葛此时,一面要出兵斜谷,径取郿城,一面要派出将领,守住街亭。

    攻守同时进行,排兵布阵尤须精密。

    最终的方案是:

    (守)马谡负责防守街亭;

    (攻)诸葛亮亲率大军,以姜维为先锋,由斜谷径取郿城;

    (干扰)赵云、邓芝出箕谷为疑兵。

    最终的结果却是:

    街亭失守;出兵斜谷的计划尚未实行就告吹;本该是最大看点的姜维被改派和马岱一起断后;本该安心做个干扰项的赵云却实打实地立了功,护送蜀军车仗人马安全抵达汉中;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复归于魏。

    初出祁山的战果,全部归零。

    不仅如此,蜀国还损失了一员谋士——马谡。

    作为街亭守将,马谡没有完成任务,诸葛亮饶是赏识他,也只能抹着眼泪,将他斩首,以正军法。

    3

    失街亭,谁之过?

    都说马谡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但是,人家明明是个人才。

    他自幼熟读兵书,谋略过人,曾提出“攻心计”,助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又提出“反间计”,离间曹叡与司马懿,为蜀军北伐争取了时间。

    其实,他真正的短板是从没带兵打过仗,经验值为零。

    但这又有什么问题呢?关羽还骄矜轻敌呢,刘备还妇人之仁呢。

    没有人是全才,这正是考验管理者功力的地方,如何识人,如何把每个人都安排到最恰当的位置,扬长避短,取得团队合力的最大化。

    可惜,诸葛亮错把参军当将军,不仅害了蜀军,也害了马谡。

    4

    在守街亭的人选上,诸葛亮对马谡一开始就是不信任的。

    当时马谡主动请缨,诸葛亮并未立刻答应,而是连劝带吓,反复强调街亭之重要、敌人之强大、地形之不利,又说你马谡虽深通谋略(意思就是没有实战经验),但恐怕不能敌魏,守之极难。磨叽了许久,马谡不仅没打退堂鼓,反而被激起了犟脾气,立下“若有差失,乞斩全家”的军令状。

    所谓“疑人不用”,智慧如诸葛亮,为什么要用一个不完全信任的马谡,来防守生死攸关的街亭呢?

    因为任用马谡,这只是诸葛亮的前着,他还有后着。

    这后着分三步:第一步,任命谨慎稳妥的王平做马谡的副将,凡事商量而行;第二步,让高翔去街亭东北的列柳城屯兵扎寨,若街亭有危,可引兵救之;第三步,命大将魏延带兵屯扎于街亭之后,以为接应。

    如此像改造危房一般层层加固,真够周全的,诸葛老丞相,也真够操心的。

    然而事实证明,危房就是危房,内部核心松动溃烂了,外层再怎么加固,都是白搭。

    假如,这房屋本身的结构和材料都十分安全可靠,还需要那么多加固措施吗?如果街亭守将不是马谡,而是一个实战经验丰富的大将,比如魏延,诸葛亮还会如此层层部署吗?

    也许不会,也许仍然会,但无论如何,马谡作了街亭守将,诸葛亮就必须去层层加固他。反过来,如果人手不够,无法做加固措施,诸葛亮很有可能就不会任用马谡。

    可以说,后期加固的计划,恰恰促成了核心选择的失误。

    而后期加固,正是诸葛亮一贯的做法,这源自他的性格特征:谨慎。

    5

    谨慎当然是好,思虑周密,会避免很多风险。

    但执着于谨慎,则会带来危险。

    就拿防守街亭来说,诸葛亮用人失当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过于相信自己的谨慎,以为谨慎周全的层层部署可以确保街亭万无一失,反而忽略了核心——守将人选。

    关于蜀军北伐曹魏的战略,魏延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即从子午谷进军,直取长安。这条线路程较短,且正当司马懿被魏主黜落,闲居乡间之时,蜀军胜算较大。但因子午谷有魏军重兵把守,谨慎的诸葛亮不肯冒险,便选择了由中路斜谷进军,先取郿城,再攻长安的策略。

    对此,诸葛亮的老对头司马懿说过:“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可谓一针见血,指出执着于谨慎的另一个弊端:不敢冒险。

    谨慎之人,往往不放心别人,诸葛亮正是如此。上至出谋划策,下至校对簿书,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主簿杨颙谏之,劝他保重自己,不要越俎代庖,空耗精力,诸葛亮却以“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为由婉拒。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竟然成为谶语,岂不悲哉。

   


    诸葛亮一生谨慎,既以谨慎制胜,又被谨慎牵制,活成了“谨慎”二字的奴隶。

    这真是,谨慎反被谨慎误。

    6

    一个人最大的优点,也是他的命门所在。

    你智商高?会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想想《红楼梦》里,那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

    你长得美?是不是不能忍受一点点“不美”?比如最新版的《天龙八部》中,那个不能忍受一根白发、一丝皱纹,一心要寻找“不老长春功”的神仙姐姐,王语嫣。

    你超有钱?除了被小偷惦记,你还可能成为守财奴,比如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

    你求知欲强,永葆好奇心?听没听过“好奇害死猫”?

    你谨小慎微,怕出乱子?小心变成“套中人”别里科夫。

    自带优点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优而自知。

    优而自知,往往就会以此自许、自恃,执着于此,迷失于此。

    这就好比看得见自己头顶光环的人,光越强,眼越瞎,只会跟着光环走,看不到身后的黑暗。

    相反,不自恃,甚至不自知的人,眼前一片澄明,行动自由、无拘无束。

    就像“美而不自知”的林青霞。

   


    林青霞

    她说:“自己感觉到自己的性感就不是真性感。”亦舒也评价这位林美人说:“一个女孩子,美成这样子,而她自己却完全不自知。”这正是我们爱她的原因,她不以美貌为负担,更不以美貌为武器,顾盼举止,天真自然。

    其实这里的“不自知”,并不是真的不了解自己,而是不用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从而不执着于自己的某项优长。

    《庄子》里有个寓言,说上古有个人叫“浑沌”,他天生没有眼耳鼻口,不能享受人世的欢愉。浑沌的朋友儵和忽为了报答他的恩德,决定帮浑沌开七窍。于是他们每天在浑沌脸上凿一窍,到了第七天,七窍成,浑沌死。

    你看,一个无知无识的小白,被打通“向外看”的通道后,毁灭也接踵而至。

    这并不是说我们都要当个浑浑噩噩的小白,而是说我们要在向外看的同时,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向内看,打量自己的内心,觉察自己,认识自己,每一次都像婴儿一般,重新发现自己。

    这恰恰是一种深刻的“自知”,或曰“自觉”。道家所谓的“虚室生白”。

    如此“小白化”,向内审视自己,能去除许多固执的成见,也更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易迷失。

    设若神算子诸葛亮能将自己“小白化”,不固守一端,我想,他的心底大概会清明许多,许多的急躁与执着,也能避免。

    7

    小说家塑造的人物,要优点与缺点并存,是非黑白混在一处,才有血有肉,饱满立体。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却近乎完美与万能,如鲁迅先生所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所以,这个形象远不如关羽那般可爱,更多的,是可敬与可畏。

    好在,“失街亭”与“斩马谡”两出戏中的诸葛亮,终于有了缺点,他不再是“神”或者“妖”,而是一个“人”。

    读者也只有从一个“人”身上,才能读出现实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放了诸葛亮?正是此举,救了他一命
经此一役,司马懿“畏亮如虎”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曹操手下一猛将:诸葛亮和刘备都害怕,却被司马懿害死
赵希夷:被陈寿抹去的诸葛亮北伐
京剧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于魁智 尚长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