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初八侠之白泰官
 上

    未注明作者的清人笔记《清稗琐缀》中,有《白泰官》一节,讲的是清初八侠之一白泰官的一段江湖轶事,读来有些意思,写来供大家共赏。

    笔记《清稗琐缀》的作者,对于“清初八侠”并没有一一开列,做详细的名姓记录,读罢只知“八侠”之一为白泰官。

    既然已经讲到了“八侠”,那么,感觉有必要知道“八侠”都是哪些人吧?所以,我根据相关线索,查询了一下资料。

    《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二《清代述异》中的《江南北八侠》一节,记有“八侠”:

    “二百五十年前,大江南北有八侠焉。首僧了因,次吕四娘,曹仁父,路民瞻,周浔,吕元,白泰官,甘凤池。各精一艺,誓不越礼,犯者杀无赦。”

    至此,“八侠”之名已初有头绪。

    白泰官既为《清稗琐缀》中“清初八侠”,又为《清代述异》中的“大江南北八侠”

    据此粗略推断,“清初八侠”与“大江南北八侠”中的八人,或为同一批人。

    又《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二《清代述异》中的《甘凤池》一节有:

    “康熙雍正间,大家南北以拳勇名鸣者八人,甘凤池其一也。”

    看来,所谓的“清初八侠”、“大江南北八侠”基本可以确定,就是一批人,人员组成也无大出入。至于后来所传的“江南八侠”,猜想,或许是对“大江南北八侠”的一种误读,错将“大江南北”缩节成了“江南”。其实,这一“缩节”,在地域与影响范围上,已经大大降低了八侠的层级。

    关于八侠,先依据《清代述异》的记载,做一个概述与总结。

    首先,这八个人的出现,不论他们本身是如何的抱负与胸怀,在民间和记载者的心目中,他们都是以前明王朝为依归的,正因为有这种遗民情节,他们对于清朝满人的统治,均有不同程度的抵制和反叛。

    其次,这些人都是遵守礼制的,因为这一点,他们的侠义精神才显得那么可贵,他们有对前明的家国情怀,有对民众的悲悯意识,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能够在“侠”的形象上被社会大众所认可。

    第三,这些人除了武艺高强之外,他们还各有艺术方面的才能,多才多艺,更让他们区别于草莽之辈。

    第四,这些人并不全是正面的形象,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了因和尚,就因为其奸淫暴虐,违反了“侠”的精神和道义,最后被其他人合围打死。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七人合围攻打了因和尚的时候,大约是采用了一种阵法,那就是:六人包围攻击,白泰官从空中飞落下来,快速击打了因和尚的头部,如此这般,白泰官在其余六人合围之际,一共飞落三次击中了因和尚的脑袋,最后,才将了因和尚歼灭。

    《清代述异》的《江南北八侠》一节中,关于白泰官的文字,也一并交代一下:白泰官是江苏常州人,多次被官方围困,因为他身手敏捷,善于跳跃,最后还是幸免被抓。由此推断,白泰官的轻功了得,轻功应该是他最擅长的技艺。这一点,与上文提及七人合围攻打了因和尚时,白泰官发挥重要作用时所表现的特征完全一致。文中记载,白泰官九十岁的时候,还是一副前明王朝臣民的打扮。这个时候,清朝的康熙雍正已经统治中国多时了。穿着前明王朝的衣冠,白泰官行走于大江南北之间,那些清廷专门负责侦查的吏卒打探到白泰官的行为和踪迹,与现行的法律和制度完全悖逆,有触刑犯律的明显举动和证据。但是,因为白泰官的武艺高强、行踪不定,所以,官方也拿他没办法。

    《清代述异》中的《甘凤池》一节中,对白泰官的突出武艺,也做了同样的描述,说他身手敏捷,跳跃自如,犹如猿猴一般。

    相关记载已经讲述清初,下面,就说说《清稗琐缀》中所记述的白泰官的轶事。

    下

    清初八侠之一的白泰官,勇猛有力,武艺非凡,他敏捷灵活,当时天下罕有其匹。

    到了晚年,白泰官深藏不露,善自养晦。

    退隐江湖之后,白泰官就住在老家常州甘棠桥的老宅子之中。

    为了不招惹是非,为了与江湖少有沾染,白泰官晚年隐居后的生活,基本上可以说是深居简出。他常常紧闭宅门,从不抛头露面,一年之中,难得见他会出门一次半次。

    话说,有一年冬天,白泰官在家,见当日天气暖和,想着自己在家中呆得太久了,感觉很长时间都没有去街市上走走了,不知道外面情景如何。于是,他想着,乘着这大好的阳光,何不出去走走?

    于是,白泰官带了两三个徒弟,从甘棠桥散步到了常州文庙的前面。

    那天,白泰官和徒弟还没到文庙跟前,远远就看见文庙前围了一大堆的人,场面十分热闹。

    徒弟们拥着白泰官,说是:

    师父久不出门,文庙那边那么多人,肯定是有什么稀奇的,先过去看看,再往别处。

    白泰官知道徒弟们好热闹,就与弟子两三人走向文庙去一看究竟。

    您道是什么场面?

    原来,这文庙前有一和尚正在耍宝卖艺。

    只见和尚手持一根扁担,舞动起来,非常厉害,就如同刮起了旋风一般。

    和尚舞罢扁担,向四下看了看围观的民众,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情,口中言道:

    “我乃是受了少林寺的正传,云游四方,走遍天下,至今未曾遇见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心中常常遗憾,总觉十分可惜!”

    和尚话没说完,他看了看围观的人,继续盛气凌人地大声言道:

    “各位居士,今天来到贵地,不为化缘、不为银钱!和尚在此,一来呢,是献献丑,让大家看个热闹;二来呢,如果贵地有那英雄好汉,可上来与和尚比划那么几下。如果谁能拿得下老衲头顶上的斗笠,和尚就三跪九叩,拜他为师,心甘情愿做他的弟子。”

    白泰官领着弟子,看见那和尚将扁担舞得如旋风一般,身手了得,又见那和尚如此在这边叫阵,有些傲骄。

    其时,白泰官也没想那么多,他虽然上了年纪,但是,习武人的爽直依然,武人的豪气与血气上涌,一时兴起,他竟然没有考虑,大步上前,就在三招两式之间,轻松取下了那和尚顶戴的斗笠。

    和尚还没反应过来,发现自己顶上的斗笠已在来人的手上。和尚心中暗暗叫道:

    今天是遇上高人了!

    十分惊愕,真是措手不及,和尚有些赧然,他定了定神,也未迟疑,立即跪地,对白泰官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口称:

    “师父勿怪!”

    行礼毕,和尚详细询问了白泰官的名姓住址,手提扁担,即将飘然离去。

    临别之前,和尚言道:

    “谢谢师父今日的指教,三年之后,和尚再来拜望师父!”

    白泰官在江湖行走多年,阅历非浅,对于江湖人心,他多有掌握。

    和尚离开之后,白泰官细思:

    今日一时兴起,又结下了一道梁子。看这个和尚的举动言谈,绝非善辈,今天当众让他出丑,他一定会记恨在心,将来肯定会来寻仇报复。

    回家之后,白泰官嘱咐家人,仔细记下当天发生的事件和详细日期。

    时光飞速,三年很快就过去了。

    白泰官查阅记事,知道和尚三年之约近在眼前,他提前做了准备。

    那几日,白泰官脱去平常的衣物,换上家中老仆的衣衫,每天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没见过白泰官的人,都会误认为门边晒太阳的老人,就是普普通通的看门老仆。

    三年前文庙门口耍宝卖艺的那个和尚,如期而至。

    和尚到达之后,白泰官小心谨慎,假装仆人,不让和尚识破。他将和尚请到客厅上座,并且告诉他,说是师父有事外出,请和尚稍等。

    安排和尚坐定,白泰官装作步履不稳的样子,来至火炉边,开始烧茶,准备款待和尚。

    白泰官在火炉边,拾起那些个竹头和木片,他也不用刀斧,直接用手捻折,那些竹头和木片,到了白泰官手中,即刻就成了小碎片、小末子。

    和尚端坐,等候之间,见白家的老仆,竟然不用刀斧,就可以将竹头和木片捻折成小碎片、小末子,心中深知,其人武艺不凡。

    和尚自思,三年来勤苦修炼武艺,未曾片刻放松懈怠,虽说武艺多有进益,但是,再看看眼前的这位白家老仆,已然身手不凡到如此程度。据此可想,白泰官的武艺,会高深到怎样的境界,真是令人无法预测啊。

    想到这里,和尚起身,说是:

    既然师父不在,和尚我另有要事,他日再来叨扰,默然离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八章 假客商屈躬会三杰 真侠士抵掌论群英
两个笑话
《常州白泰官》—周玉峰(30回)
舒缓音乐-极品茶音乐 2CD
民间故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聊斋故事:俏尼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