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惧暴雨 "看海模式"下的行车安全锦囊(全文)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5月15日报道 5月11日,一场暴雨令深圳全城进入捕鱼+看海模式。这场自2008年以来的最强暴雨,令当地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而最令车主们揪心的,莫过于那被淹的2000多辆汽车


在这个暴雨即将继踵而至的夏季,车主如何应对城市内涝季?网易汽车为您深度解析。

1、春夏之交,先看暴雨预警

如果你不像诸葛亮那样观得一手好天象,那么当天色阴沉之时,你应该至少看一眼气象台是否发出了暴雨预警。

在我国,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如图所示,红色暴雨预警信号为最高级。网易汽车在这里建议车主,当看到气象部门发布红色暴雨预警信号时,最好还是不要开车了。尤其在夏季台风气候多发的南方,除了红色预警之外,还应注意台风预警。

2、如果你执意在雨天行车,那么以下几点你应格外注意

1.做好行前检查

有媒体报道,雨天事故往往多发,事故量相比平日增加45%左右。因此首先,为保证雨天车能正常行驶、刹车,你应检查轮胎的胎纹和胎压是否正常。雨天行车,最重要的就是轮胎能否有足够的压强把轮胎与路面间的雨水排开,让汽车停稳。胎压变弱时,刹车力量也随之减弱,容易导致使滑行距离变长。

轮胎花纹也对雨天行车有一定影响,研究显示纵向的花纹有利于提高胎面的排水能力。而花纹深度越深,轮胎排水性能越好,从而提高汽车操控稳定性,利于行车安全。

其次,为保证开车时有良好的视野,你还应及时检查雨刮器。

雨刮器的性能直接决定着行车时的视线,尤其在阴沉天气,车窗上没有刮净的雨滴更会成为道路复杂环境下有力的灯光“折射镜”,影响行车安全。

再次,还应注意车内其他部分的入水、漏雨情况。比如开着自带天窗的车,遇到天窗漏雨,估计谁也受不了特殊的“雨天行车模式”。一般天窗的排水系统密封在车顶,平常很少有人会去检查。在雨季,应经常清洗清理滑轨、密封条缝隙里的沙尘,防止开关天窗时造成的密闭不严、磨损滑轨等情况,雨季期间最好不要打开天窗。


此外,由于雨天空气湿润,车厢内外温度不一,当车内水蒸气遇上温度较低的车窗时,就很容易出现下图这样的状况,此时车主可以通过打开车内冷风除雾或热风除雾。此外,还可以轻微地打开一点车窗以使车内外温度平衡,或是选用较为昂贵的专业除雾剂。


另外,如果你的爱车没有车外后视镜自动加热功能,建议在行车前擦拭一下后视镜,防止行车过程中无法看清后方来车的情况。

2.保持车距慢行,切忌弯道加速

下雨天路面湿滑,加之一些城市路面混杂沙土,一方面容易造成机动车制动距离变长,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车辆打滑。这一方面要求车主应注意与前车的距离,防止因刹车不及时导致的追尾、侧滑事故,和因行人和其他机动车辆突然窜出,导致车主来不及判断而产生的碰撞事故。


另一方面,在弯道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速度,切忌踩加速,否则极易引发侧滑事故。

如果运气不好、技术不佳,车辆在过弯道过程中发生了侧滑,此时车主应稳定心态,判断侧滑情况:

发现是制动引发的侧滑,应立即停止制动,同时将方向盘转向侧滑的一侧,以改善横向附着力、减小离心力,在车辆回正后再平稳地转动方向盘至原先位置。

发现是方向盘没打好、速度过快导致的侧滑,应把稳方向盘,逐渐减小油门,立刻向车轮侧滑的方向打方向,以减小侧滑力。等待车辆的运动状态有恢复稳定或出现减速的迹象时,谨慎点刹。

3.谨慎超车变线,切忌猛打方向

雨天在路面上行车,最好不要肆意超车、并线,因为雨天道路状况较差,以及车窗雨滴容易造成司机观察盲点,并线超车极易发生侧滑事故。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由于行驶速度较高,司机的视角变窄,加之路面湿滑,稍微打打方向盘就容易引发打滑,引起剐蹭、侧翻事故等。

司机此时除了前面提到的要保持后视镜状况良好之外,更应多注意后方来车、与前方车辆距离。


雨中行车,要随时注意前车的行驶速度和方向,绝不可因前车速度慢而加速超车。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由于各车道的车速相对较高,司机的视角变窄,加上路面湿滑。强行越线超车时,稍动方向就很容易造成车轮打滑,极易造成与其他车辆发生刮蹭,引发车辆侧翻等意外事故。

4.确保视线良好,谨防行人水坑

除了在上车前检查车窗、雨刮等保证视线良好的工作外,在雨天行车应开启示廓灯,提醒后车。此外还应该注意开启开启大灯或者前雾灯。如果是红色预警级别的暴雨,甚至有非常大的浓雾,那么还应该开启后雾灯,以提醒后方来车。

如果遇上前车没有开启示廓灯,或是感觉前方似乎有行人或其他障碍物却看不清时,可以适当变换远近光灯,通过光线的反射原理以确定前方物体。

发现前方有无法判断深浅的水坑,第一反应应该是减速慢行,一方面是给自己留足思考判断的时间,决定是否通过;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水花飞溅而撒到行人和其他车辆,或导致发动机进水,以及因水花而引起的短暂视线模糊。

不过,遇见水坑也有两个驾驶上的误区,一是不能见到水坑就盲目踩刹车,过快的减速会使附近车辆,尤其是后方车辆来不及反应,造成事故;二是转动方向盘以躲避水坑,这样做的坏处是容易引发打滑。

5、内涝季,在哪些城市开车要格外注意

有媒体报道,深圳被淹很多人不能接受,它是中国最年轻的大都市,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现代化的城市。按理说,这样的城市理应规划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可是5月11日一过,深圳令不少人失望了。


媒体总结,2008年以来,我国每年洪涝成灾的城市都在130座以上,2010年高达258座,2013年为234座。尤其是2011,武汉、长沙、北京、扬州、成都、合肥等地曾轮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

不过,城市内涝并非一二线城市的专利,加之我国大多数地区是季风气候,因此在雨季行车并没有特别的城市安全指南,只能自己多加注意了。


1、如果只是轻微的前后轮陷入水坑

前文提到,在遇见水坑时应谨慎判断,但如果一个没注意,前后轮已有一只或多只陷入水坑,怎么办?这种情况,水坑应该不大,司机可以通过换挡(手动挡车辆可使用一档或二档;自动挡则可以轻踩油门,或将变速杆置于档位“2”,暂时解除自动变速器的自动变速功能。)稳住油门低速直行,一口气通过。

但如果是泥坑请千万注意,千万别踩大油门,因为轮胎转得越快,车轮往往陷得越深。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试着往泥坑中填一些杂物,如石子、树枝等,增大轮胎摩擦力再上车低速直行。

2.遇上个深坑,车突然熄火了

此时应格外注意,请不要再次打火,首先应立即下车检查车辆进水情况,并及时呼叫道路救援,第一时间将车从水中拉出,因为雨水偏酸性,极易腐蚀车辆,影响车内电器运行。

如果是发动机进水,在将车辆拖出后更不能再次点火,而是尽快送到维修厂进行拆洗,情况严重的,还要更换发动机。

3、被淹严重,半个车身以上都在水里了

稍有不慎,湍急的洪水已经淹没了半个车身,那么此时的情况或许与你的脑补内容并不相同。或许问起大多数人此时的逃生方案,得到的答案都是:打开门。但事实上,由于存在车外水压与车内压力不同或门锁线路损坏的问题,此时车门其实是打不开的。

如果你没有在进水的一瞬间解开安全带、打开电子中控锁以防止车门电路失灵,那么你将无法通过按动按钮将车窗打开的——即便你的车窗是手摇式的,只要车内还有空隙,就无法打开。同时,恰好你不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在车内备上了一个小安全锤什么的,那么等待你的很可能是一场悲剧……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首先,你必须保持镇定,因为汽车一般都有一定的闭水性能,就算水能通过车门缝隙进入车厢内,那么整个注水过程也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想出逃生办法。


如果此时车门没锁,仅是因为压力差而打不开,你可以等到车内完全进水,车内外压力相同时,再打开车门逃出。不过,这种方法也有一定风险,不推荐闭水能力不强或容易缺氧的同学使用。

此外,此前北京“7·21”特大洪水过后,曾一度风靡网络的“头枕翘车窗法”后来经很多网友测试并不那么靠谱——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头枕都能被轻易取下,另一方面车窗边缘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宽裕,头枕很难扎入。曾有媒体援引专业人士的话报道称:“这么容易给你用头枕砸碎的汽车玻璃,是不合格的汽车玻璃。”换句话说,如此容易被头枕敲坏的玻璃,在遇上其他道路事故的时候,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车主呢?这似乎又是另一重逻辑悖论了。

4、如何应对保险理赔问题

汽车被水淹了以后,车主除了找道路救援外,还应第一时间通知保险公司,令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或其委托的第三方前来勘察,这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赔偿。在勘察人员给车做好定损之前,千万不要随意发动车辆。例如前文提到的熄火后点火问题,因为一旦点火,保险公司很可能就会认定这属于人为扩大损失,将不会承担发动机的赔偿。

这两年的城市内涝,悄然催生了一种新险型的热销——涉水险。这也提醒了车主一件事:我买的保险里,自带了涉水险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只买交强险,保险公司是不受理有关涉水的理赔的,而购买了“全险”产品,也不一定包含所谓的涉水险。

在大多数保险公司的条款中,均规定了发动机进水的不赔偿,但具体细则可以在不同的发动机附加险条款中找到。


看了这么多,你或许会觉得雨天开车的性价比着实不高,尤其碰上场暴雨,爱车一不留神还有可能报废了,那么在雨季停车,尤其在台风频发的东南沿海停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不该停在:大树、广告牌下、电线杆变压器、居民楼下。

遇到狂风,尤其是南方的台风,再结实的树都有可能倒下,这时停在树下的车可就倒霉了;变压器附近一般都会贴有相应告示,禁止摆摊停车;居民楼下更毋庸讳言,遇上狂风,掉落个玻璃、花盆什么的,家常便饭。

应该停在:排水系统正常的地下停车场、空旷的地面广场停车场。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 作者:吴益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暴雨天安全开车注意事项及行车要领、
汽车知识讲堂第35期:不同路况驾驶技巧
西二旗看海,雍和宫钓鱼?这就是今天的北京
暴雨天,如何安全行车?
雨雾行车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小贴士】暴雨季驾车养车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