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朋友,一个外表朴实圆滚滚的小姑娘小Q,平时的主要工作是负责A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事务协调。
就是这么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岗位,小姑娘做得那叫一个不给力。
无论是老板或者是同事交待的任务,总是笑着点头说着“好”,可做起事情来却又总在消极拖延或找借口推托。
例如:电脑崩盘了,我身体不舒服啦……几次关键时期,小姑娘居然直接人间蒸发了。
同事们焦急地打电话催促,小姑娘却淡定地在部门QQ群里发了个卖萌的表情,说有事请不要打电话,我的记忆力不好,请QQ留言。
可是在QQ上留了言,Oh,my god!这个事情就彻底沉入大海啦…...
大家很好奇,她一天到底在忙些什么呢?
经过一段时间各路眼线的汇总消息,才知道小姑娘不干活的时候多半是心情不爽,火山爆发!在心里对某个人生气却不说,采取隐蔽方式发泄不满情绪。
例如:下馆子先胡吃海喝一顿,然后在QQ上发布一些语焉不详或抑郁或愤怒的说说。
同事们被小姑娘这样的拖延行为导致的自身任务无法按时完成,遭到多次投诉。
领导秉承人本主义的观点,觉得她只是不喜欢这个部门人事关系或岗位职责,给她换了部门和岗位。
谁知去到别的部门,做了别的岗位,她的老毛病依旧没变。
这时也许你会说,这个就是拖延症!学学时间管理就好了。
但实际上光学时间管理可能还不足以解决她的根本问题,因为她可能有一种比较隐蔽的人格障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按照学术定义,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也叫被动攻击型人格或简称被动攻击 ,是人格障碍类型之一,是一种以被动方式表现其强烈攻击倾向的人格障碍。
纳尼?我们都知道攻击行为大部分是主动型的。如何在被动的情况下攻击他人?
一个通俗点的比喻来帮助大家理解:
主动攻击型就是武侠小说里面那种平时就看起来咄咄逼人,一上场就主动出拳,招招要命的狠角色。
例如:《甄嬛传》里面的人物,华丽丽的华妃娘娘!
而被动攻击型往往是同一个联盟中深藏不露的小角色,一直是当你的面唯唯诺诺,但是当你不在的时候就放暗器的小角色。
由于之前隐藏得比较好,对手往往对她推心置腹,无所防备,一旦出手,往往杀伤力很强。对手会惊讶……说好的生死与共,肝胆相照呢?!
例如:《甄嬛传》里面的安陵容就是这类型人格的典型代表。
1、性格
主动攻击型的人往往在能力或背景上具备优势,才能大胆地采取主动攻击策略。而被动型往往缺乏上述的优势,故而容易自卑,选择采取隐秘的攻击方式。
顽固执拗好记仇,别人与他发生的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一直在脑子里萦绕多年。赌气的行为使对方感到紧张与不安,因此往往朋友不多,为人内向孤癖。
2、认知
经常背后对同事和上级牢骚满腹,批评或断言他人的要求不合理,看不起或蔑视处权威地位的人。
心里十分依赖权威,但很少被人赏识。
在强烈的依从和敌意冲突中,难以取得平衡。
对前途悲观,对生活感到失望。
3、情绪
长期闷闷不乐,表面看起来像抑郁症。但是与抑郁症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内心充满愤怒和怨恨的情绪,不能直截了当地表达不满。
尽管他们知道该如何与别人沟通,但是却极不愿意去做。
喜欢采取消极隐蔽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例如表面服从,暗地敷衍拖延,不予以合作,最后成功地暗中破坏了别人的任务而获得满足。
当别人指出其拖延严重后果时,依然不愿主动对抗,而是表演出无辜委屈状态来博取同情。
4、行为
当别人要求他做某种他不愿做的事情时,表面上同意,背后却从中作梗。
轻者拖拉怠工,丢三忘四;重则暗地里尽其所能搞破坏,不听调动不守诺言。
例如,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迟到、不回电话、使别人的工作无法进行等。
如果有人指出他的问题,他会对自己进行不合理辩护,然后怪罪他人期望过高。
通常这些辩解都是用来否认或掩饰敌意,看似愚蠢无能或消极都是假象,主要目的是逃避责任或者达到控制及惩罚他人的意图。
有的人小时候能力差,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家长、同伴都瞧不起他,人际关系不和谐。
久而久之,他内心过分自卑、压力过大,心里便产生了一种抵抗情绪,表现在行动上就易出现不合作、懒惰散漫等现象。
更值得注意的原因是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曾经在地铁上听到一对父女的聊天:
“女儿,你是要去吃马肉粉还是牛肉粉?”
“马肉粉!'
'那我们就去吃牛肉粉。'
'爸爸,是马肉粉。'
'你吃马肉粉我就不要你了。'
'我就要吃马肉粉嘛!'
'你还敢说马肉粉,老子一巴掌拍死你。你说,是马肉粉还是牛肉粉?'
'好吧,牛肉粉。'
早说不就得了!虚伪的民主啊!
这样中国式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对话是否令你非常熟悉?可是你是否考虑过后果?
家长过于严厉,使孩子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不敢说出心中想说的话,行动上不敢越雷池半步。儿童有对抗性格,到青春期,很有可能不敢采取明显偏激的行为方式来与家长意志和社会规范对着干,容易发展为此类障碍。
当孩子出现被动攻击型人格倾向时,家长应当如何处理和预防呢?
1、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允许他们说出心中的想法。要懂得给孩子说“不”的权利,要给孩子表达自我的机会;
2、一定不能将孩子的心理疾病当成道德问题来看待。如果家长将他们的反常行为视为道德不良,便会使他们内心更加不平衡,对家长更反感,从而产生更过激的行为;
3、积极寻求心理老师进行辅导。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即使有人格障碍的表现,也是可以治疗矫正的;
1、倾听内心真实的想法,大胆地自我表达。学会争取自己真正想要和需要东西,不要勉强做那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2、探究不良情绪的真实根源,它可能源于自己的孤独和妒忌。掌握多种情绪管理的方法,控制愤怒和抑郁;
3、平时可以多和心理咨询师沟通,严重时寻求心理医生的治疗;
4、坦诚和家人沟通自己的状态。因为治疗过程中得到家人的参与是必需的。家庭治疗和参与治疗社会俱乐部或互助小组均会对治疗有所帮助;
1、理解他们目前的状态,真诚宽容地对待他们。人格的改变需要很长的时间,短期治疗是不能成功治愈一个人的人格障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自我改变。
2、和他们建立友谊之后取得信任,可以要求一起做一些其他的事。与他们沟通内心的想法,大力给予鼓励和赞扬,让他感到帮助朋友的满足感。
3、和他们一起工作的时候,清楚你的期望是什么。在有上级在场的时候,最好留下任务分工和责任分担的书面记录,尤其是强调每个人的行为以及对应的结果。
4、如果他们的问题依然频出,保持冷静,拿出书面记录,请上级从中协调。
5、最后,如果他们把事情搞砸了还强词夺理,那就秉承毛主席教导我们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END-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