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萨谈抗战威震民国第一枪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撸子的排行是一枪二马三花口四狗五蛇张嘴瞪,上一篇说了天下第一枪 枪牌撸子,这一篇就说说排行第二的马牌撸子。

勃朗宁因为理念问题同美国鼎鼎大名的枪械巨头温彻斯特公司分道扬镳,这让比利时的小公司FN公司捡到了现成的便宜。
勃朗宁瞬间成为FN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他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勃朗宁M1900和FN M1900半自动手枪。
这款手枪在1898年问世以后,震惊了全世界。它使用了划时代的反冲式设计和套筒设计,这在当时绝对是超级厉害的技术。
M1900或者说枪牌撸子是半自动手枪历史上最经典武器之一,它的性能优秀,完全可以满足实战的需要。从1900年开始投产,前后使用了100多年,直到今天的北朝鲜军队中,还装备着仿制枪牌撸子的64式手枪。

但是,勃朗宁并没有像有些枪械设计大师一样,就此止步,他永远在攀登最高峰。

经典的经典


可以说,M1900枪牌撸子本身就是一款划时代的武器,勃朗宁却认为M1900在威力和安全性上还是有稍微的欠缺,并不完美。

勃朗宁花费4年时间,对M1900半自动手枪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改进,在1902年推出了更为出色的M1903半自动手枪,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马牌撸子。

可以说,马牌撸子是近代半自动手枪之母,他的主要设计为半自动手枪确定了一个标杆,他的主要技术也为之后100年的半自动手枪所采用。

M1900枪牌撸子在勃朗宁看来有两个缺陷,一个是安全性并不是非常好,另一个是枪的威力不够。

威力问题

M1900枪牌撸子是最早的半自动手枪,所以他使用早期的7.65mm子弹。这种子弹的精度好,后坐力小,但威力较弱。可能出现连续击中敌人几枪,因为不是要害,敌人还可以带伤作战的情况。
所以体型较小的枪牌撸子适合作为自卫手枪和警用手枪,作为军用手枪就欠缺一些。

最好的例子就是列宁遇刺!
女刺客用枪牌撸子对着列宁连开数枪,其中3发子弹击中列宁,其中一发紧紧靠着颈部动脉,但列宁仍然没有死,只是受伤。
显然,如果是M1911大眼撸子一枪打到脖子上,就算不死也肯定是个植物人,M1900的威力明显是不足的。

安重根刺杀日本侵略头子伊藤博文的时候,用的也是枪牌撸子。由于知道弹药威力不够,安重根特别将子弹的弹尖搓掉,制作成了达姆弹,这才击毙了这个日本侵略头子
如果不是这样,连中几枪的伊藤博文也不见得就会丧命。

其实,如果作为警用手枪和自卫手枪,枪牌撸子的威力倒是足够了。只是作为军用手枪,一定要大威力,远射程,而且尽量要一枪毙命。

M1900采用自由枪机原理,这让该枪射击精确,后坐力力很小,缺点是无法使用较大的子弹。

M1903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它不再使用枪牌撸子M1900的自由枪机原理,而是采用后座作用原理。
使用后座作用的枪支,射击时枪管和枪机(枪栓)通过闭锁机构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子弹则位于枪管之中。子弹发射出去之后,枪管和枪机在后座力的作用共同向后制动一段距离,然后闭锁装置解锁,枪管和枪机分离,子弹的弹壳得以脱离。

后座作用原理使得M1903可以使用较大威力的弹药(9×23mm勃朗宁长弹),解决了M1900枪牌撸子的几乎唯一弱点,也就是弹药威力偏小。

9毫米子弹的威力要大不少,后坐力相对也大一些,但还是可以接受的。

安全性

除了威力以外,枪牌撸子唯一的隐患恐怕就是安全性了。
M1900枪牌撸子作为一款半自动手枪的始祖,在当时来说,他的安全性是相当不错。

M1900枪牌撸子只有单层保险机构,也就是将手动保险扣拨向上为保险位置,限制套筒不能移动,同时不使阻铁与击锤分离。
这种保险平时自然是非常可靠,但战时如果遭遇激烈磕碰或者用力摔落,有可能造成保险意外解除(比如意外的枪械掉落或者用力摔打),形成走火的可能。
换句话说,单层保险还是有一定隐患的。

民国时期,有个著名的陕北王井岳秀。他曾经盘踞陕西省北部长达十多年之久,无论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冯玉祥,蒋介石,杨虎城,中共红军都动摇不了他的力量。
甚至杨虎城落难时候,一度还归于他的麾下。
这个陕北的地头蛇,在十几年风风雨雨中屹立不倒,经历百战而不死,没想到最终居然意外的死于手枪故障。
井岳秀也是民国历史上,死的最离奇和莫名其妙的军阀之一。
井岳秀在西安事变前夕,奉蒋介石命令从陕北苏区北面出击,乘虚攻击红军侧翼。
红军当时正在和东北军激战,打垮了牛元峰以后,回头迎击井岳秀。
井岳秀见红军势大,下令部队暂时北返。
这样一来,井岳秀部其实并没有损失,依然是红军的大敌。
而且井岳秀是个非常死硬的反共派,拒绝红军的任何谈判,也不同意合作。
毛泽东和朱德为此大伤脑筋,想了很多办法对付井。
结果,井岳秀的手枪却帮朱毛解决了这个问题。
井岳秀在北反榆林的路上,手枪突然从枪套里面掉落,跌落在坚固的青石上,经过两次磕碰,突然击发。
当时井岳秀正好弯腰试图拣枪,这发子弹准确击中他的动脉,人当场就不行了,几分钟后死去。
当时井岳秀佩戴的就是一把枪牌撸子,只有一层保险。
至于井岳秀的枪为什么会掉下来,一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井岳秀太胖了。
井岳秀在辛亥革命时期,曾经是一个优秀的革命志士,曾经参加过武装起义。
当时,井岳秀还是一个身材中等的强壮男人。
可惜随后长达20年的陕北王或者说榆林王的富裕生活,让他养尊处优,又很喜欢美食,这让他成为一个大胖子,体重在250斤左右(井岳秀的个子不高)。
井岳秀的肥胖非常有名,当时民国到处都传说过一件事。
井岳秀习惯睡午觉,一次他睡午觉的时候,睡沉了。一个翻身,压住了身边的小老婆。
这个小老婆是标准的陕北婆姨,相貌美丽,身材娇小,体重只有80斤,约是井的三分之一。
这个倒霉的女人当时也在睡觉,突然被老公压住半边身子,才猛然惊醒。
她赶忙喊了井岳秀几声,但井酣睡,根本没有反应。
这个女人赶忙大喊,呼救,但井岳秀太重了,她叫了几声以后,就被被压得无法喘气,声音很快变小,变嘶哑,最后完全喊不出声了。
又过了几分钟,这个女人被压得昏死过去。
这样继续压上个把小时,估计这个女的就被压成一个南京板鸭,命也就送掉了。
还好,她的运气不错。过了约10分钟,她的一个贴身丫鬟进来给他们换茶,突然看到小姨太翻了白眼。丫鬟吓得赶忙尖声大叫,这才把井岳秀吵醒了。
井赶忙抢救已经休克的小老婆,毕竟井是军人,之前打过无数仗,知道怎么抢救快死的人,最终好歹还是将小姨太太救了过来。
此次井岳秀的枪支之所以掉落,应该就是他肚子太大,所以枪套的扣子很容易就被撑开了,人一动,枪就掉出来了。
枪支掉落本身没有什么,关键是为什么枪会打响。

事后,卫兵和副官检查,发现枪牌撸子的保险已经被打开。
对于这一点,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井岳秀忘了关闭保险,又将子弹上膛,所以碰撞导致子弹击发。
但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井岳秀是老军阀,一辈子玩枪,绝对不可能忘了关闭保险,犯这种低级失误。
另一种说法是,井岳秀确实上了保险,但枪落地经过第一次激烈的磕碰,导致保险被打开。接着第二次磕碰导致枪走火,打死了这个胖乎乎的陕北王。
井岳秀可谓民国军阀中,死的最窝囊的一个。
井岳秀因为手枪走火死后,中央红军北方的威胁也就解除了。井的继任者高双成能力有限,上台又立足未稳,不敢继续跟红军为敌,开始和红军长期对峙。
这次手枪走火,对红军立足陕北,并且发动稍后的西安事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勃朗宁在M1903上采用更为先进的双重保险机构。该枪发射机构带有控制联杆以防止偶发,相比M1900手枪的独立保险更加安全可靠。

他采用单动扳机,复进弹簧在枪管底部,手动保险制位于机匣左面,打开保险时会强制锁死滑架,军用版本的握把底部更附有枪带环。


而使用双重保险,就不存在意外走火的可能,这让M1903成为非常安全的一款手枪,就算睡觉时候,把上满子弹的枪放在枕头边,也是不要紧的。

这个保险的设计,也被后来被无数手枪模仿,包括美国柯尔特M1911/1911A1 0.45英寸(11.43mm)手枪、以色列“乌齐”冲锋枪和意大利PM12S冲锋枪。

-------------------一枪二马三花口,从左往右依次是花口撸子,枪牌撸子,马牌撸子。可以看到,马牌撸子是外观非常漂亮的一把手枪。






可靠性和稳定性


除了弹药和保险以外,还有第三个地方也做了改进。

相比枪牌撸子,马牌撸子采用了内置式击锤的发射机构。这种结构有着显著的优点!它是通过击发阻铁解脱击锤来打击击针发火,比枪牌撸子的平移式击针击发机构要可靠得多。击锤通过击锤簧获得的击 发能量,要比击针靠击针簧张力进行平移运动击发的能量大得多、确实得多,也稳定得多。
实际上,枪牌撸子已经是击发成功率最高的手枪了,平时连续击发1000发,也极少有失败情况,不过勃朗宁却对此并不满足,最终才有了马牌撸子M1903。
可以说,勃朗宁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还是特别值得人钦佩的。
这个设计,也是之后无数半自动手枪模仿的一个重要功能。

除了提高稳定性以外,内置式击锤的结构布局,使得马牌撸子的全枪布局更为紧凑,更适合携带和佩戴,自然也比较适合隐藏。


除了以外的三点以外,M1903也在M1900基础上进行了很多细节的改良,比如取消了任何可能够拽到衣物的突出物,握把底部更附有枪带环等等。

这些改良,让M1903不但继承了M1900枪牌撸子的高可靠性,高精度,可以快速拔枪和很轻的重量,同时又有更大威力,更好的安全性。

其实就是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可以说,M1903是半自动手枪历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就算以今天的观点来说,M1903的主要性能,并不亚于当代各种先进的半自动手枪,甚至在安全性,外观上,更高出当代手枪一筹。
要知道,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毕竟M1903是1902年发明的,是110年之前的作品。

可以说,勃朗宁光是凭借M1903手枪,也就足可以称霸手枪界了!

该枪在1903年由比利时FN公司在欧洲市场投放,再次震惊了欧洲。
M1903优秀的性能,让他毫不费力了压倒了各种转轮手枪和其他半自动手枪,也成为之后1个世纪的半自动手枪的样板之作。

之后几十年,各国绝大部分半自动手枪都是模仿M1903的基本设计,有的甚至干脆几乎直接照搬,这里面包括后来的极为有名的勃朗宁M1911手枪苏联的TT-30/33手枪马卡洛夫手枪手枪等。

大家对苏联的TT-30/33手枪应该很熟悉!不错,他就是中国著名的51式和54式手枪,是中国军警的制式装备。

54式手枪在中国用了60年,直到现在还在警界服役。

而54手枪枪机运作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座式,闭锁方式采用枪管摆动式,则是苏联设计师托卡列夫完全模仿勃朗宁的M1903,两枪几乎一模一样。

换句话说,我们大陆的警察现在还是使用的54式手枪,同100年前勃朗宁研究的马牌撸子根本没有本质的区别。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肯定了马牌撸子设计上的完美性。


雄霸欧洲和美国

同M1900枪牌撸子不同,勃朗宁并没有把M1903马牌撸子只交给比利时FN公司。

为了该款手枪在美洲的销售,也为了不再一棵树上吊死,勃朗宁找到了美国大名鼎鼎的柯尔特公司。

柯尔特和史密斯韦森给是美国转轮手枪的两大巨头,也是实力最强的机枪制造厂商,是美国最著名的枪械大王。
不过,在当时,柯尔特公司却没有任何半自动手枪产品,这个领域完全是空白,只能制造转轮手枪。

美国是一个到处都是竞争的国度,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每时每刻都要锐利进取,因为如果你一旦停下来不走,你的敌人就会领先你好几步。

柯尔特公司高层对此心急如焚,因为他们清醒的知道,转轮手枪的技术改进已经到了尽头,下面1个世纪恐怕是自动手枪的世纪。
而且,就算是传统的转轮手枪上,由于史密斯韦森公司后来者居上的技术优势,柯尔特公司在转轮手枪领域,也被迫屈居第二了。
此时名声极响的勃朗宁居然送货上门,柯尔特公司自然大喜过望。
在和勃朗宁几次谈判以后,柯尔特公司果断同他签约,购买了美洲地区生产和销售的许可权。

这也是柯尔特公司历史上,一次最重要的转折点。后来很多军事专家认为,如果柯尔特公司没有抓住这次机会,那么他很可能像属于曾经极度辉煌的军工企业一样,在技术前进的大潮冲击下分崩离析,最终瓦解了。

由此,M1903在欧洲和美洲同时投产,在欧洲叫做FN M1903半自动手枪,在美洲则叫做柯尔特M1903半自动手枪。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生产的M1903手枪比FN公司生产的手枪枪管短32mm,全枪长自然也短32mm。

最初的M1903仍然使用小口径的7.65毫米弹药,导致该枪威力和M1900也就是枪牌撸子差不多,并不具备优势。

在1908年后,M1903则开始使用威力更大的9×17mm柯尔特(或9×17mm勃朗宁)自动手枪长弹。

9mm子弹在当时还算是冷门的弹药,世界主流的手枪弹仍然是威力较小的7.65毫米手枪弹。

但在今天,9mm子弹已经是世界最著名的子弹。它被超过70个国家生产并使用,也是世界手枪使用的标准弹种,并且是北约组织与大多数国家军队所使用的手枪口径。

7.65毫米手枪的精度不错,后坐力很小,缺点是因为弹头较轻,导致射程较近,威力也较小。在实战中,如果不能击中敌人的头胸等要害部位,往往不能达到一枪毙命。

而9毫米子弹的弹道平直,后座力中等,威力则超过7.65毫米弹药一截。一旦被9毫米子弹击中,比7.65毫米要致命的多。
这也使得M1903的威力强于M1900。
对于军用手枪来说,因为是在火力强大的战场作战,必须要强大的威力,不然手枪也就没有了使用的意义和价值。


在当时,勃朗宁的M1900枪牌撸子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半自动手枪了,没想到4年后推出的M1903比枪牌撸子还要出色。

如此优秀的手枪,自然很快被世界接受。

它很快成为瑞典(合法生产,名为 Husqvarna m/1907)、土耳其、爱沙尼亚、巴拉圭、甚至是俄罗斯帝国军队和警队的制式手枪。

奇怪的是,在FN公司的老家比利时和荷兰,M1903反而没有装备陆军,只装备其警队。

而勃朗宁的祖国美国,美军也没有把M1903作为制式武器,只有少量军官佩戴。



-------------------------马牌撸子的复进簧和枪牌撸子一致,这样枪身自然就大一些,更有威慑力。大家注意我们的54式手枪,也就是著名的托卡列夫TT,就是仿造马牌撸子的。下图是54式手枪,外型上都很相似。








当然,这自然还是因为当时各国军事高层的思维比较老旧,还停留在转轮手枪是最好的手枪的时代,他们对半自动手枪并不信任。

随后一战很快爆发,实战永远是武器的试金石。一战激烈的战场中,转轮手枪苍白无力的表现,已经宣告了他在军用武器方面的末日已经到来。

一战开始之前,除了美国和德军在战前大量装备了勃朗宁M1911和鲁格P08以外,其他各国军人仍然是使用转轮手枪作战。

不过短短十几年的二战期间,各国军队除了英国以外,清一色的采用了半自动手枪。

遗憾的是,M1903马牌撸子身不逢时,他诞生的10年内,半自动手枪还没有被军方重视。等到马牌撸子诞生30多年后的二战中,各国开始重视半自动手枪,而马牌撸子已经是一件老古董了,在技术上相对二战之前刚刚发明的半自动手枪,也不具备什么太大的优势。
就算勃朗宁自己,他在这30多年内,也连续发明了诸如M1906,M1910,M1911,M1922等众多勃朗宁系列的知名半自动手枪。其中M1911的性能,就在马牌撸子之上了。

没有受到各国军方的青睐,M1903马牌撸子却在民间还是大红大紫了一把。


因为优秀的性能,M1903在欧洲和美洲都有大量生产,仅仅比利时FN公司就生产了超过5万8000把,特尔特公司生产的数量更是惊人,全世界各国一共生产了约60万只M1903。

这对于一款手枪来说,也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马牌撸子在中国的辉煌

而中国的M1903主要来自美国柯尔特公司!

由于M1903其实并没有大量装备各国军队,所以它主要用于商业上的销售,卖到世界各国的军界和民间。

中国也是M1903主要购买国家之一。

在全世界范围内,M1903也算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半自动手枪,更别说在枪械匮乏的中国了。

M1903进入中国以后,因为出色的性能,很快就扬名立万了,成为大名鼎鼎马牌撸子。

为什么叫做马牌撸子呢?主要还是M1903的外部特征决定的。

其实柯尔特M1903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他枪把上硕大的COLT四个英文字母。

不过,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程度低,认识中国字的都没几个,根本不认识什么英文,却记住了另外一个明显的标志。

柯尔特M1903枪把上,除了英文字母以外,还有COLT公司的标志,也就是一匹含着长矛的小马
这是柯尔特M1903区别于FN M1900最显著的特征。

因此,中国老百姓就把M1903叫做马牌撸子,显然这是非常形象的一个外号。


在所谓的一枪二马三花口四狗五蛇张嘴瞪,六种著名的撸子里面,马牌撸子也许并不是最优秀的警用民用武器,不过作为军用手枪,马牌撸子绝对是性能最优秀的。

当时中国人购买手枪,主要是用于作战和防身。



---------------马牌撸子也是著名的影视名枪,大家注意上图《风声》的剧照,从左边瞄准英达的就是马牌撸子,下图的马牌撸子,是汪伪特务处处长(王志文饰演)的配枪,周迅饰演的特工就是死于这把枪下。






马牌撸子的前辈枪牌撸子M1900虽然性能优越,也是完全合格的警用武器和军官用武器。不过该枪设计之初,是针对军人的。

作为军用武器,枪牌撸子的弹药威力相对较小,也不能向盒子炮一样可以用于冲锋进攻作战。因为你如果不能一两枪放到一个敌人,你拿着一把装弹7,8发的撸子枪去冲锋,不就是自己找死吗。
所以枪牌撸子只能作为自卫手枪,在防御中使用。

而就算是防御作战,由于子弹威力小,射程较近,枪牌撸子也只能用于较近的距离,射程通常在100米甚至50米之内,显然,作为军用武器,枪牌撸子是稍有欠缺的。

而马牌撸子使用9毫米弹药,威力要大的多,射程也更远,更适合军人的作战需要。

马牌撸子是紧随枪牌撸子之后,进入中国的半自动手枪,也堪称中国半自动手枪界的祖师爷,加上性能的优秀,马牌撸子名气之大,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抗战中期阶段之前,马牌撸子在中国战场,一直都是最合适军事作战的撸子枪。
除了盒子炮和少量进入中国的大眼撸子M1911以外,根本没有一款手枪可敌。

当然,性能的优秀,并不是马牌撸子征服中国人的唯一理由。
中国人是一个喜好美丽和精致的民族,这从我们的文物和收藏品可以看出。
而马牌撸子,传承把枪械当做艺术品的柯尔特公司的设计理念,更具有漂亮的外形和精妙的加工技术。

马牌撸子全枪造型优美,设计风格简洁明快。枪身为黑色,抛壳窗却又为白色,枪把的塑料护板为咖啡色,枪把护板上的圆形COLT小马旗标又是银色的。
四种颜色搭配的很好,不但不因为色彩多而显得凌乱,反而有刚有柔,相当漂亮。

除了颜色以外,马牌撸子的造型也相当不错。他的整体设计均匀,让全枪显得粗犷又细致。

它的体积很大,比枪牌撸子要长出三分之一,在一枪二马三花口四狗五社张嘴等六种撸子中,是最长最大的。马牌撸子外观棱角分明,沉重厚实,看起来颇有威慑力。
马牌撸子虽然体积大,外观上却丝毫不显肥大,尤其是他的枪握把,即使身材较为矮小,手也较小的中国人,也可以毫不费力的握的很稳。
作为警用武器,他们能够有效威慑犯罪分子,又非常使用。作为军用武器,他们外形的威武和强悍,也是军人容易的象征,就像勋章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喜爱马牌撸子的一种重要的原因。


而且,外形只是其中一个原因。马牌撸子的加工技术更为他博得了一个极好的名声。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喜欢德国原产的盒子炮,驳壳枪,而且由此对所有德国枪械保有长达几十年的好感,甚至蒋介石都非常信任德国军火产品。这主要是因为德国人的加工制造技术极为高超,而且精细,无与伦比。

德国原产的盒子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几乎都是一件工艺品,甚至可以说是艺术品。尤其盒子炮最后的产品黑贝,各国军人大多买回去收藏,很少有用于实战的,虽然它的实战性能极为优秀。

这一点,恐怕也只有美国的柯尔特公司才能和他们比拟。

马牌撸子的枪身和每个零件的加工得平正工整,横平竖直,线条流畅。可见柯尔特公司号称世界第一好强的制造基地,并不是浪得虚名的,是有真材实料的。

马牌撸子枪上的铭文刻在套筒两侧,右面为“COLT AUTOMATIC”;左面除了铭文外,还刻有柯尔特旗标,字迹清晰美观,几乎称得上是艺术品。

马牌撸子这种高超的加工技术,即使在今天也是相当精良。

很多收藏马牌撸子的枪械爱好者,对马牌撸子都是赞不绝口。他们用今天的众多手枪跟马牌撸子对比,得出一致的结论是:就算是1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也很少有手枪能够达到这样完美的加工技术。

显然,公司为了该公司第一款半自动手枪的马牌撸子,作为全世界市场的第一块敲门砖,柯尔特公司花费了极大的心血。

就是因为如此精良漂亮的外观,让马牌撸子成为世界各国高级军官心爱的配枪。

二战期间,美军将军们的制式配枪就是马牌撸子。比如巴顿,布莱德利,史迪威,他们的贴身配枪都是马牌撸子。
各国很多军官,也都私自出钱购买马牌撸子佩戴,一时间,到处都是马牌撸子的声影,甚至军官们购买马牌撸子作为最好的礼品馈赠他人,有些甚至作为美国国家的礼物赠送,有相当的政治意义。

精明的柯尔特公司知道这点以后,甚至推出了一个系列的马牌撸子艺术枪。

这些艺术枪马牌撸子非常奢华,枪身上雕刻着精美图案,并镶嵌价值不菲的金银装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其实,这些豪华的加工对于柯尔特公司来说是小意思,他们公司自建立以来就一直偏爱在武器上进行雕刻和镶嵌金银饰条。
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及其上乘的质量,使得柯尔特武器成为当时赠送国家元首礼品的首选。




在中国,马牌撸子的数量并不少,是仅此于枪牌撸子的第二多的撸子。
不过,真正从美国和欧洲购买来的枪牌撸子相对较少,国内相当于一部分都是马牌撸子的仿造品。

1930年代,原英租界上海市工部局警察局,曾专门向美国柯尔特武器公司定制了3000支9mm口径的马牌撸子。
当时的巡捕们对这批精良的马牌撸子赞叹不已,爱如性命。。
中共建国以后,这些马牌撸子基本都被上海政府缴获,因为他性能非常优秀,最终全部装备我国的公安员。
大家都知道,当时中国大陆警察,已经装备了62式,54式,59式手枪作为制式武器。

不过马牌撸子的性能丝毫不亚于这新式手枪,尤其它的主要性能身孩子大大超过装备最多的54式手枪(本来就是仿造马牌撸子的,大陆军警公认,54式手枪还不如马牌撸子)。
公安员们也是对他极为喜爱,拒绝将他们淘汰,最终直到1970年代末期,随着马牌撸子弹药停产快半个世纪(现有弹药早就超过报废期,新的弹药则无法补充),以及64式,77式手枪等心式手枪被强制作为制式武器,大批量装备警界。他们才被迫将使用了40多年的美国原产马牌撸子,退出现役。

单单就这一点,这也足以让人惊叹了!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马牌撸子都已经使用一百年了,保存的还是不错,这主要是当时加工技术的优秀。一百年时间啊,谈何容易。由于马牌撸子名气很大,各国都有所仿制,甚至土法仿造。








排在第二位的最强撸子

马牌撸子在中国的数量不少,不过主要是购买而来,并非是国内仿制,这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

中国造枪工艺有限,仿造马牌撸子还是不成问题。

马牌撸子传承枪牌撸子的设计特点,结构异常简单,全枪仅有37个零件,很适合大规模制造。
不过,当时国内各大军工厂,并没有大规模仿造马牌撸子,马牌撸子基本都是中小型的军工厂仿造出来的。
自然,仿造的马牌撸子的外形,样式,远远不如美国原产货。但性能上则比较类似,差距不大。

为什么没有大规模仿造马牌撸子?究其根本,还是手枪并不是战场上最重要的武器,所以并不需要太大的数量。

紧靠进口的精良马牌撸子和少量的国内仿制品,已经足可以满足现场的需要了。


估计抗战中,至少有10到20万支马牌撸子在中国服役,装备从将军到连长,从敌后游击队到富商的保镖,各类人员。

由于马牌撸子是除了大眼撸子(M1911)以外,威力最强大的勃朗宁手枪,所以也是军人的宠儿。

勃朗宁M1911手枪虽然威力大,但大量进入中国是抗战最后2年的事情,之前漫长的半个世纪,军人手中最有威力的勃朗宁手枪还是马牌撸子。

大家都知道,西北军体系的部队都有一支手枪队,因为他们普遍背着大刀,所以也就大刀队。
手枪队,一般是西北军最精锐的部队,用于进攻和防御的核心部队。
手枪队擅长肉搏,近距离火力远强于普通中国军队,他们依靠的并不是当时奇缺的冲锋枪(当时就算德军也没有装备多少),而是数量众多的手枪盒子炮和马牌撸子。

当时手枪队的队员,除了背负一把大刀,带着几个手雷以外,手上不是拿盒子炮,就是拿马牌撸子。
实战中,马牌撸子各方面虽然略逊盒子炮一筹,却也是极为实用的武器。
马牌撸子的威力大,更重要的是指向性好,一枪可以撂倒一个,近距离对付几个敌人不成问题。
在长城抗战中,29军的手枪队乘夜色突袭日军,也把日军打得一塌糊涂。实际上,所谓大刀对刺刀,并不是主流,近距离作战时候,大刀队员往往用马牌撸子对着日军冲锋过来的刺刀兵射击,一次杀伤多个敌人。

这个就卡主了日军的脉门,日军近距离的火力上,是如手枪队的!

他们的南部十四手枪相当垃圾,远远不是马牌撸子对手。

实际上,除了马牌撸子以外,其他所有的撸子不适合作为大刀队或者说手枪队的武器。因为其他撸子威力不够大,如果不能一枪击倒敌人,大刀队的队员们也就是极为危险的了。


马牌撸子性能比枪牌撸子优秀,为什么却排在枪牌撸子之后呢?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

枪牌撸子是第一款半自动手枪,又是第一款非常实用的武器。这就是某种意义的第一品牌效应!
老萨之前拿桑塔纳作比喻,这次拿霹雳舞做比喻。
霹雳舞最早进入中国是改革开放之后,当时全中国的青少年都迷上了霹雳舞,到处都是学跳的人,甚至霹雳舞手套也买的很多。

其实霹雳舞早在美国的50年代就开始流行了,在欧洲也不是新鲜东西,只是中国因为常年封闭,根本没有接触过这类玩意。
霹雳舞作为西方街舞的一种进入中国以后,立即四处风靡。

不过,随后美国更多的舞蹈进入中国,虽然有的明显比霹雳舞更有挑战,更美观,却再也没有那样的一个顶峰了。

中国老百姓已经接触过这类东西,见怪不怪了。

所以,枪牌撸子因为这个原因,排在马牌撸子之前,实际上,马牌撸子才是最优秀的军用撸子。

全世界马牌撸子产量是60万只,其中至少10万只流入中国,中国人自己仿制的几万只五花八门马牌撸子。

约20万只的数量,使得马牌撸子超过了枪牌撸子,而这个数量相对中国100多万军队也不算少了。

物以稀为贵,见怪不怪。

马牌撸子既然数量比枪牌撸子要多,那么也就不如枪牌撸子那样珍惜了。

实际上,中国人还是非常喜欢马牌撸子的。
他威力大,可靠,精确度高,更重要的是体积也不太大,可以放入衣袋,挂在腰上。

在抗战中,国军很多军官都佩戴马牌撸子,敌后的游击队,特工也大量装备马牌撸子。

国军对马牌撸子的评价非常只好,很多高级军官对马牌撸子喜爱到了极致。

1948年9月,济南战役由于三姓家奴吴化文的叛变,经八昼夜的激战,11万守军战败。曾经的74军军长,时任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被迫带几个亲信突围。
当时整个山东都是解放军的地盘,化装为小商贩的王耀武,虽然一惊离开济南北逃数百公里,但逃到到潍坊寿光县的时候还是被捕。


----------------博物院中王耀武的马牌撸子和枪套,其实中央军军官和地方军阀军官,有很多佩戴马牌撸子的。









当时,解放军用于识别王耀武身份的,就是他随身佩戴的马牌撸子。
王耀武1945年8月在担任第四方面军总司令期间出席芷江日军受降仪式。
美军中将麦克鲁甚至74军大名,特别赠送一把特制礼品版马牌撸子给王耀武,即美国柯尔特公司出品的勃朗宁M1903 7.65mm自动手枪。
该枪银制握把护板两面刻有赠词及两国军旗图案,枪号为137344。枪把正面刻有中文赠词及中美两国军旗图案,赠词为:王耀武将军阁下:余对阁下之才干及卓越之功勋深表景仰,特以此自用之手枪赠阁下以作纪念。美国中将麦克鲁敬赠。枪把反面刻有相同内容的英文赠词。


马牌撸子,真的很不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自己手枪走火打死的军人
一把珍贵的马牌橹子 勃朗宁M1903式手枪
“撸子”传奇-5
这是什么型号,为啥没有盒子炮出名?
这11种手枪曾在抗战期间,作为我军指挥员的主要武器
抗战时期,八路军首长爱用的“马牌撸子”到底是什么手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