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军坦克怎样对付RPG火箭筒?

坦克煞星:RPG火箭筒

“陆战之王”坦克,集装甲、火力、机动性于一身,在战场上可称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通常来说,唯有坦克才能对抗坦克。

但战争不仅是武器的比拼,更是人的较量。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也会有例外发生。当坦克陷入特殊环境时,一些步兵武器也能对其造成重大打击。

比如著名的RPG。

RPG,全称是便携式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俗称反坦克火箭筒,是由苏联在二战后开始研制,其中最著名的RPG-7在50年代末问世。这款武器口径40毫米,长约50厘米,重约数公斤,却能够以亚音速向数百米外的装甲目标发射火箭弹(穿甲弹和破甲弹),击穿数百毫米厚的装甲。

RPG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皮实耐操、价格便宜,同时威力巨大,是步兵近距离对抗装甲部队的有效武器,也是弱国对抗强国,装备落后军队对抗先进军队的法宝,与AK-47突击步枪同称为“20世纪步兵武器之王”。

据估计,全世界总共有100多个国家,拥有至少500多万个RPG火箭筒。即使是世界一流军事强国如苏联、美国,他们的机械部队也曾在RPG的火力下战栗。

甚至连“坦克杀手”武装直升飞机也难逃厄运。80年代在阿富汗战场上,游击队的RPG埋伏在100米的攻击距离上,对苏军直升机迎头痛击。两伊战争中,伊朗人采用同样的战术打击伊拉克直升机。而在1993年“黑鹰坠落”事件中,美军的黑鹰直升机就是被索马里人的RPG-7火箭筒击落的,最终导致美军付出了近百人的伤亡代价。

(叙利亚叛军的RPG)

即使进入21世纪,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和伊拉克的荒漠城镇中,RPG依然是美军坦克的噩梦。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M1坦克凭借先进的装甲能够扛过武装分子很不专业的火箭弹攻击,甚至有M1坦克被射中100多发后依然无损。但也有薄弱位置的装甲被近距离击穿后引发爆炸的案例。

对美军来说,威武不堪的第三代坦克被50年代的武器击毁,哪怕一例也是丢脸,更何况里面还有宝贵的战斗人员!

因此,美军不惜一切代价,要设法应付RPG攻击。

2016年4月,美军宣布,将租借以色列的四套Trophy(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安装在M1坦克上进行试用。据称,这款系统将使得美军坦克不再畏惧RPG火箭筒的威胁。

惨痛代价:以色列190营的末日

以色列肯在坦克防护系统方面下大力气,也是有原因的。从20世纪中叶开始,他们跟周边阿拉伯国家打了几十年的仗,对威风八面的以色列坦克来说,阿拉伯军的RPG火箭筒也是不可小觑的劲敌。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装甲部队便曾遭到埃及步兵RPG火箭筒和AT-3反坦克导弹的屠戮。

当时,埃及、叙利亚军队向以色列发动突袭,一时节节制胜。10月8日,以色列600装甲旅主力向埃军发动大举反攻,结果钻进了埃及的反坦克伏击阵地。顿时,上千埃军手持RPG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泼水一般向以色列坦克倾泻而来。以色列装甲部队尽管以每小时40公里的高速疾驰,但在这漫天遍野的“火雨”浇灌下,瞬间陷入了灭顶之灾。没多会儿,以军的数十辆坦克绝大部分被击毁,190装甲营营长阿萨夫-亚古里被俘。

这个战例成为当代步兵反坦克的经典。在后来的一些军史文章中,将190装甲营误为190装甲旅,击毁坦克数量也有所夸大。但不管是旅还是营,一次击毁数十辆坦克,这个战果足够RPG骄傲了。

此后,埃及和以色列停战,以色列的对手更多是巴解组织、真主党武装,大规模的坦克战减少,城镇中的巷战,荒郊野外的伏击成为作战的常规模式。这时候,RPG的伏击就更成为以色列坦克常常面对的袭击。

因此,以色列人对坦克防护装甲的研发,可谓不遗余力。也难怪美国要来拜师了。

层层设防:反应防护的诞生

坦克要在枪林弹雨中突防,总难免挨上家伙。如何保证在挨了一弹后还能继续驰骋战斗,这就是增强防护系统的问题。

在最初,增强防护的方式就是不断加厚装甲,从50毫米到100毫米,从100毫米到150毫米……但装甲厚度的增加总不能是无限的,过多过厚的装甲不但涉及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坦克的重量,影响速度,并导致对路面、桥梁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反,穿甲弹、破甲弹的威力则不断提升,坦克防护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后来坦克设计者采用各种新式装甲。如斜面装甲,能“弹开”来袭的飞弹;复合装甲,通过不同材质的夹层,迟滞弹头速度,降低其势能,分散破甲弹的射流。

在冷战时期,“反应装甲”的概念被提出。所谓“反应装甲”,意思是“当遭到攻击时,能够做出反应的装甲”,换言之,敌弹射来了,不是光单纯被动地挨打、吸收,而是能针对其做出“反应”。

最简单的一类“爆破反应装甲”,就是在坦克外面挂上一层炸药。当反坦克导弹、火箭弹打到坦克上时,不等他们击破坦克装甲,坦克外面的炸药先爆炸,形成向外的冲击。这样一来,就能很大程度上抵消来袭飞弹的破坏力。尤其是破甲弹射出的高温金属射流,速度高达每秒10公里,普通装甲难以防护,但当反应装甲的炸药爆炸,便能对金属射流阻挡、切割、反冲,从而大大降低其对坦克的杀伤力。

(反应装甲)

反应装甲走在世界前列的正是以色列。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坦克首次使用了反应装甲,效果颇为显著。从此,英国、前苏联等纷纷开始应用反应装甲。

魔高一丈:飞弹战术与主动反应防护

当然,反应装甲也有缺陷。

尤其早期的反应装甲,就是在坦克外面挂上一圈小炸药盒子。一个盒子通常只能使用一次,挡了一次飞弹后,炸药包就爆炸了,无法再防护这个位置;爆炸的时候,容易把附近的己方步兵和轻型车辆炸伤;炸药包爆炸时,虽然能减少外来的破甲弹威力,但对内侧的自身装甲也会造成一定损害。另外,有时候一处反应装甲爆炸,还可能引爆附近的炸药盒子。

同时,针对反应装甲的投入,攻击一方的弹头也在厉兵秣马。比如,先用速度快、冲力强特种枪弹射击坦克上的反应装甲,引诱反应装甲自爆,然后再用破甲弹加以攻击。这样不但反应装甲炸没了,顺带还把坦克自身装甲破坏一点点,岂不妙哉?

再比如,反应装甲主要是用自带爆炸的冲击去抵消破甲弹的射流,可是对直接靠弹头硬撞上来的穿甲弹,反应装甲的防护能力就有限了。

(装备反应装甲的美军坦克)

还有,多级串联的破甲弹也能撕开反应装甲的防护:用第一级引爆反应装甲,后面的趁机突击坦克。

为此,坦克的设计师们又开始研发新的防护系统。其中有一类被称为“主动反应”,顾名思义,就是能在飞弹突入之前,探测到飞弹存在,并主动进行“反击”的防护系统。而前面说的装一层炸药盒这种,则必须等飞弹打到坦克上,才能引爆炸药,形成反冲击,故而称“被动反应”。

主动反应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提前加以遏制,从而减少损害。除了单纯以炸药爆炸的模式来阻拦,也有更牛气的——比如近距离发射弹丸,将来袭的敌弹击毁或击偏。

本次美军采用以色列“战利品”系统,就是这样一款主动反应防护。

火箭筒克星

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是由以色列拉斐尔防务系统公司研制的。它的功能,就是以主动防护方式,拦截迫近的敌弹。

简单说,该系统装备有探测探测雷达。当敌方导弹和火箭弹进入50米距离时便能加以跟踪定位。然后,当敌军飞弹到达15米距离时,系统会自动发射密集的钢珠弹,把飞弹摧毁在坦克之外!

同样为反应防护,相比坦克外面装炸药包的法子,这款系统不但可以全自动工作,还可以重复装填弹药。它不需要把坦克周围全部围满一圈,而仅仅需要在坦克两侧各安装一个。每侧的,可以防护车体一边180度的范围。

而且,由于它是发射钢珠弹摧毁飞弹,而不是靠自身在车体上的爆炸来抵挡飞弹,所以不仅能对抗破甲弹,还能抵抗穿甲弹,而且不会对自身的装甲造成破坏。这样,除了坦克外,一般的轻型装甲车辆也可以安装。当发射出拦截钢珠后,系统还会自动装填,形成连续的保护。

更妙的是,拦截系统是智能的。它会判断来袭敌弹的轨迹,只有当来袭敌弹可能命中我方车辆时才会发动反击,否则不会浪费弹药,但依然会对坦克乘员进行警告。

(击毁来犯的弹头)

战利品系统进入以色列陆军试用是在2011年。目前,它已经成功拦截多次袭击,保护了以色列坦克。例如:

2011年3月1号:在加沙附近的梅卡瓦坦克遭到RPG袭击,装备在上的战利品系统成功拦截RPG;

2011年3月20号:一辆以色列坦克在加沙隔离墙附近遭到RPG攻击,但其中的防护系统计算,认为该火箭弹不会命中坦克,故而没有自动拦截,而是警告坦克乘员。该坦克随后用坦克武器对发射点进行反击;

2014年7月14号:以色列出动200余辆梅卡瓦坦克、M109自行火炮、扎达尔装甲车对加沙进行代号“保护盾”的军事围攻。就在当日,战利品系统拦截了一枚俄制短号反坦克导弹。到8月3日“保护盾”行动结束时,该系统至少拦截了对以军坦克的飞弹袭击10多次,包括RPG-29、短号、Konkurs和Metis反坦克导弹。而装备该系统的以军坦克在整个行动中无一受损。

缺陷与改造

世间无万全,“战利品”防护系统也有它的缺陷。

比方说,密集射出的钢珠弹,在拦截敌方飞弹时,也会对附近的我方步兵构成威胁。尤其是当敌方飞弹低空来袭,斜下方发射的钢珠弹,更是成为误伤友军的大杀器。因此,在拦截模块的外壳涂装为醒目的颜色(如蓝色),这样可以提醒附近的我方人员:小心,别躺枪啊。

同时,由于系统在15米距离内才开始用钢珠弹拦截敌方飞弹,即使将敌方飞弹引爆,由于距离太近,被炸毁的敌弹残骸依然具有很大功能,可能穿透车辆外壳,杀伤车内人员。

所以美军经过此事,还是准备把这款主动防御系统安装在本身具有一定装甲防护的车辆上,比如M1A2主战坦克,M3履带式步兵战车,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以及计划接替悍马的防雷反伏击车等等。这些车辆的装甲,足以抗住敌方飞弹在遭到拦截后的残余攻击力。

另外,战利品系统虽然能够自动装填,但装填速度毕竟有限。如果敌方发动连续攻击,有可能上一枚拦截弹已经射出,第二枚还未来得及装填,便已经中标了。尤其俄军装备的RPG-30火箭筒,本身就善于“草船借箭”,先发射一枚小火箭引爆主动拦截弹药,主攻弹药随后掩杀过来,赶在防护系统装填之前突防。

(美军坦克被RPG击毁瞬间)

所以,战利品系统依然不是无敌的。不过,至少对老式的RPG-7这类火箭筒来说,该系统使得破防难度增加了数量级。

而对美军来说,他们面临的对手——民间武装,武器原本就以老旧为主。能从中把RPG-7这样一大批老货色拦下来,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兵器谱:其他反应防护系统

法国陆军采用的Brenus反应装甲,单元重10千克,其中钝感炸药重400克。它们在遭受20毫米以下口径弹药攻击时不会爆炸,它们对破甲弹的防护,相当于400毫米以上轧制均质装甲钢抗60°倾角入射,对穿甲弹的防护则相当于100毫米以上的轧制均质钢。

俄罗斯全俄钢研所发明了由多个相互连接盒单元构成的反应装甲,可有效抗破甲弹和穿甲弹。这种反应装甲每个炸药盒子的侧壁,都采用多层复合材料,使得一个盒子爆炸,冲击波被复合材料吸收,相邻的炸药盒不会发生殉爆。

美国原FMC公司发明了一种无炸药的被动反应装甲单元。用于反击敌方飞弹的,不是炸药,而是若干层的飞板(小钢块)。当飞弹射入时,这些飞板遭到破坏,形成碎片四溅,从而干扰敌弹的穿透能力。

(伊拉克战场被击毁的美军M1A坦克)

一般来说,反应防护系统对喷射金属流的破甲弹较为有效,对靠弹头和弹芯硬撞的穿甲弹效果差些。为此,美国陆军专门研发了一种对付穿甲弹的反应装甲。简单说,这种反应装甲的每个盒子当遭遇敌弹来袭时也爆炸,但不是靠爆炸力直接来阻挡穿甲弹,而是通过爆炸,使得盒子中间的两块板发生旋转,用旋转的机械力来把破甲弹的弹芯给“拍”得偏离方向,从而保护削弱其穿透力,保护坦克。

以色列研制出复合结构,可有效防穿甲弹和破甲弹。其基础结构是:钢面板+炸药层+惰性材料层(铝、玻璃或陶瓷)+钢背板。对于穿透面板的敌弹,用炸药层加以反击后,再用惰性材料吸收其残余冲击力。这种结构可拓展性很强,还可以在基础上增加若干层炸药,形成重重叠叠的防御。

德国莱茵公司研发了一款简便的主动反应装甲系统,其从外向里的结构是:(1)防枪弹的装甲板+(2)覆盖上下两层传感薄膜的被动装甲板(3)防空心装药射流的抗弯曲板(4)多个彼此分隔的爆炸反应组件。车内的计算机系统分别连结两片传感薄膜和各个爆炸组建。这样,当敌方飞弹触及传感薄膜时,系统立刻根据敌弹的位置和轨迹,提前引爆对应位置的爆炸组建,从而达到最佳的防护效果。

(本文刊载于《北京晚报》,作者巴山夜雨。发表时有补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世纪50年代美国研制列装的,M48巴顿中型坦克
以小博大,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发展,陆战之王的盾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击毁梅卡瓦手册》:如果梅卡瓦坦克入侵你的家园,怎样才能击毁它?
击毁“梅卡瓦”的“混合型RPG”,“哈马斯”自制的“亚辛”火箭筒☆☆☆☆☆
美国AT4火箭筒威力巨大,单兵就可摧毁坦克,居然是一次性用品?
以色列王牌部队被全歼,旅长惨遭活捉,俄制武器大发神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