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那生命永生的乐曲

主题: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分享者:吕波 

分享地点:【国学会】会员微信群 

分享时间:2020–5-5 20:38

今天分享吕洞宾《百字铭》最后四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

比如我们在某一个身心愉悦,无事的周末下午,搭一把椅子端一杯茶坐在阳台上,看着天边的落日西沉,太阳的光辉映照天边的晚霞,光影交错明灭,如同造化以天地为舞台,表演一出精彩的光影秀。

有那么一会儿,或者某一个瞬间,我们是浑然忘我的,完全沉醉于这绚丽奇瑰的景象。

又或者,我们于春日的某一天去到郊外,看到满山的新绿,点缀着或白或红或蓝或紫的各色野花,微风轻拂,鸟儿鸣叫彼此应和。忽然之间,我们仿佛忘却了自我,只是感觉这天地万物单纯的存在。

我既是这清新的微风,也是这满眼的新绿,也是这啾啾的鸟鸣……在那忘却了时间的片刻,我们与万物同在,我们即是万物。我们在这自然的律动里,成为这自然的一部分。

这样的体验,我们可能已经久违了。上一次这样的体验是在什么时候呢?

也许是在童年某一次和小伙伴一起玩泥巴,也许是少年时去小河里抓螃蟹,也许是一个青春的晚上,闻着花香走在山间的小路上。但是无论如何,我想,我们这一生总有些这样的一些时刻:

我们忘记时间,

忘记昨天的伤痛和明天将要面对的事情,

单纯地在那里,与万物同在。

那样的时刻是珍贵的,我们看到露珠上的光芒闪耀,彷佛琴键上发出的清脆乐音;我们听到夜晚的虫鸣,和着溪水的声音,此起彼伏演奏自然的交响。

在那样的时刻,我们彷佛听到了天地万物和谐共振所发出的美妙音乐——

虽然,我们可能什么也没听到,

但是却分明感受到了。

但是,可能我们已经越来越少能感受到这自然的和谐音乐了,因为我们的心渐渐地被各种欲望和习气遮蔽,渐渐地被“外物”所累,已经无暇去感受,去聆听。

⭕️

我想说什么呢?

我想说的是,当我们静下来,以一颗干净而单纯的心去感受万物,那是心本然的状态。

事实上,心,时刻都具备这样状态的潜能。或者说,在那些纷繁的表象背后,那个底层,心,其实一直都是如此的单纯而干净。

今天这句,坐听无弦曲。就是说的心这样的状态。

本质上,这个状态,

并非是一个达成,

也非一种造作,

它就是心最基本的状态。

只不过,我们未能认出。

我们再来简略回顾一下“百字铭”前面的部分:

当我们认出那个知道动静的本心,以不迷惑于物的本心来应对万事万物;

当心的观照越来越稳定,能够清晰地照见万事万物的因果和正反;

当我们最终打破照与照者的界限,内外的界限,这颗如水晶一样干净而清晰的本心,“脱离”它所映照的对象,却了了分明地照见万事万物的时候——

我们得以挣脱一切“自我”的束缚,不再被业力和欲望所煎逼,我们认出那永恒的,那超越时间与生死的生命。

这一颗干净的,单纯的心。

于此,我们便能够体会那万物的精妙与神奇,听到那生命永生的乐曲。

万物如琴,

而道是那永恒的弹奏者。

它拨动万物的本性,

奏出和谐的音乐。

⭕️

这里的体悟与体证,和我们小时候或者平常忘我时的体会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平常时间的忘我体会,是未能认出本心的,是不稳定的。

而这里是一个认出本心,且认出“自我”幻象后的生命,因为“自我”的逐渐消融,而逐步臻于广大与精微。

因为“自我”的逐渐消融,万物如实呈现它广大而精微的面貌。

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地下的阳气,如何让干枯的树木抽出新芽,如何催开花朵,如何让地底冬眠的青蛙醒来;

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水如何从小溪流成大河,如何从大河汇成大江,最后奔涌向广袤的大海,而季风又如何将蒸腾为云雾的水带向高原,直到遇到冷风又降落为雨;

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一个生命,如何从一个婴儿渐渐地长大,产生了一个“我”的感觉,开始产生喜恶,受到社会的观念的杂染,慢慢地攫取和抗拒,产生痛苦与烦恼,在屡次三番的痛苦中开始寻求,躲避,突破,最后迈向解脱的旅程……

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如何因为我们的心,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因为欲望而躁动,因为贪婪而放纵,因为灾难而痛苦和反思,因为繁复富足而追求简洁,因为极热而冷静……

这一切的一切,只是在本心里如实地呈现。而这看似纷繁的现象背后,却蕴含着精微的节律,那是道的伟大乐章。

⭕️

当我们能够如实感知到万物的节律,能够听到道的无声乐曲,便能够——

明通造化机。

明通,明白,通达。

它始于我们对自己,对心的彻底了知。

当我们彻底了解了自己,了解了心,就能明白自己的本性,就可以明白另一个人的本性,明白万物的本性。当明白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万物的本性,就能通达造化/道的机要。

什么叫通达造化的机要?其实这非常简单:

就好像《黄帝内经》的四季调神大论所言,春天三个月,天地之气开始生发,万物生长。这就是造化的“机要”,那么在这个时候人应该怎么做呢?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生而勿杀。

我们的“自我”越是消融,就越能如实地看到道的运作方式,通达造化的机要。

当然,它还不仅仅能让我们因应自然,也能让我们因应人事。

这并非什么神通,或者说,这是最大的神通——

它让我们因看到道的精妙秩序,而顺应这个秩序,成为这个秩序的一部分;因听到道的伟大乐章,而加入这和谐的乐曲,成为这个乐章的一个音符。

如是,便能顺应自然;

如此,便是任运自然。

关于这个部分,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最后,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也就没啥好说的了。

吕祖这里是说,按照这样的指导来修习,就能超凡入圣。这里的上天,或者说道家的飞升,并非指有一个此世间之外的“天”,让我们去上,那只是彻底认识我们的本心。

没啥好说的了。分享结束。

*吕洞宾“ 百字铭”之前分享如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之心得分享
(17)没有得道者的口传心授而谈火候就是虚妄之言 紫阳真人的经验之诫
王阳明:贯穿世间一切事理的根本是什么?了悟心性,人生不再迷茫
爱不关乎本性,只在本心
守住本心,简单做人
禅修悟道:一切有相,皆为心相;但得本来,万有尽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