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功法】太极拳“立体桩”习练要点详解(上)

桩功或站桩,一般是指静功而言,是传统武术中十分流行而且效果很好的训练方法。其功用主要是通过比较长时间的训练,在相对固定的形体动作上,以意念暗示去指导身体内景外情的变化,并逐渐使这些变化固化。太极拳中的桩功训练,是使身体本来具有的某些能力被改造或消除,同时使太极拳技法所需要的某些新的能力能够被逐渐地开发、建立起来,并得到强化与固化,形成新的自然之能。桩功在某些方面的作用比较显著,比如:放松,稳定性,协调性,全力法(全身无处不弹簧),阴阳变化等。

北京吴式太极拳门中几个传统的、有代表性的桩功练习方法是:立体桩、马步桩、弓步桩、坐步桩(七星桩)。不同的桩功练习有不同的特定目标,练习时要有针对性。必须明白桩功训练只是辅助练习,不要过于强调,喧宾夺主。太极拳训练中,盘架子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功夫。初级阶段里先介绍意念应用比较简单的立体桩与马步桩,其他在后面的训练阶段中介绍。

需要注意的是在桩功训练中,训练量的控制十分重要。有人练习站桩时总是先给自己规定时间,也有人认为站得越长越好。事实上,硬性规定练习时间是一个常见的错误,因为站桩时最忌讳的是不能保持正确、准确的意念指导。人的意念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的,越静越难过去叫“心猿意马”,就是说这种心神、意念的不稳定性。如果意念不正确,就收不到正确的结果,甚至可能得到错误的结果。因此,当用一个固定姿势站了一段时间后,意念会开始不能按要求集中、即守不住,俗称“跑了”,是很正常的。当然,“跑了”可以再拉回来,就是锁心猿栓意马。但是如果老是跑,就不好了。因此在训练中,这个意念不能集中的感觉,就可以作为站桩时间的参照。也就是说,如果站桩时发现意念老是不能集中,则就应该停止了。这时如果因为规定时间未到而继续,可能就会产生负面效果。在训练的初期,能够守住意念的时间可能很短,越练能守住的时间越长。但是站桩也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即便是能够守住意念,站得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身体的局部僵化,进而产生惰性。因此,太极拳中的站桩训练应该是勿忘勿助、顺其自然、适可而止。

立体桩

立体桩,也叫一字立体桩,是强化太极阴阳变化的站桩练习。其基本体态是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身直立站稳,两臂抬起在胸前抱成圆圈,称臂圈,同时身法九要中的各个要点都需做好。按手掌的朝向,分为坎卦桩与离卦桩两个练习方法。当两掌均为阴掌,掌心均朝向圈内时,为坎卦桩。当两掌均为阳掌,掌心均朝向圈外时,为离卦桩

坎卦桩(正、侧面)

坎卦桩取八卦中坎卦之意,坎为水;坎中满,卦中三爻为阴阳阴,即外阴包着内阳,阴为柔,阳为刚,是外柔内刚。坎卦的属性如水,外柔是说能够随形就势,内刚是说不可被压缩。坎卦桩以阴掌为基本手型。练坎卦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身体里产生这种外柔内刚的劲,并通过阴掌体现出来。

站桩时的意念:想象两臂中圈抱着一棵大树,在臂圈中,两手指尖相对,中指之间还有一寸左右的距离相隔。意念放在背后的夹脊穴,再向两边分开,串行到两肩井穴、两曲池穴、两劳宫穴、两中冲穴,似乎两臂被抻长,使两中指将将可以合拢。略想膻中穴有微微一空之感,同时感觉两中指尖微微一碰,有松一口气的感觉。当两手中指尖一碰上,马上想所抱的大树长大变粗了,使两手中指之间又自然分开了一寸左右的距离。这时将意念返回到夹脊穴,重新再使两手中指合拢的意念走一遍。反复重复这个抱树、树变粗、再抱、再变粗的过程,直到感觉意念无法集中为止。当这种意念的指导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将放在背后的意念从夹脊穴移到命门穴,这时抱树的感觉从一个平面圈变成一个球。这样就可以形成在各个方向上的立体效应。

站桩时的体内感觉:当意念放在背后的夹脊穴时,有涵胸拔背之感。当意念移到命门穴时,除了有涵胸拔背之感,还有松腰收腹、拉背弓的感觉。当意念在两臂上串行时,有沉肩坠肘、两臂抻长、两掌微微内旋之感。当意念引导两中指尖相触时,有气贯指尖、使之强壮有力之感。当练习到一定程度后,越抱树越粗,越粗越抱,这会使双臂内侧的气感增强,以及由此产生向内的环抱之劲,进而引起向外的微微膨胀之劲。

坎卦桩中劲的体验方法

劲的体验:坎卦桩以训练外柔内刚的劲为主,当练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借助外力体验这种劲。体验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基本的方法如图所示:自己以坎卦桩的方式站好,保持全身放松,并以站桩训练的意念操控。请一训练伙伴站在对面,将其双手放在你的右小臂上,这时你的左臂可以保持在原位或自然放下,然后伙伴以不变的直力推你。你必须要保持提顶、涵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溜臀、裹裆等基本身体形态,同时保持意念的串行。最重要的是,不能将意念放到与对方双手接触的位置上。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保持站桩时所练习的意念,强制自己的意念转移。如果各方面都能做好,则对方就推不动你,而且你越放松,对方就越推不动。反之,如果想在与对方的接触点上与对方直接对抗,则马上会全身僵硬,特别是两臂用力,肩、腰上发紧。如果对手比自己强大,则越用力抵抗越被动。在试劲的过程中,如果对方突然将手撤离,从而导致自己身体重心不稳而前倾,则说明自身没有充分放松,而且意念也没有真的从接触点上移开,导致在这点上有与对手直接对抗之力。如果所有要点都能够做得正确,则对手会有一种有点推不上劲的感觉,或者感觉你并没有与他相争,但是他的劲有点用不上的意思。这时如果你能够松到底,脚下轻灵,身体可以有水中浮球之微微浮动的感觉,可以导致对手身体随之倾斜、失中。这里最重要的是从放松中体验动态的掤劲。(待续)

本文选自《说手——太极拳静思录》

赵泽仁,从学于武学大师王培生(印诚)先生之开门大弟子骆舒焕老师,并被骆师推荐到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被王培生师爷视为再传弟子中的佼佼者。他遵循王培生所倡导的“真东西必须能当场试验”,面对各种挑战从容应对,被美国、欧洲等多家武术团体聘为高级顾问。2016年、2019年,两次应邀赴美国多个城市巡回讲学,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张云,经师父骆舒焕先生推荐,至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近30年。移居美国后,常年传授中国传统武术。1993年受王培生师爷委托,在美国成立“印诚功法研究会北美总会”。入选《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练习好陈氏洪架太极拳的“活桩”?(转贴)
太极十三桩
站桩知识
太极拳内功十三桩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无极桩修炼方法
大成拳自修入门百日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